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题刻中北宋涪州知州吴革考辨

2014-04-04 15:20王晓晖
关键词:绍兴

王晓晖

(长江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 重庆 408100)

白鹤梁题刻中,有留题姓名者将近五百人。考明这些题名人的生平情况以及在涪州任职等事宜,将有助于对石鱼文字的正确解读,促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扩大学术领域,同时也将对白鹤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出有益的挖掘。但是自从唐代以来,虽然历代在白鹤梁上留名的人不少,但由于时逾千载,加之题名人中绝大多数因为官职较低或为偏处一方人士而在史书中难觅其踪,因此,对这些人物的考订研究非常困难。本文将通过对各种资料的爬梳整理,对北宋宣和年间在白鹤梁题名的涪州知州吴革进行考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对吴革的相关记载与研究

吴革之名,仅见于白鹤梁题刻中的《吴革题记》:

易以包无鱼为远民,民固可近不可远。余牧是邦久矣,今岁鱼石呈祥,得以见丰年,而知民之不远也。即尘显妙,有开必先,余乐斯二者。遂率宾僚共为之游,时宣和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朝散大夫、通判军州事常彦,奉议郎、前通判达州权司录事李全,修武郎、兵马都监曹绾,宣教郎、权司士曹事王拱,迪功郎、涪陵县尉张时行。朝奉郎、权知军州事吴革题。①

由此题记看到,宋徽宗宣和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123年1月24日),权知涪州军州事吴革与几位官员共游白鹤梁,并且留下题记。关于知州吴革,在宋以后直到现在,有许多提法:

清代姚觐元撰《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吴革题记》按语记载:“宋有两吴革,一见宋史《忠义传》,字义夫,华州华阴人(阴,史传误作阳)。官武功大夫、阁门宣赞舍人,死张邦昌之难,传不言其历文职、典外郡。一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四年十月,直秘阁吴革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五年三月为两浙转运副使,九年二月升直龙图阁,充京畿都转运使兼开封少尹,不行。与此刻题记相距十余年,或即其人也。清代王应元撰《涪州碑记目》记载与此相同。”[1,2]

李胜先生认为:“吴革,字义夫,华州华阳(今四川双流)人,一说华阴(今属陕西)人(《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吴革题记》按语)。宋初勋臣吴延祚七世孙。少好学,喜谈兵。再试礼部不中,乃从泾原军镇守西北,以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金人南牧,曾率部解辽州之围。使粘罕军庭,揖而不拜,责其贪利败约,词直气劲,坚贞忠烈。后被叛臣党羽抓捕,英勇就义。《宋史》卷452有传。”[3]

陈曦震先生主编《水下碑林——白鹤梁》介绍说:“吴革(1095-1146年)字义夫,华阳(今属四川双流人)。少好学,喜谈兵事。宣和四年为朝奉郎权知军州事。善书,其行楷酣畅浑厚。”[4]40何风桐先生介绍为:“吴革,字义夫,华州华阳人。北宋宣和年间南下为官,其他事迹,史多不见。”[5]曾超先生在其著作中介绍了陈曦震和何风桐的看法,未进行探讨[6]59。

从以上研究所见,对于在白鹤梁留题的涪州知州吴革,长期以来有不同意见和认识。较多的指向是吴延祚七世孙,靖康二年死难的吴革。笔者以为,在《宋史》卷451《忠义传》里对吴革之事的记载没有丝毫证据证明书中提到吴革任涪州知州之事是准确的,此人并未在宣和年间南下为官,也未出任过涪州知州。宣和四年出任涪州知州的吴革并非此人,而是另有他人,只是因为名字相同,而且史书中对此人的记载语焉不详,以致今天出现混淆的意见。

二、关于历史记载中吴革之探讨

从史书和其他历史文献记载的情况来了解,两宋时期,先后在宋廷任职的官员中至少有四个吴革。其中,在时间上与宣和四年没有关系的有两人,一位是北宋中期的安徽全椒人吴革,另一位是南宋中后期的江西九江人吴革。还有两位则在时间上与宣和四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的研究也较多地集中在这两个人身上。以下对宋代四位吴革的情况逐一进行考察,并最终确定宣和年间在涪州出任知州并留下题刻的吴革。

1.全椒吴革(1035-1088年)

安徽全椒吴革,字孚道,熙宁四年(1071年)进士[7]。卒于元祐三年(1088年)。在《全椒县志》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吴革,字孚道,蔚之弟。少治经术,能文,举熙宁进士。为襄州司户参军,以忧去。调扬子主簿,迁贵池令。精于吏职,令行禁止。鞠巨盗黠甚。有兄弟相与讼田者,至革,为垂涕譬喻,俱感泣去。巨盗闻之,旋悚服。改秘书省著作郎,知广德军,值建平岁祲,陈荒政十事,不待命发,廪账全活以数万计。通判韶州,就移知南雄州。课为广东第一。有胥吏鬻狱,闻革严能,乃匿去,为外台吏,革下车,尽得其奸状,捕取伏法,郡内肃清。擢知吉州,课又为江西第一,时吉州盐课,自蹇周辅增至二百万,民已失生理。而魏伦上诸县增课九十五万,革至则上书言各属勿以增盐为课,优诏允之。累进宝文阁直学士。元丰末,大蝗,行江南安抚司事,章奏悉关军国大计。元祐间,除江西运判,徙湖南,其时按察御史暨近臣交荐革才任监司。惜以积劳卒,年五十有三。追赠少傅,卫国公。入贵池、广德、吉等处名宦,祀乡贤。子六人,朋玨自有传。[8]卷10

元丰三年至五年(1080-1082年),吴革知南雄州,史载“吴革,承议郎,元丰三年六月到任,元丰五年十二月替。”[9]卷8元佑元年(1086年),吴革出任广西转运副使,见《苏轼集》载《李杲卿可京西转运副使张公庠可广东转运副使楚潜可广西转运副使吴革可广东转运判官制》[10]卷1852,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佑二年(1087年)五月记载:“去岁张公庠除广南转运使,辞不赴任,朝旨送吏部别与差遣。法行于下而不行于上,非至公之道。仰惟圣鉴裁照,幸甚!”[11]卷401张公庠除广南转运使在1086年,那么,吴革在这一年就先任命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随后,又出任江西转运判官,这一点,县志记载吴革于元佑年间(1086-1094年)除江西转运判官,《苏辙集》也记载有《吴革江西运判告词》[10]卷2040。元祐三年(1088年),吴革卒。据《全椒县志》记载,全椒县西南十里辑瑞冈吴山寺有“宋赠少傅吴革墓”,其上有黄庭坚所撰墓志。《山谷集》也载“公讳革,字孚道,除江西转运判官,徙湖南,居数月,寝疾,殁于官,享年五十有三,元祐三年四月某甲子也。”[12]卷22

通过对史料的检索与探讨,安徽全椒吴革的生平情况比较清楚,元祐三年(1088年)卒于湖南任上。由此可见,宣和二年(1123年)在涪州出任知州的吴革并非此人。

2.九江吴革

这个吴革主要活动在南宋中后期,根据对史书的整理,将按照年代顺序将其活动依次排列。

据《嘉靖九江志》记载:

吴革,字时夫,(吴)元之子也,三领举于漕,肄业南康白鹿书院。理宗朝筮,任抚州之崇仁尉。三历库官,宰钱塘,倅杭,历至文华阁学士、刑部尚书、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行宫留守、知建康府兼淮西总领。赠光禄大夫,谥清惠。公每以崇正学,基化本,宣德达情为己任。[13]740

在宋代重要的法律文献《名公书判清明集》中,也明确记载到:“吴革,号恕斋,庐山人。”[14]

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到,吴革,字时夫,号恕斋,庐山人,南宋时期官员。“淳祐中为钱塘令,中兴以来,钱塘地段多为王宫公府,而税赋尚存,民以为病,革申请于府为之奏免。九年通判临安府。”[15]卷16在出任钱塘县令几年后,于淳祐九年(1249年)出任临安通判,在此任上,参与《淳祐临安志》的修撰。《淳祐临安志》由赵与(赵与,1179-1260年,字德渊,号节斋)主持修纂,纂著者为陈仁玉、吴革、王亚夫等。纂著者初为通判吴革,一年以后吴革迁官,由通判王亚夫及陈仁玉继之[16]卷7603。淳祐十年(1250年),吴革迁司农丞,不久,迁南安军知军。这在《齐东野语》中记载颇为详细②。吴革在南安军任知军一直到宝祐二年(1254年)七月。江西大余有道源书院,其源于宋淳祐二年(1242年)知州林寿公所创建的周程书院,以祀周敦颐、程颢、程颐。宝祐二年(1254),时任知军的吴革准前教授赵希哲状请敕额,宝祐五年(1257年)知军郭廷坚又状请敕额,诏下,改名“道源”,并令郭廷坚兼山长教授其中。

宝祐二年(1254年)八月,吴革任提举常平仓事到绍兴,史载:“宝祐二年,以朝奉郎,八月十三日到任。”吴革到任后,因见有马天骥所建的朱熹祠,因此而“请为稽山书院”。稽山书院是因为吴革之请而建立的[17]卷20。景定四年(1260年),四月,吴革以权发遣判官兼知临安[18]。418十二月,临安府帅臣吴革奏狱空,诏奖之[19]。2251五年,七月二十九日,革罢[18]418。吴革在临安任上的事宜,《咸淳临安志》中还有详细的记载:“(景定四年秋九月),吴革,江州人,是月以权发遣户部判官兼知。六月转朝奉大夫。九月二十二日除司农少卿兼户部判官依旧兼知。十一月十二日兼敕令所刪修官。五年四月三日除司农卿依旧兼。七月二十九日革罢。”[20]卷49

《名公书判清明集》中,书判有昌化、富阳的,均属临安府。明张九德辑评的《折狱要编》卷二有《吴恕斋》条,记载他于理宗时任江南西路提刑,平反赣州雩都县一件寃案的故事[21]。想必该是在景定五年七月以后至次年知福州之前的事。

咸淳元年(1265年),吴革知福州。在福州任上,吴革主持刊刻朱熹所撰的《周易本义》十二卷、《易图》一卷、《五赞》一卷,后代称之为吴革建宁府刻本[22]132。《福州府志》也记载“吴革,咸淳初,知州事,雅重风化,尝创道立堂,祠濂溪以下诸贤,附以贤牧,又创经史阁。官至户部尚书。”[23]卷34咸淳二年(1266年)继续在福州任知州。史载:“为政雅重风化,尝创道立堂,祠濂溪以下诸贤,而附以贤牧。又创经史阁。官至户部尚书。本纪:三月己巳,吴革沿江制置使。志:三月二十四日,革除宝章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24]卷36咸淳六年(1270年)五月,辛丑,革加宣抚使[24]卷36。至此以后,吴革任官及其他事迹不见史载。

3.华州吴革(?-1127年)

这个吴革,《宋史》卷451《忠义七》当中有记载。这也是四个吴革当中唯一在《宋史》中立传的。

吴革,字义夫,华州华阳人,国初勋臣廷祚七世孙也。少好学,喜谈兵。再试礼部不中,乃从泾原军,以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

金人南牧,帅兵解辽州之围。使粘罕军,见之庭,揖不拜,责其贪利败约,词直气劲。粘罕少屈,为追回威胜诸屯兵,授书使归[25]卷451。

从以上记载显见:金人南牧,即金国军队南下攻宋之前,吴革一直在泾原军任职。由于金人南下攻宋,徽宗、钦宗先后发布诏书,西北各地军队前往河南、山西一带勤王,吴革始随军前往。

近年来,不少地方相继发现《吴氏族谱》,其中有《宋徽宗御制吴氏族谱序》,记载道“……秉义郎干办经略公事吴革,捧其宗谱进呈,朕万几余暇,披览一通,嘉其月无仕,历泰山、濮阳、西河、太原、渤海诸郡,由汉唐迄今,清流美谱犹存。……”尾题为“北宋宣和六年二月初三日宋徽宗赵佶赐撰”[26]248。宣和六年(1124年)吴革为“秉义郎干办经略公事”。

对以上记载,合理的解释是,由于金人南侵,陕西、甘肃一带宋军前往河南、山西勤王,吴革以“秉义郎干办经略公事”身份前往,在徽宗召见之时,呈上宗谱请皇帝赐序,所以宣和六年二月徽宗皇帝所赐的序中,仍然称为“秉义郎干办经略公事”,随后,“十月,钦宗问割地与不割地利害,对曰:‘金人有吞噬之意,愿悉起关中士马赴都为备。’诏以为武功大夫、阁门宣赞舍人,持节谕陕西。行至朱仙,闻金人犯京师,复还。”[25]卷451

靖康元年(1126年),河北、河东宣抚判官折彦质发文书,对象是当时率兵攻宋的金国统帅之一的国相元帅粘罕,借宋金议和请求他不要再发动攻势。在遣使名单中,有修武郎吴革[27]258,这与《宋史》本传中的记载:“使粘罕军,见之庭,揖不拜,责其贪利败约,词直气劲。粘罕少屈,为追回威胜诸屯兵,授书使归。”相互吻合,本条记载当可补《宋史》之遗。

靖康二年(1127年),由于“有立张邦昌之议,革谋先诛范琼辈,以三月八日起兵。谋既定,前期二日,有班直甲士数百人排闼入言:‘邦昌以七日受册,请亟起事。’革乃被甲上马,至咸丰门,四面皆琼党,绐革入帐,即执之,胁以从逆。革骂之极口,引颈受刃,颜色不变。其麾下百人皆同。”[25]卷451

吴革三月初六死难之事,史书中多有记载,许多著录中事实基本相同,如《靖康纪闻》、《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靖康稗史笺证》等。另外,从吴革官秩的情况来看,华州吴革在宣和四年知涪州也是不可能的。宣和六年(1124年),吴革为“秉义郎”,为从八品。宣和七年至靖康元年(1125-1126年),官秩为“武功大夫(正七品)、阁门宣赞舍人(从七品)、修武郎(正八品)”。而宣和四年(1123年)“朝奉郎(从六品)、涪州知州(正六品)”的官秩明显要高出不少。吴革作为抗金主要将领,焉能做官越做越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作为宋初勋臣吴廷祚七世孙的吴革,在宣和六年二月之前,还是“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那么,在宋徽宗宣和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123年1月24日)与同僚登上涪州白鹤梁并留下题记的就不是这个吴革了,陈曦震、何风桐、李胜的论著当中所指的吴革为此人就不能成立了。由此可见,吴革另有其人。

4.吴革

通过对以上三位吴革的任官情况的梳理,他们与宣和四年知涪州的情况都不吻合。只有本部分所讨论的吴革,应该才是宣和四年出任涪州知州的人。在南宋绍兴年间,官员吴革多次出现在史籍的记载中,其经历主要为:

绍兴元年(1131年)秋,七月,庚子,朝议大夫、新知澧州吴革为潼川府路转运副使。自置宣抚司后,四川监司以敕除者始此[28]。

绍兴二年(1132年),任江西转运副使[29]。

绍兴三年(1133年),江西转运副使③。十二月,庚戌,淮西宣抚使刘光世遣参谋官右中奉大夫吴革以机速事入奏。上召对后,十三日加直秘阁遣还④。

绍兴四年(1134年),两浙转运副使[30]卷81。

绍兴五年(1135年),两浙转运副使⑤。

绍兴六年(1136年)五月,右司谏王缙请令浙西漕司……所谓前任漕臣乃王俣李谟吴革而缙亦其一也。己丑……直徽猷阁知衢州吴革各进一官,以三省言丕问等,究心郡政吏,戢民安故也⑥。

绍兴八年(1138年),两浙转运副使[20]卷50。

绍兴九年(1139年)二月,直显谟阁、两浙转运副使吴革升直龙图阁,充京畿都转运使兼开封少尹[28]126。

绍兴九年(1139年)二月,宝文阁直学士、知西外宗正事赵子淔为京畿都转运使,代吴革也[28]卷126。

绍兴九年(1139年)五月,丁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李迨为京畿都转运使,初命吴革为畿漕[28]卷128。在白鹤梁题刻中记载有“余牧是邦久矣”,可见吴革在涪州出任知州有不少年头了,华州吴革出任涪州知州就变得很不可能。而从以上任官经历和任官时间又看到,绍兴元年(1131年),吴革以朝议大夫、新知澧州的身份为潼川府路转运副使,说明在南宋建立之初,新政权选拔一批官员,早在宣和年间就出任涪州知州的吴革,因为对川渝地区的情况相对熟悉,在绍兴年间终出任潼川府路转运副使一职。那么,在宣和年间于白鹤梁上留下题刻的涪州知州应该就是这个吴革。只是从目前对资料的占有情况来看,我们还不能确定他的籍贯,实在是一件憾事。

注释:

① 碑文录自陈曦震、陈之涵编著《中国长江水下博物馆:白鹤梁题刻》中的图版。其中一句,陈氏、曾超都录作“奉议郎、前通判达州权司录事李全修,武郎、兵马都监曹绾,”并解释“武郎”为“武义郎、武经郎”等,此说法有误。应为“修武郎”。

② 周密《齐东野语》卷5《赵伯美》载“……有旨吴革知南安军”。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③ 宋代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3记载:绍兴三年,三月,“甲子……于是江西转运副使吴革、韩琼并罢,而澡勒停。回素与吕颐浩不谐,由是不复而卒。……九月甲戌,右朝奉郎、新通判宣州楚执柔并放,罢取勘内公軧达停官,又李回、韩璆、吴革、李澡别见。”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④ 宋代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3记载:冬,十月,己卯……时左朝奉郎王俣直秘阁,吴革并为副使,户部侍郎梁汝嘉面奏,乞用谟,故有是命……从两浙转运副使吴革请也。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⑤ 《宋会要辑稿》之《食货》卷35记载:两浙转运副使吴革言:“在法,田宅契书,县以厚纸印造,遇人户有典卖,纳纸墨本钱买契书填。缘印板系是县典自掌,往往多数空印,私自出卖,将纳到税钱上下通同盗用,是致每有论诉……”。

⑥ 明天启《衢州府志》“宋刺史”记载:“吴革,右中奉大夫,直徽猷阁”。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中国方志丛书》602号《衢州府志》卷2,第280页。

参考文献:

[1] (清)姚觐元.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M]//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一五,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6.

[2] (清)王应元.涪州碑记目[M]//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一五,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86:377.

[3] 李 胜.白鹤梁石刻题名人考按五十六则[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6).

[4] 陈曦震.水下碑林——白鹤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5] 何风桐.宋代长江水文题刻实录[J].贵州文史丛刊,2002(1).

[6] 曾 超.三峡国宝——白鹤梁题刻汇录与考索[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7]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之御选宋诗[M].文渊阁四库本.

[8] 张其濬,江克让.全椒县志[M]//中国国家图图书馆藏数字地方志.230.89-41.

[9] (清)梁弘勋,胡定.南雄府志[M]//中国国家图图书馆藏数字地方志.330.37-134.

[10]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四二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1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 (宋)黄庭坚.山谷集[M].文渊阁四库本.

[13]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九江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

[14] 陈智超.宋史研究的珍贵史料——明刻本名公书判清明集介绍[J].中国史研究,1984(4).

[15] 魏袭琏.钱塘县志[M]//中国国家图图书馆藏数字地方志.240.15-32.

[16] 永乐大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4.

[17] (清)李亨特,平恕、徐嵩.绍兴府志[M]//中国国家图图书馆藏数字地方志.240.119-134.

[18] 吴廷燮,北宋经抚年表·南宋制抚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9] (元)佚名,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0] (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华再造善本.2006.

[2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名公书判清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2] 李致忠.宋版书叙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23] (清)徐景熹.福州府志[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

[24]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5]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6] 郝巨杰,陈道久.商山四皓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27] (金)佚名.金少英校补.李庆善整理.大金吊伐录校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8]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9] (宋)确庵,耐庵编.崔文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0] (宋)李 纲.梁溪集[M].文渊阁四库本.

猜你喜欢
绍兴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瞬间
绍兴梅干菜
人文绍兴
走向绍兴的古代诗人
我眼中的绍兴性格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
水城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