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定亚教授辨病论治观点及评析

2014-04-01 19:57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论治方药病因

董国菊

房定亚教授是全国第二、三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制导师,业医五十年,对内科疑难病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在中医风湿病理论与临床独树一帜,临床疗效显著。房教授一直以来都提倡以辨病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倡导辨证论治为中医核心的学者的异议和质疑。传统中医学派一直认为中医之所以区别于西医,就在于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因而临证时可能会同病异治,也可能异病同治,其关键在于证,而不是病。西医则是以病为主,同一个病所用方案大同小异。房教授所倡导的辨病论治乍一看确实有悖于传统中医观点,其实在深入了解房教授所秉承的辨病论治精髓,尤其是房教授主张辨病论治的初衷后,相信会让持有异议的学者了解房教授所指的辨病实质,因此介绍房教授多年的临证精华经验以飨读者。

1 房定亚教授提出系统的辨病论治思路

房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证经验,提出一整套系统的辨病论治思路和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1 辨病论治要首辨病名

此处病名指的是现代西医的病名。房教授认为:有些中医症状命名比较模糊,已经不合时宜了。比如说胸痹,其内涵既可以包括稳定性心绞痛,也可以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既可以是心脏神经官能症,也可以是肺栓塞,而这些病的治疗和预后都是大相径庭的。单纯的胸痹不能涵盖患者疾病的轻重和转归,很容易因为辨识不准确贻误病情。再比如说头痛,可以是急性脑梗死,也可以是神经性头痛,可以是伤风感冒,可以是脑出血,不是仅用“头痛”能说清楚的。所以房教授一直主张中西医结合[1],取西医之病名,根据西医病名来分轻重缓急,用中医之治疗,根据辨病论治来发挥中医优势。

1.2 辨病论治要治病求本

本乃疾病的病因,是病的本质的东西。每种病都应该只有一种主要的病因,广义的病因包括西医的病理学内容。而所有的方药无论从什么角度入手,都是为了清除病因。房教授举例说:比如多发性软骨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侵害软骨如鼻子、喉头、气管,瘢痕收缩,产生呼吸困难、喘憋、咳嗽、咯痰等症状。其病理核心是微小血管的炎症,通过血管传递到各个部位去,所以治疗就要选择清热解毒的方法治疗血管炎。房教授临证遇到过一例多发软骨炎的患者,以“呼吸困难,呼哧带喘”为主诉,并有咳嗽、咯黄痰、耳朵红肿,以上提示病因有热、有毒,属于中医热喘。其病理核心是气管狭窄、气管萎缩,治疗选用四妙勇安汤再加上抑制免疫的药,效果十分明显,患者二次就诊时呼吸已经平稳。当然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病的本质的认识会有差距,所以临床用药也会有多样性。房教授又举例说,解放初期西城王老中医,习惯以酸涩止咳的药治疗小儿咳嗽,临证多选用青黛、木瓜、乌梅、五味子等酸甘收敛之品,名噪一时;而东城的周老中医,喜欢用清热宣肺的方药治疗小儿咳嗽,临证多选用麻杏石甘汤,效果也很好。之所以都有效,还是和利用中药的四气五味来清除疾病的病因有关。方向是一致的,方法不同、过程不同而已。

1.3 专病专方是辨病论治的更高境界

房教授比较强调专方专药,并认为如果能达到专方专药治疗专病,不仅易于普及应用,也方便临床重复再现,而且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专方专药的应用思路大概分三类:(1)针对疾病的病因,用专方专药直接清除病因:比如用青蒿治疗疟疾;用乌梅丸治疗蛔虫;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痢疾;用二仙汤调节更年期综合征等。(2)针对疾病的病机:每一种疾病的病机会在比较长时间内相对不变,比如冠心病心绞痛稳定期的患者,其病的实质是血脉不通,其病机或因血瘀、或因痰浊、或因宿寒、或因气虚、或因血虚,可以在辨清疾病和疾病的根本病机后,利用现代中药的药理研究成果,直接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比如丹参的药理研究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等。再比如肾病综合征,应用雷公藤可以抑制肾病综合征的免疫变态反应,减少蛋白尿和水肿。(3)针对疾病本身选专药:房教授认为,如果针对某种疾病有明确效验的方药,可以直接选用:比如是过敏性疾病就选具有抗过敏功能的药,药选黄芩、金银花、首乌、白蒺藜等;假如是血糖高,就选用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如黄连、知母、玄参、荔枝核等;如果关节痛,就选用芍药甘草汤这样具有很好止痛效果的方药。再比如说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便脓血者,临床效果很好,针对这类疾病就可以直接选用,根据情况稍有加减即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地黄饮子治疗尿失禁;四逆散治疗腹绞痛;三仁汤治疗暑湿低热等。房教授主张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与辨病论治相结合,要善于学习和利用古代的名方、验方以及他人遣方用药的精华,推崇专病专方[2-3]。

1.4 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

房教授认为病是本质的东西,识病便知道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一目了然;而证只是病的依附与外在表现,识证不能知道病的全貌,所以在治疗上病证权重不应该一样,应以辨病为主。当然房教授也一再强调,要想提高临床疗效,就要学会与时共进,传承而不拘泥,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辨证治疗是有效的,但不是唯一的;主张辨病论治,也并非排斥辨证论治,如果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临床疗效会相得益彰[4]。

2 房定亚教授主张辨病论治的初衷

房教授力推辨病论治,除了有系统的理论观点与临床实践为基础之外,与房教授在多年临床与科研工作中独到的思考有关。

2.1 提高临床疗效是最终目标

房教授认为提高疗效是医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不管是什么思维、方法和手段,能治好病就是好医生,临床上既可以辨证论治,又可以辨病论治,而且如果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提高疗效,将会相得益彰。

2.2 中医发展要与时俱进

中医作为一门医学科学,不能原地踏步,不仅要强调传承,更要与现代科学的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比如可以利用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解释中药的药理作用;西医可以利用CT 技术的发展,中医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来辅助诊断。追溯中医历史,强调辨证论治还不到一百年,强调不代表唯一,如果以辨证论治为主,很多问题可能解决不了。遇到无证可辨,遇到证机复杂,要善于思考,辨病论治也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思路。

房教授认为,其实古代中医诊病也是辨病的。例如清徐灵胎就说过:“欲治病先识病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

2.3 辨病论治更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

从科研的角度来讲,辨证论治是不便于操作和重复的,因为同一个医生对于同一种病不同的时段遣方用药不一致,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患者所用方药也不尽一致,这样就很难积累病例,很难达到分组对比或者前后对照。同时,大家对同一个病的“证”认识不同,主观性较强,不易于统一,不易于量化。如果没有好的科研设计,没有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就很难拿出质量过硬的数据在国际舞台上宣传中医药,也不便于进行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辨病治疗,病名统一,可以选择某种疾病或者某种疾病的某个阶段,治以专方专药,易于量化,易于重复操作,便于进行疗效评价,可以促进科研工作。

3 房定亚教授辨病论治思想之我见

学习整理完房教授的辨病论治思想,笔者一再回味个中要义,梳理出了几个观点。

3.1 辨病辨全程,辨证辨过程,辨症辨现在

辨病是通过视触叩听问,结合现代诊疗技术得出的现代医学病名,辨的是疾病本质的东西,认识的是病的核心病理病机。所以辨病就是辨识一个疾病的本质,自然就对该病的发展及转归有一个全程的了解和把握;辨证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所以辨证辨的是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症状是反应机体不适的感觉,症状与证不一定相应,所以临证有舍脉从症,也有舍症从脉的。症状与疾病也不一定相应,有的症状与疾病本身并无直接关系,所以辨症只能反应现在患者的不适情况。

3.2 辨病与辨证是战略与战术的结合

辨病是从病的核心入手,是战略上的识别;辨证是从疾病的病机入手,是战术上的选择。针对某种疾病的某种病理病机,选择合适的方药来清除病因病机,是最佳的治疗思路。比如热者寒之,虚者补之等,当然能升华到专方专药更好。辨病可以掌握疾病转归,辨证可以提高疗效,二者结合尤佳。

3.3 辨病论治不代表要统一方药,仍可存异求同

可能会有人疑虑:辨病不就是统一方药,失去中医特色,走西医路线吗?其实不然,这里讲的辨病论治仍是在中医的思想体系之下进行的,同一种疾病,不同的人仍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即使同样以辨病为主,临证仍然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不同的人认识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比如说几位名老专家对冠心病的认识: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5],从痰湿中阻、胸阳不振的角度出发,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从冠心病遇寒即发,提出其病因为伏寒凝于血脉;西苑医院郭士魁教授[6]认为血脉瘀滞不通发为胸痛,故提出以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以上方异而实质同,故临床用之都有效。辨病论治主张存异求同,并非要统一思想,去异求同,不同学派仍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和特色,临床有效都应该被认可和借鉴。

当然,辨病论治在临证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现代医学诊断没有确诊,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病理机制也不同,合并其他疾病会影响本病的转归等。为了更好的提高中医药服务患者的能力和疗效,需要不断探索与思考,将病证结合不断发展与完善,将中医药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与发展。

[1]房定亚,寇俊霞.谈临床中西医结合[J].中医药研究,2002,18(3):1-3.

[2]王鑫,周彩云,马芳,等.房定亚运用专访治疗风湿病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3):1-2.

[3]李斌,唐今扬,周彩云,等.房定亚三期论治骨关节炎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31-33.

[4]房定亚,毛德西.浅谈辨病论治与专方专药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杂志,1981,(7):25-26.

[5]赵益业,林晓忠,张敏州.邓铁涛教授以心脾相关学说诊治冠心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39(4):5-6.

[6]郭士魁.治疗冠心病的体会[J].陕西中医,1980,(2):23-24.

猜你喜欢
论治方药病因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从肝郁论治失眠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电视的病因
“体-量-效”方药关系应用探讨
从“风”与“血”论治月经疹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