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文化缺失的现状及解决对策探析

2014-03-28 23:44李云云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基地素质教育

李云云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4)

当前大学生文化缺失的现状及解决对策探析

李云云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4)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民族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等常用文化方面存在文化缺失现象.通过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观念;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最终改变大学生文化缺失现象.

大学生;文化缺失;文化自觉

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现今对外,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融合,在综合国力国际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内,文化则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始终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大学是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更是文化的直接传承者和实践者,提高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是传播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为有效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1999年起,教育部批准在157所高校建设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经过十五年的探索和努力,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取得了一定成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了服务.然而,从当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来看,部分大学生文化缺失现象还是很明显,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进.了解大学生文化缺失的现状,分析缺失的具体内容,探讨解决对策可以不断推进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1 当前大学生文化缺失的现状和内容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实现民族复兴之梦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弘扬者,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当然,文化素质不应只是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指大学生所应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各种常用文化知识.这些常识通过说话者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是说话者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很大程度就表现在常用文化常识的各种缺失.就目前的大学生文化现状来看,缺失的常用文化主要有民族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及地方文化等几个方面.

1.1 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民族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凝聚的纽带,“是一个民族—国家自我证成的根本特征”[1]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色,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异彩纷呈的每个个体,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是本民族的特质,也是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竞争越发激烈,只有坚持文化的民族特征才能在竞争中保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只有了解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发扬民族精神,也才能更有效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全球化是把双刃剑,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文化也逐渐受到世界文化的挑战.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随着西方文化的融入,中华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挑战.现今从社会再到校园,传统民族文化观念淡化、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轻视,大学生民族文化缺失现象较为严重.

1.2 历史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的优良文化”[2].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历史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文化形态多样.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并推动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历史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灵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和优良传统.但现时社会,传统文化已经过时观念逐渐兴盛,国粹不被重视,在大学中西化泛滥,传统节日民俗逐渐被淡忘,社会缺乏孝道礼仪文化,世人为人处世道德底线逐渐丢落.大学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成为传统文化缺失的重灾区.

1.3 地方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各地的文化也都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地方色彩.地域方言、饮食、信仰、地理、历史、名人等都是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地方文化是常用文化的重要内容,地方文化是高校开展文化教育取之不尽的宝库.大学生了解一定的地方文化,特别是家乡文化可以很好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高校通过地方文化的宣传教育也可以激励广大学生弘扬地方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开拓进取精神.高校应不断挖掘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科学教育与地方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方面还有所不足,地方文化教育普遍缺失,地方文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文化教育作用,地方文化往往也是大学生所缺乏的.

2 解决大学生文化缺失现状及问题的对策

2.1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观念,提高大学生增强文化素质的主动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首先要从思想上增强大学生对文化的主动性认识.费孝通先生曾提出过“文化自觉”的观念,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要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3]有自知之明才能对历史传统文化的起源、形成、演变、特质和发展趋势进行理性把握,才能对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进行理性把握.充分自知文化的璀璨历史和辉煌成就,思想上建立对文化的坚定认识,全社会,特别是大学生才能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借以认识民族的根,认识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常用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2.2 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文化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和努力,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全面普及,而且基地建设时间也还尚短,基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还很艰巨,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西部某省只有一所高校被列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依托基地建设,该校协调各单位、学术团体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组织开展系列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本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效果明显.但是省内其他高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因各种原因开展的就没有如此出色,效果也是一般.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本应承担向本地区乃至全国高校推广文化素质教育优秀研究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成果,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我们要进一步依托和发挥好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扩大辐射,做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2.3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直接而强烈,师资的选配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是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有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教师要不断发扬敬业精神,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高校则要结合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不断培训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的新路子,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协调发展是重点,高校应充分发挥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专业教师,应结合专业课教学,寓文化素质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使之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又育人.

2.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学生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培育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要知行合一中,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投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和文化建设,在服务社会和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展示人生价值,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思想境界[4].结合各校实际和特色,广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读书活动等文体、科普活动,建设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成长成才,培养科学精神和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有效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向长期化、项目化、阵地化发展.引导和带动学生积极参加开展以科技扶助、企业帮扶、医疗服务、法律宣讲、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益活动,真正达到磨砺品格、锤炼意志,增长知识、学以致用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作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决定,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一决定必将引领教育领域新一轮的重大改革,我们要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树立大学生提高文化素质的自觉意识,协调好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有效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努力构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1〕金雪.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婚庆礼品设计的影响[J].当代旅游,2010(2).

〔2〕苏国勋.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J].社会学研究,2006(2):1-12.

〔3〕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4〕欧阳康.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导向[J].教育研究,2012(2):8—13.

G640

A

1673-260X(2014)07-0151-02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基地素质教育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我的基地我的连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