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禀赋型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4-03-31 13:51罗永辉
关键词:标志集群农产品

罗永辉

(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下的产业集群本质上属于资源性产业集群,即为地理标志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它是由特定区域的自然和(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产品资源,无论是农业初级产品,还是初级产品的加工品,抑或是富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工业制品,都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与源泉[1]。河南要建设中原经济区,打造郑州国际航空港区,实现中原崛起目标,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区域的地理标志资源,推动地理标志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是必选之路。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与地理标志保护现状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得到了长足发展。根据河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及河南调查总队2011年组织开展的河南工业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专项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河南全省现有年工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38个,涉及全省139个乡(镇、街道)的6 909个村(居)委会,共有企业单位12.9万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 50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3 032万人,上缴税金257.6亿元,产品出口131.6亿元。从河南产业集聚区在河南经济中的地位看,数量虽然只占全部工业的18.0%,但占工业总产值的37.1%,占从业人数的35.0%,占上缴税金的42.1%,占产品出口额的37.3%,产业集聚区在河南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河南产业集聚区主导行业分布情况看,除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没有产业集聚区外,其他35个工业行业大类均有产业集聚区。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均超过50个,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均超过20个。这五个行业大类产业集群个数占全省的46.1%,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2]。

认真分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有关情况,可以发现,地理标志产品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程度还没有达到产业集聚区的要求。一是产业集聚区分布带没有多少涵盖地理标志产品所在区域;二是产业集聚区的行业分布虽然在农副产品加工业占据一定的数量,但是,依托我省地理标志产品资源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区数量不多;三是以我省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地理标志产品还没有形成产业集聚规模。

(二)河南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现状

我省运用商标法律制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保护地理标志以来,截至2013年3月31日,河南省有11件地理标志产品在商标局注册了集体商标或者证明商标。它们分别是:信阳毛尖、新郑大枣、新郑小枣、新郑鸡心枣、新郑灰枣、原阳大米、固始鸡、焦作怀牛膝、焦作怀地黄、焦作怀山药和焦作怀菊花[3]。截至2013年3月18日,河南省有60余个产品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它们分别是:郑州市的中牟大白蒜、河阴石榴、新郑红枣;开封市的通许花生、汴绣;洛阳市的嵩县柴胡、杜康酒、偃师银条、洛阳牡丹;平顶山市的汝瓷、宝丰酒;安阳市的道口烧鸡、内黄大枣;新乡市的原阳大米、封丘金银花;焦作市的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许昌市的许昌腐竹、禹白芷、禹白附、禹南星、钧瓷;三门峡市的卢氏连翘、卢氏黑木耳、卢氏鸡、灵宝大枣、灵宝杜仲、灵宝苹果、仰韶酒;商丘市的宁陵金顶谢花酥梨、宁陵白蜡杆、张弓酒;周口市的淮阳黄花菜;驻马店市的平舆白芝麻、确山板栗、泌阳花菇、正阳花生;南阳市的西峡山茱萸、西峡猕猴桃、西峡香菇、南阳黄牛、方城丹参、桐桔梗、南召辛夷、唐栀子、唐半夏、赊店老酒;信阳市的固始鸡、光山麻鸭、光山青虾、商桔梗、商天麻、商茯苓、息半夏、息县香稻丸、南湾湖鱼虾(鲌鱼、虾、鲢鱼)、信阳毛尖茶;济源市的济源冬凌草[4]。河南省的开封西瓜、延津胡萝卜和开封菊花在农业部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5]。上述地理标志产品有的只选择一种进行申报,有的却具有双重身份。

尽管我省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和种类众多,但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情况却不容乐观。我省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却很少产业化,更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浪费了特定资源,也使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的效益不能得到发挥。

二、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为农产品的市场化、竞争力的获取与提高提供了制度基础,为农产品的产业化与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以产业集群的理论来考量,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化发育程度问题

河南地理标志产品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链不完整,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虽然有一定的核心产业,但产业链条过短,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较低,市场销售较为分散,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较少,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难以形成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公共机制,由此导致行业自律差,竞争无序,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产业氛围淡薄,企业家精神缺乏,知识共享和相互学习的机制不健全。

(二)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者及其组织问题

主要表现在主干企业缺乏或弱小,企业间合作和协作组织主体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首先,不注重培育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龙头企业。目前,我省从事地理标志产品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在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水平等方面都还比较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没有形成一批龙头企业来带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其次,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注重对区域地理标志主体的培养和建设。再次,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多头领导”的局面。一方面,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来源困难使得区域内各利益主体形成弱合作,对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缺乏科学的管理;另一方面,避害趋利的心态使得产业集群中缺乏权威的组织机构监督地理标志的使用。这种管理体制使得一些农户的劣质产品破坏了地理标志的形象,这种生产标准准入方法很难瞄准真正的优质生产者和剔除劣质生产者。

(三)地理标志产品的技术与创新问题

“科学技术是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设施装备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的产业集群的各个环节,产业集群才能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6]而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具体表现在:第一,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的产业集群一般都是在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创立的,所以单个小企业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第二,农户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更是很难满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需求,更难以在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快速创新以适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第三,缺乏生产要素流转市场和管理机构。农村可以成为丰富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可以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可以寻求建立销售市场和中介组织,但是,对于科学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农村地区是难以自我满足的,必须通过政府组建相关机构吸引投资和项目招标等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这不利于制定和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标准和促进产业升级优化。

(四)地理标志产品的公共服务问题

产业集群涉及的公共服务在各个阶段是不同的,初期一般是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和企业行为规范,而后期一般是产业集群升级、技术创新激励、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区域品牌建设等[7](P39),但公共服务对于我省目前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还远远不够。我省对于地理标志农产品只注重被动的保护,让农产品生产者自行申报,然后由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审批与管理,并没有公共服务的理念与措施,从现有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现有的地理标志保护是三条并行的路径:商标管理部门、质检部门、农业部门,这也给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与低效。对于地理标志农产品所要求的基础设施、专业市场建设和企业行为规范也重视不足,产品与企业升级、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也比较欠缺。

三、河南省地理标志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一)制定协调发展战略规划

普查省内区域产品资源,制定产业集群与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产业集群与地理标志保护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利益,政府应该找准二者的结合点,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根据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与产业集群的结合情况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政策。例如,在地理标志与产业集群二者均缺乏的情况下,重在培育农产品生产者及其组织,进行地理标志申报,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下进行相关企业的集聚激励;在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而缺乏产业集群的情况下,侧重农产品链条的拉长与价值链的深化,从而形成网络状态的企业集群;对于没有地理标志而已经存在产业集群的情况,应该着重引导支柱性企业对农产品生产者的组织,强化支柱企业的地理标志申报;如果二者都具备,则重点提供完备的公共物品,提升二者的互动力和品牌影响力等。

(二)加强地理标志管理与保护

对地理标志本身加强管理,实行备案制,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发放,并登记在册;对不符合条件的,也要注明情况[8]。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管理,一方面,提高产业集群内的创新能力,提高农民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提高产业生产标准、质量,促进集群产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建设区域品牌,注册地理标志,建立产业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的品质基础,有利于制定区域品牌的使用准入标准,使绝大部分农户、企业享受区域品牌的品牌增值收益。

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是政府及其司法机关的职责所在,是市场监管、保持良好市场环境的需要,更是地理标志产品得以产业化、集群化的最关键所在。政府可以通过塑造文化氛围,建立非正式规范来保护地理标志,依靠这些非正式规范集群企业和集群整体得以生成有机的生态系统。

(三)促进地理标志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的形成

充分利用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平台,促进地理标志禀赋型产业集群的建设发展。在地理标志产品所在地,办好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配套能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所谓特色产业园区,是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和城镇化进程合理集聚的要求。”[9]通过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可使特色产业在空间上实现就近集中布局,为专业化分工协作创建更为有利的软、硬件条件,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升级和产品换代创造一个好的平台。鼓励引导企业之间建立垂直或水平的技术关联,加快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以便形成有效的创新集群,取得集群经济效益。加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与大学的联系,借助名牌大学的声誉促进园区聚集机制的形成。

(四)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

为地理标志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地理标志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10]。一是公共设施的建设,如道路、供水、供电、供气、路灯以及配套的医院、学校、公园等;二是公共服务的提供。政府应制定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国际市场开拓、专门人才培养等专门针对产业集群的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协调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人才培训体系,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产业集群与市场对接的能力。

(五)打造地区品牌,引导产业聚集

利用地理标志优势,借助可能的机会,促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许多集群产业都是基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品牌发展起来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集群的集聚经济效应,集聚品牌建设所需资金和技术,培育推动区域品牌建设的主体,提高产业产品的生产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品质等。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区域品牌的共享问题。通过建立品牌使用准入标准,使区域内达标的农户、企业等主体能从品牌中获得更高的回报,以促进区域品牌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1]常跃智.宁夏农产品地理标志与产业集群的前景思考[J].甘肃农业,2008(12).

[2]河南省政府网.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信息[EB/OL].http://www.henan. gov. cn/zwgk/system/2013/04/10/010128691.shtml.

[3]中国商标网.2012年新增地理标志名录[EB/OL].http://sbj.saic.gov.cn/pub/show.asp?id=702&bm=sbyw.

[4]河南省政府网.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信息[EB/OL].http://www.henan. gov. cn/zwgk/system/2012/12/24/020147659.s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2012年1-12月份农产品地理标志名录信息[EB/OL].http://www.agri.gov.cn/pub/show.asp.

[6]苏悦娟,孔祥军,孔璎红.基于地理标志培育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2).

[7]李剑力.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与河南产业集群发展[J].决策探索,2004(10).

[8]崔俊敏.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发展[J].商业时代,2009(12).

[9]王丽敏.提升河南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10]林东华.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以天宝香蕉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猜你喜欢
标志集群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