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金属锡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2014-04-08 12:05高云川
有色金属设计 2014年3期
关键词:锡石锡矿闪锌矿

高云川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呈贡650502)

0 引 言

我国锡资源储量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其矿存在着贫、细、杂以及多金属矿的特点,属于比较难选矿石[1]。云南文山都龙矿区,是 Zn、Sn、Cu、As、S和Fe共生的多金属矿床,并伴生有 In、Cd、Ge、Ga、Ag 等稀贵金属[2]。其中 Zn、Sn、As 以及 In、Ag、Cd的规模储量为大型,是我国继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之后的又一大型、含有大量共伴生稀贵金属的锌锡多金属硫化矿床。都龙矿区是老君山锡锌多金属成矿区的主要矿田,已探明Sn、Zn金属储量分别占成矿区的83%和98%[3]。矿石中各种金属的赋存状态极其复杂,为有价金属的分选和冶炼综合利用回收带来极大的困难,特别是锡金属回收率仅30%。根据系统查定,流失于尾矿中的Sn,大多数是<37 μm的细粒级锡石。这部分细粒锡石,采用具国内先进水平的云锡摇床重选工艺也难以回收。为此确切查明Sn的赋存状态,对Sn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矿石的基本特征

1.1 矿石的多元素分析

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可供回收的元素为Cu、Sn、Zn和Fe,其中伴生元素SiO2、CaO的含量较高,其他元素含量较低。

表1 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Tab.1 Analysis results of main chemical component

1.2 锡化学物相分析

Sn的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矿石中的锡矿物主要以锡石的形式存在,其分布率高达86.256%,后续的锡金属选矿主要回收矿物为锡石。

表2 锡的物相分析结果Tab.2 Analysis results of tin phase

1.3 矿物的组成

矿石中的矿物组成比较复杂,重要金属元素Cu、Zn、Fe、Sn、S 等都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其中,锌矿物主要为闪锌矿;Fe除以磁铁矿形式产出外,多赋存在磁黄铁矿、黄铁矿及硅酸盐矿物中;Sn的独立矿物主要为锡石。脉石矿物主要为辉石、石英、云母、绿泥石、方解石、滑石以及长石、萤石、磷灰石、榍石、钙铁榴石、电气石等,其中以硅酸盐矿物为主,其次为碳酸盐矿物。

图1 锡石(Ct)分布于磁黄铁矿(Po)、闪锌矿(Sp)、绿泥石(Che)、石英(Q)和金云母(1)中Fig.1 Cassiterite distributes in pyrrhotite(Po),sphalerite(Sp),chlorite(Che),quartz(Q)and gold mica(1)

1.4 锡的矿物特征

(1)锡石。锡石为复四方双锥晶类,常见双锥状、锥柱状、板状;有时呈长柱状、针状、半自形晶粒状;也有的呈不规则粒状、球粒状等;少量呈葡萄状、隐晶质团粒、质点状、弥漫状分布的木锡石[4]。矿区中锡石的颜色与锡石混入的杂质成分不同有关。故锡石在透射光下呈浅黄、浅褐、棕红色,质点状者呈棕灰色,葡萄状者多呈深褐色,无色透明者较少。入射光下呈浅灰色、略带棕色色调的灰色,非均质性明显,内反射白色至淡棕色。锡石裂理发育,可形成彩色环带。锡石呈它形不规则粒状、细长柱状分布于磁黄铁矿和闪锌矿等矿物中,见图1。

(2)黄锡矿。黄锡矿主要呈不规则粒状,长粒状,自形晶体少见。黄锡矿生成时间较晚,常呈细粒它形晶,充填于先期形成的矿物之间,或呈细小晶粒被包裹于其它矿物中,见图2。入射光下呈浅灰色略带橄榄棕色色调,微弱的双反射和反射多色性,清楚的非均性。

2 锡的载体矿物与嵌布特征

2.1 锡矿物在载体矿物中的分布

矿石中锡矿物的载体矿物种类丰富,主要有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及黑云母、金云母、石英、萤石、电气石、斜长石、绿泥石和碳酸盐等。通过大量统计,锡矿物在载体矿物中的分布见表3。由表3可知,矿石中的脉石矿物是锡石最主要载体矿物,产于脉石中的锡石占统计总量的66.06%;磁黄铁矿是锡石的次要载体矿物,产于磁黄铁矿中的锡石占统计总量的28.3%;产于闪锌矿中的锡石较少,占锡石总量的4.9%。

图2 黄锡矿(Stn)呈它形粒状、长粒状分布包裹于磁黄铁矿(Po)与闪锌矿(Sp)与石英(Q)之间Fig.2 Stannite distributed in the form of xenomorphic granular texture and long granular,is encapsulated by pyrrhotite(Po),sphalerite(Sp)and quartz(Q)

表3 锡矿物的载体矿物统计表Tab.3 Carrier minerals of tin-bearing mineral by statistics

2.2 锡矿物的嵌布粒度

由于锡石在矿石中的嵌布粒度对选矿工艺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故考查锡石在矿物中的粒度分布状况,锡矿物粒度统计结果见表4。矿石中锡石的嵌布粒度相差悬殊,从 <0.005~1.0 mm;黄锡矿粒度略小于锡石,在0.002~0.025 mm之间,以0.01~0.02 mm为主;锡矿物粒度主要在 <0.05 mm,分布率占统计总数的83.04%,其中 <0.005 mm的锡石数量最多,所占比例最高;0.05~0.01 mm占统计总数位居第二;>0.5 mm粒级的锡矿物仅占统计总数的0.99%。如果用体积计算,>0.10 mm 粒级的就占了99.31%,选矿中应特别注意细粒级锡矿物的兼收,是提高锡回收率的重要途径。

表4 锡矿物粒度统计结果Tab.4 Grain size of tin-bearing mineral by statistics

2.3 锡矿物的嵌布特征

矿石中锡矿物与多种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均有较密切的共生关系。锡矿物与其它矿物的嵌布关系可归纳为包裹型、连生型、粒间型和条带型[5]。

锡石可包裹在石英单晶中,与黑云母、电气石共生;锡石也可作为被萤石包裹的自形晶石英的包裹物产出;锡石还可呈粗晶板状、长锥柱状或它形晶粒状,与石英共生,包裹在泥质中;锡石可呈细小球粒状,被包裹在绿泥石中。可见众多长柱状自形晶锡石的规则连晶,分布于石英中。锡石可产于黄铜矿与电气石粒间,见图3。

图3 锡石(Ct)呈镶边状或稠密浸染状分布于磁黄铁矿(Po)边部与中部Fig.3 Cassiterite distributes in margin and central part of pyrrhotite(Po)in the form of edging shape or densely disseminated

图4 黄锡矿(Stn)分布于石英(Q)、闪锌矿(Sp)、氟镁石(Mg-F)粒间Fig.4 Stannite distributes in quartz(Q),sphalerite(Sp)and sellaite-fluorite(Mg-F)

锡石可产在萤石的单晶中以及萤石与泥质的交界处;锡石可产于金云母与水白云母之间;锡石与透闪石连生,产在石英边部或闪锌矿隙间;锡石可与闪锌矿连生,产在斜长石与石英之间。黄锡矿产于闪锌矿与石英粒间,与闪锌矿(Sp)呈环状连生,分布于氟镁石(Mg-F)周围,见图4。

经过大量观察与统计,锡矿物在矿石中的嵌布特征见表5。

表5 锡矿物在矿石中的嵌布类型统计结果Tab.5 Dissemination type of tin-bearing mineral in ores by statistics

矿石中的锡矿物主要呈包裹型嵌布在其它矿物中,占统计总数的69.44%,其次是粒间型,占11.50%,而呈连生型的较少,占 11.25%,呈条带型的最少,仅占7.81%。选矿中,呈连生型嵌布的锡矿物不易于解离成单体,特别是黄锡矿,在矿石中常与其它硫化矿物连生产出,不易单独回收。

3 锡矿物的元素组成

由于多数锡石含有少量杂质元素,锡石所含杂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受其载体矿物的种类和微量元素含量特点的影响。锡石不含杂质元素的能谱图,见图5。研究中发现,原矿中锡石含杂质元素较多,见图 6。2/3的锡石含有 Fe,平均0.45%。其中产在阳起石与石英之间的锡石、闪锌矿中的锡石Fe含量较高,产于磁黄铁矿中锡石的Fe含量仅低于闪锌矿中的锡石。产在黑云母、金云母中锡石含Fe最低。产于闪锌矿中的锡石含Cd最高,其次是磁黄铁矿中的锡石,而产于石英、萤石中的锡石含Cd较低。产于磁黄铁矿中锡石的Ga、Ge含量最高。锡石中杂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多寡,与矿物沉淀就位的微区地球化学环境有直接影响。

图5 锡石能谱图Fig.5 Energy spectrum of cassiterite

图6 锡石含Cd、In、Ga、Ge能谱图Fig.6 Energy spectrum of cassiterite containing Cd,In,Ga and Ge

4 结 语

(1)锡赋存状态研究查明了锡以锡石和黄锡矿2种矿物相,锡矿物形态、共生矿物及载体矿物种类与分布、锡矿物嵌布特征、类型和粒度,进行了详尽阐述和定量研究,并指出矿石中的锡石绝大多数较易解离成单体,黄锡矿在选矿中将与硫化物流向相似。

(2)锡矿物的载体矿物以脉石为主,占锡矿物总量的66.06%,其次是磁黄铁矿为载体的锡矿物占 28.30%。锡矿物以包裹型嵌布为主,占69.44%,条带型嵌布所占比例最少,仅7.81%。

(3)根据锡矿物粒度统计,<0.05 mm粒级的锡石共占统计总数83.14%,>0.5 mm粒级的锡矿物仅占统计总数的0.99%。为了高效回收该矿区的锡石,应该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流程,既要使锡石充分单体解离,又要防止过磨泥化,并采用新药剂和新工艺,加强微细粒锡石的回收,是提高锡回收率的重要途径。

[1]王晓,童雄,周永诚.锡石工艺矿物学与选矿工艺[J].矿冶,2011,20(4):15-19.

[2]杨晓坤,秦德先,冯美丽,等.都龙锡锌矿区曼家寨矿段13号矿体化探元素统计[J].物探与化探,2009(3),274-277.

[3]李进文,裴荣富,王永磊,等.云南都龙锡锌矿区同位素年代学研究[J].矿床地质,2013(4):767-782.

[4]曾令熙,张志成,黄亚琴.西藏索达县锡铜铅锌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8(10):22-25.

[5]许志华.锡工艺矿物学[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9(11):79-85.

猜你喜欢
锡石锡矿闪锌矿
西藏甲玛斑岩成矿系统闪锌矿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铁含量对含铁闪锌矿浮选影响的研究
高铁含锡矿氯化及还原-硫化焙烧试验研究
世界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
湖南柴茅岭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广西环江县九逢锡矿床锡石碎裂特征及剪切作用分析
Cu-X(X=C,Si,Ge,Sn,Pb)掺杂对闪锌矿ZnS 可见光吸收的影响研究
草酸对锡石可浮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氧化剂在刺槐豆胶浮选分离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作用及机理
我国锡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