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

2014-03-29 14:46张晓妹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财经类税种税法

张晓妹

(安徽建筑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财经类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

张晓妹

(安徽建筑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税收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是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税法不断地更新、完善,因此税法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同时税法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科交叉性,这给税法教学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拟对税法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税法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从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

税法;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税收实训

1 引言

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也日趋复杂,为更好的实现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税法也在不断的更新中得到完善.因此税法课程内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时效性等特点.税法更新的频繁、法律规定本身的相对枯燥及教学安排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等,导致在校学生对税法学习兴趣不高,从业后可能因为对税法条文的理解不透,导致少交税款被认定为偷税使企业蒙受损失.对于一门兼具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于一身的课程来说,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税法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

2 税法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税法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且案例较少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教材的优劣对教学质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教材的选用对教师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税收是公平收入分配、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经济行为不断出现,税法的内容必然需要不断的更新.由于税法教材的应变能力与更新速度明显滞后,学生对教材的认可度自然降低,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纳税人经营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税收法律规定的复杂性.现行的税法课程内容主要是对税收法律规定的部分直接摘选,对法律条文的解释非常有限,相对应的案例分析也是远不能满足学好税法的需求,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更加难以准确理解、掌握.这样使部分同学很容易失去对学习税法的兴趣.

2.2 税法课时设置不充分

以安徽建筑大学管理学院财务、会计专业的税法课程设置为例,税法教学课时为39学时.我国目前有二十多个税种,各个税种都有不同的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相对而言,税法的知识点比较分散,许多税种的计税依据很容易混淆.可见税法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短短的39课时根本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三大流转课税和所得课税的讲解完成都有些勉强,至于其它小税种最多只能作简单介绍.而在经济活动实务中,纳税人的经营活动往往涉及诸多税种.只有全面掌握税法的综合内容,才能正确处理企业的税收问题.

2.3 税法实践教学环节缺失

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尽管现在基本上都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精心制作课件,使教学内容提纲挈领、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理论教学效果确实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较为薄弱,毕业被单位录用后,对遇到的实际税收问题可能会出现无所适从、适应慢、工作不熟练等问题.

3 税法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税法是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所涉及的法学、会计学、财政学等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把税法的知识点讲解清楚、透彻,使抽象的税收法律条文浅显易懂.除此之外,本人对税法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让学生明白个人纳税将是头等大事

美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弗兰克林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死亡,一是纳税.”在美国,一旦违反了税法的相关规定,被美国国税局认定为偷税漏税,其相关后果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我国企业财税人员对税法规定要充分了解掌握,要不然,稍不小心违法不仅会重罚,还会给企业带来不良的纳税记录.但是我国居民个人的纳税意识相对淡薄,目前除采取代扣代缴模式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和房屋买卖交易过程的税款严格纳税外,其它个人所得偷逃漏税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比方说,税法规定个人出租房屋需要缴纳房产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等.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房屋出租后很少有人缴纳相应的税金(不得已去税务局开具发票的除外),违反个人所得税法的出租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但随着我国税法的改革完善,特别是加强对个人的税收管理,必须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个人纳税将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3.2 激发学生学习税法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税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税收法律条文.比方说,因为消费者没有增值税(用销项税抵扣进项税)发票的抵扣,接了增值税“接力赛”的最后一棒,承担了前面传递下来的增值税,消费者成了流转税的最终负税人.借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依据日常购物发票计算自己每天消费时交了什么税,交了多少税.

要让学生通过税法的学习,清楚税收最新的宏观政策导向,在今后的生活或工作中正确把握宏观经济动态,维护自身的权益.房子是衣食住行的其中一环,也是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因此要多加关注一直在酝酿的对存量房产普遍征税的问题,毕竟房产税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熟悉税法及其改革动向是选择合适时机购房从而达到效用值最大化的前提.另外当前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税法理论的学习,可以看出国家政策的导向,使学生毕业后减少对未来就业行业选择的迷茫,多了份理性思考.

3.3 选择最适合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税法教材

由于税收政策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为促进财经类专业的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建议各出版社在组织人员进行教材编著时能适时地考虑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对税法教材的特殊需求,注重税法的时效性,及时补充、更新税收法律政策.另外教师开课前也要多对各类财经类税法教材从内容的系统、前沿性,体例的灵活、新颖性,案例的趣味、实务性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融理论与实务、知识性与启发性于一体,最适合财经类专业教学的税法教材.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使学生更好地熟悉、理解、掌握税法相关知识及最新政策.

3.4 增加税法课程的课时数,增设实践环节

为了更好地完成财经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建议将税法课程增加到6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税法概念、构成要素、现行税法体系及税收管理体制4课时;税收实体法42学时,可多举例重点讲解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其他小税种可简单介绍后让学生自学;税收征管和程序法4学时,包括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收法律责任、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实践课10学时,以身边公司的经营情况作为背景材料,对具有一定综合性、难度系数较大的税收实务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确各税种的征税范围及不同的计税方法.同时组员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组织学生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调查或组织他们去办税大厅、税务师事务所进行实训,获得感性认识,增强税收实务操作能力,促进教学与从业的“零距离对接”.

3.5 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多归纳、总结

税法是一门以研究税收法律现象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税法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计税方法等条条框框非常繁杂.实务中,纳税人的经济业务经常会涉及多个税种的计算、缴纳.有些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究竟该缴纳哪些税种,对于应纳税额的准确计算更是感觉困难.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涉多项税收企业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税法理论准确计算其应纳税额.只有多分析具体税法案例,学生才能够理解并掌握税收法律条文的规定,增强税收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上在结合财政学、会计学讲解税收法律规定的深层次原因的同时,一定还要以图表的方式对各类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计税方法等的法律一般性规定和特殊性规定进行归纳,比较异同点,再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够增强税法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掌握综合纳税业务,提高学生对税法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4 小结

为了使学生尽快完成从税法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飞跃,教师要不断改革完善、创新税法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税法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现行税制的弊端,推动税制的改革完善,使税收这个政策工具能够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1〕[美]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09).

〔2〕舒国燕.对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30):321-324.

〔3〕王婧.地方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策略[J].企业研究,2013(04).

〔4〕李晶.基于《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3):89-91.

〔5〕倪秀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税法教学改革思考[J].邢台学院学报,2011(03).

〔6〕刘洁,李文.开征物业税对房地产巿场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0(1):85-91.

G642

A

1673-260X(2014)12-0223-02

猜你喜欢
财经类税种税法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治理视角下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构建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对策及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