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2014-04-01 05:28李芳远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电教美的音乐

李芳远

21世纪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时期,面对这一革命性的改革,作为一线教师如何适应新的课改,如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自身作用,如何转变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互动探究,树立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审美情趣呢?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音乐课堂上的实施改革。

一、课堂形式多样化

音乐是积累灵感、激发感情、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半径,以单纯的知识传授、训练音乐技能为目标,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打击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无法融入课堂,亲近音乐,对于音乐的激情、审美也无从谈起,为此我大胆尝试了下列做法。

(一)乐器进课堂

在教学中,依靠校际间的资源共享,使学区内的各种乐器在学区内高效利用,资源共享。我们在教学中根据歌曲和学生兴趣爱好,由简单到复杂、有层次地、循序渐进地将各类乐器引进课堂,引发了学生兴趣,增加了音乐学习的色彩,扩大了音乐学习的领域。我们的民乐乐器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我们要合理利用,根据不同乐器的表现力和音域、音色的不同有选择地和歌曲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二)画图进课堂

任何一个学科不是单独存在的,音乐与美术是姐妹艺术。教师用生动、形象的简笔画、图画、幻灯,甚至录像等,将学生的思维感情带入歌曲,理解乐曲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从中得到更深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动手绘画,从动手中真正让学生所学知识得以贯通,情感予以表达,思想得以升华。

(三)表演进课堂

学生善于展示自我,爱表演。当学生理解一首新歌时,心情非常激动,总想表达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结合生活实际大胆迁移,培养想象力。在丰富、充实歌曲的同时,再让学生表演,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边唱边舞,教师要择优鼓励。

(四)电教手段进课堂

电教多媒体设备,例如投影机、电子节拍器、midi电脑音乐键盘、电钢琴、视唱练耳教学软件、音频记录仪等这些都可列为电教媒体,但一般来说,有一套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和一架数码钢琴或电子合成音源键盘就可以满足日常的初级中学音乐教学了。有了这些简单的电教媒体就可以使音乐课更加丰富多彩。电教媒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在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展现出歌曲的标准乐谱进行教学,学生在视唱的时候既能看到乐谱,同时又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学生可以分组随音乐自由练习,教师可以任意截取其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指导。为了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的正常速度,体会各种拍子的速度快慢,可以对做好的Midi音乐进行调整,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歌曲的最佳速度。例如歌曲《摇啊摇》这一课,可采用稍慢、中速、稍快三种速度让学生随曲唱一唱,并配以相应的表演,很快学生就知道应该选用中速演唱。因为只有中速才能表现出划船时悠然自得的心情。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渗透音乐相关文化。

二、课堂思维创造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被动地学习,削弱了学生在音乐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欲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如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育的提出是时代的呼唤、教育的升华,是全面、高素质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先要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积累

一定的乐理知识(如节拍、节奏、视唱等)和经验(如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是创造思维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培养音乐方面的创造思维。教师要积极创造思维空间,引发学生创造,注重培养学生情感,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二)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通过歌曲产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插上音乐灵性的双翅,自由飞翔。

三、课堂欣赏审美化

新音乐课堂标准中,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可见审美体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课前教师要着重以美入手,按教材的要求以情景导入,抓住学生的心理,将其带入美的旋律中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领悟音乐的美;以情传知,使学生在感知美的内涵的同时,达到鉴赏的目的;游戏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审美创造的发展。

教师一定要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做好引导、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水平,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审美音乐打下基础。

四、课堂音乐实践化

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只是用于表达、探讨精神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民主,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艺术见解,师生交流,生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投入到音乐的怀抱。让学生多尝试、多实践,才能真正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教师只不过是学生攀登高峰的垫脚石,要让学生学会方法,自己去实践、去攀爬,这样才能越上越高。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改革就无从谈起。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转变观念,创造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思路、方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学生,为国家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电教美的音乐
好美的雾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