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助的先诊疗后结算系统构建与实践思考

2014-03-28 17:32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年1期
关键词:系统构建实践思考

[摘 要] 先诊疗后结算是精简诊疗环节、缩短病人就诊时间的有效举措,该文具体介绍了医院推行基于自助的先诊疗后结算流程,包括签订协议、自助挂号、选择预付金额、就诊、直接检查化验、取药前结算、取药。病人可一次结算,减少反复排队,有效节约了病人的时间。先诊疗后结算的推广应从综合、系统的角度进行,要更便捷、易操作,加强与病人沟通,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先诊疗后结算”,应从政府层面建立全民信用体系。

[关键词] 先诊疗后结算;自助服务;系统构建;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55-5200(2014)01-043-04

Doi:10.11876/mimt201401011

Practice considera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reatment before settlement based on self-help service HUANG Pei. (OPD, Wuxi No. 2 Peoples Hospital. Wuxi, 214002)

[Abstract] Treatment before settlement is effective for simplifying the treatment procedure and shortening the treatment time of patients. This article expounded the flow of treatment before settlement based on self-help service, which included signing agreement、self-register、choosing prepaid expenses、treating、checking directly、paying before departure from the hospital、getting the medicine. The whole process contributed a settlement, which saves the patients time effectively. Last put forward that the project should be based on comprehensive、systemic、convenient and easy to operate. To achieve the real sense of treatment before settle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set up the national credit system.

[Key words] treatment before settlement;self-help service;system construction;practice consideration

“先诊疗后结算”模式也叫预付费制,即先在预付费就诊卡内存上押金,患者从挂号开始即可使用预付费就诊卡,享受诊疗、检查、检验、买药等一系列医疗服务,不必为缴费而多次往返于各窗口之间,只需在当日离开医院时进行一次费用结算[1]。卫生部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要求推进,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推行并不理想,病人的认识有个过程,一些区域主要针对信用度较高的人开展,也有一些机构通过增加自助结算终端“实时结算”,操作的复杂性影响了社会、病人的接受[2-4]。2013年1月,我院与当地工商银行、软件公司合作,进行了自助为主的“先诊疗后结算”系统的开发。

1 我院自助为主的“先诊疗后结算”系统操作流程

医院购进了26台自助服务机,分别放在门诊、急诊各诊室,在靠近检查的科室也根据病人人流量安置1-2台,同时导医进行现场辅导、协助。诊疗结算流程如图1所示。

1.1 选择诊疗介质

医保病人以医保卡作为诊疗介质,自费病人在医院办理“普仁卡”或银联卡(见图2),前者具有小额电子钱包功能,主要用于支付挂号费用,银联卡和身份证绑定建档后即可作为诊疗卡,同时输入手机号码,方便后续联系。

1.2 签定先诊疗后结算预授权协议

协议包括先诊疗后结算流程、预付金抵押等。病人如同意“先诊疗后结算”,则签署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强调诊疗结束病人应当及时结算,72小时内医保病人如不结算,医院则将该病人信息报至社保中心列入黑名单,在未交纳该费用前予“锁卡”,自费病人则从“银联卡”直接划拔相关费用。预授权协议界面如图3所示。

1.3 自助挂号,建立病人档案

病人签署协议,点击进入流程,先自助挂号(如图4)。通过相应诊疗介质根据需要挂不同专科号或专家门诊号,并在自助服务机缴纳挂号费用,打印挂号发票,该发票同时具有导引功能,提示病人所去科室楼层及就诊序列。

1.4 确定预付金额

点击自助界面“下一步”,病人可自行选择预付金额,一般300、500、800元3个层面,也可自行输入,医保、自费病人预付费用不超过医保卡或银联卡内余额。

1.5 至相关医生处就诊

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处方、检查、化验等医嘱,此时医生工作站提示病人为预授权病人,如果相关费用超过预付金额,病人如同意“追加额度”,可“暂存”医嘱,病人就近在自助机“追加预付费”,医生直接将“暂存”转为“保存”。此时,病人的费用即予以冻结,或称一次确认。如病人不愿意,则自行退出先诊疗后结算流程,进行“实时结算”流程。

1.6 直接检查化验

对于不需要预约的检查、检验,病人直接至相关检查科室刷卡登记、检查,此时费用“二次确认”,也称“终端确认”;如需预约的检查或检验,先至预约处办理预约登记,此次也即为“终端确认”,病人在预约日至相关检查科室检查。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要增加项目如扫描层数等,检查医生直接在工作站开具医嘱,病人可以就近选择自助机补交费。

1.7 取药前结算

病人可以在自助机结算,也可以挂号收费窗口结算。如72小时内病人未结算,则按协议,医保卡暂锁卡,自费病人直接从银联卡划拔相应费用并打印发票。期间医院会主动通知病人结算。

1.8 取药

病人结算后,至药房取药并刷卡确认。

1.9 可能产生的退费

在先诊疗后结算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病人在检查前即“二次确认前”要求取消医嘱,此时病人可以直接至原接诊医生处取消医嘱;也可能在检查时“二次确认后”由于过敏等原因不能检查,此时由检查科室取消医嘱;也有可能是预约检查已缴费病人不愿意检查,此时也由检查科室取消医嘱,并重新打印一张最终发票(不含取消项目的医嘱发票)。

基于自助的先诊疗后结算系统并不是否定传统的边诊疗边结算做法,而是现有诊疗流程的有效补充和优化,仍需要与医院HIS、LIS、PACS等对接,不同之处在于由于“预付费”而不再需要每次诊疗活动前都要交费。病人在诊疗过程中,随时可以查询诊疗进程及卡内费用,随时可以退出先诊疗后结算系统。

2 推行先诊疗后结算的成效与思考

自推行先诊疗后结算6月以来,平均每天有50个左右病人享受了此项服务,从经济学来讲,似乎得不偿失,但先诊疗后结算确实帮助病人减少了排队环节,从统计看至少节约病人三分之一的排队时间,同时由于安装了较多的自助服务机,病人享受此项服务无需排队,受到病人尤其是年青人的认可;由于宣传、导诊到位,目前尚未发生拖欠费用情况,同时医院也节约了人力成本。只是由于就医习惯等原因,广泛推广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思考如下:

2.1 应从综合服务的角度推行项目

不能把先诊疗后结算作为简单一个项目来做,而要作为综合项目的一部分来做[5]。我院的自助服务机提供的项目除了“先诊疗后结算”功能包括24小时,每周7天自助挂号,也就是病人在任一时段可以提前挂出最近七天所有普通门诊号、专家号;预约挂号取号功能,即病人通过电话、网络等预约成功获得“流水号”后,可以通过流水号直接在自助机缴费取号,方便了预约挂号的病人;缴费功能,病人可以通过医保卡或银联卡在自助机缴费;此外,还提供了自助查询等功能,病人可以迅速查询最近就诊信息、医院信息等。每天有500人次在自助机自助挂号、缴费,节约了挂号缴费的工作人员成本,也节约了“先诊疗后结算”的开发成本。病人在接受简单的自助挂号、缴费等功能,同时也逐渐认识并接受“先诊疗后结算”服务。

2.2 应从提升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角度推行项目

要把先诊疗后结算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做,作为提高医院门诊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先诊疗后结算的关键在于全程信息化[6],在医院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前,医院的检查还主要是通过纸质申请,同时还要到检查部门划价,门诊电子病历还只是部分科室推行,信息化建设呈现“碎片化”。医院以推行“先诊疗后结算”项目为契机,医院全面推行门诊电子病历,取消纸质申请单;对现有检查尤其是影像学检查进行规范,建立各种检查组套,并与费用相对应,医生开具检查医嘱,即产生相应费用,同时开具电子检查申请单,在检查科室、预约登记、排队叫号实现信息共享;在检查终端增加医嘱窗口,需要补充收费的直接开具医嘱,就近交费,杜绝了之前的“手工缴费单”,也规范了收费。

2.3 要让先诊疗后结算方便快捷、易操作

有些医院主要通过人工窗口建立“预付费”制度[7],毕竟窗口有限,同时阅读签署协议、缴预付费也有较长的时间过程,尤其是就诊高峰期间,矛盾更是明显,这时自助服务就极为重要了。医院购进多台自助服务机,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同时也可以通过中间缴费的方式退出先诊疗后结算,方便快捷;以医保卡、银联卡作为诊疗介质,直接从医保卡、银联卡建立协议并扣费,步骤简单;尤其在急诊病房医生办公室门口专门安放2台自助机,急诊病房相对距离人工窗口较远,病人或家属每天需多次交费,反复来回,病人建立预授权后,只要一次预付费,3天内结算,享受到了类似住院病人的待遇;银联卡可以实现“一对多”,即多名病人的信息可以通过身份证绑定集中一张卡上,这也为年青子女为自费的老年亲属享受“先诊疗后结算”提供了便利;医院还安排中层干部、党团员等作为志愿者,每日排班,对病人进行引导、培训,使病人更易操作。

2.4 要加强与病人的解释沟通

对于习惯交费后再做检查的病人来讲,未就诊先预付费的“先诊疗后结算”还有一个接受过程,即使接受的病人在诊疗过程中也是将信将疑,这时医院、医生的解释沟通、告知就极为重要。取消纸质申请单后,医生的“下一站告知”就必不可少;在诊疗的过程中,需要说明检查的费用及必要性,尽可能减少事后退费;由于大部分是机器操作,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不可避免,如吞卡,费用不符等,这时医院的及时响应就尤为重要;此外,还要加强病人信息安全的告知,医保卡要保管好,银联卡输注密码时要注意掩护。

“先诊疗后结算”门诊工作模式由于减少了病人约三分之一的就诊等候时间,显示了极强的创新性,必将成为未来医院门诊工作模式的首选[8]。但由于受目前国民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先诊疗后结算”模式仍是预存费用在先,消费在后,实质上是“先交押金的先诊疗后结算”。如何做到真正的消费在先,结算在后,这也是先诊疗后结算的发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周常蓉.“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2):45-47.

[2] 吴卫国.信息化助力医院流程再造[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4):143-144+156.

[3] 沈林玲.医院门诊现代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探讨[J].西南军医,2010,12(1):141-142.

[4] 罗贤斌,曾凡,黄昊.医院门诊就医流程的优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1):67-69.

[5] 任莉,张璐,白丽芳.信息化建设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5-67.

[6] 欧东,曾凡,刘锋,等.关于医院排队叫号系统实施的几点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9):104-105.

[7] 贺乐平.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2):161-162.

[8] 王朝君.“先诊疗后结算”便民效果显现[J].中国卫生,2010,(6):46-47.

猜你喜欢
系统构建实践思考
新时期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构建探究
电视演播室系统如何提高安全性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