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教师》中尼基丁的知识分子形象

2014-04-09 04:33廖芳芳
关键词:契诃夫俄国知识分子

廖芳芳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斯拉夫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1 研究背景

《文学教师》是契诃夫写于1894年的一部短篇小说。19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俄国知识界思想极其混沌的时代,俄国的二次革命高潮被无情镇压,民粹派内部就继续坚持革命还是转向自由主义阵地的问题发生分歧,再加上亚力山大三世为了维持他那摇摇欲坠的政权,加紧了对俄国社会的黑暗统治,知识分子一时间失去了精神的风向标,他们感觉毫无出路。面对如此黑暗、毫无生气的俄国社会,契诃夫,作为一个典型的、有责任感的俄国知识分子,必然会对现实作出反应。在他创作生涯中的早期幽默诙谐的色调也慢慢退却,严肃的色调逐渐凸显,就像柯罗连科在讲述关于契诃夫的回忆录中说到的那样——“梦想可以听其所好,事实上却还是现代俄国的苦闷战胜了俄国幽默,而且这情况有像命定法则一样不可避免地——可惜竟那么快——在契诃夫身上发生了影响”[1]。而这篇小说,正是契诃夫对当时俄国社会进行严肃思考的体现,并展示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心路历程。

2 尼基丁庸俗的生活追求

《文学教师》以一些军官、文学教师尼基丁骑马游街的场面开始的,尼基丁在这次游街当中就注意到他的心仪对象——谢列斯托夫的小女儿——玛霞·谢列斯托娃,并暗暗发誓要向她表白。对爱情的积极向往,使得周围的一切在他眼里都变得欢快起来:田野透出清香,人们愉悦地向他们敬礼和打招呼,玛霞是如此的美妙。当然,尼基丁此时愉悦的心情也可以用佛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来分析。佛洛伊德认为:“该对象所做和要求的一切都是对的和无可指责的。……整个情况完全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概括:该对象被置于自我理想的地位上。……在认同作用下,自我用对象的特性丰富自己,它把对象‘内向投射’于自己。”[2]他对玛霞的爱,几乎已经达到了崇拜的地步,而他内心真正崇拜的是理想化了的自己。这种盲目的崇拜,将对象过度理想化的现象,让他的内心隐透着自恋的成分,并认为周围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因他而产生,从而无法真正看清自己。事实上,这与俄罗斯文学当中的知识分子前辈的特征略有不同,无论是“多余人”,还是“新人”,在爱情面前,他们都会保持一种谦卑或内省的态度:奥涅金,认为自己是历经世间百态的老者,在遇到纯洁的塔吉雅娜时,自认为无法消受;毕巧林则更将自己认作成一个罪人,在别人的爱情面前,他没能给予一个该有的回应。兴许,对于巴扎罗夫和拉赫美托夫一类的“新人”而言,透过爱情他们能更加看清真理,并视之为禁欲的对象,这能够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定和硬朗,而尼基丁却有突破前辈之处,他敢于积极主动并乐观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处于该阶段的尼基丁,他身上的知识分子个性明显被周围庸俗的生活气息所笼罩,他对生活的追求更多地体现在物质方面,与俄罗斯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相比,尼基丁染上了更多的市侩庸俗色彩。在与谢列斯托夫一家人接触的过程中,他遗忘了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追求,对玛霞的热恋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他在自己的教学方面却毫无热情。他并未深刻地思考生活的意义,更未探索当时俄国社会混沌、黑暗的社会出路。

3 尼基丁知识分子个性的潜伏及对庸俗生活的怀疑

尼基丁的同事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地理教师伊波里特·伊波里狄奇,但在尼基丁看来,他却不解风情,只会讲一些众人皆知的话。孰不知,像伊波里特·伊波里狄奇和《跳来跳去的女人》中的医生戴莫夫这类辛勤劳作的知识分子,才是真正典型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他们埋头劳作,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事业当中,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情感,相反,他们是契诃夫钦佩的知识分子类型,医生戴莫夫类型的知识分子体现了劳动英雄主义、人性的道德力量和对祖国的热爱。伊波里特·伊波里狄似乎就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尼基丁之类的知识分子:众人熟知的话才可能蕴含真理;辛勤踏实地工作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该有的品行;知识分子不应该沉迷于浮夸的表象。阿赫柳斯季(Ахлюстина М. А.)认为,“真假知识分子的区别不仅表现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上,而更体现在他们的追求上……,虚假知识分子总是追求那些自己没有的品德……,经常提及自己的优点,希望在人们眼里展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个性,而在这些背后却是在精神道德方面显得渺小的、贫乏的个性”[3]。尼基丁身上体现了“虚假知识分子的特征”,他会因自己未读过莱辛的《汉堡剧评》感到懊恼,他只追求知识分子该有的外在素养,却没有从伊波里特·伊波里狄身上看到俄罗斯知识分子真正的内在特征。更有趣的是,由于尼基丁长相年轻,旁人总会误以为他还是大学生或未成年,尼基丁由内而外的不成熟似乎都表明他处于知识分子个性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会让他对自己的爱情、生活、身份和责任的认识充满模糊和虚幻的色彩。

婚后的尼基丁一直沉醉在庸俗的小市民生活当中,然而,在参加伊同事的葬礼后,他的内心首次发生变化,在他眼里玛霞由先前的缪斯退变成一个失去光彩的家庭主妇。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当初美化了玛霞,理想化了生活,虚幻的现实与真实的现实碰撞之后,它开始变得软弱和灰暗,他对之前的幸福产生怀疑,并感到生活变得枯燥乏味。“只有两样东西偶尔使他烦躁,惹他生气,似乎妨碍他完全幸福,那就是猫和狗。”[4]小说前半部分也说道,尼基丁特别不喜欢玛霞家里的猫和狗,“心灵的不快与纯粹日常生活的不快交织在一起——这也是一种高层次与低层次主题的交错”[5]的现象,尼基丁不幸福的生活看似是由猫和狗所引起的,但高层次与低层次主题在这里的交错更加剧了尼基丁内心的不安。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与日常现实生活中强大庸俗之间的激烈碰撞,表明着尼基丁正在慢慢成长,他开始懵懵懂懂地意识到,之前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是并非不真实。

4 尼基丁对庸俗生活的反抗和知识分子个性的觉醒

轻易得来的幸福生活很快让他感到反感,他内心正寻求一种激活生活的新鲜血液。这时尼基丁身上的知识分子特性从之前的沉睡中开始觉醒,但还不足以使他摆脱生活的庸俗气息和完全看清生活的庸俗本质,他只是开始对庸俗生活进行反抗和不适应。尼基丁试图转移自己生活的重心和注意力,想用另外一种新的生活替代他个人的安逸、庸俗的生活,可尼基丁的反抗显得苍白无力,这体现了“人面对生活的无助,以及对生活的顺从”[6]。

此时的尼基丁自认为完全不是个教师,可仍然认为他已故的同事是个不懂得如何掩饰自己和取悦大家的愚笨的人,并开始厌恶玛霞的生活方式。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那种“灵魂之间的‘虚假关系’”[7],即人们总是喜欢在矫揉造作的层面进行交往,从而导致彼此灵魂的不相通。尼基丁幻想的美好生活因为人们之间不诚实的灵魂而发生动摇,他之所以感到莫名的不快,是因为衣食无忧的外部生活与试图逃离这种庸俗生活的内心想法产生失调、发生碰撞,“已经萌芽的内部生活的荒芜和‘个性秘密’的空白需要自我精神组织和非虚幻的行动、实实在在的自我定位的填充”[8],但他还没有找到那些填充物,他仍然在庸俗地生活着,只是时不时被那些填充物敲了敲脑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作为一个普通、庸俗的人时,尼基丁是快乐的,因为他当时的灵魂处于一种麻痹的状态;而作为一名文学教师、知识分子时,他是痛苦的,不快乐的,因为他的灵魂开始苏醒,不再沉睡,尽管他在庸俗的生活中无计可施,并带着一种浓重的庸俗气味。

然而,我们发现,契诃夫对俄国知识分子的态度并非非褒即贬,他用自己客观冷静的笔尖,刻画出当时俄国社会状况的一个体现者——尼基丁的形象。尼斯丁在当时思想混沌的年代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孤独无力地与强大的庸俗生活相抗争,充分展示了当时知识分子迷茫、求索的状态,他并非某一思潮流派的追随者,而是一个普通的、成长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的知识分子个性是在人性的土壤上培育出来的。尼基丁作为知识分子,在一直成长,尽管他身上曾有一些社会庸俗的气息,但后期的转变表明他在知识分子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5 总结

尼基丁是典型且非典型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形象,前期他具有庸俗、爱幻想、自恋等非典型特征,后期则体现了俄罗斯知识分子苦恼、怀疑和反抗的典型特点。然而,契诃夫并未指明知识分子蜕变的正确途径和摆脱庸俗生活的出路。这表明,契诃夫并不主张一家之言,他将知识分子的现状客观地展现出来,并赋予尼基丁一个开放式、未完成的知识分子形象,而开放式的结局让读者对当时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命运更加充满遐想。但从尼基丁后期所遭受的痛苦中,我们可以隐约地预见:俄国知识分子正在蜕变,而这种蜕变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的进化,我们也隐约地感受到契诃夫对俄罗斯知识分子未来发展的那份乐观的展望。

[1]柯罗连科.文学回忆录[M].丰一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08.

[2]佛洛伊德.佛洛伊德哲学[M].杨韶刚,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02 ~202.

[3]АхлюстинаМ. А. 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йскойинтеллигенцииXXвека[M].Челябинск:Издательство.ЧГТУ,1996:13.

[4]汝龙. 契诃夫小说全集[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88.

[5]古羽,王亚民,等.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集体.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 第一卷) (1890年代—1920年代初) [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308.

[6]Федосеева Е. В. Роль интертекстем в сценарии С.Женовача по повести“Три года”А.П.Чехова[J].Moscow Russia,2012:57.

[7]徐葆耕.叩问生命的神性:俄罗斯文学启示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8.

[8]Тюпа В. И.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сть чеховского рассказа[M].М.:Высш.шк,1989:56.

猜你喜欢
契诃夫俄国知识分子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麦克尔·契诃夫表演理论与戏曲表演美学之比较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