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14-03-29 14:46白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药理学药物实验

白音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药理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白音

(赤峰学院 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阐明五点改进药理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教学时要注重基础医学知识的复习和临床医学相关内容的介绍;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应用比较法和归纳法进行教学,并加强有目的的习题训练,做好课后辅导答疑.

药理学;教学;体会;注重

药理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教学难度较大的学科之一.如何在枯燥的药理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学习方法,真实有效地使学生把药理学知识融会贯通,是摆在药理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药理学教学,总结出一些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1 注重基础医学知识的复习和临床医学相关内容的介绍

药理学是在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课的基础上阐明药物的作用,并为临床学科的应用提供药物理论依据,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所以,在学习药物之前必须复习好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抗心律失常药作用之前必须复习好生理学中的“心肌电生理”,讲其临床用途时又要适当介绍临床课中的“心律失常”相关内容;讲利尿药作用时涉及尿液形成的生理学基础,讲其临床用途时又涉及各型水肿发生的病理生理知识和相关临床课知识;讲糖皮质激素类药抗炎作用时涉及病理学中的“炎症过程”,讲其抗免疫作用时涉及免疫学中的“免疫反应”,讲其临床用途时涉及的临床课知识更加广泛,都宜适当介绍.

2 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上好实验课,能提高学生对药理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开好实验课是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识到: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启发性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课前必须要求学生预习好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目的,并复习好相关的理论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学生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讲解实验关键点及注意事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带着问题做实验.例如,做有机磷农药中毒与解救实验时,首先用敌百虫给兔子造成中毒病理模型,兔子出现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唾液分泌增加等,让学生考虑这是什么受体过度兴奋所致?兔子肌肉震颤时,再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受体兴奋所致?解救时,一只兔子耳静脉注射阿托品,另一只兔子注射解磷定,观察结果,然后再提出问题,注射阿托品的一只兔子为什么仍然肌震颤?学生对老师提出的富有启发性问题,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对于不同组做出的不同结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其原因,结合理论给予解答,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可将现有的药理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临床用药分析四个模块,这就需要重新编写实验教材,调整实验项目顺序,改进实验操作过程.在实验内容上,保留一些效果肯定、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的经典性实验,删掉与基础学科重复或部分重复的实验,并将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拍成电视教学片,进行视频教学.在此基础上,加强实验课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操作(如家兔耳静脉注射)、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报告的书写、处方分析等,并把考分列入到期末考试的总分之内,从而使学生认真对待实验课教学.

3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是激励学生进取的主观因素.如果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内在动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发挥出来.反之,只靠外力强制命令,学习就很难进行,更谈不上持久.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药品展示及其应用案例、不合理处方分析、医疗事故案例、多媒体视频教学、简短动物实验等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密切联系临床实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以临床问题为先导,可以强化药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强心苷加强心肌收缩力,可以治疗充血性心衰,而肾上腺素也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却不能治疗心衰;肾上腺素是升压药,但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不能用它升压;婴幼儿使用氨基苷类药物为什么会引起耳聋?使用青霉素之前为什么先做皮试?这些问题,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还能锻炼和发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药理学理论知识复杂,难学易混,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有独立探索知识的精神,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自己不同见解,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随着药用工业的发展,新药层出不穷,这就造成《药理学》教材有时不能及时反映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加之医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工种.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可通过加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思考、归纳对比、举一反三等方法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4 注重应用比较法和归纳法进行教学

比较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它有助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加深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其中横比法最能显示各种药物之间的差异,《药理学》中的每章药物均可用此法进行教学,先把代表药讲深讲透,其他同类药与之比较进行讲述,通过对同类药物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去分析、发现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例如:各种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及其特点的比较;抗高血压药物作用机制及适应症比较;镇痛药作用和用途的比较;拟肾上腺素药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比较;利尿药作用机制和用途的比较;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作用的比较等.另外,对具有相似作用的不同类药物进行纵向比较,也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药理学知识,例如,阿司匹林和氯丙嗪都对体温有影响,但二者作用特点和作用机制却完全不同;解热镇痛药与成瘾性镇痛药都有镇痛作用,但二者应用特点和作用机制等很多方面也有不同.对容易混淆的药物或具有相似临床用途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也很有必要,例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仅一字之差,但抗菌作用及机制大不相同;氯丙嗪、苯海拉明分属不同类药物,但均可用于晕动症.对教材中有许多名称相似、作用却不同的药物可进行对比性记忆,如氯丙嗪与异丙嗪、可拉明与阿拉明、普鲁卡因与普鲁卡因胺等.还可通过疾病名称把学过的药物进行联系比较,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选哪些药物;肝素、华法令钠、链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分别用何药对抗;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分别可选哪些药物;对绿脓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有哪些.

5 加强有目的地习题训练,做好课后辅导答疑

习题训练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巩固和深化的重要手段,必须做到目的明确、密切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所出的习题必须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适当考虑出一些创造性地拓宽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以达到对课内教学内容深化的目的,但一定要把握难度适中.太容易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难的练习,学生纵使百般努力也不会完成,会使他们出现失败的挫折感,从而丧失信心,放弃学习努力,讨厌学习.

课后辅导是优化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它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课堂所讲内容,而且也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后通过答疑,了解学生有哪些问题没有搞懂,还渴求什么.这些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在以后的讲解中不断地调节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答疑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详细分析问题实质所在,不就题论题,而是就题论法,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不仅让他们学会知识,而且会应用.另外,在辅导答疑中要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学习素质等特点,采用不同的辅导模式和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综上所述,做为一名药理学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验技能,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深入浅出,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R96;G642

A

1673-260X(2014)12-0268-02

猜你喜欢
药理学药物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做个怪怪长实验
艺术药理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