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系统分析

2014-04-07 10:22
关键词:亚文化政治思想

杨 锴

(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运行,其中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青年亚文化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双重张力作用下产生、发展、繁荣,具有抵抗性和颠覆性的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青年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青年亚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境,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介体。

一、青年亚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系统分析

(一)影响的途径

1.最原始的途径——家庭成员

青年亚文化影响大学最原始的途径是家庭成员,具体体现为:一方面,就家庭整体而言,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多层面影响中,家庭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对大学生存在先在性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印证的就是此点),因此父母中的亚文化现象势必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从大学生自身而言,还处于青春期中的大学生在其社会化进程中面临与童年分离从而进入成人的境遇,他们主动采取复制、拼贴的方式模仿成人文化,成人的“范本”首选的是自己的家庭成员。

2.最广泛的途径——大众传媒

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将讯息传播给个人和群体的大众传播媒介简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青年亚文化传播最广泛的途径,也是青年亚文化影响大学生最普遍的载体。从历史上来看,西方从二战后到七十年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登上了历史舞台,西方青年亚文化研究兴盛。上世纪末至今,传统媒体和尤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速扩展使得我国青少年亚文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作为具备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他们一方面较早成为掌握新媒介、新载体的人,另一方面又在新媒介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亚文化风格。

3.最直接的途径——同辈群体

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其最直接的途径是同辈群体。从青年亚文化的释义及特点来看,不同类型的青年亚文化在主体方面对应不同的族群,跑酷、动漫、御宅等青年亚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特定的群体。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享受孤独的过程中渴望得到他人认同,当光鲜亮丽的青年亚文化风景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如果不加入某个族群,可能被认为是“奥特曼”(outman),被同辈群体所排斥;另一方面基于相近的受教育经历、价值取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辈群体中互相影响比较大,容易形成联盟对主流文化进行抵抗。

(二)影响的结果

1.积极影响

总体而言,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首先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还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面临社会化的境遇,个体的社会化有两种途径:一是被动的由父辈通过言传身教将社会技能、评价标准、道德规范传递给自己;二是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中,构建个体在社会系统中的社会关系网。从上述两种途径上来看,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青年亚文化在某种程度不仅反映了大学生的社会化需求,也彰显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具备了社会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并作为沟通渠道缓解着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发展与社会要求的紧张性关系。另外,青年亚文化具备的青年属性特征,使它得以在大学生群体中生存、发展,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就使得青年亚文化迅速得以在大学生中传播,并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其次,青年亚文化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平台。中学时代,由于教育体制的偏差、社会价值取向的浮躁,在一切为了高考的指挥棒下,青少年丧失主动性,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创新的理想、创新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在青年亚文化群体中则恰恰相反,在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世界中,青年人的主体社会地位得到“虚拟”的提升,新的社会价值观在悄然形成,大学生主动参与青年亚文化实践,并在实践中自我教育,实现自我价值。富有创造性特点的青年亚文化有利于为大学生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加之同辈群体之间相互鼓励与默契,有利于培养其健全自身人格,拓宽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消极影响

青年亚文化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为大学生搭建创造平台的同时,也会给大学生带来角色混乱、价值困惑等不良影响,对部分大学生的人格完善起到阻碍作用。

首先,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社会角色的进程,此过程是在没有得到社会文化准备的前提下的进程,青年亚文化的进入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角色混乱。在此进程中,独身子女的大学生表现强烈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赋予的角色往往采取拒绝或排斥的态度,致使成人世界的社会角色期望值而落空,扮演的角色出现矛盾和混乱局面,其精神有可能走向真空状态。在这种角色混乱的自我世界中,大学生延续着自己的行为方式与道德标准,直至某种新的行为方式、道德标准形成。青年亚文化淡化了社会角色重合的潜在的社会矛盾,悄然地迎合了大学生特殊的精神心理追求。而在这段精神真空时期,正是由于这种社会角色矛盾的淡化,诱使大学生进一步迷失自我挑战社会规范与伦理价值观,而少部分大学生甚至跌入犯罪的深渊难以自拔。

其次,市场经济浪潮中,青年亚文化被西方价值观和商业文化裹挟,成为价值观输出和创造经济价值的工具,导致大学生出现价值疑惑。一方面,前文提出亚文化从词源角度来说,是一个舶来品,当代中国的青年亚文化诞生,源于外来和内生的双重影响,其中西方的青年亚文化对中国的青年亚文化影响甚强。当西方的青年亚文化输入时,输入的不仅仅是各色的文化形态,输入更多的是各色文化形态中的价值观,多元价值观带来大学生价值选择疑惑问题。另一方面,商业文化从来就没有放弃对青年亚文化的收编,通过市场运作的模式,加上商业媒体的大肆渲染,商家向大学生输出不断注入时尚元素的世俗化、娱乐化、享乐化的青年亚文化快,大学生被动的享受,甚至出现文化上消费主义的盛行,从而不再思考,其社会主流价值观开始动摇,潜移默化中接受青年亚文化形态所传递出的价值观。

再次,青年亚文化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会出现人格障碍的问题。一元文化社会中,社会成员虽然个性有差异,但价值观、理想信念趋同,个体与社会出现良好的互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语境中,个体失去其在封闭社会中的固定地位,造成意义感的缺失,从而对自身和生活产生疑惑,这种社会成员的人格一致性紊乱,导致双重人格乃至多重人格出现。大学生在青年亚文化尤其是低俗化、蕴含非理性价值观的青年亚文化影响下,在人格转型期会出现人格障碍的现象,如青年亚文化中“宅男、宅女”反映的是一种边缘性人格,“粉丝”群体反映的是附和型人格,网络“愤青”反映的是反社会人格等。

二、青年亚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点梳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影响重点体现为对教育工作队伍合法性、信息垄断权、教育评价权的挑战。

首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队伍是预设的,具有天然的合法性,而在青年亚文化视野中,预设的教师队伍的合法性会受到挑战,出现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被承认或教育者实施教育不被认同的现象,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反问语气的“你为什么是我老师?我为什么要接受你的教育?”出现教育者地位动摇的原因在于:现代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平等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师生平等,但由于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大学生本身是青年,具备一定的叛逆性,容易受具有颠覆性和抵抗性的青年亚文化的影响。

其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在传授知识前首先占有知识和讯息,在此意义上他们具备信息垄断权,教育者的这种权力也会受到青年亚文化的挑战。青年亚文化产生于现代社会,而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得讯息获取十分方便,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要求也使得信息垄断不可能成为现实。大学生掌握现代媒介技术本身就是青年亚文化现象及青年亚文化的推手,通过现代媒介技术,大学生可以从电视、广播、网络获得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信息。此外,青年亚文化的族群表征也使得大学生能从同辈群体中获得相关的信息。

再次,就教育评价而言,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是一种教育内部的惯习性评价,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评价是其主要形式,如“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雍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评价有控制的功能,即通过正反两面评价对不良价值观进行堵塞。而商业意识形态控制下的青年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和评价具有激扬的功能,如在时尚的追求上,其更切合大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当控制性评价遇上激扬性评价时,教育者的评价往往失去比较优势。

三、青年亚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途径探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需要一定的中介手段,包括教育内容、方法、载体等。广义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体系两个层面。就知识体系而言,学科化情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不断完善的教材,对此青年亚文化难以撼动。就价值体系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输具有经典性和权威性的主流价值观,需要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对其产生共鸣。由于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感觉主义倾向,他们首先在态度上就与经典、权威疏离,对主流价值观认同度较低。在此基础上,他们无法唤醒自身的正常的接受心态,对主流价值观接受度较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与之相联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在陈万柏、张耀灿等学者看来,其基本方法有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①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影响,势必也会影响其方法。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楷模的示范作用,楷模示范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青年亚文化中的“恶搞”挑战着这一方法,“恶搞”之下潘冬子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刘胡兰成为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孩,“杜甫很忙”等,这些无道德准则的“恶搞”行为是对传统权威和偶像的一种极度颠覆,消解了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的典型示范作用。

通过一定载体对人们进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包括组织载体、活动载体等,其中活动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形式,因为马克思曾指出人们“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②大学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文体艺术活动(虽然文体艺术活动也有德育功效),其应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构。大学生一般的文体艺术活动中,青年亚文化渗透较多,使得活动轻松活泼,但由于商业利益的侵入,使得部分活动过于娱乐化和低俗化。青年亚文化渗透到一般性的文体活动中,就更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活动失去吸引力和号召力。

四、青年亚文化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考察

(一)青年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一性

1.青年亚文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具有叛逆性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和偏离有警醒社会的作用,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首先,促进教育要求与学生需求的耦合。在理念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缺乏人本理念的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育的理想性和超前性,割裂了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青年亚文化契合了大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此予以借鉴,在此基础上,深入细致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更新教育方式方法,实现教育与学生需求的耦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研究者的重要任务。

其次,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向生活扩展。虽然有活动为载体,也存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主阵地,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依靠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来进行的。一方面,课堂教育内容是严肃的,加之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部分教育现象中出现说教的状况。为解决上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接地气”,生活化。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完成内外化过程,把课堂教育的知性在生活中转化为良好的习性,为此,要注重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

再次,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向虚拟空间扩展。信息技术时代,青年亚文化凭借互联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传播和发展,随时随地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许多大学生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我爸是李刚”造句比赛、北大学生拍摄的“你幸福吗”等,其中不乏以独特的视角来表达自身的心声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虚拟空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2.青年亚文化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2004年至今,高校的校园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但目前大部分的高校网络主要起着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近些年,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微信、微博等交互式平台的出现,因其信息发布、社会交往等功能的强大,在大学生中迅速窜红。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利用这些新平台,对大学生学习风气、思想道德、日常行为等带来广泛的影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交互式网络平台这一途径,突破时间、地点、场合影响的限制,使教育工作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增强工作的渗透性、广域性、即时性。

(二)青年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斗争性

1.话语权争夺消解教育的方向性

从字面上来看,话语权指的是说话的权利,意指为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是掌握在媒体控制者的手里,掌握在拥有经济权的人手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体现为意识形态宣传和主流价值观培育,一方面,国家和政府通过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掌握话语权;另一方面,国家和政府通过政策、法律和技术手段构筑各种“墙”,如媒体的准入制度、网络防火墙等,保证传播和教育的方向性,保障自身掌握的话语权。话语权在其行使过程中,从来都是被争夺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亦受到青年亚文化争夺。一是对媒介的争夺。青年亚文化为了使自身赢得消费者,充分利用新媒体,因为新媒体大都以追求商业利益和经济利润为目标,在青年亚文化传播上力求内容新潮、形式新颖,形成自己经济语言和生活语言的风格。相较于主流媒体传播的政治语言风格,经济语言和生活语言风格更贴近消费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利益需求。二是对“墙”的挑战。部分大学生以越轨的形式对主流文化进行抵抗,具体体现为,虽然在网络监控方面国家构筑了长城防火墙,但部分大学生还是通过技术手段(主要是翻墙软件)访问一些国家不容许进入的国外网站如facebook、twitter之类,并对此行为引以为时尚和先锋。③在话语权争夺过程中,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通过青年亚文化濡化着大学生,使他们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合理的价值取向。

2.空间争夺消解教育的针对性

十六号文件提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大学生活学习特点,国内很多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传统“三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进宿舍、进网络、进社团”(新“三进”)。④新“三进”把宿舍、网络、社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施展空间,使得教育的针对性较传统更强,教育实现路径更明确。但上述“地盘”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做主”,青年亚文化的触角也伸入到宿舍、网络和社团,和思想政治教育争夺“地盘”:(1)在高校普遍实施选课制和学分制条件下,传统班级集体失去意义,新的集体是宿舍,学生在宿舍学习、娱乐、交往。一方面,宿舍文化相较于整个校园文化就是一种亚文化。另一方面,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进宿舍,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加之宿舍成员生活方式相似性,宿舍中容易产生原生态亚文化,如逃课文化、独特语言文化、消费享乐文化等;(2)网络既是青年亚文化的载体,又催生着青年亚文化,网络中青年亚文化泛滥;(3)社团活动的经费来源一是学校划拨和成员缴纳一定的费用,另一是企业赞助,实际操作中,靠企业赞助的比较多。企业赞助社团的活动,必然有其自身的利益要求,所以活动必须以出新、出奇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出新、出奇就难以控制在主流文化的秩序内进行。

3.主体争夺消解教育的实效性

青年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争夺大学生这个主体,相较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年亚文化与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和心理需要更契合。但由于青年亚文化所具有的自发性和缺乏组织性的弱点,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出现非规范行为和越轨行为。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内我国青年亚文化的良莠不齐,以致一些社会沉渣也充斥进来,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青年亚文化群体浮躁不安、追求感官刺激特点使得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产生戏谑与阻拒心理,这种与主流文化的疏离性在一定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二是轻松、愉悦进而戏谑化、搞笑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影响青年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形成整体性、逻辑性的理解,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三是无道德准则的社会反叛行为,消解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的典型示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楷模的示范作用在青年亚文化群体中被严重地消解,甚至失去作用或产生反向刺激作用,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注 释:

①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本第222-229页。

②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5页。

③我国的网络安全监控采取防火墙的形式,中国国家防火墙(长城防火墙)原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主导设计,方在武汉大学演讲时曾受到台下学生“扔鞋待遇”。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翻墙软件访问国外网站,形成“翻墙”网络青年亚文化。参见叶飙、方滨兴的墙内墙外:北邮校内受尊重 校外遭很多人非议,http://www.nfdaily.cn/pic2/content/2013-07/18/content_73961565.htm,2013-07-18.

④刘艳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三进”探析》,载自《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九期,第146页。

[1]Gelder,Ken & Thornton,Sarah ed.The Subculture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7.

[2]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09.

[4]徐建.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9).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

[6][英]伯尼斯·马丁.当代社会文化流变[M].李中泽,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亚文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