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载体

2014-03-29 14:46郑国军李亚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志愿载体大学生

郑国军,李亚楠

(1.赤峰学院 院长办公室;2.赤峰学院,招生就业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志愿服务是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载体

郑国军1,李亚楠2

(1.赤峰学院 院长办公室;2.赤峰学院,招生就业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探究了感恩教育与志愿服务在价值旨归上的契合性,认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回归德育本原的理性选择,不仅是解决大学生感恩缺失、感恩意识淡漠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利他”人格养成的有效手段.

大学生;志愿服务;感恩教育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应秉承的基本道德修养.大学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理应对父母、对老师、对社会、对国家怀有至诚的感恩心和报恩行.然而,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过度消费事件、恶意逃贷事件、自杀事件、马加爵事件、丛飞事件、硫酸泼熊事件、屠猫事件等令人汗颜的“忘恩”、“负恩”不良现象,一方面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弱化以及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偏低.志愿服务作为一种人们自愿前提下不为任何物质报酬而为改善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爱心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理想的感恩教育载体.以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载体,对于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感恩教育与志愿服务理念概述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一样,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早在《诗经·卫风》中的《木瓜》,就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等经典名句.“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中:“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晋代文豪潘岳在《关中》诗里也使用了“感恩”一词,即“观遂虎奋,感恩输力”.这里的“感恩”一词皆有“感恩戴德”之意.“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释义为:“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感恩”一词在国外最初源于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带有浓烈宗教意味的概念,在英国很多古老教堂的石墙上都雕刻着“感恩”的字样.感恩节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这些移民为摆脱英王和英国教会的镇压与迫害而远到荷兰,是为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感谢上帝的恩赐而设立的节日.“感恩”在牛津词典里的释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因此,古今中外对“感恩”一词的诠释,既有感恩戴德之意,亦有感谢感激之讲.感恩成为做人的起码道德修养,是指行为主体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给予自身恩惠的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怀和实践行为.感恩是一种关爱的表达,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教育引导.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践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1]

志愿服务是爱心、良知、奉献和人性美的一种展现.在西方国家它直接来源于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后来演变成为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人道主义救助活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慈善的国家,蕴含着福利民众、救人救世的人道主义理念,形成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志愿服务与我国传统的慈善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公益性服务体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才迅速开展起来的.目前,志愿服务是公民个人基于道义、信念、爱心和责任,以自身的知识、技能、时间、资源和同情心,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自愿提供的不以获得物质报酬为目的的一种公益性服务,在国际社会已成为公民在环境保护、扶弱助残、抢险救灾、维护和平等诸多方面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平台.江泽民同志在杰出青年志愿者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指示:志愿服务“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风貌”,充分肯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我国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价值和时代体现,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和谐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志愿服务是个人有序参与社会、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具有自愿性、公益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以自愿、不计报酬、利他为核心价值,其价值追求在于个体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对他人应负责任的一种自觉、自愿、不计报酬的正义担当.

2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感恩教育在价值旨归上的契合性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志愿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等伦理属性,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是道德教育理想的实践载体.志愿服务所倡导的人文关怀理念与感恩教育在价值旨归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首先,志愿服务和感恩教育都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志愿服务和感恩教育在实践过程和价值追求上都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志愿服务崇尚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倡人文关怀、人性关怀、人情关怀,帮助所有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项以人为本的社会公益事业.感恩教育属于以人为本的道德养成教育,虽然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与志愿服务不同,但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上,使受教育者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和对国家等多个层面发展完善自己上,都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其次,志愿服务和感恩教育都以道德和良知为逻辑起点,都以“利他”行为为核心价值追求.志愿服务和感恩都是以自愿和不计报酬为前提的利他行为,这种自愿和不计报酬都是来自参与者自身内心的良知与道德追求,都是通过积极主动、自觉参与而实现利他的目的.志愿服务属于有组织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一种以自愿、不计报酬、利他为核心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感恩属于个体行为道德范畴,是一种表达关爱的道德行为.感恩教育也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其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感恩、报恩和施恩,自觉地通过报恩、施恩于行而实现其价值追求.再次,志愿服务和感恩教育都以人格养成为旨归.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道德教育是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方式,感恩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二者所具有的情感性、生活性、实践性、灵活性和精神内涵的丰富性,在帮助大学生正视、修正自身的冷漠心、自我心和自私心,培养大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养成大学生乐于助人、乐善好施、谦和礼让、诚信守义、崇德尚业、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等方面的人格品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能够把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完善、大学生的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使大学生感恩教育更贴近生活、贴切实际、贴近学生,对于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大学生感恩教育弱化的实际,要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科学把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规律性和实践性,真正使大学生知恩、感恩于心,报恩、施恩于行.

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是使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感恩教育和志愿服务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5]我们知道,传统的感恩教育往往充斥着许多封建陈腐观念和功利色彩,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理念与感恩行为,甚至使感恩行为成为庸俗的私情义气、江湖义气,让本应纯洁的感恩情感物质化、世俗化和功利化.因此,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借鉴传统美德,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激发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和报恩之情,增强大学生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对自然、对国家多一份责任意识,多一份强烈的使命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报恩观和施恩观,学会对父母感恩、对生活感恩、对社会感恩、对自然感恩、对国家感恩,养成感恩、报恩、施恩的优秀品质.

第二,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建立大学生感恩教育长效机制是保证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的关键.感恩教育属于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情感教育.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感恩教育必须科学把握感恩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必须把感恩教育和志愿服务精神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学体系,构建起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感恩教育长效机制.在教育形式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将感恩教育和志愿服务精神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处理好感恩教育的内容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的有效衔接,把感恩教育和志愿服务精神有机地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在教育内容上,深度挖掘感恩教育和志愿服务精神资源,通过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国庆节、建军节、奥运会、抗震救灾等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纪念日,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等系列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有效地将感恩教育的内容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统一起来,引导大学生形成感恩与志愿服务的正当价值追求.在教育方法上,要遵循情感教育“以情动情、重在感化”的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细节入手,将感恩教育习得与志愿服务实践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体验感恩、把握感恩、弘扬报恩、施恩.在教育管理和制度规范上,要把感恩教育和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范畴,在经费保障、制度完善、绩效考评等关键点上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切实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在教育氛围上,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人文关怀的育人功能.感恩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本质上是文化育人.大学校园文化的人文情感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直观体现,具有导向、激励、价值整合等功能,对于发挥志愿服务的载体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具有价值引领作用.

第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合力是巩固大学生感恩教育效果的有力保障.感恩教育是一个集正面教育、事迹感染、环境熏陶于一体的道德教育,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和社会感恩氛围的育人力量的配合与支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发展,单凭学校教育是很难达到教育实效的.因此,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合力,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弘扬正气、惩处忘恩负义、危害社会事件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广播、影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中的舆论导向作用;既要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又要配合学校关注、鼓励孩子参加志愿服务,养成良好道德心理和感恩行为习惯;既要发挥社会感恩氛围的育人力量,又要使感恩志愿服务活动进社区,为成长中的大学生营造起一个“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利他”氛围和正确感恩价值导向.

总之,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志愿服务是最能将感恩认知、感恩情感和感恩实践有机统一起来的实践载体.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回归德育本原的理性选择,不仅是解决大学生感恩缺失、感恩意识淡漠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利他”人格养成的有效手段.

〔1〕张建平.一种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J].青年教师,2006(6).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J].教育部公报,2005(6).

G641

A

1673-260X(2014)12-0186-03

猜你喜欢
志愿载体大学生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我志愿……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大学生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