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分析

2014-04-03 12:04张艳朱紫阳
现代情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江苏

张艳++朱紫阳

〔摘 要〕通过对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分布、种类等的调查和统计,说明了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今后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江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2.014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2-0066-06

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大众化的藏书服务已不能满足高校师生研究和学习的需要,特色馆藏因其专业性、专指性特点,正成为各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经过较长时间的信息资源建设,在某些学科领域或某个专题方面形成的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有较高学术品位,高文献保障率的馆藏资源。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一所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二是指一所图书馆总的馆藏体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本文研究的特色馆藏特指第一个含义,即各馆具备的其他馆的独特风格的文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有条件的大学已经着手建立自己的特色馆藏[1],随着CALIS、JALIS三期数字资源建设工程特色专题数据库项目的推进,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已建立一批特色鲜明的特色数据库,初步形成了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体系。本文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并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1 调查方法与调查时间调查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2]上列出的江苏地区省份160所高校图书馆主页进行逐一访问,并辅之百度搜索查询,先对各馆设定的特色馆藏栏目(如特色资源、自建资源等)进行调查,若无相关栏目,则对全部馆藏资源进行浏览分析,结合CALIS专题数据库、JALIS 特色数据库参与建设馆的情况和各馆介绍进行补充。调查时间为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

2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概况经过逐一调查,在江苏省160所高校中,有43所高校图书馆因为存在网站打不开、需密码登录或学校的主页上无图书馆链接等问题,我们无法深入研究,所以笔者实际调查的样本主要来自117所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在可以访问的图书馆中,有69所图书馆的主页上建有特色馆藏资源,其中普通本科院校45所,高职高专22所,民办本科2所,特色馆藏资源项目总数为239个,其中有26所高校图书馆参与了CALIS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共建有30个特色数据库;有22所高校图书馆参与了JALIS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共建有25个特色数据库。

3.1 数量分布

3.1.1 建有特色馆藏的高校图书馆的数量与类型江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数量因办学层次和类型不同而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具体构成见表1。

表1 建有特色馆藏的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的类型和数量

从表1可以看出,江苏省52所普通本科院校建有特色馆藏的高校有45所,占总体高校数量的86.5%,这个比例较高说明各馆都非常重视特色馆藏的建设,完成的特色馆藏资源占总数的比例为85.3%;另外有接近1/3的高职高专类高校建有特色馆藏,但各个馆建设的差距比较大,其中30项特色馆藏资源中有17项是随书光盘资源;在民办本科中,仅有三江学院和宿迁学院2所院校建有5项特色馆藏资源;在中外合作办学类型中,江苏省只有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一所高校,但未见有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内容。

3.1.2 特色馆藏资源的数量特色馆藏是指具有独特风格、与众不同的馆藏文献资料。一般情况下,每个高校都有自身的重点发展学科和核心专业,为了更好地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各个高校图书馆都积极开展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相应地,其建设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高校图书馆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支撑力度,经调查统计,在69所建有特色馆藏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网站上,一共有239个特色馆藏资源项目,而且每个馆在特色馆藏资源项目的数量差别较大。数量最多的当属江南大学图书馆,共建有20个项目;有5个以上特色馆藏项目的图书馆有18所高校;而只建有一个特色馆藏资源项目的却有22所高校。具体如表2所示,在这18所高校图书馆中共建有132个特色馆藏项目,占全部239个特色馆藏资源项目总数的55.2%,由此可见,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对特色馆藏建设比较重视,建设的项目数量较多;此外,拥有3~4个特色馆藏项目的图书馆有19所,共建有62个特色馆藏资源项目,占239个特色馆藏资源项目总数的25.9%;拥有2个以下特色馆藏项目的图书馆有32所,共建有45个项目特色馆藏资源,占资源总数的18.8%。表2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项目的数量(>2)分布表

数量特色馆藏建设项目所在江苏省高校20江南大学11南京师范大学10苏州大学8南京农业大学、江苏警官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7苏州科技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6徐州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5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原江苏

技术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东南

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3.2 特色馆藏的文献类型经调查发现,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印刷型文献、数字型文献及其他文献(包括光盘、磁带、缩微胶卷等)3种,其中以数字型文献居多,即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多注重数字型文献的建设。只有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为数不多的院校图书馆在主页上有关于印刷型文献馆藏资源及馆藏库室的介绍。

3.3 特色馆藏的地域分布江苏省高校分布在全省13个地区,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总量上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苏南地区高校图书馆优势突出,尤其以南京高校最多,苏中、苏北地区高校图书馆中除了徐州地区外则相对较弱。有特色馆藏的高校占该地区高校的比例最高的是常州地区。endprint

表3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地域分布

3.4 特色馆藏的主题分布分析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主题分布有利于了解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建设的现况并对其进行定位,还可以为其他院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提供参考。笔者调查发现,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共涉及9个主题,如表4所示。表4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的主题

3.4.1 学科特色资源在江苏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中,学科特色资源的数量比较多(有34所馆建有学科特色馆藏),共有65个项目,占239个资源项目总数的27.2%。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而高校的特色学科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命脉,因此学科特色馆藏建设是特色馆藏建设的重中之重[1]。江苏省教育厅、省图工委、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JALIS)管理中心在“十五”期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全省高校部署了特色库的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建设,在全省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特色资源数据库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全省教学、科研的专业信息需要。主要包括学科专题数据库,如江南大学图书馆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题数据库”、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的“矿业工程数据库”、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混凝土安全性碱集料数据库”、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的“中外药品质量标准数据库”、江苏大学图书馆的“车辆工程特色文献数据库”、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中医药古籍全文数据库”、淮海工学院图书馆的“海洋专业数据库”、江苏警官学院图书馆的“公安文献全文数据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的“大气科学特色数据库”、南京邮电学院图书馆的“中国邮政数据库”、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特殊教育专题数据库”、盐城工学院图书馆的“湿地特色专题数据库”、南京审计学院图书馆的“审计文献库”、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国防科技文献特色数据库”、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图书馆的“消防科学专题数据库”、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的“园林、园林植物特色数据库、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的“体育特色数据库”等。

3.4.2 学校特色资源在这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中,学校特色资源项目有60个(有27所馆建有学校特色馆藏),占项目资源总数的25.1%。学校特色馆藏主要包括的资源有:(1)本校师生撰写的学术著作、论文,如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等图书馆的“苏大文库”、“南师文库”、“江大文库”等。(2)硕博士学位论文。该方面资源的数量比较多,共有23个图书馆建设了该类数据库,如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3)专家教授、国内外社会名流的演讲稿,如苏州大学图书馆的“苏大讲坛”。(4)学校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文献、学校校志、年鉴,如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南农大学学报”、扬州大学学报电子版等。(5)本馆出版物,如东南大学图书馆的“书乐园”、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图书馆的《信息摘编》等。这些资源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具有独一无二的研究价值,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3]。

3.4.3 多媒体资源在这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中,多媒体资源项目最多,有69个(有58所馆建有多媒体特色馆藏),占239个项目资源总数的28.9%。该类资源中光盘数据库的数量最多,有43个,另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多媒体资源,如江南大学大学图书馆的“学科主干课助教数据库”和“微生物图片资料数据库”、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VOD视频点播系统”、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特种经济动植物多媒体数据库”、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的“世界音乐库”等。

3.4.4 地方特色资源在这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中,地方特色资源项目有12个(有11所馆建有地方特色馆藏),占239个项目资源总数的5%。“地方性文献”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地方性专业、学科所需的文献;二是地方文献,其范围很广,凡记载某个地区过去与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及民间习俗等方面内容的书刊文献,均可称为地方文献[4]。如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汉画像石(砖)数据库”、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的“西游记文化研究数据库”、苏州大学图书馆的“吴文化数据库”、南通大学大学图书馆的“张謇研究数据库”、扬州大学图书馆的“扬州文化数据库”、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的“中国虞山琴派古琴艺术数据库”、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淮扬菜专题文献数据库、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周恩来研究专题文献资料数据库”等,这些特色数据库充分体现出江苏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扩大了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影响力。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13所高校图书馆建有教学参考书特色馆藏;苏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6所高校图书馆建有古籍特色馆藏;江南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3所高校图书馆拥有自建的电子图书等资源;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3所高校图书馆建有民国时期特色资源;常州大学等8所图书馆建有期刊目次数据库等其他类型的特色馆藏,经统计,这4类资源共有20个项目,占特色馆藏资源总数的8.4%。

4 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笔者发现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虽然在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方面建树颇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述如下:

4.1 网页上特色馆藏名称不统一、标识不明显在各馆主页资源介绍的设置上,各馆特色馆藏的命名共涉及19种,名称不统一。以“电子资源”、“特色资源”命名的较多,其他的如“特色数据库”、“自建数据库”、“数字资源”、“特色馆藏”、“特色收藏”、“本馆自建资源”、“馆藏资源”等,大多带有“特色”、“自建”、“电子”和“资源”等词。另外特色馆藏的标识不明显,有的仅出现在本馆简介中,或者置于图书馆的二级页面上。

4.2 特色馆藏对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全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与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建设特色鲜明的特色学科数据库是图书馆支持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省重点学科259个,省一级重点学科80个,而笔者调查得出结果表明:围绕省重点或一级学科建设的专题数据库数量较少,全省仅有34所高校馆建有学科特色馆藏,总计65个项目,覆盖比例只占到19%,可见,特色馆藏对省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亟须加强,在强调数量的同时,还更应关注特色馆藏建设的质量。endprint

4.3 单线建设为主,合作机制不够不同学校的学科特色资源之间缺乏建设上的规划、分工和协调,这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虽然江苏省高校馆建设了一定数量的特色数据库,但这些特色库的建设基本是自发的,缺乏分工协作,基本立足于在所在大学的学科特色,处于单兵作战阶段,需要从资源共知共建共享上进行更多考量,着力研究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机制。虽然JALIS特色库在标准化、建设模式、进度安排、软件选择等方面做了统一规划,但在具体子库的建设上,馆与馆之间的联合建设还不够[5]。如中国汉画像石(砖)数据库、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等应跨地区、跨馆际合作,扩充数据库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特色库的文献资源保障功能。

4.4 宣传报道不够,共享能力不足高校图书馆建设完成的特色数据库,虽然在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各承建单位主页上都有揭示,但宣传力度还不到位,省内多数高校教师与学生对特色库的建设状况、共享程度不了解。就特色库的共享范围而言,目前只在参建馆之间共享,多数高校还不能够使用到特色资源,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社会效益无法放大。专题特色库各系统大多没有建立原文传递服务功能,文献共享能力不足[5]。特色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都进行了IP地址控制,仅供校园网内用户使用,校外用户无权限进入,这就降低了其实用性,以及忽视了特色资源共建共享的根本诉求;另外不少数据库由于缺乏技术维护,容易出现断网、速度慢等问题,以至于共享能力大打折扣。

4.5 区域发展不平衡江苏省13个地区的高校图书馆虽然均建有特色馆藏,但地域分布极不平衡,仅南京一地高校的特色馆藏即占到总数47.7%,苏锡常及徐州紧随其后,但比例均未超过10%,这里尽管有高校数量分布不平均的原因,但一些高校图书馆对特色馆藏建设缺乏重视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在特色馆藏的区域发展上应该形成共识,走分布协作式的资源共建共享之路。

5 建 议

5.1 加大对特色馆藏的建设支持力度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全省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成文献信息资源丰富、技术手段先进和服务体系完善的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服务,整体水平、共享程度全国领先,部分高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JALIS)”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利用全省高校的专业人员优势,组织攻关,研发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平台,加强对JALIS的学科与地区中心建设,增强服务区域和全省的能力,加强“区域共享联合体”建设,实施按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性补贴的“资源共享激励计划”,使JALIS成为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工程的优质品牌。所以,江苏省各层次高校图书馆都应积极参与到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中去,利用这一巨大的契机加强和充实本馆的特色数据库资源,其中高职高专学校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各高校要加大建设力度,注重本校出版物、学术文献及有价值的非出版文献的收藏与数字化,注重本校隐性知识资源的挖掘和文化传承,逐步建立学校知识库,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区域文化特色的馆藏体系,进一步丰富本馆的特色馆藏资源。

5.2 充分发挥JALIS的引领和协调作用,构建统一的特色馆藏一站式检索平台 新形势下,在依托各地区政府职能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图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完全有必要在全省高校范围内,加强特色馆藏资源的集成整合与资源揭示,形成江苏地区特色信息资源中心,主动面向文化、科技等系统的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开放合作,共同构建“江苏数字图书馆”,构建统一的特色馆藏的一站式检索平台,提供统一的特色馆藏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提供知识搜索、分面浏览、可视化显示、增加评注等与用户互动内容[6],使各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丰富的特色馆藏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提供文献代查、网上原文传递、提供可访问的IP地址等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5.3 形成特色馆藏建设的长效机制在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中,各高校图书馆必须从长期发展出发,基于合理的逻辑框架和发展规划持续建设,这样才能发挥特色资源的长效性。如果为“特色”而“特色”,搞所谓的特色资源建设,缺乏后续发展机制,必然导致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流于形式[7]。在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中不能盲目追求建库数量及速度,而忽视了质量和资源深度;不能让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成了争夺项目经费的手段,这样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质量难以保证。所以,CALIS和J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项目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机制需要建立,应及时修正、更新和维护数据,以确保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即确保时效性。CALIS和JALIS要进一步提供特色数据库项目后续的资金支持,和项目考评长效机制,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等。

5.4 制定发展规划,实现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从“藏”到“用”的转移 要从大学图书馆区域联盟的角度来认识大学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问题,从信息资源共享的角度,实现外向型的以服务为宗旨的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以此实现馆内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真正实现大学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提高大学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扩大其社会影响。目前的大学特色资源建设的主要目的还是存储和收藏性质的,要改变这种现状,无论是机构知识库还是特色学科资源库的建设,要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要能从资源的服务上来实现大学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职能,让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实现从“藏”到“用”的转移。

5.5 合理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在确保特色数据库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图书馆应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合理规避知识产权的侵权风险,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图书馆可以根据数据库中各子库资源版权问题解决的成熟度,决定资源的开放度和共享度。对未解决版权问题或版权问题解决不彻底的资源,可先将对像数据和元数据分开存放,设定网络浏览系统的访问权限,授权用户可以检索并访问全文数据,对非授权用户则只发布元数据,改变全文链接,将其链接至相关学术论文或图书的摘要页或版权页,原文数据采用文献传递的方式解决等[8]。

5.6 重视对图书馆主页页面的建设图书馆主页是馆藏资源与服务宣传的平台,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窗口。特色馆藏作为图书馆特有的文献资源,在网站建设中,应突出其位置,以方便读者查找,并设置相对统一的名称与格式,对栏目中的特色资源进行必要的内容简介,更好地方便用户利用。

参考文献

[1]鄂丽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9,(12):19-23.

[2]中国教育在线.江苏地区省份高校名单[EB/OL].http:∥gkcx.eol.cn/schoolInfoSearch/ben/benjiangsu1.htm,2013-03-06.

[3]金以明.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93-97.

[4]马晓晖.论高校图书馆地方性特色建设与资源共享[J].图书馆论坛,2006,(1):104-107.

[5]范亚芳,曹作华.江苏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7:71-74,105.

[6]李书宁,吕岩彦,杨春燕,等.985高校图书馆数字特藏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1,(8):58-63.

[7]赵珊珊.试论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思路——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图书馆WTO特色资源建设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3,(1):110-115.

[8]刘葵波.特色数据库多元化版权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1):72-75.

(本文责任编辑:马 卓)endprint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江苏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