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新颜“佛手壶”

2014-04-10 10:01范君浩
江苏陶瓷 2014年2期
关键词:佛手花器西游记

范君浩

(宜兴 214221)

一花一世界,艺术能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通过某一物体激发内心对艺术和情感的共鸣,把欣赏它的人带到一个甚至用语言都无法表达的艺术世界。如果这件艺术品给你带来的美感和遐想愈深,其艺术水平也就愈高。紫砂也是如此,一个能把紫砂花器演绎得出神入化的人,必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充满气息的文化,紫砂作为一种艺术离不开生活。在紫砂器中,花器是最能表达生活的一种形式,供春的“树瘿壶”表达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自然物体,“风卷葵壶”表达的是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鱼化龙壶”给予人们一个美丽的传说,“松竹梅壶”体现了人们一种高雅的人生追求。朱可心老人的“报春壶”以“心”形为体、梅干为嘴,壶身嫩枝曲伸,梅花朵朵,确是一幅“报春图”。这些紫砂花器中的代表作,生动地再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也充分说明了传统的紫砂花器深深扎根于民间生活,是民族性的东西,属于民族的东西必定有着扎实而广阔的基础,也必定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明朝文学家吴承恩展开丰富的想象,写成了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路充满艰险,在如来佛的“神手”帮助下,一路化险为夷,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书画、传说之间,闲暇之余创作了这把充满生活气息的“佛手壶”(见图 1)。

图1 佛手壶

壶为心意,心到手到,旧款变新颜,作品才会出彩。“佛手壶”最早创于1 300年前,而紫砂“佛手壶”的来源则要从龙门石窟说起,在龙门石窟博物馆陈列着一佛手雕塑,佛手雕塑纤如兰花,见此十分养眼的雕塑心中灵感一现,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如来佛,正是这只佛手神通广大,协助唐僧西天取经,为还原西游记中佛手的原型,特意制作出经典器型“佛手壶”,而紫砂壶的神韵便如同这佛手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舒展自然。另一说法关于“佛手壶”的创意来源于一种叫五指橘的水果,其形状如同五个手指握在一起,是一种仿生器造型,瓜蒂与叶自然连接,巧妙地表现出紫砂的含蓄自然。

具体创作中,想到佛手人称“福手”,意为得壶得福,表达着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壶以整个壮实的佛手作壶身,段泥为料,一来贴近手的肤色,二来段泥接近金黄色,寓意佛的光芒似阳光普照大地,惠泽大众。耳形把为枝条造型,自然弯曲,把上勾勒出树枝瘢痕,栩栩如生;把下和壶身交接处配以叶果装饰,叶片柔柔舒展,佛手果抓握成爪或伸展手指,生动而传神,墨绿泥色的树叶和段泥相映成趣,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壶嘴则在参差不齐的小手中形成,自然逼真地把形与神和谐地结合一起,似佛指相绕,祝福无限;壶盖自然天成,大小合适,壶钮设计成小佛手造型,憨态可掬,大中见小。整个壶体用捏、雕、塑等技法成型,以点啄产生佛手的肌理感,造型别致、布局合理,并把粗犷与细腻相结合,再配以各色优质天然紫砂泥,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祝愿。相比老款“佛手壶”,在吸取前人象形逼真的优点上,又加入自我风格:壶的把更加细致流畅,线条和谐;嘴更加实用,出水流畅;壶钮借鉴雕塑手法,使视觉效果更为雅致明快。而局部和整体之间的雕饰也是本着花素相宜的原则,刻画出虚实相关的图案,这种很有分寸的装饰手法把实用与美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具有含蓄而提神醒目的艺术表现力。

紫砂壶的搓、拍、打、刮、接、光等传统成形技法,同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审美观念的艺术造型有机结合,造就了宜兴紫砂文化的文明。对于从事紫砂壶艺术创作的人来说,首要的任务是要继承传统,因为只有通过对紫砂传统的很好把握,才能不断地汲取古人技法的特色和优点,并加以临摹学习,不断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才能创作出优秀且富有生命力的作品。紫砂作为传统工艺品,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艺术根基,有着前辈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如果再加上一代代紫砂艺人的传承创新,才能得到紫砂壶的日趋完善,如老树绽放新芽。

猜你喜欢
佛手花器西游记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西游记
西游记
建佛手高效栽培技术
西游记
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川佛手多糖工艺的优化
金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