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建设

2014-04-07 10:22张南生刘小莉
关键词: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机制

张南生,刘小莉

(怀化学院 组织部,湖南 怀化 418008)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质量关系到党的生命。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形象,更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批优秀的青年学生被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为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加了党的活力。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党员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质量问题,理想信念淡化,入党动机复杂,党的宗旨意识不强等广泛存在。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党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形象,影响了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科学地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党员质量状况

“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研究”课题组从实际出发,以湖南省几所高等院校的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党员质量状况进行了解。

(一)关于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旗帜和方向。只有解决理想信念的问题,才能使大学生党员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才能使他们产生不竭的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努力奋斗。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党员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在“入党动机”调查中,有83%的学生党员选择“为共产主义理想”和“得到更多服务他人的机会”。而与此同时,理想信念淡化,入党动机不纯等现象也存在于大学生党员之中,调查结果显示,有12.2%的学生党员入党是为了“有利于将来找工作,升职”,有4.8%的学生党员入党“目的不明确,只是跟随大家”。

(二)关于党的理论知识素养

列宁曾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1]科学、系统的党的理论知识是大学生党员必备的思想武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过系统的政治理论课堂学习,大部分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由于缺乏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他们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大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了解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在对湖南省几所高校大学生党员调查中发现有62%的学生党员认为自己“政治理论知识不够系统”,77%的学生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够积极主动”。党的理论知识欠缺,应有的理论基础薄弱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党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关于专业学习与社会工作能力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作为大学生的先进分子,大学生党员理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到学业成绩与综合测评优良。从调查的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党员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秀,其中93%的党员学生专业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前50%,61.8%在前25%,并且几乎所有的学生党员都曾获得过校(院)级以上的综合奖项。但与此同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入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滑坡。据调查数据显示,有2.6%的学生党员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后25%,甚至有极个别学生党员还存在着考试不及格、考试舞弊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在青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在社会工作能力方面,“大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社区服务,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已经成为现代大学塑造人才的一个发展方向”。[2]大部分学生党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社会工作能力大大提高。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87.4%的学生党员担任过学生干部,他们能主动参加学校的党团学活动,努力开展社会工作,积极地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

(四)关于奉献精神、服务意识与群众认可

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是党员最为可贵的品质。大学生党员理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关爱同学,助人为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桥梁作用,及时向党组织反映广大同学的心声,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在广大同学心中树立较高的威信。从调查的数据结果来看,有73.8%的大学生党员能积极主动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71.4%的表示愿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但与此同时,也有2%的学生党员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不帮助”,有13%的学生党员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自己”。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大部分学生党员质量高,他们政治立场坚定,能在思想上起到引领作用;学习成绩优秀,能在专业学习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乐于助人,积极奉献,能在工作与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但与此同时,一部分学生党员政治素质有待提高,专业学习还需努力,奉献精神还需加强。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科学的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

二、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的重要性

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意味着将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专业功底、社会工作能力、群众基础等要求量化到具体指标,并且利用这些指标通过党员自评、组织评议、群众考评三种途径实现对党员的质量评估。科学的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有利于保证学生党员质量,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必然之举。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自身素质,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

从当前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标准来看,大部分都是按照党章相关制度来制定的,很多层面是理论性和抽象性的。科学的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首先应该是以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标准为基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党员质量标准量化到具体的指标,从而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有具体的目标,促使青年学生按照党员目标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与此同时,科学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还将进一步对学生党员进行客观、全面的考核与评估。通过考核评比使广大青年学生党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党员意识和个人荣誉感,从而促进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更好地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

“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学校实现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目标提供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3]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质量来体现。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质量状况直接反映学校办学质量,影响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科学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从实践上能促进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创新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方法,提升了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这些都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提高党员质量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当中的优秀分子,是我党的优质力量资源,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业,承载着“中国梦”,他们质量的情况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因此,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对于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和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囊括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各个阶段和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在研究与执行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并且注意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是导向性原则。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应该是以对学生党员未来发展指导为终极目标,引导学生党员端正入党动机,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全面性原则。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的构建要涵盖学生学员发展与管理的各个时期与各个阶段,要将学生党员个体的“历史表现”、“目前状态”、“未来发展”等均包括在内。另一方面,要全面地考虑到学生党员思想与行动的评估,要根据思想与行动的不同特性来制定相应的指标,避免顾此失彼。三是发展性原则。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不应该是制定相关的制度来限制学生,而应该根据党员个体发展的需要,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为目标。四是可操作性原则。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可操作性是关键。在机制的设定过程中,应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党员发展和管理的具体流程科学地设置详细的各项指标,使机制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应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吸收优秀的大学生到党组织中来,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学生党员人数大幅增加,但如何在扩大数量的同时保证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应该注意大学生总体质量,确保在对学生党员进行量化考核时各项考核指标能够适合较大范围的学生群体,但与此同时,也要严格把关学生入党的各个程序及学生党员各个时期的管理,确保学生党员的质量。

第二,要注意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在新时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党员群体身上也承载着时代变迁的因子”,[4]他们的政治意识与思想形态出现了新的特点。他们好奇心强,信息和知识丰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便与此同时,他们理想信念相对淡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有所欠缺,价值观更加现实,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因此,不能用老眼光去要求他们,在构建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的过程中应加入人性化、灵活性的柔性指标。

第三,须积极调动党内与党外的力量。大学生党员质量如何不仅体现在党内生活中,更应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因此,在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时要充分调动党内外双方的力量,既要注重党组织评估,也要充分调动党外因素,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标准,从而更为全面地考察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

[1]列宁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312.

[2]崔桂武.关于建立大学生党员考核制度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4).

[3]张汉志.提升学校党员质量的思考[J].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2009,(3).

[4]花艳,王小莉.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9).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机制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