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水利工程调研及思考

2014-04-07 14:46赵炎李艳卉梁如蒙
山东水利 2014年1期
关键词:肥城市节水水利

赵炎,李艳卉,梁如蒙

(肥城市水利局,山东肥城 271600)

肥城市水利工程调研及思考

赵炎,李艳卉,梁如蒙

(肥城市水利局,山东肥城 271600)

肥城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水利体系,坚持“优先利用客水、合理利用地表水、控制开采地下水、积极利用雨洪水、推广使用再生水、大力开展节约用水”的原则,持续快速健康推进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逐步构筑起“引黄济肥、东西互补,引汶调水、南北贯通,河库相连、引蓄结合,城乡一体、优化配置”的水网体系。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肥城市;水利设施;水网体系

肥城市位于泰山西麓,辖14个镇(街),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605个行政村。全市总面积1277.3km2,耕地面积623km2,多年平均降水量658.8mm,人均占有水资源271.0m3,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1%,全省人均占有量的60%,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肥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使肥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肥城市水利局提出水网体系理念,加快推进以水系为中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生态建设,着力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 水利设施建设情况

1.1 资金投入规模逐步增大

1)强力对上争取。近几年,争取上级扶持项目89个,到账无偿资金2.72亿元。2)整合财政投入。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资金统筹协调,整合各渠道、各层次、各方面的资金用于水利建设,集中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3)吸引社会融资。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制合作等形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与经营,为水利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1.2 质量标准水平显著提高

紧紧围绕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河道综合治理等重点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中严格落实五制管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工程建设均圆满通过了各级组织的竣工验收。

1.3 水利技术推广明显加快

在农业上,全市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493.3hm2,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52万hm2,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5。在3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中,广泛推广应用了无机房建设、机井射频卡灌溉控制系统、蔬菜喷灌、果树微喷、风力扬水、土壤墒情监测等农田水利新技术。在工业上,积极开展节水改造,循环用水,对56家用水大户实施节水改造项目120多项,年节水4500多万立方米;建成了矿坑水综合利用工程,实现了矿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实施了取水计量远程监控工程,对全市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

1.4 管护措施更加具体有效

通过3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肥城市建立健全了水源地保护区巡查制度,加快了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了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了集体原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行了代建代管制度,全面推行工程、协会、水价“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93个,使新建工程、落实工程管护组织率达到100%。

1.5 水网体系建设有序展开

一是引汶调水工程。工程总投资1.5亿元,年设计提水能力3400万m3,共分3期建设,主要是通过安孙干渠将汶河水由泵站提水调入尚庄炉水库、向城区和边院镇工业园区进行供水。二是引黄调水工程。先后投资2216万元,实施了引黄灌区节水改造1~5期工程,累计完成干渠防渗17.3km,改建加固建筑物138座,预计总投资4644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水利基础设施禀赋薄弱

与泰安市其他县(市、区)相比,肥城市是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区域。全市只有中小型水库82座,塘坝313座,总库容1.25亿m3,兴利库容0.54亿m3。由于自身水利条件限制,导致在一些较大投资的国家、省水利扶持项目上存在不靠边和不符合的问题。

2.2 城区后备水源地亟需建设

由于先天水利条件,肥城市饮用水源一直以地下水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地下水过量开采、水的硬度超标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农业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致使地下水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寻找城区后备水源地已迫在眉睫。

2.3 产权制度改革有待加快

部分水管机构缺失或机构规格低,人员装备配备不到位、不标准,工程运行管理经费、维修养护费用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作职责不清、工作效能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同时,部分已建水利工程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造成产权不清、责任不明,即使有些工程进行了改革,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或用水者协会,但作用发挥还不够理想。

3 建议措施

3.1 加快水网体系建设

肥城市以争取全省现代水利示范县为依托,全力做好肥城市引汶、引黄调水工程与蓄黄、蓄汶蓄水工程的结合,逐步构建以大汶河、康王河和引黄干渠为骨干网络的水网体系,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达到南北贯通、城乡一体、优化配置的目的。各镇(街、区)要按照水利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农村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程项目,统筹安排,分步实施。

3.2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1)加大上级投入争取力度。组织精干技术力量编制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做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泰安市对肥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确保用好市财政水利建设基金。建议尽快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2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加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3)拓宽投入渠道。积极运用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增加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

3.3 加快水利机构改革

肥城市紧抓机遇,在全市构建了基层水利管理协调服务组织、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目前肥城市已成立14处基层水利站,16支防汛抗旱供水服务队,23个镇级用水合作组织,605个村级用水合作组织。肥城市通过建立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了基层水利服务水平,实现基层水利队伍的年轻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3.4 加大水利科技推广力度

在水利基础设施控制运用、维修养护、检查观测中要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严格控制无序超量开采;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新措施,全面推行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新技术;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建设。

3.5 加强部门协调和队伍建设

发改、财政、国土、农业、开发、林业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大力支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做好农村水利工程投入、组织、管理和确权划界等工作。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全市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更好地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优效的服务。

针对肥城市水利人才队伍实际情况,加大水利及相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使更多的水利专业人才进入到县级水利队伍中来。同时,加强在职培训,全面提高肥城市水利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崔春梅)

TV51

B

1009-6159(2014)-01-0044-02

2013-10-11

赵炎(1985—),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肥城市节水水利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小鹿和泥塘
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