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2年中国烤烟生产区域格局的演变

2014-04-08 01:34孙金华邓蒙芝李富欣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种植区烟区省区

李 琳,孙金华,赵 玉,邓蒙芝,李富欣

(1.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2.毕节市烟草公司,贵州 毕节 551700;3.河南省烟草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8)

中国是世界烟叶生产第一大国,常年烟叶种植面积100多万hm2,烟叶年产量达200多万t[1].烟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烟草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烟叶生产的可持续事关行业发展全局[2].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各省区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比较利益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距.与此相伴随的是,具有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特征的烟叶生产区域格局的演变.基于此,根据多年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对1978—2012年中国烟叶生产变化趋势及烟叶生产区域变化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正确把握中国烟叶生产区域发展变化趋势,并为进一步制定优化现阶段烟叶生产区域布局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3].考虑1988年海南省以及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为了剔除这两次省(市)级区划调整的影响并保持前后数据的一致性,将海南省和重庆市的数据分别合并到广东省和四川省.

本研究采用烤烟生产指数来测度各省区烤烟生产情况,这里的烤烟生产指数是指不同年份不同省区烤烟产量在全国烤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4].烤烟生产指数指标把对全国各省区烤烟产量变化的考察放到全国烤烟产量变化的大背景下,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各省区烤烟产量的贡献变化趋势及其差异,也能够体现各省区在烤烟产量增长速度上的差异[5].具体地用lij来表示各省区烤烟的生产指数,有

(1)

式中:i代表某一具体省区(如河北、山西等),j代表某一特定年份(从1978—2012年).Qij指省份j年的烤烟产量,Q-ij表示其他省份j年的烤烟产量之和,两者之和为j年全国烤烟总产量.关于lij对Qij求一阶导数,其值如果大于0,表明该省区烤烟生产指数与其烤烟产量正相关;对Q-ij求一阶导数,其值如果小于0,表明该省区烤烟生产指数与其他省区烤烟产量负相关[6].因此,烤烟生产指数是一个能够反映省区烤烟生产格局相对变化的指标.

除此之外,对于1978年以来各省区中国烤烟生产地位发生的动态变化.还需要对不同省区的烤烟生产指数Iij关于时间t进行回归分析,时间t为解释变量,各省区烤烟生产指数Iij为被解释变量,回归方程为:

Iij=C+αt

(2)

式中:烤烟生产指数Iij是一个百分数,因此,C和α是一个百分数.C从静态的角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省区烤烟生产地位,C值表明该省区在中国烤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6].α从动态角度反映各省区烤烟生产相对地位的变化.方程的拟合度指标可以衡量烤烟生产指数变化是否稳定.根据不同省区回归方程的拟合度P值和α值,可以将各省区做如下划分:当α>0且P=0.000 0,定义为稳定上升区;当α<0且P=0.000 0,定义为稳定下降区;当α>0且00且P>0.05,定义为相对平稳区.

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直接决定着烤烟产量.对某一特定省区在时间上的烤烟生产量Qij是该地区在时间上烤烟种植面积Mij和单位面积产量Nij的乘积,即Qij=MijNij[5].因此,可以从烤烟种植面积和单产因素方面来探讨各省区烤烟生产格局变化的内在机理.首先,从烤烟种植面积,以各省区烤烟种植面积Mij为被解释变量,时间t为解释变量,建立自1978年以来的烤烟种植面积时间趋势方程

Mij=C+αt

(3)

从静态意义上讲,回归方程(3)中的C值大体反映了各省区烤烟种植面积的情况,C值大,表明该省区烤烟种植面积较大.从动态意义上讲,根据方程中t的系数α值的大小以及回归方程拟合度指标,可以将各省区按烤烟种植面积的变化分为5 类.即当α>10且P<0.01,定义为烤烟种植面积急剧增加;当0<α<10且P<0.05,定义为一定上升;当α<0或α>0且P>0.05,定义为相对不变区;当α<-10且P<0.01,定义为稳定缩减;当-10<α<0且P<0.05,定义为一定缩减.

同样,可以建立各省区烤烟单产的时间趋势方程

Nij=C+αt

(4)

式中:被解释变量Nij表示第i个省区在j时期的烤烟单产水平,时间t为解释变量.方程中C在静态意义上表示该省区的烤烟单产水平.α代表该省区烤烟单产水平的年际变化率.根据α值和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指标,将各省区单产的变化分为:当α>20且P<0.1时,烤烟单产快速提高;当δ<α<20且P<0.1时,适当提高;当0<α<8且P<0.1时,缓慢提高;当α<-20且P<0.1,快速下降;当α>0或当α<0且P>0.1,保持不变.

2 1978年以来中国烤烟产量的总体变化

总体来看,1978年以来中国烤烟生产发展迅速,烤烟产量呈明显增长态势(图1).这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1978—1997年全国烤烟产量增长了2.7倍,由1978年的105.2万t,增加到1997年的390.7万t,达到历史峰值.此后,由于受到农业结构调整,耕地面积减少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影响,烤烟产量急剧下降,始终徘徊在200万t左右,2003年为201.5万t,陷入1978以来(烤烟产量)的历史最低值.此后,随着烟草行业加大对烟叶生产的支持力度,烤烟产量进入了恢复增长期,2012年再次突破300万t大关,达到312.6万t,仅次于1997年.

平均来看,1978—2012年30多年间烤烟产量每年增长3.3%. 逐年来看, 中国烤烟产量年际波动非常明显(图2).增产年份(21 a)多于减产年份(13 a),最大增产率为74.4%,出现在1981年,最小增产率为2.4%,出现在2000年,平均增长率为21.2%.最大减产率为46.6%,出现在1998年,最小减产率出现在2010年,为2.9%,平均减产率为17.3%.

图1 1978—2012年中国烤烟产量

图2 中国烤烟产量年际间的变动率

3 中国烤烟生产的区域格局演变

中国烤烟种植区划分为西南烤烟种植区、东南烤烟种植区、长江中上游烤烟种植区、黄淮烤烟种植区和北方烟草种植区等5个一级烤烟种植区[1].中国烤烟生产区域发生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作为中国烤烟种植成功最早,同时也是中国最主要的烤烟生产区域——黄淮烟区,烤烟生产指数持续下降,其中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急剧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南烟区生产指数增长较快.而其他烟区生产指数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图3).

3.1西南烤烟种植区烤烟生产的演变

西南烤烟种植区主要包括云南、贵州和四川等3省[7].在1978—2012年30多年中,西南区烤烟产量从23.71万t增加到178.6万t,增加了6.5倍;在全国烤烟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从22.4%增加到57.2%,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超过黄海烟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烤烟生产区 .进一步通过回归方程(2)测算,云南、贵州和四川的生产指数I及其变化趋势(表1).从静态角度来看,云南、贵州和四川都是中国烤烟主产区,回归方程中的C值都是大于1的,尤其是云南和贵州两省的C值超过10,表明云南、贵州的烤烟生产在全国的重要地位.目前云南和贵州分别是中国烤烟生产的第一大省和第二大省.动态来看,云南和四川两省回归方程中时间t的系数α显著大于0,P值等于0.000 0,烤烟产量占全国烤烟总产的比例分别以每年0.7和0.2的百分点稳定增加,属于稳定上升区.贵州省的α值大于0,且P值为0.01~0.05,表明贵州省烤烟生产指数有一定上升.

图3 1978—2012年中国区域烤烟生产指数变化

3.2东南烤烟种植区烤烟生产的演变

东南烤烟种植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江苏等省区[7].1978年东南烟区烤烟产量16 235 t,2012年东南烟区烤烟产量276 000 t,比1978年增加了1.7倍;在全国烤烟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的9.5%下降到2012年的8.8%.从东南区各省区烤烟生产指数回归方程来看(表1),广东、广西的C值大于1,是东南区烤烟的主要生产区;福建、江苏、江西C值小于1,特别是江西省C值只有0.019,而福建和江苏的C值分别为0.76和0.66.从动态看,福建省和江西省的α值显著大于0,并且回归方程的P值等于0.000 0,烤烟产量稳定上升,生产指数每年大致分别增加0.14和0.04个百分点.广西自治区的于0,但P>0.5,属于相对平稳区;广东和江苏两省的α值小于0,且P=0.000 0,烤烟产量稳定下降.

3.3长江中上游烟区烤烟生产的演变

长江中上游烟区主要包括湖南和湖北[7].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中下游烟区烤烟产量从1978年的9.07万t增加到33.5万t,增加了2.7倍;在全国烤烟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由9.07%增加到10.7%,地位有所上升.生产指数回归方程中(表1),湖南省的C值为5.04,湖北省的C值为2.87,均大于1,表明湖南省和湖北省在中国烤烟生产中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湖南省是中国的烤烟主产区.湖南省的α值大于0,且P=0.000 0,烤烟生产稳定上升,每年大致增加0.08个百分点;湖北省的值大于0且P>0.05,属于相对平稳区.

3.4黄淮烤烟种植区烤烟生产的演变

黄淮烤烟种植区包括山东、河南、安徽[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是中国第一大烤烟种植区.自1978年以来,黄淮烟区烤烟产量由51.94 t减少到2012年的44.5 t,减少了14%.烤烟生产指数由1978年的49.1%下降到2012年的14.2%,下降幅度非常大.从回归方程中的C值看(表1),黄海烟区的C值比较大,其中河南省和山东省的C值大于10 ,分别为26.9和17.1,安徽省为4.7,较大的C值表明,黄淮烟区是中国烤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河南省和山东省是中国传统的烤烟主产区[7].山东、河南和安徽的α值均小于0且P=0.000 0,3个省烤烟生产指数稳定下降.

3.5北方烤烟种植区烤烟生产的演变

北方烤烟种植区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北方烟区烤烟产量由1978年的10.96万t增加到2012年的28.2万t,增加了1.6倍.北方烟区烤烟生产指数由1978年的10.4%下降到2012年9%,下降幅度不大.分省从回归方程中的C值 (表1)看,北方烟区中C值大于1的省份有黑龙江、陕西、辽宁和吉林,C值分别为4.98,2.64,1.90和1.40,是北方烟区中的主要烤烟生产区.北方烟区中,河北、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C值小于1,甚至出现负值,表明这些省区烤烟生产重要性较低.α值大于0且P=0.000 0的省区有内蒙古、宁夏两个自治区,烤烟生产指数稳定上升;α值小于0且P=0.000 0的省区有辽宁省,表明辽宁省烤烟生产指数稳定下降;烤烟生产指数变化相对平稳的省区则有山西、甘肃、新疆、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它们的α值大于0且0

表1 1978—2012中国各省区烤烟生产指数变化趋势的回归分析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1978—2012年,烤烟生产指数稳定增加的省区有云南、四川、福建、四川、湖南、江西、内蒙、宁夏等省区,其中云南、四川、福建、四川、湖南5省是当前中国烤烟的主产区;烤烟的生产指数一定上升区有贵州省,是中国烤烟主产区;烤烟生产相对平稳区包括广西、湖北、山西、甘肃、新疆等省区;烤烟生产稳定下降区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安徽、辽宁等省;烤烟生产一定下降区有河北省.

4 中国烤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解释

4.1中国烤烟种植面积的演变

烤烟生产指数的变化反映了各省区烤烟产量的相对变化,而烤烟产量在根本上是由烤烟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这2个因素决定的.分别以各省区烤烟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间t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分别在表2和表3中列出.表2显示,静态意义上,回归方程中的C值大致反映了各省区烤烟种植面积的情况.首先来看烤烟种植面积,从5个烤烟区域来看,西南烟区烤烟种植面积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14.8万hm2增加到2012年的90.5万hm2,增加了5.2倍,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超过黄淮烟区,成为烤烟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黄淮烟区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烤烟种植面积由1978年的25.8万hm2下降到2012年的 17.8万hm2,下降了30.8%;其他烟区平稳中有波动(图4).5大区域烤烟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与烤烟生产指数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说明烤烟种植面积较大是确保各省区烤烟生产地位的基本条件.

表2 1978—2012年中国各省烤烟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的回归分析结果

4.1.1 西南烤烟种植区面积的演变 西南烟区烤烟种植面积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西南烟区中的贵州、云南烤烟种植面积较大,它们的C值分别为11.8和8.8,较大的烤烟种植面积保证了烤烟主产省的地位.从动态看,云南省的α值大于10,且P=0.000 0,烤烟种植面积急剧增加.贵州省α值大于3而小于10,0

4.1.2 东南烤烟种植区面积的演变 东南烟区烤烟种植面积由1978年的8.8万hm2增加到2012年的13万hm2,增加了47.2%.从分省静态来看,东南烟区中,广西、广东、福建的C值大于10,烤烟种植面积较大.动态来看,江西和福建两省烤烟种植面积平稳增加,江西省α值为0.45,P值小于0.01,福建省的值为1.8,P值为0.000 0;广东省烤烟种植面积相对不变,α值为0.13,方程的P值为0.3;江苏和广西的烤烟种植面积表现出一定缩减趋势.

图4 1978—2012年中国区域烤烟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4.1.3 长江中上游烤烟种植区面积的演变 长江中上游烟区烤烟种植面积从改革初期的7万hm2增加到如今的16万hm2,增加了1.3倍.长江中上游烟区中,湖南和湖北两省烤烟种植面积较大,C值均超过30.湖南和湖北两省α值大于0,P值小于0.01,烤烟种植面积平稳上升.

4.1.4 黄淮烤烟种植区面积的演变 黄淮烟区烤烟种植面积由1978年的25.6万hm2减少到2012年的17.8万hm2,烤烟种植面积30多年间下降了30.8%.黄淮烟区中,河南、山东、安徽烤烟种植面积有一定缩减,α值分别为-2.09,-1.96和-1,P值均小于0.05.

4.1.5 北方烤烟种植区面积的演变 北方烟区烤烟种植面积30多年有所增加,由1978年的5万hm2增加到2012年的10.8万hm2,增长了2.2倍.北方烟区中内蒙古和宁夏烤烟种植面积稳定上升,但是上升幅度不大;北方烟区中其他省区烤烟种植面积保持相对不变.

由此,1978—2012年间,云南省烤烟种植面积急剧增加;烤烟种植面积平稳增长的有贵州、四川、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内蒙古和宁夏(按增速由大到小排列);烤烟种植规模保持相对不变的省区有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和新疆;烤烟种植规模有一定缩减的省区是河南、山东、安徽、广西、江苏、河北(按缩减比例由大到小排列).

如果把烤烟种植面积的回归方程中C值超过2 万hm2的看作是烤烟生产主产区,它们是河南(20.2万hm2)、贵州(11.8万hm2)、山东(9.9万hm2)、云南(8.8万hm2)、黑龙江(54.5万hm2)、湖南(5.2万hm2)、安徽(4.4万hm2)、陕西(3.3万hm2)、湖北(3.0万hm2),这些省份多数是当前中国的烤烟主产区.

4.2中国烤烟单产水平的变化

从单产水平上看,就全国而言,静态的烤烟单产水平是1 714 kg·hm-2,每年大约增加8 kg·hm-2,有一定程度上升.从分省区来看,烤烟单产较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即C值大于1 714 kg·hm-2)有山东(2 299 kg·hm-2)、江苏(2 047 kg·hm-2)、云南(2 011 kg·hm-2)、河南(1 910 kg·hm-2)、辽宁(1 822 kg·hm-2)、吉林(1 759.2 kg·hm-2)和甘肃(1 727 kg·hm-2)等省份.而贵州、四川的烤烟单产水平相对较低,其中四川单产只有509 kg·hm-2,位居全国后列.

从变化趋势上看,一些非主产区烤烟单产水平快速提高,如宁夏、内蒙古、广东、新疆、江西、山西、安徽等省区,主产区仅有四川和福建烤烟单产水平迅速提高,α值大于20,且P值小于0.1.河北、辽宁、湖北、陕西和甘肃等省份单产水平有一定程度提高,α值介于8和20之间,且P值小于0.1.江苏烤烟单产水平快速减少,α值小于-20且P值小于0.1;其余省份包括云南、贵州、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烤烟单产水平基本保持不变(表3).

表3 1978—2012年中国各省烤烟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情况

4.3烤烟生产指数与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关系

种植面积和单产都是影响烤烟产量的根本因素,因此,还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各省区烤烟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分别对烤烟种植面积和单产进行赋值,烤烟种植面积急剧增加为4,稳定增加赋值为3,相对不变为2,一定缩减为1;单产水平快速提高赋值为4,一定提高赋值为3,保持不变赋值为2,单产水平下降为1[6].

由表4可以看到,烤烟生产指数上升的省区可以分为3类:一是云南、贵州,单纯依靠烤烟种植面积的增加;二是甘肃,单纯依赖烤烟单产水平的提高;三是除云南、贵州和甘肃以外,上升区的其他6个省区(其中包括湖南、福建、四川等3省),在烤烟种植面积增加的同时,单产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烤烟生产指数下降区的各省区烤烟种植面积都没有增加,多数省区在单产水平提高或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烤烟种植面积减少.由此可以得到,各省区烤烟生产指数的变化与种植面积的变化方向一致,即种植面积增加烤烟生产指数上升;种植面积减少烤烟生产指数下降.因此, 可以说烤烟种植面积是导致烤烟生产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表4 1978—2012年各省区烤烟生产指数与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关系

5 结论

本研究利用烤烟生产指数考察了1978—2012年间中国烤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区烤烟生产的重要性发生了深刻变化,烤烟生产逐渐向一些老少边穷地区集中.9个烤烟生产指数上升的省区中,云南、四川、福建、江西、湖南、内蒙古、宁夏等7省区个烤烟生产指数稳定上升,贵州和甘肃2省有一定上升.在这9个上升的省区中,绝大多数处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相对平稳的有3个省区,下降的有9个省区,其中一定下降的有3个省区,分别是河北、吉林和黑龙江,稳定下降的有6个省区,它们是河南、山东、广东、安徽、辽宁和江苏.处于下降区的省份处于中国的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进一步对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2个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来考察各省区烤烟生产指数的变化.根据回归结果,可以把各省区烤烟面积的变化分为5类,即稳定上升、一定上升、相对平稳、一定下降和稳定下降;将单产水平分为快速提高、一定提高、保持不变和快速下降4类.从烤烟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变化的组合情况可以看出,烤烟种植面积是导致烤烟生产指数发生变化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烤烟生产指数的变化与烤烟种植面积变化方向的一致程度高于单产水平.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云南和贵州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2个烤烟生产大省,主要依靠的是烤烟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山东和河南2个烤烟传统大省烤烟生产地位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烤烟种植规模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持续萎缩.因此,稳定种烟面积是保证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8],人多,地少,耕地更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9].由于烟叶产业的特殊性与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向欠发达地区、山区(半山区)、高海拔地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烟区逐步转移的趋势,种烟土地的不可持续已逐步上升为制约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种烟既要解决用地问题,还要保证用好田、好地种烟,而且要发展规模生产,必须要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烟区的土地资源[10].

参考文献:

[1]王彦亭,谢剑平,李志宏.中国烟草种植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尚志强.我国烟叶生产技术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 2007(10):232-234 .

[3]国家统计局调查队.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78-2012.

[4]张 军,覃志豪,李文娟,等.1949—2009年中国粮食生产发展与空间分布演变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24):13-20.

[5]伍山林.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与成因研究——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0(10):38-45.

[6]高 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区变化:1978—2003[J].管理世界, 2005(9):70-78.

[7]朱尊权.中国烟叶生产科研现状与展望[J].中国烟草学报, 2008,14(6):70-72.

[8]张建军,袁 春,付梅臣,付薇.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趋势预测及保护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6):497-499.

[9]宋洪亭.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 2012(23): 222-223.

[10] 何泽华.烟叶生产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EB/OL].(2013-11-29). http://yc.ce.cn/gd/201311/29/t20131129_1239072.shtml.

猜你喜欢
种植区烟区省区
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
C市主要草莓种植区土壤重金属镉、铅现状调查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草莓种植区土壤中典型有机氮化合物的分布及来源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南阳烟区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
我国沿海省区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比较研究
河北昌黎县葡萄种植区农业地球化学特征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
湘西州植烟气候与国内外主要烟区比较及相似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