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点拨”手段的运用技巧与途径

2014-03-29 14:46隋燕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点拨手段素质教育

隋燕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点拨”手段的运用技巧与途径

隋燕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本文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点拨”手段的运用技巧与途径进行阐述与分析,旨在为修正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枯燥呆板的弊端,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这对于促进与维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提高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实用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促进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点拨;运用;技巧;途径

1 引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创新式的发展态势,不仅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与重组,同时,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发展走向等方面也发生着积极的转变.这对于教师群体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标准,要求教师在转变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与完善自身素质能力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对于课堂驾驭与把控能力的提高与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是由诸多相关的环节所构成,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伴有各种问题或突发事件的出现.尤其是在开展自主开放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这种突发性与复杂性的特征愈加明显.因此,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学生学习的瓶颈阶段,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顺势而导、娴熟驾驭、正确认识、准确判断以及从容应对的能力.这种针对关键、着眼要点,具有突出的拨疑解惑与启迪思维功能的教学策略称之为“点拨”.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高校体育教学正逐步由传统的封闭式转向自主开放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如何有效地运用“点拨”的手段,掌握其运用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体育教学中“点拨”手段的运用技巧

2.1 讲求适时性,把握“点拨”手段运用的关键环节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适当的“点拨”具有唤醒、提示的重要功能,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与疑虑,修正其学习行为的指向偏差,进而获取最优化的学习效果.但是,“点拨”手段的运用应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关键环节,以便于达成“立竿见影”的功效.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点拨”手段时,必须强调适时性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切实把握学生学习动态的能力,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进而作出有效地“点拨”,以促使与维护学生学习行为的进一步开展.

2.2 强调针对性,确保“点拨”手段实施的实效性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进行自身体育素质能力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是其终身体育思想得以培养与形成基础阶段.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学生未来能否有效地参与并融入到社会体育的实践活动当中,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点拨”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顿或疑惑而运用的一种颇具实效性的教学手段,不仅具有重要的“开锁之钥”的功效,同时还具有强化印记、促进顿悟的重要功能.尤其是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更具有重要的答疑解惑的效应.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点拨”手段的运用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强调手段运用的指向性,进而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2.3 遵循适度性,切忌“点拨”手段的滥用与失效

“点拨”是一种启示、提醒以及开导的手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的学生体育学习,是一种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的循序渐进的行为过程.因此,为了确保其学习行为的系统性,就必须保证其学习行为的连续性.如若教师未能遵循适度的原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频繁使用“点拨”手段,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连续性,造成学生学习思维的混乱,进而影响其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过度频繁地使用“点拨”手段,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放弃自主学习行为.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点拨”手段的失效,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切实把握适度性原则,不仅有利于“点拨”手段功效的发挥,同时更是对“点拨”手段高级运用技巧的具体体现.

3 体育教学中“点拨”手段的运用途径

3.1 点化教义,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内涵以及社会功能的认同感

“点拨”作为一种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下的高校体育教学中颇具实效性的教学手段,不仅能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与深厚的教学能力,同时更蕴含着较为深邃的哲理.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点拨”手段运用的成功效率,要求其受众群体在对于体育内涵的理解以及体育社会功能的认同等方面也要具备一定的水平,以便于有效地接受点拨,达成顿悟,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内涵的点化,提高其认知程度,强化其对于体育巨大社会功能的认同与接纳,进而达成在理论层面上对点拨的接收与消化.这不仅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点拨手段的重要途径,同时更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3.2 激发悟性,提高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行为的自主性.而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开展的一种具有指向性的学习行为.相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对其自身体育素质能力体系的自建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影响因素,导致学生产生困顿、生成疑惑.因此,这种客观现状的存在,为“点拨”手段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素质基础,针对自主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的悟性,提高其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自主学习行为的有机延续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由此可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点拨”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悟性,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点拨”手段运用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满足高校体育教学实现自我健康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

3.3 循序善诱,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兴趣源自于爱好的积累,是基于心理接纳与认可基础上的一种喜好心态的表现形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兴趣的生成,是一个在不断参与体育活动、体验体育重要的社会功能的进程中,产生对体育学习的爱好,逐步提高体育学习自觉性的渐进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机地运用“点拨”手段来唤醒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切实把握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掌握其学习行为的价值取向,在其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顿或疑惑的关键时期,适当地运用“点拨”手段,对学生进行提示与启发,进而达成对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护与发展,同时,更有利于“点拨”手段实用价值的发挥.

3.4 融盐入水,创设良好的体育学习情境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营造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自主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为“点拨”手段的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并运用有效的手段对学生加以有机的导入,使得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在增强对学习内容理解与把握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发现偏差,进而在教师有效地“点拨”下进行及时的修正与调整,从而确保其学习的实效性.因此,情境的创设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具有事半功倍的卓越成效.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融盐入水的原则,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关情境的创设,以增强教学环境的逼真感,使学生在近乎于实战的情境中展示其技能,发现其偏失所在,并及时地进行相关的“点拨”,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理解程度,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突出的功效.

3.5 强化职能,提高体育教师群体的素质能力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对于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点拨”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手段,凝聚着教师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执教经验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师敏锐的洞察能力、自如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教师执教能力以及对于课堂驾驭能力的集中体现.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自主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流,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将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但是,相对于教师群体而言,却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会导致一些突发事件的产生.同时,由于学生在自身素质基础上所存在的差别具有客观现实性,因而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困顿,因此需要教师进行不同性质的“点拨”来加以引导与启迪,这对于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由此可见,强化教师群体的职业技能培养,切实提高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水平,是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点拨”手段得以有机运用并发挥实效的重要基础.

4 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重要的社会职能与价值得以愈加凸显.在此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实现教学理念的有机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切实把握教学中“点拨”的技巧,并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加以有效的运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顿悟效应的有机生成,同时,对于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欧阳萍.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2〕郑颂平.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

〔3〕刘一民,等.我国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l(1).

〔4〕陈融.世纪之交中国体育的目标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3).

〔5〕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3).

G807;G642

A

1673-260X(2014)12-0139-02

猜你喜欢
点拨手段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有关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探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