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免疫与防治技术

2014-04-05 15:55王锡刚
兽医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毒苗母源冻干

王锡刚

(宣汉县桃花乡畜牧兽医站,四川宣汉 636150)

猪瘟免疫与防治技术

王锡刚

(宣汉县桃花乡畜牧兽医站,四川宣汉 636150)

1 前言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疾病,临床可细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等等病型,典型症状为败血性经过,病程较长的可继发巴氏杆菌或者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导致肠道或者是肺部出现纤维素性炎症或者是坏死性病变。此病一年四季皆有流行,各种猪只皆可感染。主要传染源为病患畜及隐形感染者,耐过猪、潜伏期猪等等也能排毒,可诱发更为严重的危害。接触性感染为主要传播方式,生猪养殖疫病中属危害最为惨重的病患。本着“防重于治”的疫病防控理念,本文就猪瘟免疫与防治技术详细汇总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免疫与防治技术

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疫病,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做好免疫防治工作是最为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

2.1 常用疫苗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1.1 猪瘟兔化弱毒苗。此种型号疫苗有湿苗和冻干苗两种,接种以皮下或者肌肉注射为主,注射剂量每头无论大小猪控制1毫升为佳。国内生长的兔化弱毒苗防控效果最好,一般在接种后4-6天即可产生免疫效力,免疫期可维持1年之久,目前已被国外多个国家引用。

2.1.2 猪瘟、猪丹毒二联弱毒冻干苗及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上述疫苗参照标签使用说明,用浓度为20%的氢氧化铝生理盐水充分稀释后肌肉注射,每头份注射1ml,可有效起到预控作用。使用联苗,除了防治猪瘟外,对标示的其他病患也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

上述介绍的几种免疫疫苗为常用疫苗,除此之外,还有灭活苗、细胞弱毒苗等等,但是普及面不是很广。无论是采用何种注射疫苗,都要注意生产日期,确保于保质期内及时应用。被稀释后的疫苗,有未被使用的,建议立即销毁焚烧,不能留作备用。

2.2 免疫程序

具体免疫程序要结合地方疫病流行情况而定,如此方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根据此病常见的流行病学特点,可参照如下免疫程序进行:

2.2.1 非疫区。断奶后仔猪可接种兔化弱毒苗,免疫保护效力可维持1年之久。种猪接种,建议非疫区用弱毒苗于春秋两季各1次。

2.2.2 疫区紧急接种。地方养殖爆发猪瘟,加强病患畜治疗之余,应对无症状猪用猪瘟兔化弱毒苗进行接种。每只用量为3头份做紧急接种之用,可有效遏制疫情蔓延。

有实验者,于仔猪接触初乳免疫,可有效排出母源抗体的感染产生较强的免疫效力,值得借鉴尝试。

2.3 被动免疫

2.3.1 母源抗体。母猪经免疫接种后,可经初乳将母源抗体传递给仔猪。研究证实:仔猪在出生后48h及时哺乳初乳,可有效自初乳中获取母源抗体进入仔猪血液循环系统,确保仔猪被动获得免疫效力。通常情况下,猪瘟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2周,及时哺乳后可获得保护效力5~8周。但是,母源抗体并不能有效遏制猪瘟强毒的复制和排毒。综合上述因素,仔猪首次免疫日龄必须要控制在30d之内。

2.3.2 高免血清。高免血清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效果较好,养殖种群中有出现猪瘟症状的,10kg以下的猪,可用高免血清30ml进行皮下注射;10kg以上的猪,可参照每1kg体重2ml的量进行皮下注射。同群中未出现感染症状的,可参照一半剂量进行皮下免疫注射。注射免疫血清,没有诱导期,可直接产生免疫效力,维持2周之久。如果临床无高免血清可用,建议使用免疫猪瘟疫苗的健康猪全血代替,可取的同样的免疫防治效果。

3 影响免疫效力的因素

影响接种免疫效果的因素有多种,除了猪体自身遗传因素之外,与下列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3.1 疫苗的质量

弱毒苗中含有具有活力的弱毒数量直接关系着弱毒苗接种的质量,而冻干苗是否失真空,也就是将稀释液注射器刺入疫苗瓶内,如果不主动吸水则为失真空,此疫苗免疫接种效力低,不值得应用。

3.2 动物营养状况

体质孱弱的猪只,即使接种质量上乘的疫苗,也不会取得很好的免疫效果。此外,养殖种群中有缺乏氨基酸、某些微量元素的,也可影响猪只机体免疫应答水平。

3.3 母源抗体干扰

母源抗体可抑制疫苗毒在体内的繁殖,但是对猪瘟强毒影响不是很大。由此,确定猪瘟疫苗接种首免日龄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实验报道,于仔猪接触母乳前进行首免,可有效突破母源抗体的干扰,取得很好的免疫效果。也有学者提出,加大首免剂量也可突破母源抗体的干扰。总的来说,初乳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2周左右。如果仔猪能够在两周内加强免疫,一般会取得很好的免疫效果。

3.4 环境因素

养殖环境的好坏,尤其是消毒质量情况,将直接关系着猪瘟致病病毒的存活数量。由此,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有着与免疫接种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 其他注意事项

(1)冻干苗需要保存于2~8℃环境内,经充分稀释后必须要于2h用完,未用完的应立即废弃。

(2)接种猪瘟弱毒苗的同时,如需要接种其他疫苗,像是猪丹毒、猪肺疫等等,应该重选注射点,并及时更换注射器。

(3)首次日龄的确定需结合仔猪母源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经过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抗体滴度在1:16之下时,应及时免疫。二次加强免疫,需准备好1:1000的肾上腺素。可有效预防猪只免疫注射不良反应,注射剂量为每只猪5m1。

5 结论

总之,在本病的防制中,除制订和执行合理的免疫计划外,还应重点强调环境控制,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大中型集约化养猪场,在坚持自繁自养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引进外源猪(绝对不能从市场上搜集猪),搞好卫生消毒,杜绝外来传染源。目前我国养猪业的饲养管理水平还较为落后,在此阶段免疫防制是保障经济效益的前提。随着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未来的猪场将通过控制环境来预防疫病,提高经济效益。

[1] 张宗军,杨瑛,孙伟,等.慢性及非典型猪瘟污染场的净化方法[J].畜牧与兽医,2003,(3):28-29.

[2] 李红卫,涂长春,金扩世, 等.猪瘟病毒石门株与兔化弱毒株gp5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病毒学报,1998,(3):257-261.

猜你喜欢
毒苗母源冻干
羊群疫苗接种方法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不同PRRS疫苗组合对仔猪免疫效果的研究
HPLC法测定注射用清开灵(冻干)中6种成分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猪瘟高免血清冻干粉的初步研究》图版
猪蓝耳病灭活苗和弱毒苗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
嗜酸乳杆菌NX2-6冻干发酵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