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应用游山散加味治疗胃痛经验

2014-04-02 00:33赵惠
环球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周老胃痛胃病

赵惠

周仲瑛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疑难病专家,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尤其是在运用古方治疗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今有幸参与周仲瑛教授师承门诊学习,随诊习研中遇周老应用游山散加味治疗胃痛验案1则,感其遣方独特,故特录于此,以飨同道。

1 验案摘要

患者,男,41岁。2006年11月28日初诊:胃痛近20年,多次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旋杆菌(HP)(+)。胃脘常苦闷塞疼痛,苔黄薄腻,质隐紫暗黑。1996年胃镜: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HP(+)。拟从湿热浊瘀中阻,胃气和降失司。处方:炒延胡索 1 0 g、煨草果5 g、制没药12 g、莪术10 g、炒黄芩10 g、厚朴10 g、九香虫 5 g、法半夏 1 0 g、橘皮 6 g、带皮槟榔 1 0 g、失笑散包煎10 g。常法煎服,7剂。2006年12月5日二诊:久患胃病,从湿热浊瘀治疗,病减大半,痞胀缓解,背后牵引疼痛,痛时有刺感,噫气间作,苔浊腻能化,罩黄,质紫,脉细涩。湿浊中阻,久病络瘀。上方加白蔻仁后下3 g。此后守法调治月余,痛痞均解,舌质转红。

2 体会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故胃又被称为“水谷之海”。由于胃的这种特殊生理功能,决定了其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易湿、易滞,久病易瘀的病理特点。病机亦常常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气滞湿阻,胃络瘀阻,因而胃病患者常常有胃脘部的痞塞胀满、疼痛、嗳气、气窜等临床症状。针对胃病错综复杂的病机,周老多从辛开苦降、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活血化瘀立法,采用复法复方组合成方,并可根据寒、热、虚、滞、瘀的程度灵活加减组合成方。在此基础上加用疗效确切的中药。如苔腻脘痞明显者,加藿香、佩兰、草果、白豆蔻、砂仁、荷叶;痰湿中阻,纳呆口黏者,加泽兰、泽泻、生薏苡仁;瘀血明显加山楂、丹参、鸡内金;气滞者加九香虫、陈莱菔英、槟榔、降香、郁金、大腹皮等;胃冷畏寒者,加制附子、肉桂、干姜;病涉少阳者,加醋柴胡而成肝胃并调之剂;胃阴不足者,加石斛、麦冬、乌梅;癌肿者,加用山慈菇、炙蟾皮、薜荔等解毒抗癌药[1]。

游山散为古书《良方》所载,由延胡索、没药、草果、五灵脂四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和燥湿健脾之功。主要用于治疗病程久延,痛处固定不移,甚则刺痛或虫蚀样痛以及脘痞、纳呆、苔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2]。

足阳明胃乃多气多血之腑,而多气则胃病易于气郁化热;多血则胃病又易伤及脉络出现血瘀。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个病理特点就是络瘀。现代医学也认为:萎缩性胃炎是由局部微循环障碍而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以致萎缩。从胃镜中也可观察到病人的胃粘膜萎缩变薄、粘膜下血管网或见陈旧性出血斑等,这些都表明该病与瘀血阻滞有关,瘀血阻滞可见于各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一般而言,初病在气,以胀为主;久病入络,以痛为主。周老经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一定要见舌质紫暗才用活血药,也不一定有痛才用活血药。既然是慢性,从病机分析入手,病久就有血运不畅存在。周老经验,舌质紫暗是血瘀的早期外候,要注意辨认。本案患者胃痛病史长达近20载,病程较久;疼痛时有刺感,舌质隐紫暗黑,更是“久病入络”瘀血之明征。周老辨其久病络瘀,非临证心细,慎密深虑者则难断;更从其胃脘常苦闷塞,苔黄薄腻,辨其在久病络瘀的基础上兼有湿热中阻,气机不畅,非功夫独到,入木三分者则难为。古有“见血休治血”之说,而周老强调“见瘀休治瘀”,要求治瘀求因、定位。临证时应首辨瘀血的成因,分虚实论治,分别采用理气祛瘀、散寒(温经)祛瘀、清热(凉血)祛瘀、补阳祛瘀、益气祛瘀、滋阴祛瘀及养血祛瘀等求因祛瘀七法。根据病变部位,常用的治法又有通窍祛瘀、通脉祛瘀、理肺祛瘀、消积(软坚)祛瘀、利水祛瘀、通经祛瘀、和络祛瘀、止血祛瘀、消痈祛瘀、疗伤祛瘀、理胃祛瘀、通腑祛瘀等定位祛瘀十二法[3]。瘀血与痰浊一样,既是某些病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病症的病理因素,临床涉及范围较广,不论任何疾病,或是在疾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反映“瘀血”这一共同病理特征,或兼有“瘀血”症状的,如疼痛固定,痛如针刺,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有出血,精神神志、感觉或运动异常而有瘀血征象者,都可按照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或兼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鉴于此,在本案中周老紧紧抓住胃痛“瘀血”的根本病机,治疗从胃入手,以活血化瘀为先,同时顾及湿热气滞病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中用游山散化湿浊,祛瘀血,通经络止痛;九香虫、槟榔、厚朴理气止痛;黄芩、法半夏、陈皮泄热散结开痞;蒲黄合游山散之五灵脂即失笑散,周老用失笑散,没有按常规煎剂处方,而直接用散剂,取其“散者,散也”之意,即祛瘀止痛的意思。另外,失笑散功效除活血之外又有祛瘀止痛之功,更切合本案病情的需要;莪术加强理气活血止痛之功,且和方中槟榔、厚朴联用又有消积下气除满之功,与胃之通降之性相合。本案体现了周老临证治疗疑难病立足辨证,重视应用古方,但又不拘泥于古方,活法巧用的学术思想,如是方能执简驭繁,达到治疗目的。

[1]陈四清.周仲瑛医案赏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95-96.

[2]顾勤.跟周仲瑛抄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81-82.

[2]陈四清.周仲瑛临证医案精选[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7-38.

猜你喜欢
周老胃痛胃病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别把胃病当小病!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不能多写一个字
走路治好老胃病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不能多写一字
周老开心变老周
周有光:“吃小亏不占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