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学思考

2014-04-01 05:28陈志清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语文教师

陈志清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中专学校中,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文化基础薄弱,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有时候甚至是一问三不知。而且在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在中专学校中,语文的学习并不重要,只需要学习一些专业的技能即可,所以,兴趣不大。因此,中专语文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是很多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突破这个现状,使中专学生能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意义?笔者认为,中专语文教学应该按照中专院校的特点和中专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标实施以来,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还没有完全实现,课堂上学生的自学只是教学过程的一种形式,教师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很多教师认为仅仅让学生自学,他们体会不出文章的内涵,感受不到文章描写的情感。而“自能读书”则能够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自能阅读中进行阅读的活动的是学生,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掌握着阅读的速度和方法,教师则起着指导作用。在自能阅读中,学生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阅读,对不理解的问题通过再次阅读获得答案。在这种阅读方式中,学生不再被动地等待教师讲述文章,通过自己积极主动地读就能有很大收获。

在学生进行自读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要担任好自己的角色,在学生的阅读出现方向偏离的时候进行引导,在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仍然有疑问时进行指导。教师在还给学生自由的同时把握着学生阅读活动的方向,这种指导对于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是最为有效的。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启发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式教学优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是因为启发式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启发式学习,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提高了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阅读中对知识进行感悟,从而获得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对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可通过以单元作为宏观活动,每一篇课外作为微观活动来使教学更容易操作,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创新性,使学生的思维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比较常见的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通过小组讨论都能获得提升。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能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不断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最后能勇于在全班师生面前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小组合作讨论能活跃语文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能使他们分析问题的思维更流畅,看待问题的目光更尖锐。但是在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一些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时,好像事不关己,只是在倾听他人发表的意见,自己对问题不发表任何看法。这种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久而久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他们可能会干其他事情,对语文学科逐渐失去兴趣。为了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将自己发现的问题放到小组中进行讨论。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的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教师一手控制,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图、音、文交互的特点,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巧妙的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这种自主学习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优越得多,更容易实现学生求知过程中的主动化。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知识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表现得灵活多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需灵活地进行选择,发展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如平时在现实生活中不爱说话的学生,可以在网络情境进行创作、交流,这可能让他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弥补现实缺陷,找到自信。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种新阶段。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理性意义的内容,无疑可以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生动活泼。

五、重视和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学语文,特别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其学习内容亦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性。几乎每个综合性学习课题,都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关涉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两个方面。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学习资源或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时,应该时时关注两者的统一,努力做到求知、启智、练能的过程,即学习习惯、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

综上所述,中专语文教师应根据时代特点及中专学生现状来搞好语文教学,真正发挥中专语文优势,体现鲜明的职教特色,从而真正提高中专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