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使者咏永州(四)

2014-03-31 13:28彭丹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永州

彭丹华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客中元旦

〖题解〗此诗选自武希苏《华程学步集》,第9册,第226页,作于回程。

炮竹通宵送腊回,韶光万汇迓新开。笙歌岭上啼黄鸟,锦绣丛中茁白梅。名帖往还人拜命,芳醪酬酢客传杯。旅怀每欲凭诗遣,讵奈吟成思转催。

〖注释〗名帖:又称名刺,犹名片。士大夫之间拜年多有投递名帖者,宋朝已很普遍,周辉《清波杂志》云:“元佑年间,新正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芳醪:美酒。唐李商隐《有感》:“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酬酢:宾主相互敬酒。

过永州怀柳宗元

〖题解〗此诗选自吴时位《枚驿诹余》,第 9册,第302-303页。序云:“宗元以唐永贞元年与韩泰、刘禹锡、陈谦等八人俱坐附王叔文贬远州,时号八司马。按宗元贬柳州而其文集多在永州时作,林西仲亦通称贬永,则所贬之地未可执定。宗元博学能文,唐名士也,而身蒙谤谪,流落不偶,投荒十载,终于一官,此可为贤者惜耳。”“陈谦”当作“陈谏”,八司马其余四人为韦执谊、韩晔、凌准、程异。林西仲即林云铭,字道昭,西仲为其号,又号损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吴氏所据当为其《古文析义》。按柳宗元永贞元年(805)被为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四年后卒于柳州。

闻说宗元窜粤墟,身淹柳永混樵渔。七州司马文章友,十载炎郊瘴厉居。党狱已成衰汉后,儒功何补晚唐余。八愚别墅今安在,蛇捕民风必变初。

〖注释〗柳永:柳州与永州。“十载”句:炎郊,指永州为南方炎热边远之地,多瘴疠。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衰汉:指东汉末,有清议之风与党锢事件。此处借指唐代党争。儒功:柳宗元有兼济天下之心,其《寄许京兆孟容书》云:“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道,利安元元为务。”柳宗元不但尊崇儒学,而且对佛、老、杨、墨、申、商诸家之学(思想)持兼收并蓄的态度。八愚:柳宗元有《八愚诗》,今存《愚溪诗序》。“蛇捕”句:柳宗元作《捕蛇者说》,蒋氏祖孙三代甘冒生命危险捕毒蛇,以免交赋税,表现民生艰难。吴氏谓民风已变,不复当初,实则是认为当朝施政宽仁。

无 题

柳州溪岛总名愚,元氏台亭别号吾。大抵唐贤多蹇滞,故于楚地托闲娱。文和颜字兼双绝,景逼湘流当五湖。千古诗题无旷石,笑余见亦画葫芦。

〖注释〗柳州:指柳宗元。蹇滞:困窘,不顺遂。唐杜荀鹤《将入关安陆遇兵寇》:“家贫无计早离家,离得家来蹇滞多。”闲:原本作“间”,与“闲”形近而误,径改。五湖:语本《吴越春秋》:“范蠡曰:‘臣闻君子俟时,计不数谋,死不被疑,内不自欺。王其勉之,臣从此辞。’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后汉书·隗嚣传》:“范蠡收责句践,乘偏舟于五湖;舅犯谢罪文公,亦逡巡于河上。”谢灵运《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后多以五湖代指归隐。画葫芦:语本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题解〗此诗选自吴时位《枚驿诹余》,第 9册,第303-304页。原诗无题目,有序:“唐道州刺史结晚年卜筑之

立秋后苦热偶吟

〖题解〗此诗选自吴时位《枚驿诹余》,第9册304页。题下有注:“五言律。”吴氏以“热气”、“野烧”、“红轮”、“赤雾”描绘苦热情景尤其生动,并把两国气候作比较,引出时序之感,凸显乡国之思。

立秋已一日,热气犹腾腾。野烧赫如赭,溪云郁欲蒸。红轮烁天地,赤雾燔丘陵。陇鸟飞频下,林花开不胜。在舟若在冶,为使同为僧。冷餐兽酒肉,焦渴思橘橙。汗洒衣裳湿,尘沾几席凝。沉瓜靡清水,辟魃无寒冰。行坐若疮癣,寝食愁蝇。烹茶还畏炭,对客始燃灯。随手有轻扇,贴身惟薄绫。谁谓南方热,倍知十倍增。南热少烦燥,北热太 崚 崚 。 自从初去□,不见熏风兴。气候 逈 相 别,人言何足凭。阳盛阴已伏,热多寒可征。披正感时序,临风念友朋。何当北窗下,曲枕羲皇肱。

〖注释〗如:下衍“覩”字,径删。“在舟”二句:在舟中如置身冶炉,以苦热比于僧人修行。沉瓜靡清水:語本魏文帝《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魃:旱魃,能引起旱灾。《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疑当作“蚊”。南方:使者自称越南,相对于中国而言。倍知:疑本作“信知”。“自从”句:缺一字,依诗意补在“去”字下,疑本作“去国”。阳盛阴已伏:“阳”上衍“阴”字,径删。披正:疑本作“披文”。“何当”二句:语本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益,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永州柳子厚故宅

〖题解〗此诗选自阮攸《北行杂录》,第10册,第32页。又见于阮氏《使程诸作》,第10册,第97页,题为“柳子厚故宅”。柳宗元为永州司马时,前期住零陵城南龙兴寺,后迁寓所至愚溪附近。其《与杨诲之书》云:“方筑愚溪东南为室”,《愚溪诗序》云:“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故宅今已不复见。

衡岭浮云潇水波,柳州故宅此非耶。一身斥逐六千里,千古文章八大家。血指汗颜诚苦矣,清溪嘉木奈愚何。壮年我亦为材者,白 髪 秋 风空自嗟。

〖注释〗柳州:柳州即柳宗元,先为永州司马,后为柳州刺史。六千里:此用柳宗元之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时在柳州,永州则未及此数。《通典·州郡典》:龙城郡柳州“去西京五千四百七十里,去东京五千六百里”,零陵郡永州“去西京三千二百七十四里,去东京三千五十五里”。八大家:即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大家之名始于明初朱右《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文编》于唐宋文也仅取此八家,至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名由此确立并流传开来。八家文章以散文最受推重,明清学古文者多范之。血指汗颜:手指出血,脸上冒汗。形容不善其事的窘态。语本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斲,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清溪”句:《愚溪诗序》云:“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为材者:有材须用世,用世则摧折。《庄子·山木》:“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三浯登眺

〖题解〗此诗选自丁翔甫《北行偶笔》,第 10册,第139页,作于去程。

三浯胜览自天然,想象元公卜筑年。占断山溪为我有,剩留残碣至今传。镜光尽照人间世,道貌犹钦古庙前。会得沂雩真乐趣,登临多少往来船。

〖注释〗三浯胜览:原作“三浯登胜览”,兹删“登”字。剩留残碣:原作“剩留残碑碣”,兹删“碑”字。道貌:宋苏轼《与王定国书》:“某近颇知养生,亦自觉薄有所得,见者皆言道貌与往日殊别。”此指元颜二公。

永 州

〖题解〗此诗选自丁翔甫《北行偶笔》,第 10册,第139-140页,作于去程。

路入衡湘此地头,十分光景满行舟。黄蒸陇上禾初熟,翠积山间叶未秋。班竹丛边双水合,毒蛇赋后万家稠。愚溪错起投荒叹,民物如今萃一州。

〖注释〗班竹:即“斑竹”。此处指湘妃典故。古无“斑”字。《说文》:“辬,驳文也”,徐锴曰:“今作‘斑’也”。《礼记·王制》:“班白者不提挈”,郑注:“杂色曰班”。今驳杂之“辬”、“班”均作“斑”,段玉裁曰:“斑者,‘辬’之俗,今乃‘斑’行而‘辬’废矣”。双水:湘水、潇水。毒蛇赋:指柳宗元《捕蛇者说》。投荒叹:投荒,流放到边远之地。《诗经·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毛传:“投,弃也。”柳宗元叹其贬谪为投荒,《别舍弟宗一》:“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民物”句:谓永州文明开化,已非唐时蛮荒之地。

过永州怀柳子厚和正使公元韵

〖题解〗此诗选自丁翔甫《北行偶笔》,第 10册 140页,作于去程。正使公即阮春晴,生平不详。

越楚分疆共此区,柳公往迹在江湖。一身去国六千里,千古成家八大儒。自是文章难合俗,□□溪若尽如愚。今来已是文明地,应讶当初说有无。

〖注释〗江湖:相对于“庙堂”而言,指永州贬所。千古:“古”字,旁注改为“是”,今不取。八大儒:即唐宋八大家。自是:原本为“自古”,旁注改为“自是”。难合俗:柳宗元《愚溪诗序》云:“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溪若:原本脱二字。说有无:语本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此指柳宗元慨叹永州虽有胜致,当初却为蛮荒之地。

诸葛兵书山

〖题解〗此诗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 10册,第221-222页,作于去程。序云:“在埠禄头塘,石壁临江,相传有(侯)武侯兵书函见于石凹间,着古漆,木箱高隔水面数丈,山中有石刻遗编。”埠禄头,当作渌埠头,一作六步头,在永州东安,清设渌埠塘,有渌埠渡。石壁,即沉香崖,亦在永州东安。明徐霞客《楚游日记》:“又西五里为沉香崖。崖斜迭成纹,崖端高迥处迭纹忽裂,中吐两枝,一曲一直,望之木形黝色,名曰沉香,不知是木是石也。其上有大树一株,正当崖顶。更有上崖一重内峙,有庵嵌其间,望之层岚耸翠,下挈遥江,真异境也。”隆庆《永州府志》云:“在县东十五里,崖上插沉香数枝,岁久不坏。”沉香崖下半里即诸葛兵书匣。兵书匣,又称兵书峡,兵书山,图见《燕轺日程》、《如清图》、《燕台婴语》及《燕轺万里集》。《燕轺日程》注文云:“俗传诸葛兵书函,今见于石凹处,有石木箱丹漆,高数丈。”《燕轺万里集》注文云:“兵书山俗传有诸葛武侯兵书函,见于石凹壁间,有如插定着古(膝)〔漆〕木函,高隔水面数丈。”阮辉《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潘氏《輶轩丛笔》及李文馥《使程括要编》均有记载。使者张好合、范芝香、裴樻、阮思僩等皆有诗咏。

潘氏之说最为妥帖,云:“诸葛兵书山,在湖南界首,石壁临江,相传有兵书函见于石凹间,有如神定,着古藤木箱,高隔水面数丈。以形象传疑,望之,石苔苍然,不知果否。按《陇蜀记》云:‘武侯兵书匣在定军山上,壁丘万仞,非人迹可到。又三峡中亦有兵书峡,传为武侯藏书之地。’王阮亭云:‘大抵秦楚巴蜀间,人思侯德,辄举名(绩)〔迹〕傅会之,不须辨其真伪。’此说诚然。”《陇蜀记》,即清王士禛所撰《陇蜀余闻》。光绪《湖南通志》云:“兵书匣在东安县东沈香潭崖上,木匣宛然,不可攀取。”清江昱《潇湘听雨録》、汪森《粤西丛载》并见记载。潘氏所咏即此。另正德《夔州府志》载瞿塘峡也有兵书匣,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亦有记载。按诸葛亮在湖南事迹,《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云:“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又据明清方志,永州东安旧有武侯庙,零陵有诸葛庙,祁阳有武侯祠,均为祭祀诸葛亮,湖南其它各处也有庙祀。王士禛之说确实可取。

人龙已去山河古,此地犹传兵法书。半岭峝龛藏秘奥,一江云水护储胥。鼎图往事沧波逝,石刻遗踪碧藓余。韬略茫茫何处觅,章缝空愧赋輶车 。

〖注释〗人龙:龙,原本作“竜”,径改。人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云:“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鼎图:语本《战国策·秦策》:“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峝:同“峒”,山洞。护储胥:唐李商隐《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章缝:又作“章逢”,儒服儒冠,代指儒士。语本《礼记·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輶车:使者所乘轻车。

过潇湘合流江口(三首)

〖题解〗此诗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 10册,第222页,作于去程。序云:“潇江自宁远县九疑山发源,过永州府,从左边流入湘江,谓之潇湘,江三岐口处对岸连山。”原本诗句连写,今依韵分为三首。“潇”原本作“”,径改,下同。

粤西滚滚湘江水,岭外萦迂三百里。南楚悠悠湘水澜,源头遥下几重山。

零陵城畔沧洲渡,二水合流烟景秀。满江云浪醮玻 瓈 , 夹岸峰峦铺锦绣。

山川送我远来槎,浩渺奇观阔眼多。览尽潇湘无限胜,熏风重泛洞庭波。

〖注释〗岭外:五岭以南,此指广西。湘水自兴安发源,经全州,进入湖南境。沧洲:指潇湘二水汇合处的蘋洲。明徐霞客《楚游日记》:“湘口之中,有砂碛中悬,丛木如山,湘流分两派潆之,若龙口之含珠”,即此。自永州旧城大西门至湘口,古称黄叶渡。醮:酌酒。

禹皋庙

〖题解〗此诗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 10册,第223页,作于去程。题下有注:“在江口右岸山上,勒封‘有德禹皇,元德皋皇’。”

松 枌 萃 郁葱,庙宇倚穹窿。帝佐勋猷远,皇褒肸肸隆。平成思圣德,疏凿见神功。万古灵光在,三湘浩气锺。焄山对峙,渐暨水潮宗。瞻仰沧波近,江船泊晚风。

〖注释〗穹窿:亦作“穹隆”,古人以为天的形状中间高四周下垂。帝佐:帝指帝舜。大禹、皋陶同为舜臣,故称帝佐。事见《尚书·舜典》。勋猷:功勋、谋略。《尚书》有《大禹谟》、《皋陶谟》,“谟”解为“谋”,故此处称“猷”。唐白居易《祭张敬则文》:“名以忠闻,位由勤致。自膺阃职,益茂勲猷。”肸蠁:散布,传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肸蠁布写,瞹苾勃。”平成:语本《虞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又阮辉《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记载禹皋庙有扁,题“功在平成”。焄:当作“焄蒿”,“焄”古同“熏”。祭祀中熏蒿产生的香气。《礼记·祭义》:“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潮宗:当作“朝宗”。《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渐暨:渐渐而至。瞻:原本作“”,径改。

望零陵诸山怀柳子厚

〖题解〗此诗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 10册,第223页,作于去程。

一带临江郭,千岩郁树云。苍幽空蕴秀,藻丽孰描神。我忆唐司马,宦游湘水滨。琼琚文字古,山水有清芬。

过冷水滩

〖题解〗此诗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10册,第223-224页,作于去程。冷水滩旧在永州零陵,今为冷水滩区。道光《永州府志》云:“冷水滩者,古始以泠水名,俗因水寒遂呼‘冷水’。其地多奇石,幽秀不下于三吾。”清设冷水滩汛,又有分汛冷水滩塘。

泛泛清湘口,悠悠冷水塘。江流随浩荡,岸色拥苍葱。绿渚烟村密,临波树影长。孤蓬舒眺爽,竹石送轻凉。

〖注释〗湘口:明徐霞客《楚游日记》:“放舟入湘口……二水一东南,一西南,会同北去,为洞庭众流之主。”爽:原本作“夹”,径改。

鹧鸪塘

〖题解〗此诗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10册,第224页,作于去程。鹧鸪塘,一作哲周塘,在永州零陵境。李文馥《使程括要编》云:“(背)〔哲〕週塘,又名鹧鸪塘。”鹧鸪春末及夏季常啼,古人云其啼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最易引起离愁别绪与乡国之思。

岩花江草共萋萋,荡漾行舟夕照西。眺览乍催征客思,鹧鸪塘上鹧鸪啼。

〖注释〗鹧鸪啼:唐李涉《鹧鸪词》:“二女空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唐顾况《洞庭秋日》:“青草湖边日色低,黄茅嶂里鹧鸪啼。丈夫飘荡今如此,一曲长歌楚水西。”

晓发经三吾境

〖题解〗此诗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10册,第224-225页,作于去程。有长序:“在祁阳县江右,孤山临流,山下有小溪回绕,复流入江,名吾溪。唐元结次山刺道州,爱其山水,因移家居焉。山腰有亭曰吾亭,右边高岭上有台,曰吾台,故谓之‘三吾’。台前凿石为樽窊,山崖有石,黑光可鉴,篆刻‘窊樽’、‘石镜’字,山边刻‘吾溪’、‘吾亭’、‘吾台’,及‘三吾胜景’诸大字。溪畔有祠,奉元公并颜曾公,盖颜公书元公《中兴颂》刻石,世称二绝者也,扁题‘双千古庙’。逆引胜桥入古寺,景致幽雅,遥望山溪秀丽,树木阴森,顿觉清气袭人。晨自媳妇塘进发,过此,时长送洪、庆二位先行登览,使舟至,即抵县城津次泊,弗及与偕,唯于舟中舒览艳美胜景云尔。”原本“幽”作“”,“觉”作“斍”,径改。媳妇塘,裴文禩《燕轺万里集》图册“三浯”上标注“媳妇娘汛十里”,即此。又浯溪对岸标注“媳妇娘山”。明徐霞客《楚游日记》:自浯溪“又行二十里,过媳妇娘塘,江北岸有石娉婷立岩端,矫首作西望状”。又曰:“所称‘媳妇石’者,江边一崖,从山半削出,下插江底,其上一石特立而起,昂首西瞻,岂其良人犹玉门未返耶?”长送,长送官,清廷派员护送使者,自京师至广西为长送。又有短送,出省而止。《清史稿·属国传》:乾隆二十六年,“礼臣议:‘嗣后各省巡抚值南掌、琉球、苏禄、安南等国贡使到境,遴委同知、通判中一员,武弁守备一员,伴行长送至京。并知照经过各省添派妥员护送,按省更替。贡使回国,亦一例办理。’从之。”洪、庆二位,不详待考。

江山转 盻 向 南湖,晓棹凌风拂岸蒲。游兴未能偕二客,胜观聊且望三吾。窊 樽 清把霜华滴,石镜光浮月影孤。缅忆道州风韵在,岩溪千古说仙壶。

三 闾大夫庙

〖题解〗此诗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10册,第225-226页,作于去程。序云:“在祁阳县城江岸上。进退格,多用《骚》,不妨运笔之雅也。”三闾大夫庙,又称三闾大夫祠、昭灵庙。道光《永州府志》云:祁阳“三闾大夫祠,在四牌楼,即昭灵庙”。潘氏《泛潇湘赋》云:“仰幽庙于祁阳兮,吊三闾之孤节。挹兰茝之清(凉)香兮,忆环佩之明洁。娥媚以招谗兮,抱幽衷而郁结。水东逝而滔滔兮,伤忠魂之激烈。”潘氏《輶轩丛笔》云:“祁阳县城有三闾大夫庙,乾隆四年重修,体制宏丽,有御笔对联云:‘经是《离骚》,托讽谏以悟君,屈心抑志,忍尤攘垢,耿耿孤忠,百世永盟于湘水;吟名《渔父》,借歌词以喻友,人醉我醒,人浊我清,悠悠独抱,千秋长啸于祁山。’扁额‘兰菊惟馨’、‘三楚名贤’等字。按三闾怀沙之所,在下湘〔汨〕罗,其地已有庙在,此处庙祀,不知其何所因。想是当时伤怀行轸,涉江远游,三楚山川,莫非顦顇行吟之地,后人追思随地立庙,即湘流一带,无处不可祀灵均,祁阳山畔盖亦即此都也。”越南使者张好合《祁阳夜泊》诗序,李文馥《使程志略草》也有记载。进退格,又称“进退韵”,两韵间押,为邻韵通押格式之一。

纡轸伤怀逝水滨,《九歌》憔悴几君怜。娥眉容易招谗女,兰畹凄凉望美人。湘 庯 千 秋遗佩月,郢门何处白衣云。骚词重感南来客,迢递江皋揽茝蘋。

〖注释〗纡轸:委屈而隐痛。《楚辞·九章·惜诵》:“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九歌:屈原作的一组诗歌,共十一篇。王逸认为是祭神曲,其《楚辞章句》云:“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娥眉:又作“蛾眉”,屈原自况。《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兰畹:语本《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湘庯:“庯”同“铺”,按当作“浦”。《水经注·湘水》:“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遗佩:《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二女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郢门:犹郢都,楚国都城,屈原有《哀郢》之作。白衣:受罚之吏。《晋书·蔡谟传》云:“冬蒸,谟领祠部,主者忘设明帝位,与太常张采俱免,白衣领职。”

祁阳道中

〖题解〗此诗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10册,第226页,作于去程。

江棹翩翩江水深,沧茫野色过前林。峰峦半落沙滩影,寺 庯 时 联岸树阴。牛子洲边看宝塔,龙泉桥上见金针。推蓬无限斜阳影,闲韵蝉声抚绿琴。

〖注释〗棹:原本误作“掉”,径改。茫:原本误作“忙”,径改。庯:同“铺”。“牛子洲”句:原注:“牛子洲在横塘江中高阜,有三层塔。”“龙泉桥”句:原注:“归阳有一支水名龙泉,上架石桥,过桥有庯造金针发客,人迹凑集,舟乃近岸望见之。”裴樻《燕台婴语》注文载:“归阳产引针磁石。”(第25册,第66页)阮辉《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又载:“归阳庯好卖好针,随人多置造,回程日取。”(第5册,第75页)阮辉《燕轺日程》作“归阳庯多卖好针”(第24册,第56页)。皆言此事。“龙”原本作“竜”,径改。绿琴:绿绮琴,传为司马相如琴。汉蔡琰《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胡笳本自出胡中,绿琴翻出音律同。”晋张载《拟四愁诗》:“佳人遗我绿绮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夜坐有怀

〖题解〗此诗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10册,第226-227页,作于祁阳往衡阳道中。

关山一何 逈 , 道路阻且长。海风从南来,吹我渡潇湘。离家三月余,回首天浩茫。孤舟明月夜,缈然云水乡。万感触幽独,坐对众山苍。故居想角涯,远役慨风霜。北望燕蓟遥,客行殊未央。自笑驰驱者,岂为名利忙。周谘奉公急,宁处敢或遑。幸兹岩溪胜,寄情聊倘佯。清吟伫明发,衡雁看飞翔。

潇湘八景咏并序

〖題解〗组诗词选自潘辉注《华轺吟录》,第10册,第317-325,作于回程。序云:“予昨以夏节入楚,江水盛长,山容郁茂,三湘吟咏,景致淋漓。今归棹溯洄,初冬届候,‘潦水尽而寒江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回视来时,又别是一番景色,其岩峦洲渚之萧疎,风雨雪霜之寥落,在宿昔品题之所不及者,江蓬眺览,重觉兴生。因思古人八景题目,点缀曲尽,予今日历览,盖已会得精神,舟次舒闲,仍即此八题分咏诗调。每景诗一调一,共十六章,庶几岩溪风物,描写见真,以无负此度潇湘游也。吟成,因叙之以见意云。”“潦水尽”二句,用唐王勃《滕王阁序》,惟改“寒潭”为“寒江”。原本“萧”作“”,“游”作“”,径改。

潇湘夜雨

暮色云山几万重,寒声滴向一江空。渔村远火凝茫外,凫渚沧波淅沥中。横艇无人寻岳寺,拥衾有客倚秋蓬。楚天不尽凄凉思,梦绕湘流晓岸风。

又诗余

响萧萧,声瑟瑟。滴滴恼却秋江旅客。万山寂,一流寒,烟光缈茫间。 残灯影,孤衾冷。枕上关河梦醒。三楚思,十年情。淋漓夜五更。(右调更漏子)

〖注释〗潇湘夜雨:潇湘八景之一,亦为词牌名。“横艇”句: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余:即词。瑟瑟:形容风声。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萧萧:原本作“”,径改。“滴滴”句:依更漏子词牌,此句衍二字,疑“秋江”二字衍。关河:“关”原本作“”,径改。关河,语本《史记·苏秦列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张守节正义:“东有黄河,有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后泛指江山。三楚:《史记·货殖列传》:“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后人诗文中多指湖南湖北一带,此指湖南。

洞庭秋月

湖天浩荡镜光浮,云水澄鲜桂魄秋。翠影千波湘浦岫,清晖五夜岳阳楼。冰壶世界通三楚,白玉仙台恍十洲。归客回头浪烟远,西风重忆木兰舟。

又诗余

迢递九江烟浪,沧茫千里湖山。一轮桂魄夜团团,照彻素秋景色。 岳浦展开明镜,湘峰点缀云寰。几人携酒泛重澜, 觧 倒 巴陵清影。(右调西江月)

〖注释〗洞庭秋月:潇湘八景之一,亦为乐府名。唐刘禹锡有《洞庭秋月行》。澄鲜:清新。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桂魄:指月亮。冰壶:“冰”原本作“氷”,径改。冰壶,盛冰的玉壶,借指月亮。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冰壶通皓雪,绮树眇晴烟。”十洲:道教称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胜地。《海内十洲记》:“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鳯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木兰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至今在洲中,诗家所云‘木兰舟’出于此。”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木语》:“木兰花如粟,淡黄,芳似珠兰而蕴藉过之,树本大者围数尺,真可以为木兰舟也。”九江:古人谓九江水汇于洞庭。潘氏《晓发过洞庭湖》序云:“湖周回八百里,九江水汇入。”或认为九江即洞庭湖。阮《过洞庭湖》序云:“《禹贡》“九江孔殷”,蔡传云:“九江即今之洞庭,盖沆水、渐水、元水、辰水、叙水、酉水、豊水、资水、湘水皆合于洞庭,以是名九江也。”觧:同“解”。巴陵:指岳州,今湖南岳阳市。《元和郡县志》:岳州:“吴于此置巴陵县,宋文帝又立为巴陵郡,梁元帝改为巴州。隋开皇九年改为岳州,大业三年为罗州。武德六年,复为岳州”。又自晋起下辖巴陵县,今称岳阳县,属岳阳市。

远浦归帆

万迭苍山夕照斜,客舟何处向江沙。鹢 头 泛泛萦洲渚,蝶翅飞飞漾浪花。千里影回湘水碧,三秋色照楚山多。江湖旅望舒怀爽,一曲沧浪韵棹歌。

又诗余

翠岭拥长流,烟水悠悠,忽从天际见归舟。樯影凝茫天外树,浩缈汀洲。 斜照暮溪头,言望踟蹰,凉飙吹动白蘋秋。满目关山随处泊,烟景夷犹。(右调浪淘沙)

〖注释〗远浦归帆:原本“远”误作“遶”,径改。翅:原本作“趐”,与“翅”形近而误,径改。三秋:秋天的三个月,即秋季。晋陶潜《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天际见归舟: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言望:言,语助词;又解为我,亦通,《尔雅·释诂》:“言,我也”。踟蹰:徘徊不前貌。《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关:原本作“”。夷犹:犹豫不前。《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王逸注:“夷犹,犹豫也”。浪淘沙:原本误作“浪门沙”,径改。

平沙落雁

渺渺渔汀远岸开,飞飞鸧鸟半空来。西风吹共芦花坠,晚照斜连草字回。不向岭南传海信,谩从衡傍转江隈。关山此度征鸿杳,重忆音书一把杯。

又诗余

远浦衔芦秋弄影,草阵行行对整。萧瑟西风冷,斜阳沙向沧洲静。 万里云烟江路永,暮宿朝飞无定。关山消息 逈 , 顾倩传书通桂岭。(右调惜分飞)

〖注释〗平沙落雁:古人常以潇湘八景入画,而平沙落雁宋人已有此题。宋郭熙《林泉高致·画诀》:“水村渔舍,凭高观耨,平沙落雁,溪桥酒家,桥梁樵子,皆杂题也。”宋张炎《清平乐·题平沙落雁图》:“平沙流水,叶老芦花未,落雁无声还有字,一片潇湘古意。”芦:原本作“”,径改。下同。草字:用雁字、雁阵典故。回:同“回”。关:原本作“”,径改。下同。音书:用雁书典故。顾倩:雇请。明梁辰鱼《浣纱记·养马》:“敢是那一个顾倩他来背包的。”

江天暮雪

迢递山风吹晚澜,清霜凝雨雪濛漫。一空滴散银浆莹,六出冲开素练寒。鹭影依微迷极浦,芦花寂历拂前滩。拥裘归客吟蓬冷,独抱冰心向夜阑。

又诗余

林萧紫,水寂寞,朔风吹散冰晶落。雨乍阑,波增寒。银花万朵,堆满几重山。 梅林吐艳光争洁,清晖照对高空月。芦苇津,归棹人。孤蓬舒眺,诗思彻寒云。(右调梅花引)

〖注释〗濛漫:宋陈造《苦雨》:“连月奔趋祷雨坛,即今积雨厌濛漫。”六出:指雪花。《梁昭明太子十二月启·黄钟十一月》:“彤云垂四面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芦:原本作“”,径改。下同。寂历:凋零疏落。《文选·(江淹)王征君养疾微》:“寂历百草晦,歘吸鹍鸡悲。”李善注:“寂历,雕疏貌。”冰心:“冰”原本作“氷”,径改,下同。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梅花引:原本误脱“引”字,依词牌补。晶:原本误作“皛”,径改。

山市晴岚

重峦错落碧江隈,江上层峰旅庯回。贸易声和林鸟咔,负携影傍岭花开。半空云物浓烟景,一带岩光簇去来。万里观风征斾远,山溪到处见生涯。

又诗余

翠巘苍岩霁景重。庯廛何处是,半云中。鱼鰕蔬菜路西东。人来徃,斜影照层峰。几多野客渔翁。晚阳沽绿酒,醉清风。林光溪色淡还浓。舒望里,依约武陵丛。(右调小重山)

〖注释〗庯:同“铺”,下同。贸易:《周礼·地官司徒》:“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郑司农云:“里布者,布参印书,广二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诗》云‘抱布贸丝’,抱此布也。”《墨子·号令》:“募民欲财物粟米贸易以凡器者,卒以贾予。”咔:鸟鸣。负携:肩负手携。观风:“观”原本作“”,径改。观风,语本《礼记·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原指观民风,以知施政得失。此指出使观察各地风土人情。翠巘:青翠的重迭山峰。唐杜牧《朱坡》:“日痕縆翠巘,陂影堕晴霓。”绿酒:此指衡阳酃湖所产酃酒,又称醽醁。《水经注》:“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资以给酿酒甚美,谓之酃酒。”又《荆州记》云:“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依约:隐约。武陵:古郡名。《汉书·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自晋陶潜作《桃花源记》,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后常以“武陵”代指桃花源。

渔村夕照

蓑艇生涯水国中,寒邨长傍荻芦丛。烟消楚竹沧波暮,云淡湖山落日红。吹笛响催前岭月,挂罾影动白蘋风。斜阳吟客船头望,拟记清桥问钓翁。

又诗余

夹岸峰峦烟景寂,沧江迢递萦洲迹。孤村几簇芦花白。斜日下,残红缭绕云山碧。 寒浦西风吹短笛,岩溪隔断红尘迹。绿蓑青笠饶闲适。好光景,清吟触起潇湘客。(右调渔家傲)

〖注释〗邨:同“村”。烟消楚竹:唐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罾:渔网。尘:原本作“”,径改。绿蓑青笠:唐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潇:原本作“”,径改。潇湘客:唐李白《秋夕书怀》:“感此潇湘客,凄其流浪情。”唐冯延巳《归国谣》(一作欧阳修《归自谣》):“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宋范成大《菩萨蛮·湘东驿》:“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

烟寺晨钟

征蓬斜掩晓霜寒,何处钟声落半山。依约松林青霭外,沧茫鲸响白云间。江湖客况禅相似,关塞乡心梦乍阑。寂寂岩溪幽韵杳,西风吹棹过前滩。

又诗余

蒲牢远 呌 。 响入江窗绕。借问起从甚处,岩上禅关清晓。 烟岚寒缭缈。征人幽梦杳。枕畔数声唤起,坐对云山悄悄。(右调霜天晓角)

猜你喜欢
永州
永州的雪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影摇江海,思结潇湘——第二届潇湘八景论坛在永州召开
零陵区:“两考”工作平稳顺利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李晖赴东航对接航线迎来突破性进展
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组来永州调研踩点李晖与节目组进行座谈
永州香樟叶精油的提取及其季节含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