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能力的CDRS知识整合模型研究

2014-04-03 22:27袁红军
现代情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动态能力

袁红军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知识整合日益成为CDRS组织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结合CDRS知识整合和动态能力理论分析,构建基于动态能力的CDRS知识整合模型,详细地探讨动态能力、知识整合平台、知识整合能力和运行机制诸要素间的具体作用机制,对于动态能力、CDRS知识整合与服务创新绩效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获取动态能力和全面提升CDRS组织绩效提供可供选择的理论模式。

〔关键词〕CDRS;CDRS知识整合;动态能力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2.004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2-0018-04

现今的社会飞速发展,诸如新阅读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接踵而至,大量的知识不断涌现,其动态性和复杂性日益加剧,以至于个人成长与组织发展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下,以联盟形式组建而成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Collaborative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以下统称CDRS),必须重新审视其资源与能力,并把资源与能力作为CDRS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提升组织绩效的最重要因素。诚然,静态的资源与被动服务能力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快速变化,需要引入动态能力相关理论来维持CDRS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可以想象,如果缺失动态能力,最初具有资源优势的CDRS也将逐渐消耗其固有的资源,降低其服务创新能力。本研究将在对动态能力与CDRS知识整合的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动态能力与CDRS知识整合绩效的关联性,构建了基于动态能力的CDRS知识整合模型研究,整体剖析诸要素间的具体作用机制,促使CDRS组织最大限度地开展知识管理活动,进而获取动态能力和全面提升CDRS组织绩效提供可供选择的理论模式。

1 CDRS知识整合与动态能力理论

1.1 CDRS知识整合组织存在的优势在于快捷、方便地开展知识的整合活动,正如Grant[1]认为知识的整合是组织最直接功能。关于知识整合(Knowledge integration)的定义,学术界的认识不尽一致。Inkpen[2]认为知识整合是指个体与组织间的知识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的联结,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达到个体与组织间的合作交流与共享。Enberg[3]认为知识整合是指将不同个体中某一特定知识重新组合的群体化过程,其目的在于从对这些个体知识的互补性组合中获益。De Boer[4]认为,知识整合是结合有关资源、专家与系统,把零落的知识组织起来,形成重构知识,提供给需要的人,帮助个人和组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知识整合定义是指组合知识,即个体知识、单个知识、零星知识组合成组织、群体化知识的过程,反之亦然,群体化知识又可以组分不同个体、来源、载体、功用的知识[5]。知识整合是一个系统复杂、动态、交互与开放式结构,个体与组织内外部海量的知识相互联系与互动,知识朝着不同方向流动,具有显著的动态性[6]。由于CDRS本身是一个联盟形式的组织,其知识整合强调对已有或现有知识进行重构,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包含个体间知识共享与交流、组织间知识溢出、个体与组织知识融合、嵌入、交互3个维度,每一个维度均需要通过分工获取知识,重现知识的生机。所以,CDRS知识整合是指CDRS依托多馆通过相关约定或协议构建联合体的整体优势,按照最优原理把不同加盟馆持有的不同类别的知识资源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开展知识转化、吸收、融合、运用与创新等活动,进而形成动态匹配的知识体系。CDRS知识整合主要包括知识契合、个人与组织知识融合、显性与隐性知识融合、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融合、内部与外部知识融合。

动态能力理论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DCT)由此产生。R.DAveni在著作《超越竞争》(1994)中,详细全面阐述了动态能力理论的框架,强化根据动态环境的变化,组织有效地建立、调适、重组其内外部的各项资源与智能一种弹性能力。Teece等[7]认为,动态是指为了与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保持一致,组织延续或重构自身胜任力的能力;能力强化组织整合内外部知识、资源和技能各项管理能力,以适应动态环境变化。Eisenhardt和Martin[8]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系列能力的动态集合,强调整合资源、配置资源、获取资源的动态能力。石春生,何培旭,刘微微[9]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胜任力,以修正运营操作能力从而适应动态复杂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动态能力是指整合、构建和重构内部和外部能力从而与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相匹配的能力。CDRS知识整合的动态能力是指CDRS组织机动灵活、高效、组织与创造知识,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一种适应与改变的组织能力,由环境洞察能力、知识学习能力、知识配置能力和创新能力4部分构成。CDRS组织是一个开放式结构,总是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持续不断进行知识融合、转换、重构,生成各种知识流,流向不同的需求者。CDRS知识整合过程就是修正与适应内外部复杂、动荡的环境,开展有效的动态知识整合活动,把整合后的知识转移给需要的读者。可见,在动态环境下,CDRS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外部环境,CDRS知识整合活动具有显著的动态性。

2 基于动态能力的CDRS知识整合模型构建结合上述文献分析,CDRS知识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种动态能力。从动态能力角度考察,CDRS知识整合的概念获取了进一步拓展,CDRS捕获、融合、消化、吸收和应用知识构成持续一系列动态能力。本研究把动态能力与CDRS知识整合联系起来,将二者纳入模型之中,搭建基于动态能力的CDRS知识整合模型,整体性讨论诸要素间的具体作用机制。该理论模型涵盖了六基本环节:读者、动态能力、咨询馆员、知识整合平台、知识整合能力和运行机制。其基本路径为运行机制→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整合平台→咨询馆员→动态能力→读者→知识整合评估,逐次循环与递增,支撑着读者、CDRS组织知识库、咨询馆员、组织外部知识彼此交互、融合、吸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满足读者的知识增值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动态能力的CDRS知识整合模型

2.1 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组织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而保持或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10]。CDRS开展知识整合竞争优势就是为适应社会环境变化,保持或改变内外部知识,发挥整体竞争优势,满足读者的咨询需求。它具体表现为CDRS对知识整合变化环境的敏感程度和识别的能力;CDRS组织内部持续学习,提升知识获取、消化与利用知识的能力;CDRS知识整合方式创新与理念变革的能力;CDRS知识整合后形成新知识体系的适应与应变能力。其中,环境洞察能力能够感知并准确把握知识流在CDRS知识整合环境的动态变化,确定CDRS知识整合的整体方向与服务机遇。求知是人的本性,无论是咨询馆员,或者读者,均需要大量涉猎对自身发展需要的知识。CDRS知识学习可以通过定期咨询工作会议、咨询馆员或读者教育培训、学习研讨会、读者辅导、以新代旧指导等多种形式促进组织学习,鼓励新知识的产生与应用;CDRS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与共享,积极主动地与CDRS组织外部诸如知识资源提供商、社会化专家学者、其他图书情报机构与CDRS组织建立紧密关系。知识配置能力表现为CDRS组织整合内外知识资源、重构CDRS资源与能力以适应CDRS知识整合动态发展的需要。知识创新能力是指CDRS能够按照知识整合的目标与要求,积极推动知识资源结构革新、咨询服务模式创新、组织与文化变革等。CDRS知识资源经过整合之后,适应了动态能力的需要,抛弃保守的、静态资源存在方式,加快了资源与服务持续更新与匹配,连续不断保持CDRS整体竞争优势[11]。

2.2 知识整合平台CDRS知识整合开展的有力解决方案在于搭建CDRS知识整合平台,针对动态、海量、异构的知识资源提供整合利用工具,针对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手段,针对咨询馆员的工作提供详细分析统计。CDRS知识整合平台是一个基于动态能力的知识整合网络服务平台。它具体包涵了知识库管理、咨询馆员管理、资源管理和读者管理,以及知识整合评估。基本上它整合利用了CDRS各类知识资源、集成了各种服务工具来提供各种人性化功能。例如咨询馆员管理。咨询馆员管理主要体现在工作统计方面,CDRS知识整合平台能够依照咨询工作分工,自动记录咨询馆员的工作业绩,并提供详细的分析工具,供管理者及时了解咨询馆员的工作情况[12]。由于系统内置资源管理收割功能和资源推送功能,咨询馆员利用资源管理和资源推送功能,检索收割筛选专业资源,主动推送给相应读者。CDRS知识整合绩效进行严格评估是判断知识整合效果优劣的重要手段与工具。通过对CDRS知识整合绩效的效果综合评价,CDRS组织、加盟馆、读者、咨询馆员均能够总结知识整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为以后优化CDRS知识整合提供借鉴。CDRS组织各合作主体实时地吸收对方的知识及CDRS知识整合子平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并将其与自身的相关知识进行融合,通过交互吸收、知识重构和综合、知创造与增值等活动实现自身内部知识体系的知识整合。

2.3 知识整合能力动态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整合活动中,咨询团队知识整合能力随着不同形态知识整合过程呈现波动状态,以适应咨询环境的变化,在变化中逐渐加强这一组织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是系统化、互动协调与社会化3种能力的综合。系统化能力强调符号、计划与程序等形式化的系统;协调能力是指互动、沟通、教育训练等管理手段;社会化能力通常是指价值信念、非明文规范的准则或默契,使得双方将既有的知识整合成新的知识能力。CDRS知识整合能力是CDRS综合应用其加盟馆现有知识与其所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一些检索工具的运用、咨询馆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以及CDRS组织、加盟馆、咨询馆员之间所具有的共享知识,利于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CDRS知识整合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捕获、知识融合、知识吸收和知识应用。(1)知识捕获能力。CDRS组织与加盟馆、咨询馆员、读者各自的知识基础与知识存量,其知识结构的相似度或互补性,彼此形成沟通与互动,为知识捕获提供有利条件。高效获取外部知识并有效识别内部相关知识,称为知识捕获。CDRS知识捕获一般流程:依据CDRS创新战略规划方案——识别、遴选特定的知识——开展知识搜索——转化为CDRS内部知识。(2)知识融合能力。从知识转移角度考察,知识融合可划分为知识重组与知识创造两类。前者将转移过来的新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转化为层次分明的新知识体系;后者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从新知识体系中获取特定知识植入到新技术、新产品中去,并创造出新知识[13]。CDRS知识融合也不例外,通过CDRS成员间的交流与协作,诸多的知识在CDRS内进行转移扩散,各加盟馆、咨询馆员将各自涉及的知识不断组合与内化,扩大CDRS组织联盟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增加知识复制与模仿难度并创造出新知识,为读者提供深度的知识服务。从知识特性角度考察,知识融合可划分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三大类。显性知识间的交融表现为知识存量的增加和结构的改变,多采取如面对面咨询、信函咨询等方式实施;隐性知识间的融合则大多数为实践性知识交流共享性方式(如在线咨询、表单咨询等)进行交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交融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既可以采取传统参考咨询服务,也可采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而嵌入于CDRS组织咨询馆员心智中的是CDRS的纵向互补知识,嵌入于加盟馆咨询馆员心智中的是加盟馆的横向互补知识,再加上CDRS原有的知识,就形成了CDRS 3种不同来源的知识。这3种来源的知识就可以形成CDRS能对所需知识的主要来源,咨询馆员之间可以通过沟通、讨论、分享经验、意会或社群实践等形式将其所拥有的默会性知识进行共享和有机整合,从而产生新的技能、技巧、心智模式等隐性知识。(3)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强调CDRS组织需要持续地吸收外部资源。可以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两种类型。获取能力和消化能力为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包括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通常情况下,吸收能力贯穿于CDRS知识整合整个过程,潜在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现实吸收能力,并且二者相辅相成,促使知识共享、共知。CDRS组织结合本身知识存量,依据发展目标的需要,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加盟馆、CDRS组织外部、读者、咨询馆员各自持有的知识,以知识整合能力为手段,引起CDRS组织固有知识发生变化,形成新知识体系,一则充实了CDRS知识库,二者满足CDRS知识整合各个主体的知识需求。(4)知识应用能力。知识应用是指将整合后的外部知识与CDRS内部已有知识共同运用于CDRS的服务实践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深度的知识需求。良好的CDRS知识应用能力反映了一个CDRS组织在运行中获得和融合及利用知识的能力。CDRS知识应用在于将整合后各种知识转换为CDRS组织知识的能力,最终体现为CDRS创新绩效即是对读者的有用性、满意度和CDRS自身管理水平。前者在于最短、最快、最方便地满足读者的知识咨询需要,并获取读者良好的评价;后者强化CDRS组织能力如科学管理、服务能力、各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组织情境构建等,通过运用整合后的知识形成CDRS新的组织能力的方式,将CDRS持有的不同层次知识有效地转化为CDRS创新绩效所需要的知识[14]。

猜你喜欢
动态能力
企业动态能力倒U型作用的实证研究
新常态下的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的价值和企业实践研究
产学研联盟结构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家族企业动态能力生成机理
母国制度环境约束下企业动态能力与国际化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