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4-03-30 00:38孔增强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孔增强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孔增强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学生处,广东东莞 52341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然后探究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最后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寻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社会变革给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都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差的人自然不能适应快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当前大学生心理异常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能力迟缓

适应能力,主要是指人对环境变动的调适能力,即能否改变自己以更好地融入已经变化了的环境。环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是社会中的人,处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要想很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应多种不同的环境。适应能力的强弱最直接地体现在应变能力的好坏与否。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强,说明他的应变能力好,就能更好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去,当然也就更容易有所作为。

从高中升入大学,对大部分刚刚成年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大的跨越,需要一个大的转变,最明显的就是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大学学习中教师直接指导的少,大学生必须具备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学习内容又与中学有很大差异,学习的习惯和作息时间大部分由自己掌握,这就更增加了学习上的困难。有的人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便出现了在大学生中常见的由于对学习自主性把握不够而引起的情绪焦虑、自卑等消极心态,严重者对学习采取放任自流、得过且过的态度。

(二)社交能力欠佳

社交能力,在大学里指的是大学生与同学、老师等进行交往的能力,它主要表现在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社交能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高中进入大学意味着踏近社会半步,就是指大学犹如一个小社会,相比高中而言,大学生接触的人更多了,交际面也更广了,从而就有更多锻炼自己交际能力的机会。如果大学生能好好把握这段时光,建立好基本的人际交往圈,并在此基础上能适当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将非常有助于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发展。当然,如果把握不好,也很容易产生不好甚至极其严重的后果。

(三)调适能力较差

调适能力,指人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是在适应能力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环境是客观的,但同时又是变动不居的,大学生只有紧跟变化着的社会节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但现阶段的大学生往往很难掌握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学校生活的单调,早年建立的伙伴关系的解体,青春期综合反应所带来的烦恼,缺乏精神支柱,人际感情的失真,特别是贫困现象与高消费同在,外来的诱惑与程式化生活所造成的心理落差,往往给大学生以压力感,由此产生孤独和空虚感,但又不会进行恰当的心理调控。

(四)受挫能力薄弱

受挫能力体现了大学生承受失败的能力,受挫能力是一个人意志坚强能力最好的体现。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失败,能不能直视这些障碍,并想办法解决它们,决定了他能否更好地锻炼自己,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大学生更是如此,大学期间正是锻炼一个人受挫能力的最好时机。通常这个时候大学生正处于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很多个人品质都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所以承受挫折的能力也应当而且必须在这个时期养成,这样他才能对毕业后进入社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应付自如。但有的大学生一遇到挫折便怨天尤人,失败时常耿耿于怀,不善于反省自己。有的人还因偶然的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便认为丢了面子,自尊心受挫,产生消极情绪。这些都明显地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偏低。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自卑等方面,其原因大多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适和解决。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关于心理健康的工作没到位,制度不完善

学校是当前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策划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学校关于心理健康的工作和制度则是这一问题能否得以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学生主要的时间是待在学校,因而他们的问题也主要是在学校产生的。所以学校有关心理健康的工作和制度,是否到位、是否完善,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事实证明近几年来在部分高校出现的由于大学生心理扭曲而发生的案件,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相关方面工作的疏忽有着莫大的关系。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学校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本身就不完善,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或一味照搬别的学校的经验,或单纯按条例办事,而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虽然也有一些真正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章制度,但实行起来却有不少是走形式,或者以开会的形式或者以竞赛的形式,很少开展一些趣味性强又能使大部分同学都能参与进来的活动。学校的不重视就造成了学生的不当回事,加之又缺乏必要的预防机制,使得当今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有增无减。

(二)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综合影响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所以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深受他所处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尤其是青年一代,深深地带着他所处时代的烙印。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既有各种机遇、各种先进的思想、各种新事物的出现,同时也不乏一些以次充好、标新立异实则愚昧的落后思想。固然社会的主流是好的,但对社会的负面我们也不应忽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要更加重视。因为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当今社会的负面思想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影响,这在网络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像走后门、找关系、买假证等,以至于在学校里已经形成了一股歪风,这些都让大学生对他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失去了兴趣,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失望,由此滋生了一些所谓很“现实”的思想,例如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些都在误导着大学生,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严重的扭曲。

(三)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大学生是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主体,是产生心理异常的最根本原因,这就决定了他既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最大的障碍,也是关键所在。大学生产生心理异常固然和学校以及社会等外在因素的不当引导有重大关系,但内因才是根本。因而很多大学生产生心理扭曲,并由此发生一系列事件,最根本的就是由于没有调和好自身的矛盾引起的。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高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和制度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信念,增强信心。改进课程教学内容,普及心理学基础知识。只有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初步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才能使大学生确立良好的心态。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和讲座,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同时举办各种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让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3.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是在课堂和宿舍里,大学各年级的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最为了解,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一线作用,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4.开展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明显的效应。体育对智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使大学生的注意力、反应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学习和工作带来战胜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为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积极营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氛围,积极努力消除一些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社会因素,充分调动大家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远的发展。而构建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总目标之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以人为本。从大的方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有利于调动人们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注重以人为本的内涵。从小的方面看,构建和谐社会由于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发展上,因而制定的政策措施将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须通过多种途径找回自我

1.经常听心理健康的讲座,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如前所述,在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的工作刻不容缓,如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开展心理活动等,但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只有大学生自身认识到心理健康的意义和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学习,辅之以学校相关的工作制度,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2.经常锻炼身体,多参加集体活动。从生理学上的认识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之间存在着很大关系,不同的运动方式可以锻炼人不同方面的能力。大量对成功人士的研究也表明,成功人士往往在年轻的时候甚至终身都坚持着某项运动。因而,大学生在注重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身体的锻炼。

3.多交朋友,寻求合理的情绪宣泄方式。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很常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性格孤僻,思想极端,不善与人交往。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人必须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大学生要经常地与他人交流,并广泛地结交朋友,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4.加强自身的“三观”教育。大学生要利用学校的资源,结合社会环境,加上自身的努力,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思想指导行动,因此大学生要时刻巩固“三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事实上,大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因为人在成长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碰到障碍,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本来就是矛盾集中且突出的阶段。但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得当,措施要到位,解决问题才能一针见血。因此大学生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要通过多种途径寻求合理的宣泄方式,及时地排除不健康的情绪。

[1] 王志峰.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103-106.

[2] 张云鹏,赵建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2):278-279.

[3] 韩守东.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大众文艺(理论),2009(1):196.

[4] 刘雨芙,吴长旻.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44-146.

[5] 胡元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9(7):117.

Reflection on 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KONG Zeng.q iang
(Department of Students'Affairs,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523419,China)

Recently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ere are many academic writings about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many different views about it.This paper will dwell on it from three aspects:Firstly,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Secondly,exploring th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Lastly,researching on some detaile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two discussions.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current situation;causes;measures

G641

A

1009-0312(2014)04-0118-04

2013-11-05

孔增强(1979—),男,广东梅州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