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几个误区

2014-04-01 05:28蔡秀清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误区新课标高中英语

蔡秀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扭转师生间不平等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等。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教学过程只重知识而轻能力,评价机制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减少了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阻碍了高效课堂的实现,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标 误区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学采取自主、合作和探究高效的学习方式,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新课标的评价机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人文性,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推广的学业水平测试机制。在这一模式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三年高中学习中能力的增长。新课改的新要求,符合我国现阶段的人才需求目标,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我们有些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科教学。

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之所以我们国家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解决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说的太多,讲的太多而导致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参与,不能真正地参与这一现状。而要真正地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发挥其主体地位。这样的要求使很多教师在自己的英语课堂上寻求变化,其出发点是好的——那就是想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但实际效果却不太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所谓自主学习,是和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的方式。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独立地来分析、总结、探究、实践,最终学有所获。很多教师就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自主学习的模式,但是因为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导致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率极低,存在着大量的学生浪费时间的现象。

2.合作式学习过程中缺乏合作效果。合作式学习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在大力推行的一种教学模式,目的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从而较好地来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因为英语学科基础的差异,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有的小组完成不了任务,而有的小组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是有些小组成员不能够真正地参与其中,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二、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需要学生张口说的,所以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只是着眼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应该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应用,来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的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但忽略了情感态度的调整,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难以提升。

1.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学生学习单纯的语言知识,锻炼相应的语言技能并不是最终目的。单一、片面的英语测试也不是衡量学生能力强弱的唯一尺度,只有培养学生学会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最终达到运用语言于生活实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是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综合体。但很多英语教师还是只重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单纯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占据绝大部分内容。学生上课说,展示自己的机会很少,这就使很多学生的英语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依然是哑巴英语。

三、评价机制不健全

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评价,而终结性评价是指对期末课程结业时对学生完成学业后的整体评价。积极有效的评价应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这两种评价机制贯彻不到位。

1.忽视对个体、合作过程的评价。在平日的形成性评价中,有的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往往只重视对小组整体的评价而忽视对个体的评价;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评价等。这样有的学生没有在评价体系中做到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这样长此以往,语言的综合能力难以提升,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重视终结性评价,把评价等同于考试。考试是学生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其他评价形式和手段不能取代的独特之处。但是这种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它只反映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教师往往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根据,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反之则亦然。这样仅仅凭学习成绩来评价,抹杀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应试教育下终结性评价的负导向和负激励已被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多数教师仅仅依据纸、笔方式的考试,很少采用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有促进作用的评价方式。

3.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评价中强调:“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摆在评价的首要位置,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实际的评价中,我们教师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没有把其放在评价的位置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新课改对于我们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要抛弃落后的、有问题的教学模式。在应用新模式下,还需我们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克服这些误区,找到切实可行的、促进新课程下新一代高中生高效学习能力发展的方法。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舒畅.任务活动中的合作学习[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5).

[2]郑保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低效现象及解决策略[J].教育评论,2005.

[3]朱旭彬.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与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2).

[4]李霞辉.新课程、新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2009(4).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误区新课标高中英语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