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2014-04-01 05:28张慧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祥林嫂想象高中语文

张慧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也拥有了一些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教师应该放开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上继续探索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教学标准中》也明确地指出:高中语文教学阶段,要继续传授学生更加深奥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取新知识,体验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提高自己获取语文知识并且灵活运用的能力。而且,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脑、口等协调能力来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从而完善自己的语文认知结构,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

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经说过:“动手探索活动是学生最根本的学习途径,它能够有效地联系主体和客体,使学生认知的主要原动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地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一、放开束缚,让学生大胆想象

人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是思维决定着,只有学生拥有积极主动的想法才能够主动地探索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并且要勇敢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证明自己的想象是切实可行的。也就是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要能够验证自己想象的合理性。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给学生创设出康桥的优美的景色,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深深地体会作者面对的情境,感受作者徐志摩此时拥有的心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语句的含义。面对这样优美、怡人的美丽风光,作者又为什么要离开呢?通过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考作者“再别康桥”的原因。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就成功地引导学生去开动思维进行大胆想象,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观察时间

语文知识也需要学生仔细认真观察,特别是在文章中,学生一定要注意细小描写的特点和用意。对于那些景物或人物描写,一定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呈现的图像,争取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寻找到相关信息,从而使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更加全面和准确。例如,学习文章《祝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特别注重观察和思考细节描写中,通过观察来想象祥林嫂的凄惨境地,通过观察一些对细小情境的描写来深刻地体会祥林嫂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风气。此时,教师再把搜集到的一些关于祥林嫂的图片和资料呈现在学生眼前,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细微地观察,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地去分析和思考祥林嫂所处的社会,珍惜现在我们拥有的一切。同时也会在祥林嫂身上体会到抱怨和哀求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走向成功,从而让学生树立了自主学习的精神,推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式学习。

三、鼓励学生用笔记录自己的所看、所想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发挥想象得到一些线索和知识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记录和储存。尤其是在对文章的阅读和思考过程中,要让学生把自己思考过程记录下来,或是画下来,当充分的思考结束之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录来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不会将自己的某些观点丢掉,也能够确保学生用最流畅、最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促使学生手和脑共同协调发展,克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运用自己的耳朵来听,不进行自我探索的缺点。例如,《茶馆》中描述了很多的人物形象,如果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地记录就会在最后将所有的人物故事都混在一起,很难分清楚。如果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进行记录或描绘,通过一些简单话语或图像来让学生清晰地记录文章中的内容,同时在一旁标注。这样就便于接下来的继续学习,便于在小组讨论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脑和手协调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在绘制和记录自己思考的同时,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锻炼了学生探索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

四、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语文除了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知识外,更是学生进行交流的语言工具。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和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能够顺利地和他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要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更加准确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做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享受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语文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前几分钟,让学生把自己预习后的看法和想法表达出来,在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答,通过问答的形式来让学生以及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课堂的最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心得的交流,补充课前学生的看法和观念,让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更加准确和全面。

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来总结归纳学过的知识,才能够印象深刻,才能够在整理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其中的疑惑并解决。其实,在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的过程中就包含了思维和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再次“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自己归纳和总结的机会。在传统教学中,期末考试复习时教师都习惯把自己整理好的知识点抄给学生进行背诵记忆,但是这样起到的效果并不怎么明显,现在我们应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相信学生能够将所有的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出来。这样学生就成为了自己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索式学习。

总之,学生自主性学习是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教学中一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祥林嫂想象高中语文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