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4-04-07 16:36华文林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应用型实验教学

华文林

(湖北理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应用型本科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华文林

(湖北理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管理体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及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讨

0 引言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自2009年以来汽车总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和国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的购车需求十分旺盛,汽车拥有量也飞速增长,我国真正进入了汽车时代。社会对汽车制造业及“汽车后市场”领域的汽车制造、汽车运用、汽车检测和营销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增。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微电子技术、信息科学等新技术对汽车工业的发展、生产、销售、维修、服务和回收等全过程进行了提升。新观念、新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机制等将对汽车类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等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根据人才市场信息反馈,目前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突破口、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欢迎。这些既为应用型高校汽车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空间,同时也给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严峻而又现实的挑战,对应用型高校汽车类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建设、培养具有特色的创新技术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 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着重掌握某一领域专门技术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1]。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每年会有计划地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许多院校还建设了重点专业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等,为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仍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二者存在的差距在应用型本科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践教学结构不合理

1)实验课偏重于作为理论课的验证过程。传统的实验课以基本的演示性、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偏少,没有注重将实验课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不少实验项目是根据实验室已有的教学设备或其他因素来确定,随意性大,没有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规定设置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设置数量也明显不足。

2)课程设计选题过于注重统一性。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部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安排有1~2周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选题依专业而定,选题数量明显偏少,选题时往往不考虑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而是以某些参数的不同值将学生分成若干设计小组。这样的安排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3)校外生产实习效果不理想。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单位一般不愿意接受学生进厂实习,生产单位的不重视和现场讲解人员的文化素质差异,导致校外生产实习只能以参观为主,真正在现场实习的时间很短,实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2实践教学手段缺乏吸引力

实验课教学大多数是先由实验教师进行集中讲解、演示,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说明进行操作。由于实验指导书将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甚至实验现象都写得很清楚, 使学生对实验结果没有悬念,导致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做实验的积极性,实验前不进行预习,实验中不主动动手,实验后不认真总结,实验报告大量雷同、抄袭等不正常现象经常出现。即使认真做实验的学生,往往也只是认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实验结果与标准值不相同时,许多学生会很自然地设法将实验结果向标准值靠拢,而没有主动去分析实验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的实验教学环境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1.3青年教师的工程素质有待提升

在新办应用型工科院校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很大。大多数青年教师属于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的经历,没有得到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等现场工程实践锻炼。虽然青年教师易于接受新知识,精力充沛,知识面较广,也肯吃苦,但由于或多或少地在工程素质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在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不少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存在操作不够规范,对实验仪器设备保养、维护的意识不足等问题。

1.4实践教学成绩考核方式不够全面、合理

实验课学时普遍偏少,实验课成绩仅占课程总成绩的10%左右,有的甚至不计入总成绩,无实质性的考试环节,只是根据出勤率和实验报告书写质量评定成绩,不够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往往是由指导教师与答辩小组共同给定,以学生的设计资料与答辩过程为主要评定依据,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态度、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则没有列入考核范围[2]。

2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措施

我校开设的汽车类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采取了如下相应的改革措施。

2.1建立统一、集中、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新模式

建立了省级机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学校及机电工程学院共同管理。将实验室、实验教学设备及专职的实验教师纳入示范中心统一管理。打破传统的专业教学教研室管理实验室和实验教师的封闭、单一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了实验人员与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共享和统筹兼顾。改革后实验教师的工作任务饱满,不局限于一两门实验课,其知识结构、适应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率也明显提高。

合理调配实验教师,在每个实验项目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3~5名学生,每1~2组安排1名实验指导教师,要求教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建议及解答,督促学生人人要动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4]。

同时建立了开放性实验室。学校还设立了开放性实验项目专项基金,为我校机电学院建立的开放性实验室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在开放性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自选实验课,自定实验方案和步骤,学生成为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主体,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放式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创新思维条件和空间[3-4]。

2.2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师综合素质

打破长期以来实验教师学历、职称较低的局面,大力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1)要求高学历教师参与实验室教学工作,要求新引进的博士生、硕士生至少在实验室从事1年的实验教学工作。

2)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3)鼓励和选派实验教师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及参观相关高校的实验室等。

4)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实验教学交流和比赛,以便教师交流实验教学的方法,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等[3]。

5)鼓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参与指导实验,促使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以及科研能够更好地相结合。

6)聘请实践经验丰富并具备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指导教师。

2.3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学时

根据职业岗位对汽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院对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基础,强知识,重应用,合并各门课程重复讲授的内容,删除陈旧的内容, 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例如“汽车构造”是汽车类专业开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特点。对“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对过时的内容如化油器部分进行了删减,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器、汽车点火系统与启动系统等后续课程要学习的部分,在“汽车构造”课程中只作一般介绍。“汽车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该课程教学不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还非常注重现场教学,共配套安排了2周的集中拆装实习。为便于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从专业基础选修课程调整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并增加了实验课程学时,即在确保理论教学学时够用的前提下,安排实践环节教学课时约占总学时的30%以上[5-7]。通过进一步优化该课程的内容,使理论学习的课时相对缩短,实践课时明显增加,同时新增了12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改革后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2.4改革毕业设计环节

打破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要求指导教师在申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时,须紧密结合科研和地方经济的生产实际,所选课题既要富有常规性,又要具有特色和探索性。

2)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年至少结合实验室现有教学设备申报一个毕业设计课题。

3)鼓励教师根据毕业设计自行研制实验设备,自制实验仪器,加强实验室建设。

4)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质量,对教师申报的课题进行网上评审,对不符合要求的课题一律取消。

5)由于每位学生的课题都不一样,为确保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到位,规定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能超过8人,并且要求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6)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符合进度,成立专业督导小组进行中期检查。

7)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工作,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

通过实施以上具体的改革措施,加强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和管理,严把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关、指导关、答辩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3 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我院汽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3年来,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在湖北省机械创新设计、工程训练等大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的好成绩;由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近几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教学改革已迫切地摆在大家面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不断地创新与实践。

[1] 丁洪生,蔡颖,项昌乐,等.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S1):45-47.

[2] 吴景华,尹念东.新建地方高校机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13-115.

[3] 杨超珍,赵伟敏,袁云龙,等.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 [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21(3):107-110.

[4] 张云明,徐忠朝,郑军,等.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与汽车技术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21(3):96-99.

[5] 徐庆华,冯大鹏,吴景华.机械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26(6):60-62.

[6] 于雷.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3):90-92.

[7] 陈松利,冬梅,刘树民.交通运输专业汽车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131-133.

(责任编辑高嵩)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Undergraduate of Automobile Specialty

HuaWenli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actice teach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of automobile specialty.Reform and research on such aspects as the experiment management system,course arrangement,optimization of course content,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aff,as well as the graduation design have been done,and th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automobile specialty;practical teaching;reform and research

2014-04-10

湖北理工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13611)。

华文林(1967— ),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汽车检测、汽车电控技术。

10.3969/j.issn.2095-4565.2014.04.017

G642.0

A

2095-4565(2014)04-0063-04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应用型实验教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