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机制及模式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2014-04-07 22:42蔡安宁毛广雄
关键词:皖江欠发达

蔡安宁,毛广雄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内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机制及模式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蔡安宁,毛广雄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有地方政府力量、转移地区的离心力和承接地区的吸引力.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力量所起的作用明显强于国际产业转移中市场力量所起的作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临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能源短缺、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企业规模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而欠发达地区承接地在以上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在转移地区的离心力和承接地区的吸引力共同作用下,发达地区部分产业逐步向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欠发达地区承接地政府应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找准产业承接方向,打造产业承接载体,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在思想观念、产业、政策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地进行无缝对接.

产业转移承接;产业集聚;欠发达地区;皖江城市带

0 引言

缩小区域差距、寻求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十二五”区域规划的目标之一.产业转移战略是落实国家发展目标的重要策略.中国区域经济自改革开放发展了30多年,已经形成了东、中、西三大经济梯度带,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产业转移是形成国际或地区之间产业分工的重要因素,是一国或地区为实现自身产业进步,在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后,将处于创新、成熟或衰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与行业的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甚至企业总部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有利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和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产业转移理论研究方面国外有全球价值链理论[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2]、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雁行发展模式理论[3]、边际产业扩张的产业转移理论[4,5]、区位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7].国内主要有技术转移梯度[8,9]和反梯度理论[10]、重合产业转移理论[11]、产业转移区位理论[12].国际国内的经典产业转移理论较好的解释了先后出现了三轮大的产业转移,第一轮是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欧美等传统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耗能工业向日本、西德等新兴国家转移;第二轮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全球制造业向亚洲“四小龙”地区转移;第三轮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全球制造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和聚集.

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向内陆欠发达地区转移,不同于以往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尽管国家或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但多年来内陆欠发达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始终处于“只见项目,不见产业”的转移陷阱中,无法将本地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无法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优势产业.以往对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研究较多,对内陆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研究较少,而本文从内陆欠发达地区承接地的角度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机制和模式,并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求为内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借鉴.

1 产业转移新趋势

全球化和信息化改变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点,改变着产业结构演化的背景和条件,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衰落产业、弱势产业的转移.

1.1 亚太地区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从国际范围来看,亚太地区成为国际资本、跨国公司转移理想的投资场所.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巨大市场的吸引力,国际产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等途径向中国转移明显加速,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的主要承接地.世界各大经济实体、全球500强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往中国.长三角正在成为世界性的总部经济地区,是产业吸纳的重点地区.我国每年约一半的外资流入长三角,一些跨国公司还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2012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 117亿美元(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2 我国发达地区开始大规模产业转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能源短缺、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成为制约地区发展的瓶颈,企业规模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而欠发达地区在以上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发达地区部分产业逐步向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从总体上看,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大.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转出的产业产值达到14 000亿元左右[13].二是产业转移层次低.转移的产业主要以低端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三是对资源和能源依赖强.如竹木加工、家具制造、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旅游开发、药材种植及加工等行业.四是转出地相对集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等地开始大规模产业转移. 1.3 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产业转移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进程.东部地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销量迅速减少,投资信心严重不足.为减低成本、开发巨大的潜在的内陆市场,东部的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纷纷向企业所在省的欠发达地区或中西部省的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2 国内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给国内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的重大机遇.国内欠发达地区如何找准产业承接方向,优化产业承接环境,把自己建设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2.1 地方政府力量

地方政府力量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所起的作用,明显强于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市场力量所起的作用.国际产业转移一般是企业行为,企业只要遵守承接产业国的制度和法律,政府一般不会干涉.而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积极主动为企业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可以说地方政府推进区域产业转移的动机强弱直接影响到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和水平[14],地方政府力量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制度的供给、市场秩序的维护、产业的指导等方面.

地方政府对产业转移的作用可以分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包括:提供财税补贴、土地优惠、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改进区域的制度环境等,影响企业的成本收益,进而正面推动产业转移.《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从财税、金融、产业与投资、土地、商贸、科教文化6个方面明确了若干支持政策.希望通过经济杠杆、政策法规、行政手段等产业政策弥补和修正市场机制的失误和不足,以推动产业不断演进.消极作用是指政府通过限制性、惩罚性措施激发企业的迁移决策,比如环保的强制性要求,资金门槛的提高.

欠发达区域经济相对滞后,仅靠市场机制和区域自身的力量,实现经济“起飞”将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且容易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和沉没成本[15].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积极进行招商引资,要以优惠的政策,较低的土地价格,热情周到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加快吸引东部企业进驻,减少市场的交易成本和沉没成本.

2.2 转移地区的离心力

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承接了我国香港地区的轻工业和传统加工业,如轻纺、钟表、玩具、消费电子、小家电等产业.第二次是90年代初,承接了我国台湾以及日本、韩国低端的装配加工工业,如电子、通讯、计算机等产业.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承接了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高端产业,如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要素日趋紧张,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在这些离心力的作用下,东部发达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刻不容缓,“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2.3 承接地区的吸引力

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能源、原材料相对丰富,产业空间大,市场发展广阔,投资回报率高,在类似产业上同东部相比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而且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承接地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15].同时,欠发达地区又不断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打造友善的人文环境、创设安全的治安环境,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来吸引发达地区衰退性产业向此转移,尤其吸引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指向型产业.

3 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

根据产业转移规模、范围、动机、主导因素,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分为以下5种模式.

3.1 成本降低型

梯度转移理论认为由于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差异,制造业会从高梯度产业的国家或地区向低梯度产业的国家或地区转移.近年来,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与成熟,东部沿海城市的生产要素成本日益上升,如用工、用地、用水、用电,迫使对要素经营成本较为敏感的产业纷纷外迁至我国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地区,如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3.2 资源利用型

由于部分资源的稀缺、不可再生性和空间差异性会导致生产要素收益的差异,进而会促使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转移并引起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因此,以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企业会选择外迁至资源比较丰富的内陆欠发达地区,从而贴近原材料供应地,有利于提高供应效率和降低物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3 市场开拓型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企业的本地市场拥挤效应是产业扩散形成的重要机制.在空间集聚和扩散力量的博弈下,企业会选择到市场需求比较大的地区选址生产.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运输成本,缩短产品生产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距离,及时获得市场信息的反馈,有利于产业再升级.外迁企业为开拓区域市场,往往寻求打破地域局限,跨区域拓展市场,在内地欠发达地区寻找市场潜力比较大的地区.

3.4 集群吸引型

产业集群式转移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其转移模式就是产业集群的整体性转移.群内企业具有地理临近、业务高度相关、协作紧密、共同形成网络系统的特点.通过引进一些产业的龙头企业,构建起产业的初步集聚效应,进而吸引大量相关行业的企业及其配套服务项目前来投资落户.工业园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承接集群转移的有效平台.中西部应大力发展工业园区,打造集群转移的承接区,使之承接更多发展潜能的东部转移的产业集群.

3.5 政策导向型

政府通过制度和政策安排,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影响人们的经济关系,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增加就业以及保护创新、激励发明等各种目的[16].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对产业转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政府通过激励性的产业政策,如优惠的税收、低廉的土地价格,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变一些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向这里进行转移.

4 实证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为探索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跨越式发展点燃了助推器.

长江流经安徽400余公里,有“皖江”之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2011年以调整撤消)、滁州、宣城9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面积7.6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4%.安徽省近45%的人口、68%的工业,42%的农业和56%的社会购买力都集中在皖江流域[17].皖江示范区将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承担起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试验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重任.

4.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皖江城市带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巨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尽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尽量把要转移的产业留住本区域内;同时,东南亚一些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安徽省政府和皖江地区地方政府,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教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等,积极规划,将自发的、无序的、市场化的产业转移辅以政府的引导,使其符合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拥有近800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沿江城际快速铁路,沿江、合杭、沪蓉高速等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区位优势明显.是长三角的组成部分,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实施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产业优势.皖江城市带产业基础较好,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目前,皖江城市带以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为代表,已经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摘自《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园区发展规划纲要》).

科教优势.皖江城市带集中了安徽省95所高校、20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院所、45个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合肥市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是国家大科学工程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资源优势.矿产资源充裕,拥有铁、铜、冶金、有色金属、石灰岩和方解石等资源.岸线资源丰富,拥有800里长江干流岸线.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总面积达到633万公顷.旅游资源富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农村常年外出打工农民有1 000余万人.

人文优势.该区域与江浙沪地缘相连、历史文化相通、习俗相近.文化底蕴丰厚,文明程度较高.多种文化交汇(徽文化、皖文化、吴文化),人才辈出.

4.2 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

皖江承接产业转移要发挥政府力量,坚持市场导向,立足比较优势,创新承接模式.目前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以下面几种为主:

承接成本降低型产业.承接长三角“腾笼换鸟”的产业转移,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附加值不高,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普遍较短,对成本的变化较敏感,因此表现出较强的产业转移倾向,比如食品加工、纺织、家具、服装、鞋、玩具、橡胶、皮革、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印刷业等.而皖江地区土地、劳动力、水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比较优势.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承接市场开拓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潜力较大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内陆市场.安徽省近45%的人口、68%的工业,42%的农业和56%的社会购买力都集中在皖江流域.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区位条件极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2008年华谊集团投资70亿元,在巢湖市建立无为化工产业基地,规划建设23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30亿元.

承接集群配套产业.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皖江已培育发展了汽车、冶金、建材、石化、家电、电子信息、光电、生物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安庆石化、海螺、奇瑞等一批骨干企业.要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集群式转移,例如,目前在芜湖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3家,各类上市公司、跨国公司100余家.

4.3 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皖江城市带要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实行无缝对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要进行对接.要紧紧围绕壮大本地主导产业,积极实行差别化的承接政策.通过给予特别的土地、信贷、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政策支持,鼓励主导产业项目及其相关项目的进入,限制非主导产业,尤其是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排放高、产品档次低的一般性产业和产品的进入.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重点推进货运枢纽中心和物流集聚区建设

体制要进行对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步伐,在招商引资、对外经贸、薪酬制度、税收制度、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快与江浙沪接轨,努力缩小与江浙沪在政策环境上的差距.应该建立一个稳定、公平、透明的政策体系和廉洁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对于产业转移的激励、吸纳、规划和引导作用,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发挥后发优势.

设施要进行对接.基础设施同构,以政府为主导共同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高起点统筹交通、水运、航空、能源、信息等综合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加快形成长三角地区“同城效应”,推动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企业家个人及家人、员工建立一个宜居的环境,让他们长期生活在皖江,甚至扎根皖江.

开发人力资源.承接产业大都需要一定技术含量,这就需要安徽各级政府引导和推动,加快熟练技术工人的培养,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熟练工人.返乡农民是可贵的人力资源,曾经在沿海比较发达的地方接受过技术的训练和商品意识的熏陶,有利于对新产业的承接.另外,思想观念也要进行对接.创新发展理念,积极学习、采纳苏、浙、沪等地区创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皖江城市带要立足于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开放型的内陆地区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

5 结论及建议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下,根据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机制和模式,得出以下结论:

1)地方政府力量是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地方政府承接产业转移动机的强弱直接决定产业转移的规模和水平.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滞后,依靠市场力量和区域的自身力量进行产业转移,时间太长和成本太高.地方政府在产业政策、公共服务、市场秩序、投资环境等方面给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2)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离心力和欠发达地区的吸引力的作用下,产业转移表现出资金规模越来越大,转移模式多种多样的特点.欠发达地区应加强产业转移来的企业的本地根植性,促使其与本地资源、区位优势相结合,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优势产业.

3)皖江具有承接产业转移良好的区域环境,发挥区域发展优势,打造成内陆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抓住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积极发挥政府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分工为基础,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选择合适的产业转移项目,促进承接地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

[1] 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

[2] 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上海:三联书店,1990.

[3] Akamatsu K.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62(1):3-25.

[4] Kojima K.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M].New York:Praeger,1978.

[5] 小岛清.对外贸易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6] Dunning JH.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M].Wokingham:Addison Wesley,1993.

[7] 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190-207.

[8] 何钟秀.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递[R].北京:世界社会学大会第23次委员会,1982.

[9] 夏禹龙.梯度理论与区域经济[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2):5-6.

[10] 郭凡生.何为“反梯度理论”——兼为“反梯度理论”正名[J].开发研究,1986(3):39-40.

[11] 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学术,1994(4):33-42.

[12]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3] 刘奇葆.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N].广西日报,2007⁃11⁃23(2).

[14]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5.

[15] 张婷婷.基于产业转移的区域政策创新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6] 马子红,胡洪斌.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探究[J].生产力研究,2009(13):141-143.

[17] 张亨明,王可侠,胡卫星.安徽实施“皖江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10(4):33-35.

Studies on the M echanism and M odel of China's Industries to Relocate to Less Developed Regionals

CAIAn⁃ning,Mao Guang⁃xiong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 Jiangsu,223300)

Industrial transfer is influed by governments,the centrifugal force of transfer regions and attrac⁃tion to industries to relocate.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s obviously stronger than the role ofmarket forces in Chinese regional industry transfer.Compared with developed regional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less de⁃veloped regions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land,labor,energy,space.Because developed regions are suffering the rising cost of land and labor,the shortage of energy,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space,the dimin⁃ishing of enterprisemarginal utility.Under centrifugal forces and attraction forces,there aremassive industries transferring from developed regions to less developed regions.In order to integratewith the developed regions,the less developed regions should seize the great opportunities ofmassive industrial transfer,identify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er,build the industrial zones and clusters,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dustry transfer and taking over;industrial concentration;less developed regions;city bel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Anhui

F127;F121.3

A

1671⁃6876(2014)03⁃0235⁃06

[责任编辑:蒋海龙]

2014⁃05⁃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13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B630008,2013SJB790007)

蔡安宁(1973⁃),男,江苏淮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can1973@163.com

猜你喜欢
皖江欠发达
关于欠发达地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小鲟”过皖江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分析
基于三圈理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