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主创新性学习探析

2014-04-10 01:19鲍树人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自主高中数学创新

鲍树人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创新性学习,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创新性学习。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自主;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创新性学习,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创新性学习,它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重新注入新的课程理念,构建新的课程标准.创新性自主学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究式过程,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数学的情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科学自主并具有创新性的学习能力。

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和独立学习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创新性学习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前提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它对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起到奠基的作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1.形成课前预习,课后整理笔记的习惯。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先大概的了解课堂内容,带着问题听课,效果更佳,课堂上聆听老师的思想方法和分析过程,与自己的思想相比较,从而深入的理解。课堂笔记不一定记得很工整,可以记在草稿纸上,大概的记,课后抽时间整理,这样也可以使得知识再现,进一步思考,可能就会产生创造性的思想火花,然后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样一来可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心里也会感觉实在、踏实。

2.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数学的解题是很讲究格式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育中要注重要求学生的规范解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常要求学生认识到解题的“三观”:(1)审题观;(2)思想方法观;(3)步骤清晰,层次分明观。即在认真审题目中的条件、数量间的关系以及题目意图后,通过思考形成解题方法,然后清晰规范的书写解题过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给阅卷老师留下一种清晰条理的感觉,而且这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种体现。

3.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习惯。同一类型的问题要做到及时的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系统,使得所学的知识更清晰,也更容易理解掌握。比如在讲到“直线和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涉及到对称的问题:求点关于某点的对称点;求点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点;求直线关于某点的对称直线;求直线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直线;求圆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圆,所有这些问题就可以总结成一个专题,然后再系统的掌握。

及时归纳总结可使得知识系统化与结构化,再加以联想和想象,知识掌握的更牢固,以上这些就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

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如在阅读教材中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和习题,注意引导、分析。就一堂课的某一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先启发学生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老师再画龙点睛地讲解。同时进行引申性的总结,即把教材内容加以引伸,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还可作适当提示。同时说明涉及到的思想与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技巧型(如特殊、一般、消元、换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数法等)、逻辑型(如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反证法等)、宏观型(如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猜想、整体化归、数学模型等)。

三、创建和谐、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自主创新性学习营造环境

教科书给学生和教师都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和谐、宽松而愉快的。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环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发散思维,才能形成独特的思想,进而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

营造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同学才能放开自我,大胆探索,思维也更活跃,同时也就形成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不定向互动,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种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好习惯;整个课堂在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师生相互信任,相互了解,也只有相互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大胆交流,不怕犯错误,能力也逐渐提升。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更高效,同时学生的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

当然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效果不仅大大提高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使学生产生远大的学习目标,强烈的求知欲,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顽强的自学毅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意识的培养。马卡连柯曾指出:“一般说来,教育学是最辨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中学数学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理论,才能在处理各种教学问题上游刃有余,才能正确指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高中数学创新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