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性与审美观念

2014-04-01 11:25刘玉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作品钢琴

刘玉玲

(三明学院教师与艺术学院,福建三明365000)

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之根本——民族性

世界各国传统音乐都是扎根于本民族生活和文化土壤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音乐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可谓是音乐创作之根本,许多外国钢琴作品,其创作源泉都来源于其民族音乐,因此都带有明显的民族音乐文化特征的烙印。如肖邦最具代表性的以波兰民族歌舞曲为音乐素材创作的《玛祖卡》、《波罗乃兹》等作品,这些作品以波兰民族舞蹈的三拍子节奏贯穿乐曲始终来展示乐曲风格,表现波兰人民的民族特性,演绎出作曲家的爱国情结与民族气节的和谐统一;又如德彪西取材于法国印象画派莫奈的代表作《月光印象》而创作的《月光》,亦印有浓厚的法兰西民族文化色彩;还有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其中每一首作品也都渗透着如诗歌一般历史文化的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基调。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也具有其民族性特征。近现代的创作者们在用钢琴这一外来乐器表现着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内涵,从而使钢琴音乐作品内容更具有民族的灵魂和文化价值。

中国拥有着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而且不同民族和区域的音乐都具有其鲜明特征。这些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素材及其审美情感,客观上激发了我国一代又一代钢琴家和作曲家的创作灵感。他们将西方的作曲技术、音乐理论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经常采用对原有民歌进行改编的方式,尝试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曲,去诠释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内涵,逐步探索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创作和发展之路。

自1914年赵元任先生开始创作中国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之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先驱者们运用欧洲的和声、对位、曲式等作曲技巧,结合我国传统音乐的民族性特征,写下了大量的优秀钢琴音乐作品。如王建中先生创作的钢琴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就是根据同名陕北民歌改编而成的。该曲以陕北民歌为创作素材,其原型就来源于陕北民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和《女孩担水》。该作品之所以能成为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代表作品,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作曲家对民族曲调素材的整体把握和灵活运用,作曲家采用了一系列如加花变奏的手法,将原型曲调进行别致的节奏处理,将我国民族曲调与西洋创作手法相结合,挖掘出音乐素材的深刻文化内涵,创作出匠心独具的、有浓郁地方性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该曲被高等音乐院校列为传统的钢琴教学曲目。又如周广仁先生1976年创作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所采用的传统音乐素材也是人们极为熟悉的陕北绥德民歌《三十里铺》。我们从乐曲一开头的主题部分的旋律中就能找到音乐创作手法的答案。该乐曲是运用民歌主题元素在不同段落的变奏进行创作的,并使之在音乐构造和表现手法上都比原曲调有了扩展和提高。乐曲采用了加花变奏的手法,将节奏拉宽处理,旋律线条走向则分别运用同向、反向及斜向进行,使得旋律在辉煌、明亮的柱式和弦内层若隐若现,这样不但增强乐曲气氛,同时又层次分明。在乐曲的节奏关系上,或上密下疏,或上疏下密,句幅长短参差,句逗起伏错落有致,使得乐曲活泼、欢快的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和自然。全曲由主题和八个变奏部分组成,作曲家将原来简短的单旋律民歌发展成为了具有叙事性的钢琴音乐作品。

此外,还有丁善德先生创作于1950年的《第一新疆舞曲》,是在看过了舞蹈家戴爱莲根据新疆维吾尔民间歌舞创编的《马车夫之歌》舞蹈作品之后,选其旋律作用第一段和再现部分主题进行创作而成;王建中先生创作的陕北民歌独奏曲《翻身道情》,则是他1972年以同名陕北民歌的音乐为素材,配以丰富且生动的钢琴音乐语言改编而成;朱践耳先生于1982年创作的钢琴曲《云南民歌五首》之一《猜调》,其原型亦为同名云南民歌;而陈培勋先生创作的《广东小调“思春”》,则是他根据广东民歌素材采用“移植”手法进行创作的。该曲不仅保持了广东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又以外来的变奏形式与展开手法对原曲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处理,运用了呼应对答、装饰和加花等手法,将中国民族曲调与西洋创作技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还有崔世光先生以东北民歌为基调创作的《山东风俗组曲》,黎英海先生的《兰花花》、《绣荷包》、《嘎达梅林》等我国优秀钢琴音乐作品。此类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个例不胜枚举,它们无一不向人们体现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性特征。

二、坚持民族性音乐创作的意义

(一)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精髓

音乐艺术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艺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则必须有赖于大量能够充分发挥这一艺术特色的优秀作品。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为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广阔的空间。作曲家们纷纷将西方钢琴表演艺术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不断地挖掘、吸收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精髓,使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与表演,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正是由于中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创作与表演,能大量地吸收和运用了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歌音乐元素,才创作出大量贴近中国人的音乐欣赏品味的,具有浓郁地域风格和民族特性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造出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表演艺术,拓宽了民族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道路,展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精髓和文化内涵。我们应继承、发扬老一辈艺术家们的优良传统,继续挖掘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创作出更多符合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而努力奋斗。

(二)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精神

一个民族的信仰、精神、文化生活的面貌往往会通过音乐艺术表现出来,这种民族精神同时也赋予了音乐艺术以灵魂和生命,甚至成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的核心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之中,理所当然也成为他们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向人们传播着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精神。任何民族艺术的发展也都是伴随着该民族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曲调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都具有不同的风格与特性,都体现出可贵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情感。

回顾我国100多年钢琴艺术发展的历史,历代的钢琴表演艺术家和作曲家们,都致力于民族钢琴艺术的发展道路。从上述的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作曲家都充分利用西方的钢琴表演艺术结合我国各民族传统音乐元素和民族音乐的独特个性,创作了大量的表达中华民族个性的,符合我国广大人民大众的艺术审美习惯、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的钢琴音乐作品。同时向世人展现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民族音乐艺术风格、艺术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通过西方的钢琴表演艺术,向世界传播了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和民族精神。

21世纪是多元艺术文化的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着各自的民族特性,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样式,有着不同的审美价值体系与价值观念。我国的钢琴音乐艺术是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无疑是钢琴音乐创作的源泉,是钢琴艺术表现力的原动力,如果钢琴音乐的创作失去了民族传统的独特的音乐色彩和民族风格,也就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说我国钢琴音乐艺术必须立足于民族化的发展方向,在不断追求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内涵的同时,促进多元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钢琴音乐艺术走向世界立足世界民族音乐之林。

三、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审美观念

(一)“中和之美”与“和而不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性格恬淡、内敛的民族,人们喜欢把丰富的内心世界以一种温和、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很多认为音乐应把握适当尺度的美学思想,在表现音乐风格时,对于作品应把握适当、有度,不应强调过分的矛盾冲突,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和”是一个带有中庸性质的词,是中国古典伦理道德在音乐领域中的延伸。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语义中,和谐乃是一种最高追求,实现它的最根本的途径则在于保持“中道”。根据中国古曲改编的钢琴曲最能体现这种“中和之美”,其中《平湖秋月》、《阳关三叠》尤为突出。古琴丰富的音色表现力和演奏方法,都展现出一种深邃雅致的美。钢琴曲《阳关三叠》中平和、深沉的旋律,适度、富有层次地表现了古人惜别时的人文情境。《平湖秋月》则是一种“静、虚、淡、远”的中国式浪漫,充满宁静、飘逸与淡雅的美。还有表现一种恬美、温馨,充满了欢乐与祥和美的钢琴曲《彩云追月》。这些作品多运用各种琶音、波音和分解和弦等技法来模拟出古琴或古筝的音色,音乐静谧、平和。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和”还包含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之意。从文化人类学角度上看,主张在“一定的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由于这种博大的胸怀,中国文化都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都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化,使之成为本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2]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钢琴文化发展之路上,中国作曲家们一直遵循“洋为中用”、“中西交融”的准则,探索着钢琴的中国化之路。中国的钢琴文化并不只是中国传统音乐与钢琴结合,它不是一个狭隘、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个兼收并蓄的多元体系,站在全世界高度来看钢琴文化。虽然钢琴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们在深入挖掘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时,也在不断学习、借鉴着西方钢琴音乐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他们经过不断地努力探索与创新,才创作出不少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如钢琴曲《梅花三弄》、《百鸟朝凤》等,就是借用了古琴和唢呐的音乐意境创造出了不同于西方钢琴音乐的“东方钢琴意境”美,可以说也开辟了钢琴音乐表现的新领域。中国钢琴音乐在吸收西方钢琴音乐文化后与中国钢琴文化思想相融合,也体现出“中和”的传统美学思想,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也沿着这条“中西相和”、“和而不同”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二)“天人合一”的道家艺术审美意境

中国钢琴音乐自它诞生之日起,就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中国文化讲究的是一种气韵,一种风骨和意境。我国许多钢琴音乐作品大都根据传统音乐或者古典音乐素材改编创作而成,因此具有传统性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自汉代以来便占有主导话语权地位,其影响力也一直持续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虽然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受到几千年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人,亦形成了其根深蒂固的独特审美观。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平和,讲求情景交融。中国文人更喜追逐安稳、平静的自然山水,享受有深远意蕴和恬静悠远的境界,对于音乐风格的表现也应该达到情与景的结合,听者仿佛置身于画卷中与自然相统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直是他们追求音乐审美的最高目标,关于这一哲学命题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或许中国钢琴音乐不追求形象的逼真,不致力于典型的塑造,但一定会致力于情感、心灵与自然形象的融合为一。中国很多的钢琴作品都体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音乐审美取向,其中最能体现这种取向的作品有黎英海根据古琵琶曲改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在这首钢琴曲目的创作中作者使用了中国特有的民族化技法,在遵循中国“天人合一”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拟,用散发着浓郁的中国气息的音韵将人带入如诗如画、清新美妙的大自然景色中,营造出一个皎月当空、山水相连及渔舟晚归的纯净、淡雅、悠远的美好意境。作曲家在改编此曲时基本保留了曲目原貌,采用细腻的手法和情感来描绘中国山水的清秀美丽,使人从音乐中能感受到清幽淡雅、宁静致远的艺术情感,这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天人合一”的中国美学思想在这一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王建中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和《彩云追月》,钢琴曲《百鸟朝凤》通过模仿各种各样的鸟鸣和蝉鸣声,使人感受到大自然一派生机盎然的情趣,这并非只是简单的声音模拟,更多地反映出的是“天、地、人、万物浑然一体,其乐融融”的美好理想,向人们传递出热爱自然、乐观向上的兴奋愉悦之情;而《彩云追月》则是以简单质朴的旋律、优美流畅的线条表现出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气韵、声韵相通,感情真挚。此外,黎英海先生改编的钢琴曲《阳关三叠》采用上行的单、复倚音模仿古琴所特有的“上滑音”,保持古琴的独特原始韵味,传达出故人惜别、空灵惆怅的音乐神韵。

四、结语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信息时代,在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特征的国际社会,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将日益频繁。而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担负着国际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促进人类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历史重任。不同民族的特性孕育了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有着极其珍贵的文化价值。中国钢琴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创作,还是音乐文化审美取向,都应该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必须着眼于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性,然后才能谈得上世界性。正如当代著名作曲家杜鸣心曾指出那样:“中国作曲家写的东西要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对外开放,引进人家的技术、手法,作为文化交流是正常的,但片面看待‘洋人承认’不足取。如果我们当中哪位艺术家的创作没有民族特色,就意味着多了一个写西方音乐的人,少了一个中国作曲家”。[3]所以说民族性可谓是音乐本质的必然属性,我们无论是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还是音乐文化审美价值取向上,都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始终围绕着民族文化的特性和审美观念,坚持钢琴艺术民族化的发展之路。

[1]阮元[清]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鸣心.加强作曲家和群众的联系[J].音乐研究,1990,(3).

[4]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5]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中国钢琴作品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6]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7]任音童.巢志钰.中国钢琴作品选(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8]林能杰.二十世纪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作品钢琴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