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把素质教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

2014-04-01 05:28孙状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思维

孙状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成为21世纪我国实施基础教育的总方向,是我国教育工作者指导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要求和指南。我们的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变为学生自主独立创新的素质教育。初中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始终坚持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整个教学活动,才能使我们的初中美术教学真正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以艺术为主并结合其他一切审美的对象进行的教育活动。在当今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只有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才能成为社会的高级人才。美术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在今天小学教学中,不少美术教师认为:美术课上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同学生相处,一起畅游美术知识的海洋,一起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从而去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美术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一、初中美术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普及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

初中美术教学是一种普及教育,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地发展,不能偏废,顾此失彼。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了克服过分专门化的教育倾向,我们要建立一种宏观意识,广泛建立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把初中美术教学融入到各个学科系统当中。

1.建立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把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舞蹈教育、体育教育、文学教育等艺术教育教学相互结合起来。局限于一门学科的孤立的教学方法是不足取的,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以下两个做法:一是鼓励学生同时参加美术、体育、音乐、文学等兴趣小组和其他综合性的文艺活动。音乐、舞蹈中强烈的节奏和优美的韵律有利于绘画时画面意识的表现,能增强绘画和审美中的节奏表现技法;文学中的想象也会有利于画面意境的表达。二是在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中,我们把音乐、文学等知识与造型艺术结合起来讲解和教授,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在欣赏梵·高的《星月夜》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画面中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强烈的形式就像音乐中的旋律一样表达了梵·高的心声。又如,在第三册构图知识的传授中,我把构图与写文章的布局谋篇做一比较,使学生很快就能领会其中的奥妙。

2.建立美术教学与历史、地理、政治等人文学科的联系,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新途径。比如,在介绍画家达·芬奇时,我们总会提起达·芬奇反复画鸡蛋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达·芬奇并不是个天才,更不是天生绝顶聪明的画家,他的成长过程是靠勤奋好学和艰苦探索而获得的,从而给学生上了一课励志教育课。在介绍毕加索时,我将毕加索一生的经历与整个20世纪全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然后提问:“20世纪给全人类最大负面影响的事情是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回到了世界历史当中。学生们通过思考回答:“20世纪给全人类最大负面影响的事情是战争,战争在当时给人类带来了最大的困扰。”最后我对学生们讲:“毕加索用手中的画笔反映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控诉法西斯的暴行,成为一个捍卫和平,维护正义的战士,因此受到全世界人民,全人类的爱戴,他的艺术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理解。”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这位画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他的作品自然会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背景下去理解和把握。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的表达形式和内容

在初中阶段,学生知识结构趋于严谨,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约束增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受到了制约。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一切发明创造将失去原有的动力,一切艺术作品将黯然失色。很多学生做作业时只动手不动脑。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个坏习惯,我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让学生在书中找不到答案和例图,只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完成作业。在“图案设计”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动物图案的设计制作过程,接着以此动物为原型很快画出另一个式样,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若干不同的此种动物图案,形式要多样,但动物的基本特征不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改变了对于教材答案的依心理,变被动为主动,想象力得到提高。

三、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的实施首先应该围绕提高学生的兴趣来开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的智力活动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我在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都向他们展示自己平时的各类美术作品,并且经常在课堂上做示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美术和音乐等艺术创作本来就应该在自由愉快的心理环境中完成,如果过分严肃或者过分克制就很难创造出好的作品来。当这些有意义的创作活动被学生当做一种负担或者被当做一种任务去完成时,他们更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无限乐趣便会荡然无存。课堂是狭小的空间,教师富有趣味的讲解可以使这个狭小的空间充满生机。在保证教学秩序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尽量使教学语气变得随和而富有人情味儿,并且经常把教材的中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在讲授第三册中的“构图知识”时,让学生描述自己家里客厅、房间的家具摆设情形,说出这些布局方法和构图原理是否一致。这样,学生兴趣盎然,踊跃发言,而且课后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美术教学最终目的是造就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人。它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我们在实施艺术教学的时候,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生心理规律为依据,始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艺术教育的实施,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美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