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宁教授荣获美国赛宾奖章

2014-04-08 18:38《声学技术》编辑部
声学技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缩尺奖章声学

2014年10月美国声学学会168屆年会颁奖典礼上,授于美国瑞森勒理工学院(RPI)建筑声学专业主任向宁教授赛宾奖章(Wallace Clement Sabine Medal)。这是美国声学学会为表彰国际上建筑声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而设立的荣誉奖章。向宁教授是自1957年设立该奖以来第16位得主,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章的华人科学家。此前获该奖章的声学名家如V. Knudsen(美)、L. Beranek(美), E. Meyer(德)、L. Cremer(德)、Marshall(新西兰)、J. Bradley(加)等人。向教授25年来对耦合空间声场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在双耳缩尺模型测量,M-序列理论和应用,以及贝叶斯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成就驰名于国际声学界。他是一位集理论和实验于一身的声学家,他的成就对建筑声学以外的其他声学领域也有很大的贡献。

向宁的声学生涯始于1984年德国波洪鲁尔大学,在国际上听觉空间研究权威J.Blauert教授指导下获得了硕士(1986)和博士(1990)学位。在学期间,专攻双耳声学模拟系统,建立了新颖的缩尺模型传感器和1:10缩尺双耳仿真头,从而为他日后高水准的实验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对M-序列在声学测量的研究,使其成为具备理论和信息处理技能的声学家。他在运用M-序列矩阵新的分解方法求解排列矩阵以适应快速哈达玛变换(Fast Hadamard Transforms),发现了M-序列与Morse-Thue序列通过求得的排列矩阵严谨唯一的对应关系。利用Morse-Thue序列的自相似结构简捷地验证所求排列矩阵的正确性。它使得超长M-序列得以简便地应用于室内声学测量。正是这项工作的进展使得他与声学名家M. Schroeder教授一直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向宁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德国Head Acoustics声学公司成为一名研发部的研究员。他将理论与实验工作结合,发表了数篇重要的文章(包括他的用于Schroeder曲线的非线性回归法)。1998年,向宁成为美国国家物理声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接受新的挑战,研究利用声波与地质波的耦合机理探测地雷。尽管暂时离开建声领域,但是他把握这一机会拓展进入物理声学研究领域,把M-序列应用于声波与地质波耦合测量中。他对贝叶斯理论的探索不仅把贝叶斯信息处理应用于声波探雷,而且成功地运用贝叶斯概率论估算单斜率和多斜率的施罗德衰变曲线的室内声学中的重要衰变参量。

2003年向宁博士进入 RPI理工学院建筑声学专业,他又回到建筑声学研究和教学领域, 不久成为该学院的终身教授。他开始拓展 M-序列和贝叶斯估算的研究,把在声耦合空间的参量以及模型估算的研究工作引向应用扩散方程模拟耦合空间, 同时进一步采用输运方程扩展室内声学计算模型,并用严谨细致的缩尺模型测量技术验证这些模拟计算结果。在这些研究工作中,他指导了许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协同一些国际上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他的研究领域也由双耳测量技术和多斜率衰变曲线分析扩展到对散射、材料阻抗、模态分布的模拟计算和测量。他的坚定和执着使他在声学生涯中不断走向成功。2010年建筑声学界泰斗Beranek博士特意将自已珍藏的声学经典书籍200余冊赠与RPI理工学院,足见对向宁教授领导下声学团队的重视和厚爱。

向宁教授活跃于国际声学界各种学术会议,亦不忘宣扬我国声学界前辈的学术成就,例如在国际声学会议上发起和成功地组织两次纪念马大猷学术成就专题报告会,即inter-noise 2008年(8位报告人)和21届ICA 2013年(12位报告人)。2013年他曾是法国巴黎居里大学客座教授。向宁教授自2004年起被聘任美国声学学报JASA建筑声学专业编辑至今。20年来,向教授经常回国讲学,曾任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保持学术联系。

猜你喜欢
缩尺奖章声学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缩尺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漂亮的奖章
黄科院多人次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箱梁涡振的缩尺效应及振幅修正研究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尺度效应对喷水推进系统进出口流场及推力影响分析
爱的就是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Balthus 70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Diffusion谈谈声学处理中的“扩散”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Absorption谈谈声学处理中的“吸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