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2014-04-08 13:23许典利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校史教育资源理论课

许典利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出现,大学生开始面临新的成长和生活环境,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面临新的冲击。对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因此,必须对该地区各高校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优化,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一、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的重要意义

当前,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每周二到四节的课时也仅仅是围绕课本理论知识或者一些热点时政进行讲解。这种纯理论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迎合大学生心理,反会引发其厌烦情绪,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匮乏,不能满足复杂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这种情形下,必须要优化与整合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一)优化与整合教育资源是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必然选择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如果单纯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单一的课程模式,不注重其他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不注重教师资源的整合利用,不注重社会资源等的整合利用,那么显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1]因此,要想保证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顺利开展,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要加大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力度。

(二)优化与整合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维护该地区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力量

西部民族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1.西部民族地区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包括暴力恐怖因素、民族分裂因素以及一些披着宗教外衣的西化因素等严重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和谐和稳定。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培养西部发展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要搞好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坚定的抵制邪恶势力和极端思想的侵蚀,才能让他们更坚定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2]而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仅依靠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校内的单一的教育资源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必须要对该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

2.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面临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与其他内地高校和沿海地区的高校不同,西部民族地区地处我国西部,这些地区多与外国接壤,处于一个特殊的地域环境之中。这种特殊的地域环境,极易滋生各种不良的思想。特别是在我国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了遏制我国的发展,会有目的进行宗教和文化、政治领域的渗透,这些别有用心的活动会给该地区高校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会使他们的思想受到严峻的考验。为了让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价值观念,必须要充实教育资源,必须要形成特色化和具有较高指导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3]引导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文化背景,增强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让他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思路

(一)从小处着手,扩大整合范围

我们要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个教育资源中所处的核心地位。要肯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重要性,要在坚持挖掘这些理论课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活动。同时,要进一步扩大整合范围,要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其融入到整个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的宏观层面上。要在立足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其他的教育资源,包括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其他一些校内资源等,充分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要积极培育新的教育资源,让思想政治教育焕发活力

由于受地域和经济发展以及自然因素等状况的制约,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发展要落后于沿海等发达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使得该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4]因此,面临新形势新情况,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必须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上要有前瞻性的目光,要充分利用网络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资源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时代感,在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如建立学校的党建和团建网站、搞好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等,利用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要坚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们优化与整合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这些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是为了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育才作用。因此,必须要对这些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进行适当的优化,要让这些教育资源物尽其用,发挥其最大价值。而在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时,必须要围绕一定的中心,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都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个目标,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整合出最优化的教育资源,实现教学共长。

三、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策略

(一)依托西部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性

1.整合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首先,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积聚了我国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这就使得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多民族特色,而且保存了最具特色的历史名城,包括昆明、大理等。其次,西部民族地区拥有特色的自然风光,是我国自然遗产的集聚地。再次,西部民族地区拥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而且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和交通因素等,与外界的往来较少,因此,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明显,这就使得西部民族地区较多的保留了本身的传统文化,使得大量的雕刻、纺织、绘画工艺和歌谣、文学等文化资源得以保存,并得以流传。要想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必须要对这些特色的资源进行整合,包括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自然遗产和各种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的整合,让其成为该地区特色教育资源的一部分。

2.优化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也不应该是枯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有活力的,应该是有特色的。西部民族地区有其独具特色的教育资源,就应该被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就要求高校、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在对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进行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并采用科学的方法优化,提炼出适合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魅力。

(二)充分开发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充分开发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校内资源,形成强大的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虽然受办学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校内资源不如沿海等发达地区丰富,但是如果能够加大对现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对现有的校内资源进行整合及优化,也能够极大的丰富思想政治的教育资源。

1.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各种课程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合与优化的途径。如果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完全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显然这个任务是异常艰巨,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必须要改变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模式,要在高校树立起大德育的先进理念,要加大高校内部的沟通协调,整合高校内部的教育资源[5]。首先,要让西部民族地区各高校的各专业教师改变落后观念,强化他们的大德育意识。要动员全体高校教师都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要的战场上来,让他们在教学工作中自觉的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各专业教师都要做好表率,以高尚的师德等蕴育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次,要引导各专业教师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要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中主动的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观点去处理专业课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无处不在。再次,要善于寻找和挖掘西部地区高校各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每一门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都蕴藏着特有的教育资源。这就需要各专业课教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全方位的备课,深入浅出的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各个课堂上。同时,还应该结合各专业课的特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广泛,在各专业课教学时,要根据本专业课程的特点,传递不同的思想教育观念,密切思想政治教育和各专业课程的联系。

2.加大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硬件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虽然硬件设施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但是如果对现有的硬件设施加以利用,也可以成为有形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西部民族地区各高校,都建设有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等硬件设施,这些设施虽然在使用功能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劣势,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门或者教学楼、宿舍等特殊造型,赋予其一定的价值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寓意于有形之中。比如在校门上体现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校训,让学生每进出校门,都感受都学校独有的教育信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悬挂一些优秀人物和杰出人才的画像及名言警句等,向学生渗透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在宿舍楼上张贴一些民族英雄和新时代的英雄的画像或者故事等,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

3.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史资源。很多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他们的影响力极为深远,比如西北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云南大学等。这些高校有着悠久的办校历史,与我国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而这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传统,沉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独特的校史资源。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善于对校史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首先,在内容上,要对校史发展中重要的人物和事件等进行整合优化,要筛选出哪些是他们所了解,哪些是他们耳闻目睹的,哪些是他们所不了解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史渗透,避免老生常谈,让学生感受到特殊的教育氛围,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自觉接受校史价值取向的引导和熏陶,从而树立积极的“三观”。其次,优化校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利用校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摆脱固有的说教式形式,要丰富校史教育的形式。比如可以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校史培训,可以在校内课程设置时增添校史课程,可以召开校史专题报告会,可以建设校史展览厅等等。这势必打破固有的教育方式,能够提高利用校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三)加大社会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程度,形成丰富的资源体系

1.整合和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红色资源。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如果能加以利用,可以成为该地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助推器。因此,应该对革命时期留下的遗址以及文物和相关的英雄人物进行资料整合,要让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要优化红色资源的教育形式。高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基地,要多引导他们观看一些红色电影,组织他们进行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等,让他们充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整合和优化城市文化资源。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和演进史,这些造就了各个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形态。西部民族地区各个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使得其形成了较具吸引力的城市文化,高校要对城市独有的文化进行整合,包括城市的名字、城市的标志、城市的文物古迹、城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的文化传统等,要对其充分整合并利用。同时,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优化。可以在新生开学时,带领学生了解城市的各个标志,以教师做导游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城市的发展史和崛起史,让学生自觉的融入城市,感受到不同城市的魅力,提升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军民互动,整合和优化共建单位教育资源。当前,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一些国家在蓄意渲染中国威胁论,部分学生受到外来势力的影响,对我国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怀疑。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民族矛盾的多发地,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发展和军队实力,对国家充满信心,提高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必须加强学校与地方驻军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军地各自优势,寻找最佳结合点,进行思想互助、智力互帮。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部队营区参观、去近距离接触,同时,学校可邀请部队首长到校开展国防教育,让学生提高自身认识,正确认知我国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势力,增强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前途奋斗的志向。

4.家校互动,整合和优化学校与家庭教育资源。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与学生成长最为密切的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因此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充分整合学校与家庭教育资源,与家长建立长期的友好沟通机制,如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密切联系的工作机制、建立家长参与监督机制等,通过二者有机结合形成的教育合力,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结语

西部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西部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要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的特色优势,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并整合出更多的教育资源,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内容,有成效。

[1]许立,刘刚,张文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3).

[2]雍容波,钟佩君.论当代大学生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四个统一”[J].当代教育论坛.2011,(7).

[3]Pan ,Yihui.Method Innovation of Under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Network Environment[J].Procedia Engineering.2011,(15):.2752 -2756.

[4]阎占定.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09,(8).

[5]蔡果兰,徐世英.民族院校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3,(3).

猜你喜欢
校史教育资源理论课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