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雨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4-04-07 05:56曹文凯禹海峰李慧
山东水利 2014年9期
关键词:雨洪泰安市洪水

曹文凯,禹海峰,李慧

(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泰安 271026)

泰安市雨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曹文凯,禹海峰,李慧

(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泰安 271026)

根据泰安市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利用条件,分析了进行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总结了雨洪水资源利用的工程措施和推进此项工作的保障措施,供同类地区借鉴。

泰安市;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

泰安市地处鲁中南山区,总面积7 762 km2,辖6个县(市、区),556万人,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3,水资源短缺是泰安市基本市情、水情。解决水资源“瓶颈”问题,目前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推进雨洪水资源化。

1 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泰安市现有耕地35.1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6.2万hm2。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727 mm,平均水资源量16.97亿m3,亩均322 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对农田灌排设施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山丘区面积大,地下水开发利用难度大,地表水拦蓄设施少,农业生产还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一方面大量的雨洪水资源缺乏有效利用。面对这一矛盾,确定将开发利用雨洪水资源作为解决泰安市干旱缺水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主攻方向和主要途径。

2 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措施

2.1实施水库加固,“蓄”好水

2008 年以来,泰安市对全市12座大中型水库和443座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并统筹安排实施“百库千塘”治理工程,自筹资金治理病险塘坝2 094座,新增蓄水能力1.4亿m3。同时,充分发挥已除险加固水库的调蓄功能,加强调度运行管理,采用适当提高汛限水位、洪水预蓄预泄、抓蓄后汛期洪水等调度手段,尽可能多地拦蓄洪水资源。同时,大力实施水库新建、扩容工程。规划新建王家院平原水库和稻屯洼水库,还积极推进安家林、月牙河、田村等小(一)型水库升级扩容,水库扩容升级后每年后可新增蓄水能力1 000多万立方米。

2.2 实施河道治理,“拦”好水

自2009年实施大汶河综合开发工程以来,先后投资10多亿元,建成泉林坝、颜谢坝、汶口二号坝、颜张坝和唐庄坝等拦蓄枢纽工程。近年来,泰安境内大汶河及其支流上共建成大小拦蓄工程17处,形成水面40 km2,静态蓄水1.2亿m3,蓄水长度126 km。通过拦河蓄水,提高了雨洪资源利用率,为引汶灌溉工程提供了水源保障,新增灌溉面积1.3多万公顷。先后完成6条河流17个治理项目,治理河道194 km,新建和加固堤防135 km,河道防洪和拦蓄洪水的能力显著提升。东平县对汇河实行综合治理后,在汇河上建设小型提水泵站7座,不但补充了当地地下水,还遏制了因水源缺乏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形成“地下漏斗”。2.3实施水网完善,“调”好水

以大汶河及其主要支流牟汶河、柴汶河和大中型水库、东平湖为骨干,打造“东西连通、南北互补、梯级开发、蓄引结合、库河相济、统一调度”“一湖百库千塘,一轴四纵十横”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泰安市级财政投资1.8亿元的引汶水入泰城工程,年可引水8 000万m3,已于2013年年底试通水。肥城市投资1.2亿元实施了引汶调水工程,年引水量3 400万m3,张侯、尚庄炉、北仇3座水库和龙山河实现了与大汶河联网,解决了沿线安庄、边院、仪阳、安站4个乡镇的农田灌溉问题,实现了自流灌溉;另投资5 000万元,实施了引黄调水工程,实现黄河水、当地水的联合调度,解决老城、王瓜店等北部山区农业灌溉问题。宁阳县引汶工程年引水1.5亿m3、灌溉农田4万hm2,2013年又策划了投资1.3亿元的月牙河水库升级和东引汶灌区、月牙河南干渠改造项目。东平县投资4 800万元,实施引汶调水工程,实现了汶河、汇河、城南排水河、稻屯洼水系的联通,实现汶河水自流入城,回灌补充大清河北部山区,灌溉沿途农田0.67万hm2。

2.4 实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用”好水

先后对堽城坝、田山两处大型灌区和二十里铺、胜利水库、无盐引汶、光明水库4处中型灌区实施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市符合条件的5个县(市、区)全部纳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范围,对东引汶、月牙河水库等6处中型灌区实施了末级渠系配套工程,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使一大批兴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却不能发挥应有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重新焕发生机。宁阳县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对罡城坝、月牙河水库、东引汶3处引汶灌区实施末级渠系改造,新建防渗渠道453 km,配套渠系建筑物963座,扩大改善灌溉面积0.73万hm2,新增引汶水量2 000多万立方米。岱岳区结合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投资4 154万元,对18座小型水库灌区实施渠系配套,新建防渗渠道45 km,扩大灌溉面积0.37万hm2。东平县把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与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引水进城工程和无盐引汶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修复了“四十华里一条线”的胜利渠,实施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每年新增引汶水量1 500万m3,恢复新增灌溉面积0.27万hm2。

2.5 实施“五小”水利工程,“集”好水

针对山丘区“望天田”面积较大、作物得不到有效灌溉的实际,充分挖掘山区雨洪水资源,积极组织山区农民利用公路两边的排水设施、地边、沟洼以及屋顶等汇水区域,大力发展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五小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山区农民脱贫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新泰市采取集雨、风力提水、节水灌溉的综合治水模式,通过制定激励奖补政策,鼓励群众兴建小型蓄水工程。近几年,共建成小塘坝、集雨池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6 000多处,安装风力提水500多台(套),同时,配套节水灌溉设施,调整种植结构,高效利用雨洪资源,彻底改变了山区面貌。

3 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的保障措施

3.1 强化责任落实

为了实现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的常态化、制度化,泰安市把雨洪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建设现代水网、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纳入地方政府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2 强化前期工作

在《泰安市十二五规划》《泰安市现代水网规划》《大汶河综合开发工程建设规划》《泰安市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中,对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重点规划,使雨洪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有依据、能持续。

3.3 强化资金保障

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建立融资平台,运用市场化融资手段,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工程建设。另外,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兴建集雨工程,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工程配套一处”。

3.4 强化监督检查

采取现场检查、重点督查,以及信息周报、旬报、月报和媒体监督等方式,规范建设管理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5 强化技术支撑

把雨洪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与河海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的重点领域,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程、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使用,提高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责任编辑 张玉燕)

TV213.4

B

1009-6159(2014)-09-0042-02

2014-02-14

曹文凯(1973—),男,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雨洪泰安市洪水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重庆跳石河雨洪关系和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
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区域雨洪模拟研究
又见洪水(外二首)
泰安市通联站站长——王晓栋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