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开会“勒紧裤带”

2014-04-08 23:32易萱
看天下 2014年31期
关键词:会务杨帆会议

易萱

杨帆感觉过去一年自己工作量少了好多。

她是北京市某区工商局办公室办事员。2010年,进入办公室的第一年,她负责单位会议统筹协调,几乎每周都要组织开会,一度被种类繁多的会务折磨得身心俱疲。

“你要尽量满足各参会者的需求,比较会议酒店的配套设施,协调菜单和点心单,挑选‘拿得出手的纪念品。”杨帆说。而现在,会议屈指可数,她连名字都还个个记得。

可她还是高兴不起来,“虽然会议数量少了,但经费卡得紧,组织起来更难了。”

今年1月,最新版《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这份“史上最严会议管理文件”规定:一类会议(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召开的,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中央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外,其他二三四类会议参会人员均不得超过300人,会期不得超过3天,开会地点严禁使用五星级酒店……

继中直机关严控会议开销后,诸多省市先后出台了本级会议费管理办法。基于中直机关“办法”中的严控精神,各地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细化了管理标准,比如河南、辽宁等省份细化了会议分类,降低了小型会议的会议费报销额度;而北京等省市则明确表示,政策传达性会议的时长控制在一天以内。

过去,在中国各地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里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度假式开会”和通过会议费走账现象如今成了重点打击对象——会议费想报销多少就报多少的日子一去不返。

钱多了,却要勒紧裤带去开会

与杨帆感受类似,很多机关办公室的会务组织员发现,随着“办法”的实施,控制会议费成了个大问题。

过去,北京市无论何种等级的会议,会议费都采取统一上限300元。与之相比,新“办法”中调高了会议费综合定额标准上限。作为科级干部,杨帆在工作中接觸到的会议绝大多数都属于单位或者本系统业务性会议和文件政策传达会,即“办法”规定中的第四类会议,每人每天的会议费报销上限涨到了450块——根据北京市财政局的规定,以市(省)委、市(省)政府名义召开,党委、政府负责人参加的三类会议也按此标准。

而像北京市委全委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市人大政协常委会这样的,以直辖市(省)委、市( 省)政府牵头,省辖市党委、政府负责人及两个以上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综合性会议被称为政府二类会议,会议费不能超过550元的标准。

在地方,每年召开政府一类会议的次数屈指可数,北京地区只有党代会、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全会、劳模会能被归入其间。这类会议的会费上限也由300元提高至550元 。

但面对会议费报销额度如此大的涨幅,杨帆仍表示“钱更难花了”。根据过去惯常的做法,本单位的会议报销时会虚报相当部分的会议人数,甚至与酒店“协议”虚增几天会议时长,以提高整体参会者的会议规格。

在如今各省市政府响应中央而出台的地方性“办法”中,会议费综合标准提高,伴随着管理细则更严格。“‘办法细化了小型会议的开会时长、参会人数甚至工作人员比例,这直指过去很多单位虚增会议预算的这块顽疾。”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如今,什么等级的会,‘配什么样的规模、天数、花多少钱,都有红线,越线必 罚。”

——不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明令禁止的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严格执行会议用房标准,不得安排高档套房;会议用餐严格控制菜品种类、数量和分量,安排自助餐,严禁提供高档菜肴,不安排宴请,不上烟酒;会议会场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提供水果……严禁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而小型座谈会和单位交流活动,各地都建议政府及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优先采取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方式。

面对如此严格的会务规定,很多机关开会都变得谨慎了。天津某区党委办公室的公务员小张表示,很多会议通知和精神传达都变成内网,短信甚至是QQ、微信通知。“必须召开的会议一般也是一次顶原先几次的效率,集中讨论四五个核心问题。”

会议费里住宿费和餐费也有细则标准,小项也不能超标。现在很多机关在办会时不得不勒紧了裤腰带,也让杨帆这样的会务人员大为苦恼。

杨帆单位的大领导很喜欢品茶,过去单位开会时协调员都会特地去选茶,让大家一边品茶一边还能舒适地开会讨论。但新规之下,餐费不能超过130块,每人再花25块去喝茶显然不合适。

大家都喝矿泉水,领导不满意。可只给几位领导上茶,这影响又不好——围绕开会喝什么的讨论一度成了杨帆办公室几个老同志发愁的问题。杨帆提出与会部门自带茶叶,省下了茶费。

“哪儿开会便宜就去哪儿开,我们单位严格履行要求。”河南省政府相关部门一负责人也曾对《大河报》记者说,为了节约会议开支,单位没选择政府会议的定点酒店,而联系了价格低于会议综合定额标准的另一家宾馆。

而广州市信访局削减会费的办法是,搬迁到自带现代会议室的新办公大楼,减少在外租用会议室的次数。

今年10月底,广州市政府公开了市直41个职能部门 2013年度部门决算。相较上年,40个部门的会议费都有不同程度的削减。广州市审计局“荣登”会费削减第一大户——从2012年的70余万元砍到了2013年的6.78万元,降幅高达93.23%。

“坚持少开会、开短会,能套开的会议坚决套开,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大大减少了会议次数和会议时长”——各部门在决算说明中大都提到了“严格贯彻落实八项规定”。

从五星到无星

长期以来,虽然明面上政府机关的会议费标准都不高,但很多会却能开得“超标”。“官员们花300块在五星级酒店开会并非空穴来风。利用会议费走账成为很多机关财务习惯性的伎俩,而这甚至得到了某些‘领导的默许。”竹立家表示,正因如此社会上才流传著“会议费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的俗语,但现在显然不一样了。

而当“筐”变小后,五星级酒店首当其冲,处境尴尬。

根据“办法”规定,除一类会议以外,二、三、四类会议均应当在四星级以下(含四星)定点饭店召开。随后,针对高端酒店的“五星限令”,在北京、天津、浙江、安徽、山东等多个省市出台。

在北京,保持五星等级的王府半岛酒店近半年来几乎没有任何政府订单。据其销售人员透露,上半年本来订好有4个会议在此举办,最后因邀请的部委领导拒绝来五星级酒店,改到其他酒店举行。

面对如此萧条,一部分酒店业主选择了“自贬”应对。仅2014年,全国就有十家五星酒店宣布“弃星”,还有不少酒店主动要求降星。作为北京地区首家弃星的五星酒店,北京锦江富园大酒店有工作人员坦言,一些会议“没法接”,因此主动放弃评星。

而颇有意味的是,2014-2015年318家入围北京地区政府会议定点单位的酒店中,张裕爱斐堡国际会议中心、凯迪克格兰云天大酒店、歌华开元大酒店等高端酒店,均以无星身份入选。

《新京报》采访了2014年弃星的十家酒店,其中8家都表示不会降价。一位工作人员还透露:“弃星后生意没受影响,‘老客户还来。”而秦皇岛两家老牌的政府指定接待酒店的会议室单日使用费仍超过1.2万元。

“部分酒店价钱和服务不变、只是不参与评级的做法,更像是掩耳盗铃。”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政府还是应该用财政预算来定位采购标准,而不是简单用星级来进行区分。

不过,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向本刊记者表示,目前,政府采购酒店服务,地理位置和价格是最重要的指标。

“过去,机关选择开会地点看重特色服务,比如酒店附带的桑拿、健身、KTV和周边风光。”他告诉记者,“但最近两年考评时,会场公共交通的便利度成了加分项。”此外,政府越来越青睐低价酒店。“定点饭店收费标准应比对外提供的其他优惠价格更加优惠,也就是说,如果饭店对外提供的优惠是六折、五折,那么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出差、会议的收费要更低。”

即便想尽办法成为政府会议的定点单位,其实很多酒店的日子也并不舒心。一些与政府打交道的酒店销售人员开始用抠门来形容政府,“他们会反复确认费用,提醒千万别超标。”

“政府要求会议费收多少我们就收多少,政府要喝什么茶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什么茶。”采访中谈及政府一再下调的会议经费开支,天津三星级酒店富兰特的负责人有些无奈。

这位已有六七年政府会务销售经验的经理告诉记者,政府各部门虽然还每月六七次地来开会,但酒店利润早不如前了。“现在根本不能指望它(政府会务)挣钱了。”

同样在天津,具有一类会议举办能力的天宇大酒店负责人张泽也深感政府会务难做。最明显的是,会场变得极为低调,花篮、背景板和条幅都没有了,就连胸花、名牌也都降档了。

“过去,会中必有茶歇安排。酒店会为参会领导们准备点心、果盘、咖啡和饮料。”张泽回忆道,但现在茶歇取消了,因为会上只有矿泉水和茶水提供。酒店大客户从政府机关变成了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婚宴酒席每位收费至少800-1000块,还比政府要求少。”

由于新版“办法”对会议餐费单项标准有严格限额,很多平价酒店成为了机关会议新宠,如今官员们去开会,配餐几乎全部被替换成了自助餐。“今年我们还没有承接过一次政府会议类的宴请活动。”河南饭店餐饮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里吃饭的政府会议,都是吃自助餐,团购签约的价格是50元每餐——同时我们还对外营业,散客价格是58元,吃的一样。”

受冲击更严重的,是会务礼品业务。钢笔、笔记本、杯子……这些会议上的礼品“常客”如今在政府会议上越来越少了。据北京一位会务公司销售透露,之前一个会议假如预算20万元,基本有10%的费用是用来购买礼品的。然而“今年礼品公司的销售业绩惨不忍睹,合作的几家礼品外包公司都不做了” 。

只出限令就够吗?

“都是一线城市,广州、上海的会议费标准比北京高?都在北京开会,为什么中直单位和市直单位的会议费标准差了这么多?”杨帆向记者抱怨道。尽管2014年上调了会议费标准,北京很多机关仍抱怨开会钱包紧,吃都要“小心翼翼”。

“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财政收支情况也不一样,会议费标准肯定不能一刀切。”竹立家解释道,“各省市的会议费标准都各自根据自身状况确定后报财政部批准。”会议标准最高的是广东省,其标准和细目上限均与中直机关持平。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标准最低,其一类会议的最高上限仅为每人每天300元(含住宿费上限200元),而省内的四类会议上限不能超过100元。

不过,记者统计了公开标准的十二个省(市、区)会议费标准发现,在制定地方性标准时,会议费标准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定相符:北京和广西的会费标准相同,处于中档层次;四川和辽宁的会费标准,各档次都比北京多出50元。

“如果改为饭店按照会议批文接待,饭店按规定订菜,消费后单位签字,饭店以此向会议费接待费审批办公室报销,是不是更容易控制呢?”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在2012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会议费接待费由领导审批报销改为企业监督报销。在他的经验中,各处室的会议费报销基本上是分管领导签字报销,不通过的很少。

“现在,一些领导的开会思路还处于在不超标越线的范围内尽可能多花的层次。”竹立家坦言。而这从广州市公布的会议费支出情况表里就可见一斑。

按照广州市会议费标准,每人每天的会议费为280元,于是,2013年里,人均每天279元的会议占了大多数。其中,会议组织得最有技术含量的要数广州交通委,其举办的深广中通道项目线位方案咨询会,平均每人每天花费279.399元。

“广州还是在会议费管理方面走得最靠前的地方呢。”竹立家说。尽管中央已经明确各类会议的支出标准,但在中国大多数地方,政府并未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在预算公开中也未列明会议的人均标准,“会议费这块大肥肉仍被混在饭里”。

猜你喜欢
会务杨帆会议
欧洲理事会会议
鲸会务
主席团会议
做好学术交流活动会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一流院校办公室业务管理的提质增效升级
关于提升高校会务工作水平的思考
新高度
一场会议和它的记录者
我学会了
假期(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