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策略研究

2014-04-07 17:55杨金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刘同学体味外公

杨金芳

(望奎县卫星镇中心小学,黑龙江望奎 152184)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那是因为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是农村一个庞大的儿童群体。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就有十多名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都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照顾,从这些孩子平时的表现上来看,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留守儿童性格倔强,逆反心理偏重,不合群,有攻击欲望,常与同学发生摩擦;一类留守儿童则恰恰与之相反,性格内向,比较自闭,课堂或课间表现均不活跃,话语极少;而还有一类学生则有“小公主、小皇帝”倾向,唯我独尊,娇里娇气。从我对这些孩子的了解发现,第一二类学生家里多有变故,或为父母离异,或为丧父(母)的单亲家庭;而第三类学生则是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娇惯所致。

对于这些性格“另类”的留守儿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另眼相待”,而应给予特殊的关照,让他们体味到教师阳光般温暖的爱意。

我们班的孙同学就是典型的“攻击型”留守儿童,常与同学发生纠纷,不是把谁的本撕了,就是把人家的脸抓破了,每天向我告状的同学少则一二个,多则四五个。为他的这种不良表现,我真是头疼了好一阵子,后来经过了解得知,孙同学一年前爸爸因盗窃入狱,妈妈扔下年幼的他和年迈的奶奶,离家出走了。自此,孙同学的性格大变,对母亲的离去怀恨在心,便把这怨气发在了同学的身上。了解到这一情况,让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多么不幸的孩子啊,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从此以后,他再惹祸,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味地训斥他,而是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改掉爱打架的坏毛病。在生活上,我发挥女性教师的优势,每周都为他洗一次脏衣服,还不时给他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重新体味到妈妈的关爱。在班级里,我还让他担任劳动委员,发挥他人高力大的优点,让他重新找回自信,我还做班级同学的工作,让大家默默地帮助他,让着他,既保留了他的自尊,又使他与同学的关系逐渐融洽起来。

经过半年多的悉心教育,孙同学变得阳光了许多,再没有与同学打过一次架,还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家渐渐地又喜欢上了这个大力气的小伙伴。

而我们班的陈同学却与孙野的言行完全相反,天壤之别。她整天坐在座位里一动不动,下课了也不去和同学玩,更不和谁说话。上课时,也是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听讲、写字。她把自己封闭在了一个人的孤单世界里。看着她忧郁呆滞的眼神和写满哀愁的小脸,我的心像被马蜂蛰了一般无比疼痛,要知道她可曾是我们班出了名的“百灵鸟”啊,她在一年级时的“六·一”文艺汇演上,以一首《乡间的小路》博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那时的她像个小燕子一样,整日里欢声笑语,歌不离口,特别讨大家的欢喜。

一个天使般快乐的孩子是如何变成今天这样的呢?陈同学原来有一个幸福祥和的家庭,父母亲都很疼爱她,把她视若掌上明珠。然而去年的夏天,她的母亲在外打工时不幸遭遇车祸永远地离开了她,爸爸因妈妈的亡故精神崩溃住进了医院。如此巨大悲惨的家庭变故,她犹如天塌了下来一般,整日以泪洗面。一个不满10岁的小女孩怎么能够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呢?更何况是最最疼爱自己的妈妈啊!

如今的“小百灵”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爸爸病好后独自一人去外地打工了。她整日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任何人交流。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她走出心里的阴霾,重现当年的快乐影子呢?

爱是所有心病的一剂良药。我发挥女教师的性别优势,时刻给予她母亲般的关爱。课堂上,我总是投以她温馨的眼神,传递爱的信息。对她偶尔一次的发言,报以暖暖的微笑,鼓励她,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课间活动时,她不出去,我就坐在她的身边,默默地陪着她,间或帮她梳理一下凌乱的头发。渐渐地,我从她的眼神里发现了一丝变化,她不再像以前一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了,我抓住机会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我告诉她:“每一个人总有一天都会失去自己的亲人,只是有早有晚而已,但失去妈妈的痛苦却是一样的,老师就是在几年前失去了心爱的母亲,我们都是没有妈妈的孩子啊,老师知道你还小,失去妈妈会更痛苦,但在天堂里的妈妈一定不喜欢看到现在的你,妈妈更希望看到一个充满快乐,每天哼着歌的你啊!你想让在天堂里的妈妈为你担心吗?”

听到这儿,她的眼睛湿润了。“老师很喜欢你,你可以把我当做自己的妈妈吗?”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哇”的一声扑在我的怀里大哭了起来……

陈同学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有心里话也会悄悄地说给我听,我也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时常为她梳头,洗衣服,让她重新体味到妈妈的温暖。一个爱唱歌的“小百灵”又飞回来了。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说一不二,俨然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刘同学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的爸爸是村里的泥瓦匠,每年都和妈妈到外地打工,家庭生活条件富裕,也十分娇惯他。刘同学从小就染上了蛮横不讲理的“小皇帝”的坏毛病。父母每年外出打工,便把他留在外公外婆家里,外公外婆对他更是娇宠有加,百依百顺,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刘同学在班级里与同学相处也是矛盾不断,经常有同学告状说他抢人家的笔和本,老师找他谈话,他也是小脸一扬,满不服气,还强词夺理狡辩说是小伙伴还他的。

这种“小皇帝”脾气如果任由其发展,必然使其形成人格障碍,将来会影响他的社会交往能力。为此,我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如实告诉了刘同学在校的不良表现。他的爸妈一致表示是他们没有教育好孩子,从小把孩子娇惯坏了,希望老师悉心管教。在得到他家长的支持后,我开始了对他的管教计划。

首先,改掉他乱发脾气的坏习惯。他在和同学相处时,如果占不到别人的便宜就会大发脾气,又喊又叫,或是耍泼哭嚎,同学们受不了他的撒泼耍赖就只好依着他了。我私下里告诉同学们不要任何事都顺着他了,特别是乱发脾气,撒泼时更是不能满足他的无理要求。大家明白了我的用心,都配合我,不再什么事都依着他。他打电话到父母那里告状,想得到父母的袒护,但他的爸妈也劝他改掉自己的坏脾气。在失去了父母的袒护、同学的逆来顺受后,他的撒泼耍赖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渐渐地他发脾气耍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其次,改掉他说一不二任性刁蛮的坏习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外公外婆总怕他受了委屈,所以对他百依百顺,他也就对外公外婆吆来喝去,毫无羞愧之感。对待同学,他更是摆出一副“小皇帝”的做派,指使别人替他做这做那,不是帮他拿书包,就是帮他买小食品,一不顺心就要抬手打人。

对他的这种恶劣行径我可是煞费苦心,不断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从内心深处让他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给他讲古代贤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故事感染他,引用身边同学的好人好事教育他,渐渐的他的心理有了变化。看到他下课时主动帮老师擦黑板,我就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他体味到做好事的成就感。后来,他看到地面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来;看到小同学拎水费力气,他就帮着拎……一个爱发脾气、娇气蛮横的“小皇帝”不见了,变成了一个爱助人为乐的阳光少年了。

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成长历程,但他们的特点就是父或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管教与关爱,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是班主任付出更多的爱,给予这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特殊关照,让他们在班级中无时无刻不体验到集体的温暖。班主任慈母般的体贴,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蓝天,每天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猜你喜欢
刘同学体味外公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我的外公
外公是个象棋迷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体味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