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历史文化资源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南阳楚文化为例

2014-03-30 00:51张丹
当代经济 2014年7期
关键词:楚文化南阳文化

○张丹

(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重整历史文化资源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以南阳楚文化为例

○张丹

(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南阳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楚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楚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当前南阳本土对其重视度和开发度都远远不够,这是一种极大的经济文化损失与社会资源浪费。当前形势下,推广、开发楚文化很有必要,需要引起各方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以南阳楚文化为例,分析了重整南阳楚文化的必要性,探讨了重新整合、全面开发楚文化的途径及推广、开发南阳楚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南阳 历史文化资源 楚文化 文化产业

南阳是一座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人文历史极其悠久的名城,这为其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及城市知名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因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视和开发利用远远不够,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所创造的经济、文化利益以及为南阳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就相当有限了。如果能够重新规划、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既可以产生新的经济生产点,为南阳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南阳的城市形象及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一、重整南阳楚文化的必要性

一是南阳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楚文化文献资料及考古资料。首先,在《国语》、《左传》、《史记》等传世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南阳楚文化的资料。根据这些记载可知,南阳是楚始都丹阳之所在,为楚国的“旧乡故土”,楚国在这里经营了四百多年,南阳地区对于楚国具有重要意义,种种迹象表明,南阳盆地是楚文化的发源地。

其次,南阳地区发现发掘了上千座楚墓,还发现了大量与楚国、楚文化有关的遗存。如: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它是春秋中晚期楚国显族薳氏的家族墓地,是目前春秋中、晚期发现等级最高的楚墓,出土的青铜器已经成为断定“楚系”铜器年代的标准器,丹江流域楚文化的重要性是因为下寺墓地的发现才引起重视的;淅川毛坪楚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楚文化在中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过程;南阳市“五顷四”地段楚申县贵族古墓群,南阳城区梅溪河、三里河之间的八一路两侧即为南阳市民俗称的“五顷四”,实际面积为1000亩左右,多次发现楚国重要墓葬,出土大批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西峡楚白羽城遗址,经考证,此城为战国的楚白羽城,亦称析邑,是河南省内最早调查的一座楚城址;方城县大关口古城遗址,即《左传·哀公四年》中所载的“缯关”,也即楚长城的组成部分;桐柏古台寺遗址,楚国附庸国——养国都邑的一部分,可视为楚文化遗存,等等。最后,楚墓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承载文化信息的文物,其中不乏“王子午升鼎”、“云纹铜禁”这样的国宝级青铜重器,为我们研究南阳楚文化提供了最为直接有力的依据。

二是南阳本土或相关地区丰富的文化品牌资源及文化推广平台,可以为推广、开发南阳楚文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足够的经验借鉴及帮助。南阳已经有了汉文化、山水文化、四圣文化、独山玉文化等比较成熟的文化品牌,在运作、宣传楚文化品牌方面可以为其提供很好的经验借鉴。另外,还有“两节一会”、“四省楚文化会”等平台可以加以利用。

三是可以使本土人士充分认识到南阳楚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在提升南阳城市形象及文化知名度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南阳地区拥有丰富的楚文化资源,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不重视、不开发,是非常可惜的。当前南阳本土对南阳楚文化研究的重视力度不够,取得的成果也有限,这与南阳地区在楚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是不匹配的,也是制约当前南阳楚文化开发的最重要因素。

四是南阳楚文化遍及南阳各县、市区,充分开发南阳楚文化的相关资源,使之和南阳整体旅游业及各地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机、灵活的融合,可以打造出新的特色文化品牌,实现多方效益的最大化。比如:可以在百里奚、范蠡、南水北调文化长廊、渠首文化、丹江口水库风景区、楚长城、“楚风汉韵”等与南阳楚文化有关的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并予以整合,打造“南阳楚文化”这个新的区域性文化品牌。加强对南阳境内楚文化遗迹的调查宣传,糅合现有的风景名胜,设立专门的楚文化旅游专线。还可以将南阳楚文化中的各项资源打散处理,分配到南阳现有的古城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四圣文化、汉文化等知名品牌中去,一方面可以使原有知名品牌的历史上限提前,增加其含金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南阳楚文化的影响力及知名度。

二、重新整合、全面开发楚文化的途径

一是将南阳楚文化可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从而成为一个对外交流的基点,向外界进行辐射。省内,可以打造“中原楚文化圈”,使其成为整合、开发楚文化的核心中坚力量。省外,可以借鉴其他楚文化大省打造、开发楚文化品牌的经验教训,在合适的时机搭建起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经济、文化、学术交流的平台。

二是可以利用南阳楚文化中的一些新发现,来创造新的经济、文化、社会效益。如:南阳楚申县彭氏家族墓被评为200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据文献记载,古徐大彭国被殷商灭亡后,彭人四散流亡,子孙以国为氏,其中的一支进入了南阳地区,并定居于此。南阳楚彭氏家族墓的发现印证了这一点。南阳地区现有大量彭姓人口,淅川县、新野县、镇平县、邓州市以及南阳市卧龙区、宛城区共有七个名为“彭营”的乡村,也可作为佐证。借助这一历史佐证,南阳可以成立南阳彭氏宗亲联谊会,加入世界彭氏宗亲联谊会,与全世界及全国其他的彭氏宗亲联谊会进行各项交流合作,还可以申请世彭会在南阳召开,这为南阳对外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是可以和已有文化产业结合,创造新的经济生长点。如,楚文化可以为玉雕、烙画提供大量新的素材,还可以制作以楚文化为体裁的纪念品,并将其分发给来南阳参加各种会议、商谈的外界精英人士,或者在一些著名景点出售。

四是可以和已有文化品牌结合,使之底韵更为厚重。2013年11月12日,由南阳、北京市委宣传部联手主办的为期两个月的“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开放。此次文物展重点是展示南阳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从丹江口库区和沿线发现的楚国和汉代文物精品,引领群众品味“楚风汉韵”的无上魅力,体会古今南阳的繁荣景况。这就是楚文化和汉文化进行结合宣传的一个成功范例,有了楚文化因素的加入,汉文化才显得更为厚重;有了汉文化的承托,楚文化的底蕴才能得到完整的弘扬。

五是设立文化长廊及标志性建筑,增加城市的历史底蕴,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气质。可以在市区重要区域设立文化长廊,对以楚文化为代表的相关南阳特色文化进行宣传,并在南阳重要街心公园、广场或重要路段设立一些关于楚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六是南阳楚文化现实遗存的专题性研究与开发。南阳现存的文物、民俗、传统等,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楚文化的印迹,值得关注。比如、与楚文化相关的漆器、木器、建筑、绘画、歌舞、民俗等;汉画像中与楚文化相关的艺术精神及艺术形象;具有明显楚文化风格的纺织品、玉器等;以及在生活习俗方面还保存有浓厚楚风的地区及村落等。

七是南阳具有丰富的楚文化资源,建议可以在市区比较重要的楚文化考古原址上建造一个楚文化博物馆。2008年在八一路发现了楚申县彭氏家族墓,当时就有专家学者呼吁在原址建博物馆,可惜的是,提议未被采纳。南阳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与楚文化相关的文物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相当可观,如果南阳市区能够建立起一个全面展示楚文化的专题陈列馆,其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八是深入挖掘南阳楚文化精神,打造中原优秀文化传承高地。一座城市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精神及口号。深入挖掘楚文化精神,同时糅合中原文化精髓及时代精神,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南阳精神,有助于增强南阳本土人民的凝聚力与自豪感,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引领、聚集和辐射能力。

三、推广、开发南阳楚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是国家、政府现有的一些政策、项目为推广、宣传南阳楚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发展文化产业是河南省大势所趋,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必然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省各市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南阳地区成立了一些有利于推广楚文化的研究机构。如,2013年7月23日,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南阳师院成立。2013年8月,南阳大文化研究院成立。这些机构集合了南阳市内外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及领军人物,称得上是“南阳智库”,可以说,推广、开发南阳楚文化的最好时代已经到来。另一方面,国家或地方制定或推行了一系列有助于推广、开发楚文化的旅游方案或政策方针。如:淅川县制定了以楚文化为历史背景的整体旅游方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期间,南阳将构建南水北调文化长廊,其中的楚文化旅游景区是整个文化长廊的重要内容之一;楚长城素有“长城之父”美称,南阳境内有大量楚长城遗址,南召县不惜代价划定了楚长城保护区,并制定一系列保护措施;南水北调期间,南阳地区抢救性发掘了一大批楚墓葬,出土了许多国宝级文物;等等。

二是推广、开发南阳楚文化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克服的因素。首先,南阳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楚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考古资料都非常丰富。但是遗憾的是,许多珍贵的考古资料尚未公开发表,而重要的考古原址或文化遗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南阳楚文化的推广开发。其次,以前未有机构或个人专门就南阳地区文物、民俗、传统中的楚文化遗存进行调研,要得到尽可能完整、丰富、翔实的资料,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文博单位、高校师生、政府主管部门等机构之间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多方协作。最后,当前形势下推广、开发南阳楚文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能否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足够多的重视和关注,即,如何开发才能使之成为南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样板”工程而不是鸡肋项目,如何开发才能够实现最大效益化。

综上,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化建设正火热进行的今天,应该更好地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面提升南阳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地位而努力。南阳楚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当前南阳本土对其重视度和开发度都远远不够,这是一种极大的经济文化损失与社会资源浪费。当前形势下,推广、开发楚文化很有必要,需要引起各方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1] 蒋波:南阳与楚文化[J].文史知识,2008(5).

[2]张丹:南襄盆地出土两周时期铭文研究[D].武汉大学,2012.

[3]河南省博物馆、淅川县文管会、南阳地区文管会:河南淅川县下寺一号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1(2).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文物出版社,1991.

[5]黄运甫:淅川毛坪楚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2(1).

[6]乔保同等:南阳发现楚国贵族墓[J].文物天地,2009(3).

[7]柴中庆等:南阳市新发现春秋楚国贵族墓[N].中国文物报,2009-05-15.

[8]乔保同:最新考古发现:南阳楚彭氏家族墓[J].文史知识,2009(6).

[9] 陈昌远:《上鄀府簠》与鄀国地望考[J].中原文物,1991(4).

[10]李陈广:南阳地区楚文化的发现和研究[J].中原文物,1992(2).

[11]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桐柏县几处古文化遗址调查简报[J].江汉考古,2009(3).

[12]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注:本文属南阳师范学院博士专项课题“南阳盆地出土两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研究”,项目编号:ZX 2013007。)

张琼芳)

猜你喜欢
楚文化南阳文化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谁远谁近?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