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焦虑所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2014-03-31 10:47陈红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叶子考试案例

陈红义,王 波

(湖北科技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大学生考试焦虑所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陈红义,王 波

(湖北科技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本文是对一例存在考试焦虑的女大学生进行处理过程的案例报告。主要采用了认知重建、积极自我暗示、环境改变等手段,改变其原有的认知倾向,消除过度的考试压力,重新建立自信。经过后期观察,效果令人满意。

考试焦虑;案例报告;心理

一、案例描述

1.一般资料

叶子,女,22岁,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湖北省嘉鱼县人。该生父亲原是当地某中学教师,现在外省某私立学校任教,母亲也一起在那里打工,老家还有爷爷奶奶,她有一个弟弟,在长沙理工大学上学。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家庭负担比较重。

2.观察和他人反映

该学生平时学习非常用功,但成绩只是中上等水平,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平时表现很乖巧,很自觉,生活上很简朴,每天在食堂吃饭,从不出去吃饭,和同学相处比较和谐,也很懂事,经常给她妈妈打电话。

但是在2010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期间,该生的表现异常。一向学习非常用功的她突然不复习了,连续两天在寝室里睡觉,吃了饭就回寝室睡,上午下午都这样,晚上也早早的睡了。室友问她怎么不复习,她说太累了。参加专业课考试时,题目不会做,想看别人的答案被监考老师警告。

2011年春开学,该生有三门课程考试都不及格。经过该生室友及班干部的观察,该生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突然无缘无故的发笑,比如放学后在回寝室的路上,突然发笑,问她为什么笑,她说:“真是好笑,那块石头怎么会在那个地方呢?”,再就是在寝室里发笑,隔一会儿就发笑,不是一般的笑,而是狂笑,有一天笑到夜里两点多;最近不怎么与人交往,以前有什么问题都拿出来和同学交流,现在别人问她有什么事她都不说。而且以前她经常主动和她妈妈打电话,现在她妈妈打电话来她都不愿接,说两句话就挂了;现在上课不戴眼镜(而且应该不是忘了带而是故意不带),虽然还是坐第一排,但是只顾自己低头看书,不听老师讲也不看黑板。

二、案例分析

为什么一个平时爱学习的学生突然出现这种反常情况,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该生平时不愿回老家,因为她的父母在外打工,她的叔叔一家人就住在她家的房子里,每次回去没有家的感觉。但是这次爸爸打电话给她,说要一家人回老家过年。

该生在2010年秋季学期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英语四级考试的准备上(刚刚发布的CET4成绩,她考了506分,全班第4名),耽误了日常课程的学习,导致了三门课程期末考试不及格。这给她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尤其看到平时不怎么用功的同学都考过了,心里更是难以接受。该生的父亲经常给该生定一些比较高的目标,这可能也给她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案例归因

1.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意志力薄弱

大学学习是一项比较艰苦的劳动,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就是要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然而,现在的大学生的现实表现是,部分学生意志力缺乏,在高强度的高中学习后进入大学,没有自制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无法静心学习,上课玩手机、睡觉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有些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无法克制想玩的冲动。

另外,还有些学生表现为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和失败。有些学生遇到困难是不是迎难而上,主动想办法积极克服困难,而上消极懈怠,知难而退,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情绪控制能力差

青春期的大学生是情绪活动最丰富、最复杂、最善变的时期,情绪波动大。这种情绪的波动,一方面与生理原因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有关,如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需求与满足的矛盾等待,这些矛盾和冲突使得青春期的大学生时常处于一种情绪的波涛中。

(3)个性缺陷

大学生的个性缺陷主要表现在缺乏独立性、自主与创造性,依赖心理强,没有拼搏精神,有些学生粗心、急躁、骄傲、嫉妒等,这些个性的缺陷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学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4)社交心理障碍

对于有些初次离开家庭生活、离开父母宠爱的大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生活,有些学生就表现出胆怯、敏感、封闭、猜疑等心理障碍,社交意识薄弱,社交能力查,难以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搞好关系,这种僵持的人际关系除了影响学生的交往以外,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学习。

2.该生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成长环境造成人格障碍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该生平时寄住在别人家里面,没有得到足够的家庭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使她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信任,充满恐惧。另外由于当教师的父亲对该生的期望过高,为该生制定了超过该生能力范围以上的目标,给该生造成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该生担心成绩不好,父亲会责怪她。

(2)人际关系造成的自我意识欠缺

由于期末考试的失败,担心父亲的责备和周围同学的轻视,使得该生的心理产生异常,不愿意和周围的同学以及老师交流。而且她自己也认为自己别其他同学笨,学习成绩不好,觉得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是多余的,有时候痛苦无法排遣时,就造成了心理问题。这些自我认识的偏差,造成她无法处理好与周围同学的关系。

(3)本案例明显是由于家庭压力过大,考试成绩不理想,导致该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每次考试都会出现同样的心理反应。

四、案例处理

1.加强监控

得知该生的情况后,班主任立即安排专人对该生进行全天候监控,有什么问题及时反应。同时,要求该生的室友多和该生交流,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对该生要多帮助,有什么活动,尽量带着该生一起去,尽量然该生生活在集体中,不要封闭在自己个人的圈子里。

2.与家长配合

我们从叶子的母亲那里了解到,叶子的父母对于她在物质上、学习上的一切要求都尽量满足,只是教育方式简单,疏于对她心理的关怀,给她提出了一些学习上的要求对该生造成了压力,期末考试的三门补考更是对该生的一次重大打击。对于我们反应的叶子在校的情况,叶子家长也发现了问题,据家长反应,在老家过年的时候就发现有点不对劲,但没怎么重视,开学后她不愿意接听家长的电话,他们开始感觉到问题变得严重了。当晚叶子的妈妈就来到学校,并向班主任和叶子的室友了解情况,打算带叶子去武汉看一下心理医生,但又担心叶子不肯去,希望老师和同学能帮忙劝说。

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医生建议休学并接受治疗,家长也基本同意。但是我们考虑到叶子的主要原因还是考试压力过大造成了心理失衡,为了不耽误叶子的学习,经过与家长协商,建议家长带着叶子先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决定是不是休学。

3.最后的结果

叶子经过专业医生的治疗和回家调养,远离了她认为比较压抑的环境,一个月以后该生就返回学校继续学习,整个人的面貌也大有改观,愿意学习,也愿意和同学交流了,效果比较好。

五、总结

叶子的事情使我们认识到,当学生出现类似的问题后,要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有的学生需要医生的治疗,有的学生需要换一个环境。症状与原因不同,方法也就不一样,我们只有善于发现、真诚理解和帮助,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有一个好的改变,当然,这离不开学生和老师的辛苦工作,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

[1]陈容辉.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J].文教研究,2003,(9).

[2]倪佳波.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3]张顺兴,张红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征及对策[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

[4]彭中心.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5(4).

[5]史瑞君,王秀兰.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J].考试周刊,2009,(37).

G645

A

2095-4654(2014)11-0017-02

2014-08-18

猜你喜欢
叶子考试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Word Fun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