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因分析法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2014-04-01 13:27秦尚够李学娟郭丽张彬刘书艳杨雪柯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根因使用率病区

秦尚够 李学娟 郭丽 张彬 刘书艳 杨雪柯

(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 深圳518038)

根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一种基于团体的、系统的、回顾性的不良事件分析方法,找出系统和流程中的风险和缺点并加以改善,通过与同行从错误中反思、学习及分享经验,可以做到改善流程、事前防范、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1]。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简称低右)为血容量扩张剂,骨科病区主要用于骨折术后改善微循环、消肿、防止血栓形成,本品具有强抗原性,初次用药,部分患儿有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的发生率0.03%~4.7%[2]。我们将根因分析法应用于静滴低右患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纳入1 617例,男1 076例,女541例,年龄2月~15岁,平均年龄5.60岁。其中2013年3~8月在骨科住院诊治的各种骨折患儿(不包括陈旧性骨折患儿)79l例,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骨科住院诊治的各种骨折患儿(不包括陈旧性骨折患儿)826例。

1.2 方法

1.2.1 问题分析

1.2.1.1 组建RCA小组 RCA小组成员由护士长1名、高年资护士2名、药物不良反应当值护士6名、主治医师1名、临床药师1名(专门负责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护士长为组长,各成员均接受RCA知识培训。

1.2.1.2 查找近端原因 小组成员对6例静滴低右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案例进行深入细致调查,采用“头脑风暴法”,逐一进行原因分析。2013年3~8月6例静滴低右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均为骨折术后患儿,目的为肢体消肿。同期骨折患儿791例,静滴低右495例,使用率62.57%,静滴低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21%;6例患儿均无药物过敏史,1例有荨麻疹病史;其中2例静滴低右出现:血压降低,脉搏快,意识丧失,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四肢湿冷等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均发生在9∶00~9∶30Am集中输液时间,静滴低右2~3min时发生,合并有输液过快,经立即停药等对症处理后好转。

1.2.1.3 确定根本原因 骨折患儿静滴低右使用率高,静滴低右前缺乏全面评估,缺乏静滴低右安全使用指引;护理人员教育培训不足,医护间合作缺乏;临床护士与开放床位数比例0.385∶1,表现为对患者及家属的评估、沟通不力,巡视不及时,观察不仔细。

1.2.2 干预方法

1.2.2.1 建立骨科病区静滴低右的用药前评估机制 低右具有强抗原性,即使初次用药,部分患儿也有过敏反应发生,因此,用药前应询问药物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禁用此药。低右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恶心、呕吐、哮喘,重者口唇发绀、虚脱、血压剧降、支气管痉挛,个别患者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直至死亡。

1.2.2.2 骨折患儿静滴低右安全使用指引 (1)本品为血容量扩张剂,骨科病区主要用于术后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此外还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用药时避免用量过大,婴儿用量为5ml/kg,儿童用量为10ml/kg;(2)静滴低右时,开始5~10min速度应缓慢并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马上停药;(3)低右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更容易发生在第1次给药时,且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发生。P/N班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时,首次慎用低右;(4)低右能吸附于细胞表面,与红细胞形成假凝集,干扰血型鉴定。因此,患儿静滴低右时禁做血型检查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输血安全。

1.2.2.3 加强9∶00Am期间大输液的人力资源与巡视 2013年3~8月6例骨折患儿静滴低右药物不良反应中,4例均发生在9∶00Am大输液时,包括2例过敏性休克。为了及时发现与处理这种情况,9∶00Am大输液期间护士长、护理组长在病区;护士站秘书班在床边呼叫铃响起第一次时立即应铃;增加护士人数,提高临床护士与开放床位数比例,责任护士管床数适中,保障9∶00Am期间大输液接完针后能及时巡视病人。

2 结果

2013年3~8月骨折患儿791例,静滴低右495例,使用率62.57%,6例(1.21%)骨折患儿静滴低右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013年9月~2014年2月,应用RCA方法对骨折患儿静滴低右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干预,骨折患儿826例,静滴低右223例,使用率26.99%,1例(0.44%)骨折患儿静滴低右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3 小结

运用根因分析法找出静滴低右药物不良反应中的近端原因,确定根本原因,提出干预方法,建立骨科病区静滴低右的用药前评估机制,骨折患儿静滴低右安全使用指引;加强9∶00期间大输液的人力资源与巡视。经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骨折患儿静滴低右的安全性。

[1]钱援芳,徐东娥.根因分析法在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79-980.

[2]丁继云,马磊,王玉珠,等.中国医师药师临床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867-868.

猜你喜欢
根因使用率病区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基于矩阵编码的自动路测根因定位方法
根因分析法在提高科室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高龄PICC导管堵塞的根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