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等学校证书地理教育标准(二)

2014-03-30 09:33冯忠跃丁尧清译
地理教学 2014年14期
关键词:空间评价信息

冯忠跃丁尧清译

(1. 四川省教科所, 四川 成都 610225; 2.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81)

德国中等学校证书地理教育标准(二)

冯忠跃1丁尧清2译

(1. 四川省教科所, 四川 成都 610225; 2.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81)

3.2 “空间定位”能力标准

空间定位技能主要是通过学校地理课程来养成的。学生在地理课中获得基础的地形知识和技能。定位能力的要素之一,是不同空间尺度中的地形定位的基础知识,例如,知道大陆和海洋、欧洲国家、德国的河流和山系的名称和位置;以及知道各种用于定位的网格和组织系统(O1),例如,经度和纬度、气候与植被带,或地球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特点的分类。定位能力也包括将地理因素纳入空间系统的能力(O2),如识别位置关系;以及一系列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地形技能(O3),如阅读地图和自己绘制简易地图的能力。训练在城镇或乡村利用地图、指南针和其他工具(如罗盘)定位的技能(S04),也是地理教育的一部分。空间感知(如地图上欧洲中心论的定向)、空间和空间叙述的社会建构等主体意识,为空间定位能力提供了额外的关键性因素(O5)。

地图能力不仅与日常生活高度相关,也是学校其他学科的基本素质之一。

尽管与其他能力(领域)在知识、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有些重叠,空间定位能力仍被视为一项独立的能力,正是因为其地理基础和高度的社会相关性。

O1 拥有基本的地形知识

学生能够

· S1 具有基础的不同尺度的空间定位知识(例如,大陆和海洋、地球主要的山系、德国各联邦州、主要欧洲城市和河流等的名称和位置)

· S2 熟悉基本的栅格和定位系统(例如,经纬度、地球上的气候和景观带、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

O2 能够在空间系统中定位地物和信息

学生能够

· S3 描述一个地方(和其他地物和事实)的位置及其与其他地理参考单元的关系;

· S4 详细描述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其与所选取的框架和空间定位系统(例如,经纬度)的关系。

O3 能够恰当地使用地图(地图能力)

学生能够

· S5 列出地图的基本要素(例如,投影、制图综合、对球面地球和地形的双压扁),描述地图的制作;

· S6 阅读地形图、自然地图、专题地图和其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地图,并按照指导性问题作出评价;

· S7 描述处理或操纵制图信息的使用方式(例如,色彩的选择和增强);

· S8 准备地形草图和简易地图;

· S9 在学校练习活动中完成简单的地图绘制;

· S10 描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O4 在现实空间中定位的技能

学生能够

· S11 利用地图和其他定位工具(例如,地标、街道名称、指南针、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真实空间中确定方位;

· S12 在真实的空间中根据参考地图描述路线;

· S13 借助地图和其他辅助定位的工具(例如,地标、照片、罗盘)在真实的空间中行进;

· S14 使用交通网络示意图。

O5 能够反思空间感知和建构

学生能够

· S15 利用认知/意象地图来解释,人们总是选择性和主观性地感知空间(例如,比较德国和日本学生的世界意象地图);

· S16 利用各种类型的地图来解释,人们总是建构各种空间表征(例如,两种不同的地图网格设计,两种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地图)。

3.3 知识获取/方法能力标准

为了使学生能够终身学习,方法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媒体来回答地理/地球科学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接触到多种信息来源和形式,方便获取与地理/地球科学有关的信息。

处理与地理和地球科学相关的信息的方法能力,包括三项辅助的技能:有关信息来源和形式的知识、信息策略(M1)、收集信息(M2)和分析信息的能力(M3)。在能力结构模型中,评价信息被放在“评价”能力领域中,交流信息和呈现信息被放在“交流”能力领域中。地图是一种在地理中特别重要的媒体,在在“空间定位”能力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显而易见,这些辅助能力不是按顺序获得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着。

在地理课上学生将了解到,可以从广泛的来源(例如,资料书籍、地图集、实地或田野、新闻或出版物、CDS/DVDs)、从无数的信息形式和媒体(地图、照片、航拍照片、卫星图像、图表、统计数据、图像表征、文本)中获取地理信息。地图作为专门的地理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高新技术信息源因其时事性而日渐重要。在今天的地理课上,只教授信息的来源和形式还不够,而且有必要讲授收集和评价信息的策略。学生获得了这些知识,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并能批判性和有目的性地处理地理和地球科学信息。

学生使用两种收集信息的方法。第一,他们从上述的新的和传统的媒体、信息源收集信息。第二,学生能够在现实的地理田野行程中或者利用简单的实验(例如,观察、绘制地图、计算和测量)来自行收集数据。

在地理课上,学生学会怎样系统化地处理信息——将信息结构化、辨别最重要的信息、与其他信息相联系、将其改造成其他形式。有了这些本领,学生就获得了阅读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所谓的非连续文本的能力。

此外,学生在地理课上了解到地理/地球科学学者是怎样进行研究的,他们开始养成能力(M4)——原则上学生在其自行寻找证据和解决方案时也完成相同的步骤。必须强调的是,这一能力在学生准备中等学校证书考试时才刚刚开始养成。利用挑选的案例、类似的研究过程,学生开始就与地理/地球科学相关的问题提出新的因果猜想、梳理相关关系、提出对策。为验证这些假设,他们使用来自上述资源的信息,并依据问题和假设对信息进行处理。

M1 与地理/地球科学相关的信息来源和形式、信息策略的知识

学生能够

S1 列举与地理相关的传统的(例如,书籍、田野)和技术的(例如,因特网,DVD)信息来源;

S2 说出与地理相关的信息/媒体形式(例如,地图、照片、航拍照片、图像、文本、图表、地球仪)的名称;

S3 描述从传统的和高新技术来源和形式收集信息的基本策略和信息加工策略。

M2 能够收集信息回答地理/地球科学问题

学生能够

S4 按照特定的问题、议题和目标,从地图、文本、影像、统计数据、图表中选择信息;

S5 按照特定的问题、议题和目标,从实地(例如,观察、绘制地图、测量、计算、采样、做问卷调查)或通过简单的实验收集信息。

M3 能够加工信息以回答地理/地球科学问题

学生能够

S6 从传统和高新技术渠道或者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取并组织相关地理信息,提炼有意义的见解;

S7 有明确目标地联系信息,并据此获取其他地理信息;

S8 改造信息,并据此将其转换成其他表征形式(例如,将图形转换为地图和图表)。

M4 能够简单地描述获取地理/地球科学信息的方法步骤并能够反思

学生能够

S9 独立地提出简单地理问题,形成假设以回答这些问题;

S10 描述和运用检测假设的简单方式;

S11 描述简单的获取信息/见解的方式。

3.4 交流能力标准

交流能力具有双重的功能:包括在班级的交流和在社会环境中的交流。

学生学会理解地理/地球科学事实,使用地理术语恰当地表达自己,因此能让他人理解自己。这包括在他人面前表征这些事实和相互关系或联系。这些各种辅助的交流能力在此被概括成一种能力(K1)。学生也有机会在地理课上交换想法(K2)。作为总的地理能力的一部分,这些技能应得到长期的发展和实践。

在这一背景下,地理课提供了专门的机会,因为地理课涉及了与校外社会生活高度相关、也是非常重要的主题(例如,环境主题、规划、城市发展、人口迁移、自然灾害、文化、区域地理等)。这是将“知识融入生活”(亚历山大·冯·洪堡)的最佳方式。

地理课不仅限于明确和清晰信息,而且包括各种思维和争论的训练(例如,规划中的利益评估和冲突处理、自然灾害的解释和评估、对预测作出解释等)。交流能力是所有这些活动的基本要素。

学生认识到学校的地理/地球科学课业内容也需要依赖对事实、听众、交流者的目的进行适当地交流,并将形式和内容统一。因此,交流不仅发生在获取专门知识“之后”,而且同时也是其先决条件。

K1 能够理解和表达与地理/地球科学相关的陈述

学生能够

S1 用日常语言和学科专门语言理解书面和口头的地理相关陈述;

S2 按照学科逻辑和专门术语,有序地表达地理相关信息(在文本、图像、图表中);

S3 区分地理相关陈述中的信息观察和信息评价;

S4 针对学科、情况、听众/目标人群,用恰当的方式组织和呈现地理相关陈述。

K2 能够叙述地理/地球科学相关事实,讨论这些事实并形成有充分理由的意见

S5 鉴别自己和他人就地理议题所作陈述中的逻辑的、有争议的、地理的技巧,并恰当地做出回应;

S6 基于选定的案例,衡量地理陈述和评估;在讨论中形成自己有充分根据的意见;并达成适当的妥协(例如,角色扮演、情景陈述)。

3.5 评价能力标准

基于定位、方法或知识获取、交流等能力领域获得的基础的、综合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在地理课上利用专门地理知识(B1)评价空间条件、空间事实和空间问题。在评价中,他们考虑地理标准,思考自然地理/生态、经济、社会地理等方面(尤其是相互影响),考虑不同尺度和位置,并开始反思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当他们讨论有利和不利因素时,也使用一般的标准,辨别不同群体的利益,从受其影响的不同人的观点来考察某一条件,并因此训练改变观点的技能。在地理课上,学生经常有机会发展这种利用不同范例进行评价的技能,例如,评价酒店综合体的建设,按照给定的条件(或准则)设计生态系统保护区或干预措施。应该强调的是,当学生参加中等学校证书考试时,这种技能刚刚开始养成。

地理课也教授根据重要性和解释力来评估不同来源的地理相关信息的技能(B2)。例如,他们了解地图、航空照片和卫星图像的各种不同价值,或者当他们将数据转变为地图或图表时,他们发现可以突出不同的重点。

学生考察地理/地球科学知识的社会意义,这样的例子帮助他们认识,例如,探险对探险地和探险者祖国的影响。他们也运用选定的案例了解案例的影响、相关性或者地理/地球科学研究成果,例如,火山爆发预测或建筑工程的环境可接受性。

地理课将训练学生将其对证据的评估同地理相关价值、规范相联系,进而得出有充分根据的评价(B4),例如,按照普遍的人权和自然和环境保护,提供评价准则。这就生成了可持续模式(可持续发展)。地理按照其生态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可接受性,帮助学生发展评价人类干预自然和环境(例如,规划和建造新的房屋/水坝)的技能。这包括主观倾向,也许不可避免,但必须予以鉴定和说明理由。

B1 能够利用地理/地球科学知识评价选定的空间条件或事实

学生能够

S1 说出一般的和学科专门评价标准(例如,生态/经济合适性,当前和未来的意义,清晰程度);

S2 应用地理知识和上述标准评价选定的地理相关事实、事件、问题和风险(例如,人口迁移、洪水、发展援助、土地利用冲突、文化冲突、内战、资源冲突)。

B2 能够根据选定的标准评价来自媒体的地理/地球科学相关信息(媒体能力)

学生能够

S3 根据一般的解释力和对特定问题或议题的重要性,对来自传统、现代渠道(例如,课本、报纸、地图集、互联网)和学生自己实地工作的信息作出评价;

S4 就表征地理相关信息时特定利益的角色给出重要意见。

B3 能够根据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恰当地评价选定的地理/地球科学见解和观念

学生能够

S5 就选定地理见解的历史和社会影响表达重要意见(例如,不同世界观或探险者报告的影响);

S6 根据社会重要性就选定的地理陈述表达意见(例如,自然灾害和环境风险预测)。

B4 能够根据地理和跨学科的价值、规范,评价选定的地理/地球科学相关事实或过程

学生能够

S7 列举地理相关价值观和规范(例如,人权、环境保护、可持续性);

S8 根据价值和规范评价地理相关事实和过程(例如,河道控制、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合作、资源利用)。

3.6 “行动”能力标准

基于这里所述的所有能力领域的养成,学生将有能力在特定的条件下变得活跃并努力解决问题。这应该或能够生成行动的意愿。

只有教授行动相关知识(例如,潜在对策的知识、空间问题、环境友好的措施)(H1),扩大基础的学科专门知识,学生得到激励或感兴趣(H2),才能产生负责任的行动。有很多因素阻碍学生有意愿去动作或者作出现实的行动,即使有了知识和兴趣也是这样。虽然如此,地理也同其他学科一道旨在培养学生采取适当行动的意愿(H3)。需要铭记在心的是,学校课堂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学校外部的因素,特别是学生家长同其伙伴,所起的作用更大。不应当在学校操纵学生或者强迫他们采取行动,而是应当让学生经过深思熟虑、有了充分的理由之后再决定采取行动。有充分依据的行动、政治行动、日常行动是能够区分开的。地理课应帮助、鼓励学生思考预期行动、已完成行动的后果以及可能的替代方案。

地理课讨论了各种各样的行动领域。首先是利用、改造环境的各种日常活动以及“做地理”。一个特殊的角色体现在价值观导向的环境保护行动以及同一个世界中的跨文化和国际理解,它们都从属于“可持续发展”模式。

学生获得对自然系统以及这些系统中的干预后果等的基本认识。这将引向对自然环境的高度尊敬、愿意参与环境保护。纳入人为层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意识,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威胁以及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这样地理就能够做出重要贡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防御和减轻环境伤害的行动中。

基于区域地理和社会系统知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系统的养成,就可以鼓励学生发展能力并愿意为和平共存于地理之上而努力,合作规划在所在国家促进跨文化理解的项目,支持发展援助措施。

学生理解了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之间(如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政治的)的相互作用,就会洞察到从地方到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也给了他们据此采取行动的能力和意愿。

H1 具有有关行动的信息和策略的知识

学生熟悉

S1 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产品和对策(例如,使用公共交通、有机种植、可再生能源);

S2 防御和减轻危害和风险的措施(例如,飓风警报系统、地表扰动、土地开垦);

S3 辨别并减少偏见的方法(例如,关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群)。

H2 具有动机和兴趣参与地理/地球科学领域的行动

学生有兴趣

S4 家乡和其他区域的各种自然和文化;

S5 地方、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的地理相关问题(例如,海洋污染、洪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

S6 地理相关价值观导向。

H3 有意愿按照地理/地球科学相关条件采取特定的行动

学生愿意

S7 为他人提供相关行动领域的地理信息(例如,支路或便道的环境和社会可接受性、建设水坝或开辟洪泛区的必要性、可持续城市规划、可持续农业);

S8 理解规划政策中基于地理的决策过程并参与其中(例如,向地方政府提交规划建议、参与家乡的议事日程);

S9 在日常生活中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跨文化理解、和平共存于同一个世界之中(例如,购买公平贸易和有机产品、监管、选择交通式、避免制造垃圾)。

H4 能够根据对自然和社会空间的影响反思其行动

学生能够

S10 解释地理情境中个体潜在或实际的行动;

S11 评估选定的个体潜在或实际行动对自然和社会空间的影响并思考替代方案。

猜你喜欢
空间评价信息
空间是什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享空间
订阅信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展会信息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