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2014-04-04 12:15孔祥智
山东农机化 2014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户农产品

孔祥智

高端论坛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孔祥智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农业技术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坚持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产业化经营推进“两个转变”,增加农业的产业收益,必须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放在农业现代化的首位。

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

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经营耕地2.18亩,按常住人口4人计算,户均只有8.72亩。在这样人口众多、狭小规模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史无前例。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充分汲取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据“农村绿皮书”提供的数据,2011年,我国农田灌溉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比重首次超过50%,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5%。但是,仅就技术推广一个方面,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这对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形成很大障碍。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大事。

对此,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小规模农户的利益。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呈上升趋势,尤其在畜牧业领域,规模化养猪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但在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以小规模农户为主。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保护小规模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国农业现代化只能是以小规模农户为基础,这是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并要“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二,以产业化经营推进“两个转变”,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的产业收益。早在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就指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经,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样做,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现实中,产业化经营主要有“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合作社迅速发展并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截至2011年底,全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2.17万家,实有入社农户4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合作社在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4万家执行了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标准,2.4万家通过了农产品质量认证,2.56万家拥有注册商标。

从价值链角度看,由于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其利益就是农民的利益,因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形式,既能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又可以保障农民的利益,无论对国家还是农民,都是最佳选择。我国是在龙头企业在农业领域有了相当基础甚至垄断地位的条件下才开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前合作社在总体上规模尚小、带动农户的能力较弱,因而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形式应该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第三,农业技术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除了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品种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蔬菜、花卉、奶牛、肉牛、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的品种技术高度依赖外资企业或进口,这种状况对于产业安全和农民增收都是极其不利的。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是“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品种技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点,是农业基础研究,要“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农林动植物抗逆机理、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林生态修复、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

第四,必须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放在农业现代化的首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自给问题,这是由国情决定的,不允许有半点忽视。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不仅消费量大,而且品种复杂,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很难替代,因此,国际市场只能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那种完全根据要素禀赋、靠发挥国际市场的作用来解决国内农产品供给的农业现代化思路并不现实。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农业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大。幸运的是,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并没有引起显著的产业损害,但足以引起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要在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确保粮食及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安全,除了前述科技支撑,还必须做到:(1)通过资源安全保障食物安全。所谓资源安全,就是要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还要确保耕地的质量持续提高;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对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2)树立大食物的观念,充分利用我国资源多样化的优势,向高山、湖泊、海洋等要食物,扩大食物范围,延长食物链条。(3)提倡节约,杜绝浪费。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可以养活2亿人。因此,要在城乡居民中大力提倡节约观念,通过节约保障食物安全。(4)逐步完善粮食补贴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逐步改变粮食产业比较收益低下的局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户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边疆治理现代化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