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古庙会:百姓的狂欢节

2014-04-01 21:11
河南电力 2014年3期
关键词:古庙浚县社火

周 峰

又是一年正月正,浚县年味特别浓!熙攘的人群、鼎沸的喧闹、精彩的社火、特色的小吃……伴随着一年一度的正月古庙会,浚县县城整个正月都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正宗的过年的感觉。

浚县古称黎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河南省唯一一座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浚县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德国一民俗学者逛过庙会后称浚县庙会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正月庙会每年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整整一个月时间,因它起会早、规模大、会期长而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据专家研究,中国的庙会一般都是由庙而兴,十六国后赵时期大伾山上开凿了大石佛,人们自发地结社集会,朝山拜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最初形态的庙会。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朝廷崇佛向道,民间求神拜佛活动更是年盛一年,浚县山上又建起了天齐庙、兴国寺等寺庙群,对庙会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直到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县令在浮丘山建起了规模宏大的碧霞宫,使浚县庙会达到了高潮。

近年来,浚县利用庙会举办文化艺术节,吸引人气、开辟财源、提升庙会品位,由过去单一的朝拜进香会变成了物资交流、文化交流、传承古老民族文化艺术的节会活动。每年的正月庙会吸引了晋、冀、鲁、豫、皖等省上百个市县的游人,其中城市游人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最高日客流量达50多万人。人们来庙会上购民间艺术品、尝风味小吃、观传统技艺表演等。新春正月逛庙会、赏民俗成了庙会的主题,也成了城市游人非常向往的快乐事情。

在儿时的记忆里,每年逛庙会最吸引自己的当属社火表演。正月初九和十六,来自县城四关四街和各乡村的近百家民间社火表演队,从天不亮就集结在城边,7点准时开进,串贯进入县城的北大街、南大街,然后上大伾山,再登上浮丘山。社火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背阁和抬阁等。我们一帮小伙伴每年都起得早早的,提前在表演队的必经之地找个“制高点”,嗑着瓜子,嚼着冰糖葫芦,津津有味地大饱眼福和口福。而各家的表演队则是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翻滚腾跃的金龙、叠起三层的高跷、争抢绣球的群狮、威风震耳的盘鼓等轮番登场,将充满乡土气息的浚县民间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民间小吃也是庙会上的一大亮点。浚县自古为通衢之地,商旅络绎不绝,所以南北风味、东西佳肴在大伾山庙会上汇集。香气扑鼻的榆皮饸饹面、质白细嫩的豆腐皮、外酥里嫩的石子馍、清咳利咽的梨膏糖等流传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名吃,在大都市里是很难尝到的。看完社火表演下得山来,在子馍棚里一坐,喝杯啤酒,切上两块子馍,点上一盘“二锅”花生米,再来上一斤浚县“铺牛肉”,仔细品嚼这古庙会带来的无限乐趣,让人意犹未尽。

猜你喜欢
古庙浚县社火
山西平遥:闹社火 展成就 盼发展
浚县大平调演出
脚搓木棍读书
南戏《张协状元》中古庙和鬼神的功能探析
浚县
闹社火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山间“古庙”,笛声悠悠
神秘古庙的门前
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