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

2014-03-27 09:03郭卓夫吕竞帆吕世充
地理空间信息 2014年3期
关键词:外业制图控制点

郭卓夫,吕竞帆,魏 忠 ,谌 晨,吕世充

(1. 湖北省测绘宣传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1)

举办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下简称“技能竞赛”),是加快实施人才强测战略,促进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湖北省测绘局从2009年开始,联合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总工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技能竞赛,到2013年为止,已成功举办3届。本文以湖北省第三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为例,从技能竞赛的方案设计入手,对技能竞赛的规则进行探讨,对技能竞赛的结果进行分析,为今后再次举办同类赛事提供了较好的参考[1]。

1 技能竞赛目的

实践证明,技能竞赛已经成为青年职工立足平凡岗位、锤炼立业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平台[2]:

1)通过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培,以赛促练”[3],不仅可以发现和培育一批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而且可以倡导和形成胸怀理想、刻苦钻研、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

2)通过竞赛,加强参赛人员之间的交流,激励参赛人员发扬“找、帮、学、超”的精神,找差距、帮后进、学先进、超自我,全面提高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3)通过竞赛,扩大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社会影响,彰显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增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2 技能竞赛方案设计[4]

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是选拔拥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技能竞赛的方案设计在体现“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下,侧重于考核选手的操作能力,并要求选手掌握与其岗位相适应的理论知识。

2.1 竞赛项目及技能操作考核评分细则

2.1.1 竞赛项目

技能竞赛分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30%,技能操作成绩占70%。技能竞赛以团体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组成,竞赛成绩也分为个人和团体两类。个人总成绩按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加权求和确定,团体总成绩按个人总成绩相加确定。

湖北省第三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比赛时间为2天,比赛项目为地籍测绘和地图制图。其中,地籍测绘项目的技能操作为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编图。地图制图项目的技能操作为内业制图和数据库建库两项。竞赛以《国家职业标准》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结合测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和生产岗位需要,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内容。

2.1.2 技能操作考核评分细则

为统一竞赛评分标准,正确评价参赛选手的技能操作水平,赛事组织方结合竞赛项目,设计了湖北省第三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细则。此细则在参考生产标准的基础上,以竞赛为主,提高难度,注重操作细节,达到检验选手操作水平的目的。

其中,地籍测绘的计分项目由 “操作”(包含外业数据采集和地籍图、宗地图编辑与面积量算操作,占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的25%)和“成果完整性、准确性”(包含界址点精度、地物点精度、面积量算精度、地籍图质量和宗地图质量,占技能操作考核成绩75%)两部分组成。地图制图的计分项目由 “建库数据”、“制图数据”和“速度” 三部分组成,三项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2 竞赛内容设计

2.2.1 地图制图竞赛操作图的选取

此次地图制图竞赛操作图是选择某一区域1:2 000比例尺的矢量数据[5],平面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11°,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操作图中地物种类丰富,有道路、水系、水田、房屋、旱地等,地形起伏明显,不仅满足生产要求,还非常适合竞赛操作。

2.2.2 地籍测绘竞赛场地的选取

技能竞赛的场地选择要求比较高,既要满足生产要求,又要符合竞赛需要的可封闭性、保密性、满足多组同时作业等标准。此次地籍测绘竞赛场地选在一个非营业性、完全封闭的场所,场地内地物类别丰富,独立地物较多,地形起伏较大,具备一定的外业观测难度。为突出地籍测绘的特点,还在场地中设置了界址点。此次竞赛场地大小适中,既可同时容纳几十人进行外业观测,也可以保证大部分的参赛队伍在竞赛规定时间内完成外业作业。为保证比赛的公平,杜绝赛前私测的现象,赛事组织方在赛前做好保密工作,参赛队伍直到报到的前一天才清楚场地地点。

2.2.3 地籍测绘外业控制点分布设计

技能竞赛的外业控制点设计必须科学合理。首先,控制点的数量必须足够多,能够同时满足上场比赛的队伍需求;其次,必须使控制点均匀分布在竞赛场地内,要做到每个控制点的观测范围大小相近,保证比赛的公平。最后,所有的控制点必须设在不易损毁的地方。以湖北省第三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为例,此次竞赛所有的控制点设计完成后,呈环形均匀分布在竞赛场地,既保证同一时段参赛队伍的数量,也避免了参赛队伍在比赛时互相干扰,影响比赛成绩。

2.3 竞赛规则设计

2.3.1 裁判组的选择

裁判组作为技能竞赛的执法机构,由赛事组织方开会讨论成立,并从全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选取5位经验丰富的测绘工作者作为裁判长。设立总裁判长1位,2个比赛项目各设正、副裁判长1位,其余的裁判员则由5位裁判长在全省范围内邀请经验丰富的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担任。

2.3.2 竞赛的分组方式及抽签办法

1)分组方式

赛事组织方在赛前会将参加比赛的队伍按比赛项目分组,并随机分配参赛号,并在参赛号后面加上一位数组成队员编号。例如,某内业测图参赛队的参赛号为NY01,其2名队员的编号为NY011和NY012;某外业测量参赛队的参赛号为WY01,其2名队员的编号为WY011和WY012。

2)理论考试座位号抽签办法

赛事组织方根据参加比赛的人数,制作相应的抽签号,由参赛队伍的领队抽签,赛事组织方再根据领队所抽取的抽签号来安排参赛队员的理论考试座位。同时,参加内业测图技能操作考核的队员,也按理论考试抽签号对号入座进行操作比赛。

3)外业操作考核抽签办法

参加外业测量的参赛队伍,赛事组织方根据队伍参赛号的奇、偶数分成2组,奇数组在上午2个时段进行比赛,偶数组则在下午2个时段进行比赛。同时,赛事组织方用外业控制点的编号制作抽签号,由参赛队伍的领队抽签,决定参赛队的起始控制点编号。

4)裁判员抽签办法及裁判员的“回避”原则

参加外业测量执法的裁判在赛前也必须抽签,抽取各个时段竞赛中自己所在起始控制点编号,并对在同一起始点上的参赛队伍进行跟踪执法。同时,考虑到参赛队伍和裁判员可能来自同一家测绘单位,所以裁判员必须遵守“回避”原则,如果遇到本单位的参赛队,应立即向裁判长提出,由裁判长负责协调回避。

2.3.3 竞赛保密制度及监督制度

技能竞赛的理论考试试题采取第三方命题,考试结束后,工作人员对理论试卷现场密封。为保证选手身份不外泄,实际操作内业考试结束后,工作人员还会对竞赛成果进行电子文件名加密处理,直到裁判员评分结束、总成绩评出之后,选手身份才会公开,以确保竞赛结果的公正。同时,赛事组织方还成立技术指导组和监督组。技术指导组由不参加比赛的第三方单位派人参加;监督组则由专人负责,两个组同时对竞赛过程和裁判评分过程进行监督。

3 技能竞赛结果分析

本次技能竞赛的方案设计以检验选手的技能操作为主,同时考核选手的理论知识,力求全面展现选手的综合素质。在技能操作成绩评定中,测绘成果质量占主要位置,操作速度则占次要位置,所以各参赛队应该把两个项目的成果质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另外,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也必须过硬,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3.1 地图制图项目结果分析

地图制图个人成绩排名如表1。

表1 地图制图项目的个人成绩前10名排名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地图制图项目的前10名选手总成绩排名主要取决于选手的技能操作成绩,这与本次竞赛的方案设计是相符的。1~3名选手的技能操作成绩普遍高于其他选手,同时又不相上下,这时理论成绩就是衡量选手综合素质的关键,最终第1名选手由于理论成绩略胜一筹而夺得冠军。4~6名选手的技能操作成绩属于第二档,虽然第5名的技能操作成绩非常好,但是由于理论成绩太低,综合实力不如前4名。7~10名的总成绩排名与他们的技能操作成绩排名相同。

3.2 地籍测绘项目结果分析

地籍测绘个人成绩排名如表2。

表2 地籍测绘项目的个人成绩前10名排名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地籍测绘项目的前10名选手的技能操作成绩基本上相差不大,总成绩的排名取决于选手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第5名选手,他的技能操作成绩不太理想,但是由于理论成绩很好,综合之后进入了前10名。而第1名选手虽然理论和技能操作都不是最出色的,但其综合能力非常强,所以夺得地籍测绘的冠军。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设定的竞赛规则下,偏科的选手都没能取得第1名。竞赛选出了综合素质最高的优胜者,他们在技能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方面都全面发展,竞赛结果基本符合竞赛方案的设计要求。但是也可以看出,此次竞赛的参赛选手理论成绩普遍不理想,说明选手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没有达到竞赛的预期目标。从建设测绘强省、测绘强国来看,我省参赛选手的理论知识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4 结 语

从湖北省第三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结果看,此次竞赛方案基本合理,发现了高技能人才,是一次成功的竞赛。本次竞赛各项目的第1名选手,获得了由湖北省总工会授予的“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第1~3名选手,获得了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湖北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通过这些奖励,引导选手们立足岗位,苦练过硬本领.学技术,练绝活,争当岗位能手,推动了我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素质的提高。在竞赛中,各参赛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丰富了经验,提高了水平。下一步,在坚持和固定每两年举办一次技能竞赛的同时,开阔思路,不仅要将竞赛办成选拔赛、精英赛,也要办成交流赛,真正把竞赛变成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取长补短、一起进步,共同推动我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

[1]宁津生,翟翊,宋伟东,等.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首届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比赛”经验总结[J].测绘通报,2009(10):1-4

[2]中国测绘报.让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EB/OL].http://www. zgchb.com.cn/article/2013/0618/article_25973.html,2013-06-18

[3]吴晓明,孙希同.论技能比赛在测绘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9-71

[4]杨晓明,郭贵海.测绘技能竞赛方法与评分探讨[J].测绘通报,2009(10):69-72

[5]邓晓斌.高职测绘技能大赛实践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7):8-9

猜你喜欢
外业制图控制点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基于市政管线外业采集命名规则和辅助软件开发
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
小明巡山记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公路外业测量中GPS RTK测量技术的应用探究
相似材料模型中控制点像点坐标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