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4-04-08 21:11王焕成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体制机制建设

王焕成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全面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我国文化改革如火如荼,出现了推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机遇,也面临了诸多问题的挑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样需要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日益紧迫。

一、领会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新思想 明确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需要。[2]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总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1、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不仅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保障,更需要完善的文化体制机制的制度保障。就像经济建设需要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一样,文化繁荣发展更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当前我国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公共文化体系需要健全,产业文化结构需要调整,文化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等现实性问题依然存在,文化生产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归根到底是文化的体制制度需要创新,这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

2、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是总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它阐明了生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五位一体的理论,生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是协调发展和谐统一的。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传统文化遭遇严峻的挑战,人们要处理社会经济关系,就要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3]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支撑着经济发展,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社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和转换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有利于形成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适合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有利于总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3、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要求

文化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既要立足当代又要放眼未来,既要立足本国又要放眼世界,要树立现代问题意识加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寻求文化发展的新向度,赋予现代文化新意蕴和新品格,增强文化的魅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革新文化体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坚持服务人民的宗旨的基础上加强现代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创新。

4、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本质要求

要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制度创新来推动文化发展,在实践中构筑我们的文化优势。[4]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让文化管理变得更加民主开放,开展立体式的国际文化交流,进行多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的立体开放管理体制,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创新文化管理机制,摆脱国内文化市场的局限。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构建文化扶持机制和人文交流机制,开发国际文化企业,建立面向世界的公共文化市场体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5、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是激发文化活力和创造力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和活力。要增强文化的创造力和活力,必须开放搞活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搞活文化市场,发挥市场的微观调节作用,配置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文化人才的智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充分利用国内文化市场,进一步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激发文化活力和创造力。

二、明确十八届三中全会新观点 牢固把握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四个坚持

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牢固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四个坚持,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前进方向,必须坚持走本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把握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

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思想,破除文化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局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必须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创新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把握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用社会主义文化来推动当前各项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才能把握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

2、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立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

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必须牢固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有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才能确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奋斗目标,文化强国与文化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目标与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是建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文化发展机制,接受评价接受检验的文化管理制度,用先进的文化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建立适合人们成长的和谐文化机制体制。树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倡导和发展先进文化,确立和实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目标。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优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方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仅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更要充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沿着正确道路前进。首先,优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方法必须坚持两手抓,两结合,既抓物质文明又抓精神文明,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其次,优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方法要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既要注重社会效益,又要兼顾经济效益,做到统一,两手抓。统一即两个效益的统一,两手抓即既抓文化管理又抓文化建设,既抓文化事业又抓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方法创新。

4、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明确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宗旨

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服务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文化发展的参与主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鼓励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人民群众开阔一个新的文化建设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于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民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明确十八届三中全会新举措 构建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路径

要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不断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文化体制创新的宏观路径,就必须不断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文化体制创新路径,就必须不断建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文化体制新路径。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文化体制创新的宏观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理顺政企关系,建立文化监督管理机构,把对文化工作者和文化资源的管理作为文化体制创新的导向。[1]《决定》从宏观上指明了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和文化体制创新的重要方式。《决定》指出了文化体制创新的政策瓶颈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决定》提出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有利于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要求的统一,是意识形态管理方式的一大创举。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文化体制创新路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体制创新的重大理论突破是市场配置资源所起的决定作用和政府的导向作用。文化体制创新也要注重效率和公平的统一。要实现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和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就要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解放文化生产力,才能提升文化发展的效率。要解决文化体制创新所带来的公平问题,就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这是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核心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办到管的转变是实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是文化体制创新的有效路径。《决定》强调建立多层次文化市场,运用多种资本与文化资源相结合,体现了中央政府注重文化体制创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既要注重市场体系的微观调节作用,促进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文化体制创新效率,又要重视政府的导向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和公平性。

3、建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文化体制新路径

《决定》提出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1]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特征,需用现代意识和现代观念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期待,激发人民群众履行文化建设的义务,提升人民参与文化建设的活力。完善与落实国家的人才工程,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体系,培养更多的优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提炼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立足本国,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放眼世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

[1]中共中央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7.

[2]欧阳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J].科学社会主义,2011,(5).

[3]徐昌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

[4]胡洪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领文化体制改革[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猜你喜欢
体制机制建设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