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美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表现

2014-03-31 03:16蒋秀召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梅山气质美的

蒋秀召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美术系,湖南 娄底417000)

在重视本土课程建设的当下,梅山美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美术专业创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美术创作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欲论梅山美在专业美术创作中的表现,得先弄清梅山美的主要特征。这里要论述的梅山并不是具体的一座山,而是一个地域概念,判断某个地域的共同的审美特征,或者说这个地域所共同拥有的美的形态,其主要的依据只能是本地域生活的人们创造的生活中的艺术,其中又以民间美术为重要内容。

一 梅山美的特征

首先,要考察梅山美的特征,就要着重关注梅山民间美术,进而要从梅山民间美术创造者的生活环境入手,了解居民及其劳作的特点。第一,古梅山地域是一片高山密林,从山顶到山脚遍布茂密的乔木、灌木和绿色的草本植物,也有茂盛的毛竹。春夏之际,雨季来临,雨水充沛,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水汽,绿色、满山遍野的绿色。山谷经受山洪的冲刷,也有山体滑坡的地段,滑坡体在绿色中露出了土地的颜色,像一块伤疤,等待着时间的修复。之后是炎热的夏秋季,密林给虫蛇提供了藏身之所,当然也养肥了野猪之类的大型动物,是它们招来了豺虎猛兽,也给山林带来了虎啸山林的雄壮气势。梅山的冬天是寒冷的、萧条的,一场大雪下了,银装素裹,山林大地进入了沉睡之中。第二,古梅山的居民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有的是绿色、雨水,缺的是土地,有的是山珍野味,缺的是捕获它们的好技术。人们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虽可以填饱肚子,根本谈不上美味佳肴,生产生活遵循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古老规律。上梅山以打猎为主,而下梅山就以打鱼为生活的主要补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山间平地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村子,交通便利之地还形成集镇。“宋熙宁年间,章惇奉旨经略梅山,朝发邵州,暮宿石槽,踌躇满志,在村头留下了‘瘴疠潜消瑞气和,梅山千里阔烟萝’的诗篇。”[1]从诗中可以看出此地就是由山野瘴疠流行向着文明进步过渡的一个过渡之地。

民间美术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又与其创造者的审美趣味相一致。梅山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了特定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山野的环境,孕育出粗中有细的生活,男人粗犷,女人细致,粗细结合,刚柔相济,和谐统一。因此梅山美也相应地具备了粗狂、质朴、精美的特征。

其次,“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一点已经由经验证实;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的各个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2]对梅山文化的时代精神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与系统的,并且梅山文化还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梅山文化最具自身特点的应该是开梅山之前的部分,前一部分通过各种途径保留到了现今,保留在梅山民间美术之中。

对古代梅山地区的时代精神与风俗活动的了解,由于没有充分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已经没有多少办法可以详细地弄清了。地处两湖的楚文化一定对古代的梅山文化有直接的影响,了解与楚文化有关的内容,应该对认识古代梅山文化有一定的帮助。“楚人信鬼崇巫,《列子·说符》中说:‘楚人鬼越人禨’,《汉书·地理志》亦云:‘楚地……信巫鬼,重谣祀’。就此,范文澜先生曾作精辟论述:‘楚国传统文化是巫官文化,民间盛行巫风,祭祀必用巫歌’。”[3]流传至今的梅山傩戏表演或者傩狮表演就有很浓的原始巫傩气息,也正合于古代梅山地区受到来自楚文化的直接的影响。有了这样的风俗活动,必然产生了一类与之相关的梅山美形式,比如神像与面具等。这样的类型充满了一种神秘色彩,在现代人看来也可能是一种奇怪的印象,也给梅山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由此可以得出梅山美的主要特征:“粗犷、怪野、质朴、精美”[4]。由在特定环境中生活的人创造出的,加之特定的时代形成的美的特征,其实就是此美区别于彼美的根本所在,类似于人的气质。同样与人类似,除去内在的气质,外表即形式也往往是独有的另一方面。与梅山美粗犷、怪野、质朴、精美的气质相匹配的形式似乎更易被人发现,应用到美术创作之中。

二 以素材来表现梅山美的形式

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考察与收集梅山地区的美术创作素材。素材就存在于梅山的一草一木、一叶一花、一山一水之中,存在于梅山人的眉眼衣裙、一颦一笑之中。如此,创作教学就要克服生活不便的困难,深入自己所钟情的梅山周围写生采风,把自己所见所闻以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在作品之中,完成对梅山美的表现。

梅山人粗线条的五官及外轮廓让人印象深刻,他们说话的声音洪亮,有一种由内而发的穿透力。表达内心也很直接,尤其是在吃饭喝酒时,这种粗狂的豪气表现尤为突出。生活中的许多民俗素材也都呈现出一种粗狂的特征。

在梅山民间美术里存在着数量很大的面具,俗称“脸子”。这些面具有的眼睛夸张地睁开,甚至有3 只眼的,很奇怪。有的牙齿伸出至下巴,有一种叫“吞口”的,干脆省去了下巴,很是怪异。当这些素材使用起来时,这就是梅山怪野美一个最好的存在形式了。

梅山民间有很多实用的手工艺,这是质朴的主要存在形式。如使用率仍旧极高的竹编用具。

梅山地区的女性创造了精美的工艺品与生活用具,以花瑶的挑花最为有代表性。每年的节日,精美的挑花把整个瑶寨装点的美不胜收。

运用梅山地区独有的创作素材,加以艺术处理,完成美术创作,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具有梅山美独特形式的美术作品。

三 以内在规律来表现梅山美的气质

抓住素材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来表现梅山美,是美术创作教学更高的要求。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创作是创作主体为着美的目的而进行的审美创造,在这一审美创造中,美术家的审美意识会不断起作用,不断对生活中的个别进行分析、综合、概括、集中,进行典型化,最后创造出一个充分体现一般的个别”[5]。个别就是把握到了事物的根本,即美的内在规律。

以山水画为例,自魏晋时宗炳就提出主体“澄怀味象”,山水(客体)“以形媚道”,要求山水画要有内在的气质,而不是简单的景色描摹。到了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思路,也强调了主体与客体相融合的重要。面对以雪峰山支脉为主要地域范围的梅山风景,观察、寻找、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符号,以适当的视觉语言呈现显得尤为重要。以主体而言,能够在生活中感知到梅山的气质,甚至修炼到梅山人的气质。并且能够通过选择,创作出独到的视觉形象,最终完成美术的创作,是表现好客体气质的关键。髡残的山水画,以其独到的笔墨技巧,对家乡山水的提炼,加上自身高深的修养与对家乡身厚的情感,创造出中国山水画史上独树一帜的苍润画格,即苍润之气质。成为当下梅山画家创作的重要参照与借鉴。陈祖永在《桐阴论画》中称:“石道人髡残,笔墨苍莽高古,境界夭矫奇辟,处处有引人入胜之妙。盛夏展玩,顿消烦暑,盖胸中一段孤高奇逸之气,毕露毫端,诚元人胜概也。蒲团上得来,不其然乎。”梅山美的粗犷、怪野、质朴乃至精美近乎这里的“笔墨苍莽高古,境界夭矫奇辟”也就是内在的美的气质,成为髡残的作品中独具的一种气质。

在笔墨的使用上,要表现粗犷、怪野、质朴乃至精美的气质,需要在传统用笔用墨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炼,勇于出新。用笔宜洒脱,行笔的速度不宜过慢,这是与粗犷相一致的。墨色宜湿润,可多层积墨,浓淡交织,尤其要保持墨色的苍枯的一面,整体上有苍润之效果。远景的表现可以在宿墨上用功,得到山体草木华滋的视觉印象,髡残的山水画有一种用笔洒脱,有时并不是笔笔见笔的书写方式,而是墨色浓中有淡,淡中见浓,干湿交融、浑然一体的效果。有些画作也不是具体的写生,而是发于内心的感受,凝聚着对家乡山水的记忆和深情,最终形成的内在的气质。以髡残作品《松岩楼阁图》为例,山形高大却不险峻,树木为南方的无名杂树居多,更为重要的是,上山的植被以浓淡自然的笔墨近乎抽象的方法,将雪峰山上的植被于愿望时的印象表现的极其生动,正合于记忆之抽象,合于梅山美的气质所在。

色彩的处理也很重要,以春景为例,可用较大面积的绿色,较之传统青绿山水的用色,可更加注重实景写生的感受,以突出梅山美的特征为选取参考,达到色与墨的和谐统一。

正如石涛所言:“笔非生活不神,墨非蒙养不灵”。只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而来的笔墨才是鲜活的,只有化主体修养而来的笔墨才是有生命活力的,也是最能表现自然山水气质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专业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抓住梅山丰富创作素材的内在规律,形成梅山美的内在气质,外在的形式就有了选择与发挥的空间,描画的对象也不需要停留于直观的梅山美的形式了,因为美在美术家与自然物象之间得到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总之,在美术创作教学中,以梅山美为表现对象,是梅山民间美术在专业美术课程应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6]。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随着梅山民间美术逐渐被应用于专业美术教学中,参与的师生被梅山美所深深打动,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梅山美的气质,风格独特;其二,是梅山相对于外界的独特性,使梅山美所具有的独特形式,运用到美术创作教学中,也能获得符合艺术创新要求的好作品。

[1]段云行.风蕴千年石槽村[M]//冷水江市文史资料第4辑:梅山蚩尤文化研究(1).冷水江:内部印刷,2004:289.

[2]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1.

[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蒋秀召.视觉梅山:湖南中部及西南部民间美术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8.

[5]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75.

[6]蒋秀召,刘志红.论梅山民间美术在美术学本科专业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课程价值与运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6):120-122.

猜你喜欢
梅山气质美的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梅山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梅山情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
梅山铁矿矿泥选别工艺优化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