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秋季农机化生产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4-04-01 06:00湖北省农机局刘长华
湖北农机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机播机收农机化

湖北省农机局 刘长华

在全省秋季农机化生产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湖北省农机局 刘长华

1 上半年全省农机化工作成效显著

上半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抢抓机遇、克难奋进、真抓实干,达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的预期要求,取得了显著成效。

(1)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项目实施带动下,一些高性能、高效率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得到快速推广与运用,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型数量大幅增长,农机装备结构和装备水平都有明显提高。截止目前,全省共补贴机具20.4万台,受益农户8.9万户。其中补贴大中型拖拉机6073台,联合收割机5800台,插秧机6400台。

(2)重点作物和关键环节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各地加强春耕、“三夏”、“双抢”农机化生产部署,加强信息引导,科学调度机具,协调柴油供应,发挥农机服务组织作用,着力提高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的农机化作业水平。全省组织500多万台(套)农田作业机械服务春耕、“三夏”、“双抢”生产,其中拖拉机100多万台,配套农机具200多万台(套),插秧机5.2万台,联合收割机7.8万台。初步统计,全省完成机耕面积3 670万亩(1hm2=15亩),机收小麦1540万亩,比2013年增加38万亩,机收水平达91.5%;机收油菜面积786万亩,比2013年增加21万亩,机收水平达42.5%;机插水稻1209万亩(其中早稻183万亩,中稻940万亩,晚稻86万亩),比2013年增加131万亩,机插水平达37.8%,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3)农机与农艺结合水平进一步提升。上半年,我们继续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收和秸秆还田作为重点推广技术。在水稻主产区大力推广工厂化集中育秧和机插秧;在油菜主产区,重点推广油菜机收及秸秆还田综合机械化技术。机收期间,要求各地执行机收留茬限高标准,大力推广秸秆切碎机、打捆机和粉碎还田机,最大限度遏制秸秆留茬过高和焚烧现象。省局先后举办了4次大型农机化技术推广现场活动;在随县举办农机“三个百万”活动启动仪式;在监利县组织举办了水稻机插秧大比武活动;在武穴市举办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在天门市组织观摩全省花生生产机械化活动。各市县结合当地实际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推广活动。如荆州市建立棉花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嘉鱼县组织召开玉米机收现场等。通过技术宣传、培训、展示、演示,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机与农艺、科研与生产的有效融合。

(4)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服务等方面对农机合作社给予了重点扶持。2014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建设20个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农机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发展都很快。截止目前,全省有农机合作社近1600个,资产总额达24亿元,拥有各类机具10万台,承担了全省1/3农机作业量。农机合作社积极开展跨区作业、订单服务、“一条龙”服务、代耕代种等服务形式,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土地的合理流转,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的需求。今天来参加会议的100多位农机合作社人员就是全省农民合作社中的先进典型、优秀代表。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直面现实,认真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看到尽管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但与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和有机统一,面临的任务很重,形势很严峻。

从当前来看,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补贴实施和结算进度缓慢。2014年,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购机补贴操作方式。至8月20日,全省共实施补贴资金5.4亿元,占首批中央资金的66.7%;结算补贴资金1.5亿元,占首批中央资金的18.5%。实施和结算进度分别较往年同期下降了33.3%和36.3%,总体进度缓慢。全省有12个县市的实施进度不到30%,有39个县市的结算进度为0。从省局购机补贴督查了解的情况看,全价购机农民筹款难度增大、对打款到卡存疑以及补贴范围缩小、补贴标准降低、补贴程序不便民等原因造成了实施进度慢,而经销商上传购机信息不及时、基层核机任务重以及与财政部门沟通不到位、系统操作未跟进等原因则造成了结算进度慢。各地务必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快补贴的实施和结算进度,确保全年购机补贴工作顺利完成。

二是各种灾害对农机作业影响大。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14年我省秋播气候将不可预测,局部可能出现旱灾或涝灾,或是旱涝急转,以及可能发生病虫危害和秋季霜冻,这些自然灾害将对农业机械化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三是全年主推农机具进展落后于预期。有的地方对农机化生产重点工作把握不准,对主推农机化技术还存在观望和懈怠的态度。部分水稻主产区插秧机数量增长不快,机插水平还很低;部分油菜生产大县推广油菜机械直播力度不够,油菜机收仍是以人工分段收获为主;丘陵山区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农机装备不足。2014年全省新增水稻插秧机6407台(其中手扶式5956台,乘座式451台),油菜直播机883台,与年初制定的目标差距很大。

从年后一个时期看,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省除机械耕整和小麦水稻机械收获外,机械插秧、小麦机械播种、油菜机械播种和机收、农产品初加工、秸秆还田、设施农业等都还处在较低水平。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增长较快,经济作物发展相对滞后。

二是农机装备结构还不尽合理。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比例小,且大部分机械装备性能低、质量不高、产品单一,有相当一部分处于报废更新状态。

三是我省农机生产企业规模小,研发创新能力弱。我省农机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科研能力差、重复生产多、产品档次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农机经销企业存在经销网点不健全、服务手段差、维修能力弱等问题。

四是农机公共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努力。场库棚等农机化基础设施缺乏,机耕道年久失修,影响机械的正常通行和作业。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维修、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和农民需求。

2 扎实做好2014年后几个月的农机化工作

8月14日,农业厅召开了全省油菜生产工作总结暨秋播动员培训会。戴厅长作了重要讲话。戴厅长强调,当前农业生产要立足抗灾秋播、科技秋播和机械秋播;要强力推进油菜全程机械化,要求油菜机播发展到600万亩;对于机械收获,要从品种、栽培上就开始谋划配套,做到选择合适品种,以密适机,便于机械收获。戴厅长讲话明确传达出农业生产离不开机械化的信息,油菜生产更是要农艺与农机融合,给我们农机化工作增添底气和信心。我们要按照农业厅工作部署和年初全省农机化工作安排,落实政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拓宽农机化生产领域,不断提升质量,全面完成2014年工作目标任务。

2.1 突出重点,全面完成秋季农机化生产任务

2014年全省秋季农机化生产工作目标是:力争全省投入“三秋”生产的各类农机具达到430万台(套)以上,预计完成机收中晚稻面积2420万亩,机收水平稳定在94%,玉米机收面积190万亩,机收水平达到22%,,油菜机播面积600万亩,机播水平达到32%,这是农业厅给我们定的目标,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小麦机播面积800万亩,机播水平达到48%,其他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取得新进展,作业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2.2 周密部署,全面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

当前,我省农机化生产形势虽然面临诸多不利情况,但是,我们还是要鼓足勇气和信心,下大力气切实抓好秋季农机化生产,通过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季作物得到适时播种,为2015年农业生产奠定良好基础。各级农机部门要以油菜和小麦机播、水稻机收和机械化秸秆为重点,把“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作为当前全省农机系统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早发动、早谋划、早动员,努力做到5个加大力度和4个落实,确保秋季农机化生产顺利进行。

5个加大力度是:

(1)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第二批中央补贴资金即将拨付各地,距离全年补贴实施截止也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各地要抓住秋冬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大购机补贴宣传力度,深入动员,引导农民选购先进适用机具,完成重点机具补贴任务;进一步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因地制宜,通过补贴窗口前移,一站式服务等方式,做到便民高效;进一步强化与当地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跟踪服务,切实解决农民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互惠双赢”;进一步细化补贴机具核查工作,统筹安排,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确保补贴实施监管到位。第二批补贴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油菜直播机、小麦播种机等重点机具。特别是对经过3年多不断改进完善,现已大量推广应用的武汉黄鹤油菜直播机要实行“三个优先”,即“优先办理、优先审核、优先结算”。各油菜机械化示范区和小麦主产区县市要优先保证购买油菜小麦播种机的补贴资金,完成2014年省局下达的目标任务。2014年省级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与体系建设项目资金也已拨付到各地,各地要按相关规定抓好项目建设,确保各项政策规范、高效、落实到位。

(2)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各地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因地制宜开展技术示范、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应用油菜、小麦机械精量播种、节水灌溉、机械化秸秆还田等节本增效的农机化实用技术和新机具,示范推广玉米机收、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努力提升秋冬种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今天我们印发了《2014年秋季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指导意见》、小麦、油菜、玉米、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要提前谋划小麦、油菜机械播种工作,早宣传、早发动、早培训、早落实,确保完成“三秋”机械化生产目标。小麦主产区和44个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要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加强技术促动、强化机制带动,积极宣传、推广小麦油菜机播技术,努力提升机播水平。

(3)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作业进度和机具技术状况,及时为机手和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维护作业市场秩序,引导联合收割机合理流动和高效作业。要针对部分地区水稻晚熟晚收、小麦油菜秋种农时紧张的实际,科学调配作业任务和机具,努力做到秋粮成熟一亩、收获一亩,土地腾茬一亩、播种一亩。在组织好水稻跨区机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秋季农机跨区作业向玉米机收、小麦油菜机播等领域拓展。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代耕代收、“一条龙服务”、降低跨区作业的盲目性,提高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指导有关企业、经销商、维修网点和供油网点备足农机零配件和农用柴油,采取便民措施,积极开展送机、送件、送修、送油下乡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4)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三秋”生产期间既是农机作业的高峰期,也是农机事故的多发期。各地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推进免费监理等惠农政策,加强农机手安全教育,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要与安全监督、公安交通管理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对违规发放和使用牌证的治理力度,严格查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和违章载人等违法行为,努力提高农业机械的“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创建“平安农机”,为“三秋”机械化生产创造安全和谐的环境。

(5)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各地要及时统计农机化生产的进度和信息报送。要密切与新闻媒体合作,做好“三秋”农机化生产宣传报道,广泛报道农机化系统在农业生产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典型事迹,大力宣传玉米机收、小麦油菜机播、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化新亮点,以及农机化在“稳面积、增单产、抢农时、防灾害”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为农机化生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个落实:

(1)机具落实。各地要根据年初目标,制定秋季农机化生产规划,测算联合收割机、直播机需求情况,及时联系机具进行跨区作业,确保机具落实到位。各地要利用购机补贴的引导作用,积极推广油菜直播机、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械等。2014年全省要求新增油菜播种机2000台,44个油菜示范区和10个小麦主产区每县新增直播机不少于30台。

(2)面积落实。2014年我省要完成机播油菜600万亩,机播小麦800万亩的目标。44个油菜示范区和10个小麦主产县要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机播面积,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3)服务落实。在“三秋”大忙之前,各地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场院,对农机手开展以操作规程、质量标准、操作技能为重点的教育培训,指导农机手对作业机具普遍进行一次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秋季作业。

(4)保障落实。省里将进一步加大秋季农机化生产的督办力度,各县市也要积极争取领导,引起重视,层层抓好督办。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增加秋季作业机具叠加补贴和机械作业补贴,争取免费供种供肥。积极组织科技人员、专家、维修人员送技术、送服务到田间地头。

2014-08-27)

猜你喜欢
机播机收农机化
基于产投比的大蒜机播经济性分析
马铃薯机播取得新突破 每亩节约成本360元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