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颗螺丝都不认错

2014-04-01 05:09柏小莲
南方人物周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宋丹丹螺丝

柏小莲

故事是从演员宋丹丹的一句话开始的:“演戏不是拍剧本,国外往往有个故事梗概和大纲就开始拍戏了。”可能连她自己也没想到,这有意无意的一句话引发了一场刀光剑影的激烈讨论。到目前为止,与之合作过《美丽的契约》的编剧宋方金挑起大旗发表多篇回应,内容抽象到编剧、导演、演员在局内外的主次关系,具体到宋丹丹本人对剧本的修改方式以及几十年如一日的表演风格、与该剧导演的合作看法。几乎能看到的所有编剧都倒向了宋方金一边,而支持宋丹丹的仅有导演余淳,以及寥寥几位演员和编剧。

但是,据业内人士以及资深电视记者透露,大牌演员改剧本早已是公开的“行规”了。《美丽的契约》剧本第一稿作者唐姓编剧讲了自己是如何被导演和演员逼到放弃跟进甚至是署名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剧私下抱怨过某大腕演员团队在看过剧本之后表示这戏“X老师演不了”,并扔过来长长的修改意见,编剧被迫往“更狗血的方向”上努力。目前有一部预炒蛮热的电视剧,因为男女主角都很大牌,剧本先后根据需要改了两轮,两轮的人物设定完全相反,暂时陷入了停机的僵局。

或可理解编剧宋在数篇长文字里行间的怨气,这么刻薄激烈的反击完全不是临时起意,更像是同一个行业两个工种多年积怨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大多数编剧是默认的弱势群体,大多数演员拿走最大头的投资,可以对剧目全盘起到操控作用。但并非所有编剧都弱势,比如成功转型成制作人的于正,相信以他现在的地位,他的剧本就算再荒唐无稽,也无人会改、无人可改,因为这个就叫风格。再说得赤裸一点,在一个体系里,当然是谁都想站在食物链的上游,或最顶端。

一部戏的好坏是从剧本创作时开始,价值判断当然应该让最懂戏剧冲突和人物塑造的人来,而每个编剧都深深地相信,从剧本到影视作品的过程就是个质量递减的过程,但目前的现实是,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和意义,显然不如它能不能过审、会不会大卖甚至是能不能按时关机剪辑完成上架出售更加重要。与此同时,现状亦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能离开观众空谈电视剧,即便是在影视业层级分工已经相当明确的美国,最红的电影是《饥饿游戏》系列和《暮光》系列,观众最多的剧,大概还是公共台的老牌电视剧,一些具有题材突破性和探索意义的电视剧存活仍然困难。另外,如果不拿红作为标准,那么收视率和点击量就是标准了吗?也不见得,只能说这是一个行业内最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衡量一些可以衡量的东西的尺度。比如按照收视率投广告,按照点击量算稿酬。而这些,可能都还没有做到。

“你在好莱坞生活一辈子,你也看不到一丁点电影里看到的。”这是改做编剧之后“每一页都有闪电”的作家雷蒙德·钱德勒说的,他对好莱坞的深恶痛绝,并不妨碍他写出来的“黑色电影”成了行业的标准、时代的高度。同理,今年奥斯卡颁奖礼上,《为奴十二年》的编剧和导演公开不睦,最后他们还是能够一起站在台上为小金人庆祝。

乱,就是没有制,或者这制实在畸形,大量资本热钱注入了散沙般的电視行业,于是本该认真演戏的演员手伸过了界,本该认真执导筒的导演放弃了艺术追求而加入挑边站队的行列,编剧们也逐渐不安分守己,诉求背后是盖不住的野心。只有观众不理会这些背后的小算盘小九九。编剧宋在其中一篇长文里写到,“每一颗螺丝都觉得自己正确,但为什么电视剧这台机器已经坏死?”事实上,正是因为每一颗螺丝都不肯认错,才使得这台机器一边高速运转,一边以惊人的顽固态度,海量生产着残次品。

猜你喜欢
宋丹丹螺丝
丢失的螺丝
治理“吃心不改”需要拧紧螺丝
无法拆下的螺丝
罕见的螺丝
参加综艺引争议 宋丹丹的困局
宋丹丹:耀眼的不仅于荧幕
只是赢了自己
注意贴纸下的螺丝
宋丹丹我告诉你什么是友谊
黄宏缘何感动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