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虔诚祭拜与时俱进慎思追远

2014-04-07 01:26崔超英李洋
台声 2014年5期
关键词:典礼黄帝活动

崔超英 李洋

4月5日上午,甲午年(201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叶克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纪斌,台湾方面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及夫人黄雪、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及新党代表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代表,全国劳模、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港澳同胞代表,海外侨胞代表共万余人,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穿过轩辕桥,登上龙尾道,齐聚于轩辕殿祭祀广场,参加了公祭典礼。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台湾中天电视台、福建东南卫视、陕西卫视等联合直播了此次活动,两岸三地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通过电视直播共享了这一隆重庄严的民族盛典。此次公祭活动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典礼:庄重虔诚崇敬感恩

上午9时50分,公祭典礼开始。

9时50分取“九五之尊”之意,代表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现场击鼓34响,鸣钟9响,“34”象征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9”则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江泽林主持典礼。在优雅的颂乐声中,公祭仪式正式拉开序幕。随后,江泽林宣布:

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开始。

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及夫人黄雪先后敬献花篮;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陕西各界敬献花篮;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叶克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分别代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敬献花篮;

随后,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代表,全国劳模、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港澳同胞代表,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及新党代表,海外侨胞代表分别敬献花篮;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黄陵县委书记呼世杰还代表延安、黄陵守陵儿女向轩辕黄帝敬献花篮……

敬献花篮后,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娄勤俭恭读祭文。之后,全体参祭人员向轩辕大殿内的石刻浮雕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表达敬仰与缅怀之情。并在观赏完乐舞告祭、“巨龙”升空之后,依次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部分参加人员还到桥山顶的黄帝陵冢按逆时针方向绕行一周,寓意时光倒流,表现无限追思。

祭祀活动结束后,祭祀用的水果、花馍等祭品被分送给前来祭祀的群众。按照当地传统,祭品可以给全家带来吉祥好运,添福增寿。

祭文:与时俱进扬我之威

当娄勤俭恭读完祭文后,人们发现,今年的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祭文中,提到了玉兔登月、南水北调等新鲜的扬我民族之威的重大事件。祭文全文如下——

惟公元二零一四年四月五日,骐骥竞奋,紫气瀛寰,华夏儿女,汇聚桥山沮水,心寄雅乐时花,恭祭我始祖轩辕黄帝之陵曰:

五千年生生不息,赖吾祖肇启文明;十三亿殷殷康泰,蒙吾祖福佑苍生。黄发垂髫,无不念兹;华服洋装,遐迩诗颂。时时不忘,俎豆常新;岁岁绵延,龙脉永承!

癸巳开华篇,共筑中国梦。顺民心之所向,绘改革之宏图;彰严明之法度,兴俭朴之良风。神舟天宫对接,嫦娥玉兔登月;汉水通济京津,鲲鹏蓝天驰骋。云帆高挂,睦善洽及万方;春风浩荡,丝路再启新程。两岸融通,日新日进;华夏岿然,海晏河清。四海苗裔同心,共襄国运昌盛!

煌煌中华,自强复兴,千秋大业,砥砺乃成,仰吾祖之英灵,佑华宇之繁荣!

大礼告成,伏惟尚飨!祭拜:慎终追远祝我中华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及夫人黄雪此次是专程从台湾赶来参加典礼活动的,他表示,自1949年以来,台湾同胞每年清明节都会在台北举行隆重的遥祭黄帝陵典礼,台湾地区的多所黄帝庙同期也举行各种纪念黄帝活动。2011年至今,陕台两地实施“两岸共祭”,并利用媒体将清明黄帝陵公祭典礼与台北遥祭黄帝陵典礼和台湾各地的纪念黄帝活动联络起来,向全世界转播,向世人宣示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共祖和一个中国的立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遥祭表示我们缅怀先祖,慎终致远,同时表示对黄帝敬仰之情。这次我能够到这里来,感觉就更不一样了,内心充满了感动跟激动。

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今年已经是连续第三年率团到陕参加公祭活动,并在桥山选址命名“思源林”种植。今年郁慕明先生率新党新一届全委会新委员专程参加公祭活动,并续种“思源林”。他表示,在家里,每年清明都要祭自己的祖先,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我每年都会来。他希望今后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人来参加祭祖活动,让他们知道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之所在。所以,他这3年带来的团员都有所不同,今年团内有19位团员,其中2/3是第一次到黄帝陵,年轻人也有责任把这个事情继续传承下去。

“我出生在台湾,现在回大陆投资,只要有机会,每年都会来祭祖。”中华台商协会名誉会长赖文鑫说,每年看到清明节的公祭黄帝活动,都能让我们对中华文明有更进一步的认知。我们从小在台湾,每年都会有遥祭黄帝陵的活动,宣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祖,所以能亲身到桥山祭祀,无比激动,也想借着这样的非常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可以共同发扬传统文化。

前来参加清明公祭黄帝(第七届)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的中华大汉书艺协会秘书长陈茂宏是第一次到陕西参加祭典。他说,看到“飞龙升天”的那一刻感到非常震撼,参加此次活动让他与有荣焉,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

专程从台湾来参加公祭活动的黄素梅今年80高龄。她说,参加这次活动非常感动,真切感受到两岸同根同祖。黄素梅的先生祖籍在浙江杭州,每年她都会带着儿子、媳妇和孙子随先生到大陆扫墓祭祖。她说,祭祖的时候就会对孙子说,爷爷当年是从杭州到台湾的,这里是我们的根,这里有我们的祖先。仪式:简约大气传承创新

“公祭乐舞每年都是公祭活动的主要表演,虽然每年的大结构不变,但每年的舞蹈编排和看点都会有变化。”公祭乐舞总导演刘姬娜介绍说,参与表演的学生主要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体育学院和西安音乐学院。“因为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今年公祭乐舞的规模比去年的640人减少了1/5,虽然在人数上减少了,但总体视觉效果和规模上,并不比此前差。”

刘姬娜说,去年公祭乐舞经历过一次改版,首次将乐舞配乐从以往的交响乐变成民乐,舞蹈动作也回归传统。而今年总体仍由礼祭、云祭、龙祭和序礼四部分组成,又把黄陵县传承久远的公祭仪仗礼仪,即旗帜、鼓乐、面花、时果融入其中,“这是今年最大的亮点。面花花馍有34个,代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时果代表四季,将这些民祭的形式融入国家祭祀舞蹈中,是与往年完全不同的”。

在舞蹈编排方面,刘姬娜介绍,公祭乐舞按照国家祭祀的八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标准,每一段的舞蹈构成都是8的倍数来划分,有64人的舞段,也有32人的舞段。“排练了几个月,从合唱到男女舞队,先分头排练,再集合排练,然后经过现场彩排等,最后才在典礼上呈现给大家。学生们今天早晨为了准备舞蹈的服装、化装和排练,凌晨3点就起床了。”

今年的黄帝陵公祭活动,传承往年多项传统活动,还新增了民族独特传统文化讲坛、清明民众谒陵活动等内容,调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陕西欢迎会、黄陵欢迎会等原有活动的名称和内容。在彰显陕西特色方面,在黄帝陵祭祀广场南端、轩辕庙门前广场和印池北广场还分别举行了安塞腰鼓、黄陵花馍、陕西剪纸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直播:两岸合作世界传播

今年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央视科教频道、台湾中天电视台、福建东南卫视、陕西卫视联合进行了直播,凤凰资讯台、广东卫视也适时进行了转播。

直播于4月5日上午9时30分开始,陕西卫视22时重播。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北京演播室特别邀请中央文史馆馆员、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和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对清明公祭黄帝的历史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文化解读。

台湾中天电视台特别派出首席主播、台湾资深电视人卢秀芳参加直播,她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于胜春、东南卫视主持人叶青林和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邵玮,共同完成了此次直播。著名文化学者苏叔阳作为特邀嘉宾参加直播。

卢秀芳是第二次到陕西,但却是第一次参加公祭黄陵活动,这让她觉得激动又荣幸。她说,“亲临现场,我觉得作为一位炎黄子孙真的是感到非常自豪。你到这边可以回答一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就是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要去哪。如果要我补充的话我会加上一句,为什么我会在这里,为什么我们能够在这里?其实就是中华儿女开枝散叶,从黄帝开始中华文明绵延流长的一个最好证明,那就是我们嘛。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华儿女除了感到很自豪之外,我们肩膀上的责任也很重大。黄帝一代一代地把棒子交到我们的身上,现在我们可以给我们的下一代什么呢?所以我想所有的中华儿女到这里来都不由得会要思索这个问题”。

据陕西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主任孙杰介绍,今年台湾依然举行了“中华民族海内外同胞联合祭祖大典”,这是在台湾地区举办的第40次联合祭祖活动,陕西台专程拍摄的短片也在直播中首次播出。今年的直播典礼更强调“中华儿女血脉同根”的情感纽带,并将“新丝绸之路”的主题与黄帝、嫘祖发明缫丝织绢技术的传说相融合,探讨黄帝文化及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是中华儿女尊崇与景仰的民族圣地。祭祀桥山黄帝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历朝历代的各种祭祀活动中,起源最为久远、地位最为重要。尧舜禹、夏商周都自认为是黄帝后裔,《国语》、《礼记》等诸多典籍都有关于黄帝陵祭典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黄帝浓厚的追根感恩之情。春秋战国时期,以黄帝为初祖的诸姓后裔仍然按照传统继续祭祀黄帝。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沿袭了对黄帝的祭祀。唐代对黄帝的祭祀则更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唐代宗批准将桥山黄帝陵致祭纳入国家祭典。

相关链接

台湾: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4月3日,台湾当局举行2014年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活动,凸显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寓意。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主持典礼,这是马英九任内第四度主祭。

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始祖,台当局为纪念黄帝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基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马英九继2009年、2012年、2013年,第四度亲自主祭,表达当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2014年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上午在台北市圆山忠烈祠举行,马英九主祭,“立法院长”王金平、“司法院长”赖浩敏、“监察院长”王建煊、“行政院副院长”毛治国等人陪祭,台当

局各部门派员与祭。

上午9时,马英九在崇戎乐声中抵达忠烈祠,典礼开始,钟鼓齐鸣,主祭、陪祭、与祭人员就位。随后由马英九上香、献花、献果、献帛及献爵。在司仪恭读祭文后,马英九率同陪祭、与祭人员行三鞠躬礼,典礼庄严隆重。

台“内政部”指出,为让与祭人员对遥祭黄帝陵意义有更深入了解,今年除将祭典缘由与祭文内容印制成书签提供与祭人员,并在祭典开始前解说。

猜你喜欢
典礼黄帝活动
“活动随手拍”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雨中大典
颁奖典礼剪影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Keynote Speakers
黄帝是个养生大师
不要小看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