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升阳活血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2014-04-07 12:52郭京娟魏祥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氟桂利嗪升阳头痛

郭京娟 魏祥玲 刘 霞

(1.山东省沂水县实验小学卫生室,276400 2.山东省沂水县人民医院3.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医院)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以反复头昏、头晕、头蒙为主症,病因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引起,一般无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和颅脑影像学异常[1]。

笔者2011年4月~2014年2月用自拟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病例全部为来我科室就诊的门诊病例。选择9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女23例,男25例;年龄46~77岁,平均(61.7±4.5)岁;病程3~12年,平均(6.2±2.3)年;高血压病17例,高脂血症13例,颈椎病18例,糖尿病5例。对照组48例,女24例,男24例;年龄47~76岁,平均(60.9±4.3)岁;病程3~11年,平均(6.1±2.5)年;高血压病17例,高脂血症12例,颈椎病19例,糖尿病5例。9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所有病例TCD检查均有脑供血不足现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症状、体征及伴随症状等均无明显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年龄≥45岁;②有头晕、头痛、头重三者之一,可伴睡眠障碍、记忆力障碍等自觉症状;③神经系统检查未见脑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④支持动脉硬化所见:眼底动脉硬化改变(动静脉直径之比达1∶3)或可闻及颈部血管杂音;⑤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未见异常或有腔隙性梗死灶;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11cm,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管腔狭窄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提示脑灌流动脉有闭塞或狭窄;⑦排除其他疾病导致上述症状者。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

观察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每晚1次。加服升阳活血汤1剂,2次/d。自拟升阳活血汤方如下:葛根30g,当归12g,红花10g,牛膝12g,地龙12g,天麻10g,姜黄12g,威灵仙20g,川芎12g,菊花12g,赤芍12g。气虚者加黄芪;痰湿盛者加半夏、石菖蒲;头痛重者加细辛、延胡索;热重者加黄芩。

对照组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1次/d。

两组治疗6周观察疗效。

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②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减慢变化及血管搏动指数(PI)指标的变化。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眩晕、头痛等症状消失;显效:眩晕、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头没有昏沉感或头昏目眩减轻,可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头痛减轻,虽然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无效:头部昏沉或眩晕及头痛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观察指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减慢变化情况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

两组疗效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后动脉、中动脉及基底动脉Vm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Vm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Vm变化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

讨论

CCCI是指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而非局灶性的大脑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当前的研究显示,慢性脑供血不足造成能量代谢障碍、葡萄糖利用减少、蛋白质合成异常、神经递质改变,以及脑白质损伤和神经元缺失等,最终损害脑功能。易发展为脑梗死或老年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眩晕病因病机历代医籍论述颇多,有“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之说。笔者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瘀阻脉络,清阳不升,气血不能上荣,清窍失养,故发为眩晕、头昏。治疗时当以升阳活血为原则。方中葛根升阳为君药;辅以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和营;少佐红花、地龙以化瘀通络,可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天麻熄风而止头眩。诸药合用,阳气得升,瘀血得化,气血运行畅通,得以上荣,濡养头目,脑有所养,诸症皆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中所含葛根总黄酮有明显选择性扩张脑血管的作用,可显著改善脑循环,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修复血管内皮细胞,降低或减少儿茶酚胺生成,从而抑制血栓形成[3],有效降低血黏度,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脑缺血症状。当归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浆纤维蛋白溶解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4];川芎中川芎嗪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红花有扩张血管,增加血容量和组织灌注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赤芍能抗血小板聚集;地龙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障碍[5]。天麻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细胞能量代谢、增强抗损伤能力、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作用及保护神经细胞膜、维持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6]。诸药合用,在治疗脑缺血方面可发挥协同作用,改善微循环,增加脑流量,缓解血管痉挛,从来改善眩晕发作时的症状。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是钙通道阻断剂,能够扩张血管,抑制血管收缩物质引起的持续性血管痉挛作用,对椎-基底及颈内动脉尤为明显,而且还有前庭抑制作用,能加快耳蜗小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前庭器官循环,从而起到减轻头晕等自觉症状。

本研究从临床疗效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改善CCCI性眩晕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表明自拟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1]陈红霞,杨世臣,清脑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2,30(3):22-2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4-27.

[3]黄兆宏,金之谨,何耕兴.葛根素对牛动脉内皮的作用[J].老年病学杂志,1992,12(6):350-351.

[4]韩红,范幼筠,张克俭,等.当归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4(1):65-67.

[5]木海鸥,苏孝共.地龙的药理研究概要[J].中国药业,2007,16(1):61-62.

[6]杨世林,兰进,徐锦堂.天麻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0,31(1):66-69.

猜你喜欢
氟桂利嗪升阳头痛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升阳益胃汤肺系疾病应用与药理学研究进展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头痛怎样保健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会变身的烦恼
《脾胃论》益气升阳方剂治法研究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下垂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