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策略简析

2014-04-01 05:28吴杰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绘画语言

吴杰

摘要:本文从美术的价值谈起,说明了引导学生提升对美术的认识之重要,解读了学会鉴赏评价的意义,鼓励学生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最后以谙熟绘画语言的引导结尾。一管之窥,希望益于同仁,则为我之深幸。

关键词:美术价值 鉴赏评价 绘画语言

一、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的价值

美术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美术教师为学生描绘出灿烂的人生美景,向学生展示出人生的美好未来,把真善美经过艺术的加工,呈现在学生面前。对美好人生带来渴望,拨动着欣赏者的心弦,抚慰着理解者的情怀,让人们获得智慧,带来美的享受;美术让世界变得多姿多彩,让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共鸣,一幅美术作品就是一种倾诉,一幅美术作品就是一种沟通,它能够跨越国界、感染和振奋精神,对于人生不可或缺。作为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美术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激发对美术的兴趣,进行有质量的美术实践活动,完美地完成美术教育活动。

二、提升对美术的认识

美术如此重要,可是很多人认为美术没有考试任务,教得好不好都无所谓,根本不考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有没有美术的天赋都不加重视不予挖掘。上美术课的时候,教师只是让学生对其中的一些图画做一般性的欣赏,从而忽略了美术的重要性,将学生引入歧途。这样的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不加培养,其结果是贻害无穷。

三、学会鉴赏评价,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赏画、评画活动。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通过教师点评引导、师生讨论、小组讨论,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利用不同的季节、特定的节日或特定的主题等题材,通过写生、设计、创作等课程,运用美学法则,开展创作实践活动。如春季采风,使学生在创作活动中主动参与,动脑动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用实践去检验、去证明,将风格多样、富于艺术气息的创作成果,在校园、展厅以及互联网等场所加以展示,使学生的个性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

四、谙熟绘画语言

艺术家的身份不同,居住环境各异,表现手法独具匠心,因此,画家们的作品千姿百态、精彩纷呈、风格各异。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绘画史,认真地研究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真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一方面,达·芬奇写实主义继往开来,采用直线透视法,通过光线,采用娴熟的技法描绘,每一幅作品都具有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令人耳目一新,这些驰骋于画坛的伟大的艺术家弘扬了“人文主义”绘画风格,华贵清新,高雅绚丽,宏伟气派,演绎了和谐和脱俗的艺术,形成了卓绝超伦的“古典主义”画风。另一方面,印象派画家们“畅所欲言”,光色交融,用他们的画笔歌颂着温暖的阳光和鲜亮的色彩,光色变换万千,瞬息万变,他们精心捕捉,表现卓异,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打乱,之后艺术的组合,使画面变得绚丽多彩,醒人双目。印象派画家大胆创新,一改传统的画法,他们注重心理表现,抒情意味浓浓,绘画语言清新暖人,外表美表现丰富。综观西方绘画,其造型基本上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其造型行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态的构架照旧可以成立。即便用线界定轮廓,如在轮廓之外辅上调子,立刻成为很立体的画面,由此知之,西画中线依然作为表现形体的一种特殊手段。引领学生谙熟绘画语言,了解了画家的风格,增进学生欣赏的水平。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美术学习氛围,让学生觉得美术学习是一种享受,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到一些绘画基本常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绘画语言
黄土风貌水墨山水画与当代绘画语言的探索
浅谈王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